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月,因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高度重视,“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注册成功啦!为“千分一”的注册持续奔波六七年的助学达人坤叔总算如愿以偿了。
报载,坤叔助学团队是东莞一家草根性质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团队在助学中总结出“千分一”的公益理念,呼吁大家拿出收入的千分之一用于慈善事业,把慈善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该团队想以“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的名称,向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由于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认为“千分一”这一名称可能让公众误解为“硬性摊派”、“强迫捐款”,违背了慈善自愿的原则,助学团队发起人坤叔连续7年6次申请注册均吃“闭门羹”。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看了《南方日报》《坤叔公益团队“转正”受挫背后》一稿后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努力成为社会公益和社会慈善发展的助推者,而不是障碍。规范社会公益组织发展,重在监管,而不是把“人”挡在门外,这样广东的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才有良好的空间。
汪洋为坤叔助学团队“正名”,要求有关部门不能在公益组织成立时就搞“有罪”推定,而成立后却疏于监管,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民间社会公益组织如何健康发展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从中更是不难窥见社会组织管理改革的不易,尤其是坤叔团队的“执拗”与主管部门的坚持背后,映衬出一个“草根”慈善组织顽强生长的艰辛与试图突围的艰难。
在历经诸多波折后,坤叔的努力终成正果,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功夫在诗外,毕竟也令人欣慰。但对于这一结局,坤叔却并无惊喜,取而代之的只是惊讶和忐忑。在回答记者采访时,坤叔万千感慨:“我努力了六七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现在突然峰回路转,在协调会上一个小时就解决了,太突然了!”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的不断“放手”,许多草根NGO才得以不断地成长和壮大。但政府放权有个不断渐变的过程,公益组织的成长环境需要不断改善,正如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曾历经种种坎坷,中国慈善业在向社会公益前进的道路上也必然充满波折。
如何将好事办好,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囿于制度局限,更多的坤叔们还需要耐心和坚持,因为制度法规的完善需要过程。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视社会组织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力量,发现并关注更多的“坤叔困境”,搭建起政府与民间有效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一件一件地认真解决,促成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纸面落实到实践。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就经济建设辉煌的同时,继续创造社会体制改革的诸多成就。
公益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慈善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慈善回归民间需要更多制度上的支持和法规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有更多公益慈善组织和坤叔们爱的奉献,中国慈善业终将从政府公益走向社会公益,慈善的理念终将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报载,坤叔助学团队是东莞一家草根性质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团队在助学中总结出“千分一”的公益理念,呼吁大家拿出收入的千分之一用于慈善事业,把慈善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该团队想以“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的名称,向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由于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认为“千分一”这一名称可能让公众误解为“硬性摊派”、“强迫捐款”,违背了慈善自愿的原则,助学团队发起人坤叔连续7年6次申请注册均吃“闭门羹”。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看了《南方日报》《坤叔公益团队“转正”受挫背后》一稿后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努力成为社会公益和社会慈善发展的助推者,而不是障碍。规范社会公益组织发展,重在监管,而不是把“人”挡在门外,这样广东的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才有良好的空间。
汪洋为坤叔助学团队“正名”,要求有关部门不能在公益组织成立时就搞“有罪”推定,而成立后却疏于监管,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民间社会公益组织如何健康发展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从中更是不难窥见社会组织管理改革的不易,尤其是坤叔团队的“执拗”与主管部门的坚持背后,映衬出一个“草根”慈善组织顽强生长的艰辛与试图突围的艰难。
在历经诸多波折后,坤叔的努力终成正果,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功夫在诗外,毕竟也令人欣慰。但对于这一结局,坤叔却并无惊喜,取而代之的只是惊讶和忐忑。在回答记者采访时,坤叔万千感慨:“我努力了六七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现在突然峰回路转,在协调会上一个小时就解决了,太突然了!”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的不断“放手”,许多草根NGO才得以不断地成长和壮大。但政府放权有个不断渐变的过程,公益组织的成长环境需要不断改善,正如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曾历经种种坎坷,中国慈善业在向社会公益前进的道路上也必然充满波折。
如何将好事办好,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囿于制度局限,更多的坤叔们还需要耐心和坚持,因为制度法规的完善需要过程。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视社会组织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力量,发现并关注更多的“坤叔困境”,搭建起政府与民间有效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一件一件地认真解决,促成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纸面落实到实践。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就经济建设辉煌的同时,继续创造社会体制改革的诸多成就。
公益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慈善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慈善回归民间需要更多制度上的支持和法规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有更多公益慈善组织和坤叔们爱的奉献,中国慈善业终将从政府公益走向社会公益,慈善的理念终将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