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采用介入护理,分析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实行介入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介入护理;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152-01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起病较急且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主要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治疗该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本次研究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实行介入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8.5±4.5)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9.5±4.5)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清淡饮食,保证大便通畅,做好备皮以及导尿准备,观察患者的血压与心率、脉搏以及切口周围皮肤状况,若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实行介入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告知其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2]。
1.2.2.2 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进食清淡、低脂以及低盐饮食,由于进行脑血管造影会在体内残留造影剂,若患者发生腹痛就需要鼓励其多进食易消化食物,多饮水,多排尿。
1.2.2.3 并发症护理
患者接受治疗后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穿刺一侧的皮肤颜色以及温度进行观察,避免制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栓,还应该对包扎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
1.2.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与其家属进行沟通,叮嘱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以及饮食需要合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睡眠习惯,及时复诊。
1.3 护理观察指标
分析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s)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成功率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8.00%(49/5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4.00%( 4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5.983,P=0.014<0.05。
2.2 并發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但会降低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还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进行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属于有创诊治,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且风险较大,在介入治疗期间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稳定患者的情绪,进而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介入护理的实行可有效辅助治疗,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介入护理更具综合性,所包含的护理内容较多,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进行饮食护理不但可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还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避免切口周围皮肤出现异常,加强并发症护理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脑灌注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以及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预后较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研究中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98.00%,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这与杨学凤[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实行介入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石霞霞,刘小玲,介入护理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 28): 148-149
[2]郭轶敏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18,3(19):166-168
[3]杨学凤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 (14):159-161
【关键词】介入护理;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152-01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起病较急且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主要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治疗该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本次研究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实行介入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8.5±4.5)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9.5±4.5)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清淡饮食,保证大便通畅,做好备皮以及导尿准备,观察患者的血压与心率、脉搏以及切口周围皮肤状况,若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实行介入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告知其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2]。
1.2.2.2 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进食清淡、低脂以及低盐饮食,由于进行脑血管造影会在体内残留造影剂,若患者发生腹痛就需要鼓励其多进食易消化食物,多饮水,多排尿。
1.2.2.3 并发症护理
患者接受治疗后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穿刺一侧的皮肤颜色以及温度进行观察,避免制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栓,还应该对包扎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
1.2.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与其家属进行沟通,叮嘱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以及饮食需要合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睡眠习惯,及时复诊。
1.3 护理观察指标
分析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s)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成功率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8.00%(49/5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4.00%( 4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5.983,P=0.014<0.05。
2.2 并發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但会降低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还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进行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属于有创诊治,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且风险较大,在介入治疗期间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稳定患者的情绪,进而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介入护理的实行可有效辅助治疗,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介入护理更具综合性,所包含的护理内容较多,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进行饮食护理不但可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还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避免切口周围皮肤出现异常,加强并发症护理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脑灌注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以及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预后较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研究中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98.00%,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这与杨学凤[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实行介入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石霞霞,刘小玲,介入护理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 28): 148-149
[2]郭轶敏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18,3(19):166-168
[3]杨学凤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 (14):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