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修改,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然而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尽管学生搜肠刮肚的苦作,教师拼命的精批细改,但收效甚微。针对这种现状,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他又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自改能力。”叶老的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作文评改的主体应是学生,着眼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并使之逐步养成自改习惯,我们探索追求的目标应是“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受叶老这些思想的启发,本人在互改合作文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1. 精心准备,启发诱导,转变观念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在学生自改作文之前,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1)思想准备。要引导学生走出“学生作文教师改是天经地义的”这一认识误区,使学生认识到改作文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表达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使学生明确修改的重要性,转变观念,逐步树立“文必起草,为文必改”的思想。(2)知识准备。教师在学生修改作文之前,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制定恰当的作文评分标准和修改细则,交待评改方法,并对此作专题讲解。(3)浏览准备。评改前教师要对全班作文作一个概览,了解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以此作为确立修改目标的依据。做好了上述准备工作,学生互改作文也就顺理成章了,有了良好的开端,就有了成功的一半。
2. 培养骨干,指导演练,形成认识结构
自改是互改的基础,每一个个体只有掌握了修改方法之后,互改作文才能付诸于实践。学生互改作文之初,我挑选作文基础好的学生若干名,结合评分标准、评改细则进行技能培训,当面指导修改,当他们能大致掌握作文修改的技巧和要领之后,成立评改组,组长由接受过培训的骨干担任,负责组织指导本组同学进行作文修改,让同组同学仿效、学习。最后,教师进行集体评讲,让学生对照自改的作文,知晓得失,弥补自己认识上和知识上的不足。通过“个人改——小组改——集体改——教师示范改——学生对照改”的循环往复,逐步把批改作文的方法内化为学生的智能。
3. 小组互改,推荐交流,总结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初步的修改技能之后,可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互评互改活动。(1)定向,教师要根据浏览所掌握的情况,指出本次作文修改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修改要求。(2)互改,在三人小组内以双循环的方式互改作文,即小组内每名同学要同时批改其他两名学生的作文,这样学生甲不能发现的问题,学生乙或学生丙可能发现,有很强的互补性。(3)交流评议。两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查漏补缺,推荐优秀习作,发现精彩片断。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班交流,进行佳作欣赏。要求优秀习作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听读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好差兼顾)对该文进行点评,并与小组互评的情况相对照,教师提出参考意见。这样通过几轮评价,学生对该文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很多写作文的好办法。(4)评改小结。交流完毕,教师要对评改情况作简短小结。(5)写作文小结。交流之后,互评的作文回到各自主人手上,学生针对小组互评的情况,查看自己的作文,并作最后修改,写出作文小结。这种互批互改、取长补短的评改形式,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效果比教师精批细改要好得多。
4. 放收结合,查漏补缺,巩固成果
“放”是学生批改,“收”是学生写作文后记后将作文本交老师查阅。如果只有学生改,老师不复查,学生容易马虎对待,如果老师复查了,学生就不敢马虎,“收”是有力的监督措施,而且教师在“收”的过程中,能更全面细致地发现并纠正学生批改的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采取补救措施,或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使作文修改沿着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学生互改作文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关联,构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立体式评改信息网络,使得作文评改更加趋于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为教学与考试接轨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 魏文琦
1. 精心准备,启发诱导,转变观念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在学生自改作文之前,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1)思想准备。要引导学生走出“学生作文教师改是天经地义的”这一认识误区,使学生认识到改作文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表达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使学生明确修改的重要性,转变观念,逐步树立“文必起草,为文必改”的思想。(2)知识准备。教师在学生修改作文之前,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制定恰当的作文评分标准和修改细则,交待评改方法,并对此作专题讲解。(3)浏览准备。评改前教师要对全班作文作一个概览,了解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以此作为确立修改目标的依据。做好了上述准备工作,学生互改作文也就顺理成章了,有了良好的开端,就有了成功的一半。
2. 培养骨干,指导演练,形成认识结构
自改是互改的基础,每一个个体只有掌握了修改方法之后,互改作文才能付诸于实践。学生互改作文之初,我挑选作文基础好的学生若干名,结合评分标准、评改细则进行技能培训,当面指导修改,当他们能大致掌握作文修改的技巧和要领之后,成立评改组,组长由接受过培训的骨干担任,负责组织指导本组同学进行作文修改,让同组同学仿效、学习。最后,教师进行集体评讲,让学生对照自改的作文,知晓得失,弥补自己认识上和知识上的不足。通过“个人改——小组改——集体改——教师示范改——学生对照改”的循环往复,逐步把批改作文的方法内化为学生的智能。
3. 小组互改,推荐交流,总结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初步的修改技能之后,可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互评互改活动。(1)定向,教师要根据浏览所掌握的情况,指出本次作文修改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修改要求。(2)互改,在三人小组内以双循环的方式互改作文,即小组内每名同学要同时批改其他两名学生的作文,这样学生甲不能发现的问题,学生乙或学生丙可能发现,有很强的互补性。(3)交流评议。两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查漏补缺,推荐优秀习作,发现精彩片断。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班交流,进行佳作欣赏。要求优秀习作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听读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好差兼顾)对该文进行点评,并与小组互评的情况相对照,教师提出参考意见。这样通过几轮评价,学生对该文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很多写作文的好办法。(4)评改小结。交流完毕,教师要对评改情况作简短小结。(5)写作文小结。交流之后,互评的作文回到各自主人手上,学生针对小组互评的情况,查看自己的作文,并作最后修改,写出作文小结。这种互批互改、取长补短的评改形式,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效果比教师精批细改要好得多。
4. 放收结合,查漏补缺,巩固成果
“放”是学生批改,“收”是学生写作文后记后将作文本交老师查阅。如果只有学生改,老师不复查,学生容易马虎对待,如果老师复查了,学生就不敢马虎,“收”是有力的监督措施,而且教师在“收”的过程中,能更全面细致地发现并纠正学生批改的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采取补救措施,或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使作文修改沿着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学生互改作文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关联,构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立体式评改信息网络,使得作文评改更加趋于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为教学与考试接轨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