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渠敬东:好的教育不是为了“赢”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hz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目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曾在清华大学教书十年,现又到北京大学教书、任职。在中国高校浸润多年,您认为今日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渠敬东(以下简称渠):我曾不断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孩子们重回健康。当然,这个健康有多层含义。
  第一,身體的健康。一个本科生跟我说,他一学期学11门课,一天做34篇作业,这样高强度的学习让他疲惫不堪,对学习毫无热情。我理解并同情他,换成我也会这样。现在的北大生真的很拼,一宿一宿不睡觉,整夜刷题。但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大学四年熬夜学习,真的能培养出对某项事业具有持久、浓厚兴趣的国家栋梁吗?我看未必。就算他考试考得好、保研能保上,那他以后能坚持五六十年吗?我们的教育,真的应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
  我的意见是,学习要刻苦,但不要痛苦。孩子有持久性、忍耐力,能够长久地对某个事物保持热爱和忠贞,才是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一句话,成为国家栋梁,需要健康的身体。
  第二,心理的健康。几年前,有个清华学生将作业给我看,我说我真是白教你了,文章不能这样写。学生马上委屈地说,老师,我头晕,感觉吃不消。我很懂事,马上闭嘴了。心理脆弱如此,确实惹不起。
  真正的人才是要敢于直面失败的,无论你今天多么会考试,但如果不能面对失败,不能从失败中走出来,你就成为不了真正的人才。成功,有时意味着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你不可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世界,所以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有个学生去芝加哥大学念书,走之前对我说,老师,这些年我看了多次心理医生。我问为什么?他说,没什么事,就是去聊聊天,因为整个学校没人跟我说话。
  第三,精神的健康。这里的精神健康不是就精神失常的病理而言,而是指国家培养的真正人才应该有无我之境,不能只考虑个人的成功,而是对伟人、对历史、对传统有敬畏感,有大无畏的精神,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
  竞争意味什么
  记:现在,孩子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家长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种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后考上一流名校。对此,您怎么看?
  渠:教育从来都带有竞争色彩。国家,以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角度来看教育;学校,以校与校之间竞争的角度来看教育;而现在的家庭教育、个人教育更是陷入全面的竞争状态。竞争意识从娃娃抓起,上幼儿园的同时开始上辅导班,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每个阶段都被强行规范化,而家长的职责成了务必保证孩子在每门课程、每个单元、每个自我管理的节点上都不掉链子,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笑到最后。而我们标准化的教育制度、大学排名、各个系的评估指标等,都助长了这种竞争。结果,孩子们在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竞争中备感压抑。
  竞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同一个标准系统里和他人分出高低优劣。你愿意在这个系统里生活吗?反正,我不愿意。然后,世界上的大学排名就是这样,把北大排到第15名、第26名、第37名,又能怎么样?作为北大教授,我一点不关心这个排名,我有自己真正关心的工作要做。如果我们只是以“赢”来确定教育目标,那任何时候的成绩排名都会成为我们的“瘾”,像吸大麻一样。如果孩子长期经历这个过程,就不会觉得知识有多么神圣,因为获得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赢。
  其实,好的教育,不在于你选了一个什么专业、进了一个什么学校,而在于你遇到了一生需要效仿的典范和崇敬的榜样,这些榜样会给孩子注入力量,感召、影响他们,让他们成年后不感到虚无和迷茫。今天的大学生容易读懂萨特、加缪或卡夫卡,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表面化的世界里,但是很难读懂莎士比亚、歌德和托尔斯泰,因为我们的教育及其周围环境,无法为他们展现一个宽广的世界和博大的胸怀。
  所以,我不希望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状态,整天在竞争和焦虑中度过。我希望留住孩子单纯朴素的心,让他有能力去做他喜欢的事、去追寻他敬仰的人,而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竞争中赢得胜利,最后“赢”得只剩下孤家寡人,只剩下满身的疲惫和残破的心灵。
  别只为钱读书
  记: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还没有专科毕业生挣钱多,所以读大学没有意义。如果在经济意义上读大学没有明显成功的话,那是否说明大学教育的失败?
  渠:读书、上学,是为了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或者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而不是单纯取得经济意义上的成功。
  我1988年上大学,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当时父亲问我,你想学什么?我说社会学吧。因为我觉得社会学可以什么都学,挺好,而不是觉得学了社会学能挣大钱。说白了,它跟我的性情接近,所以我对它比较有感觉,有兴趣。对一个年轻人来讲,能调动他的想象和热情,这个力量比他对事物有知识性的了解更重要。
  的确,有时候大学毕业生不如技校毕业生挣钱多,但你上了大学之后,有些课程和活动能带你看到更多、更好玩的东西,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世界会更广阔一些。像你读一本小说,会进入小说里的世界,会把自己当作主人公,在另一个世界里恋爱、周游,到不同的地方看很多有趣的事情,所以你才愉快,对吧?上大学,就是带你进入更有趣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读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的书,了解当时的欧洲,走进伟人的内心,看看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的阅读体验是非常愉快的,因为你不再生活在一个狭隘的地方,你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里,有各种新鲜有趣的经历。
  记:读小说可能会很有意思,但做学问有时会觉得很枯燥无聊,并没有那么有意思啊。
  渠:读小说有意思,也不是说,读每一部小说你都会觉得有意思。比如,有人喜欢读《红楼梦》,但有人更喜欢读《水浒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喜欢读的书也会不同,这个阶段你喜欢读《水浒传》,过了这个阶段,也许你就喜欢读《红楼梦》了。
  我的意思是说,你做学问时,如果老师上课像讲解《红楼梦》一样有趣,那些不明白的地方你慢慢弄明白了,而后你适应了老师的授课,你就会觉得做学问越来越有意思了。在国外的大学里,通常由最好的教授去教本科一年级的课,就是因为这些优秀的老师会在授课初始向学生们传递亲切感,以吸引学生,而不是把学问弄得过于崇高,令人胆怯。   我最怕教育从一开始就拦腰斩断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一方面让孩子觉得艰涩难懂,另一方面又强调实用价值。如果一开始就惦记这两件事,这书还是别读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觉得书太枯燥、读不懂,不是书不好,而是我们还不能欣赏它的好,就像你不认字时无法欣赏诗词的美一样。上大学后也是这样。你进入一个学科,从基础开始学习,慢慢有了功底,有了兴趣,再看以前不喜欢的书似乎就顺畅多了。
  当然,也有一种读不懂,就是书不好,写的东西没法看。
  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鉴别力:什么书是好的,哪怕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但等我有了能力之后,就能读懂它;哪些书是不好的,别看它吹得天花乱坠,内容却是假大空,这样的书不看也罢,免得浪费时间。
  记:当前,中国的大学被划分为高低不同的几个层次,如985、211、普通高校等,不同层次的大学所提供的教育有无本质的差别?
  渠:我的看法是,985和211不是就教育而论的排列方式,它们其实是按研究来划分的,但研究不等于教学。如果说大学和大学之间有区别,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看有没有好老师。
  研究从来都是大学的目标之一,而教育、教学是更重要的目标。如果二者协调得好,通过研究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如果协调不好,研究脱离了生活,只是为了完成写论文的目标,只是复制了一整套的研究模式,只是模仿别人说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概念,这样的研究做多了,必然导致对生活的脱节。在一些大学里,老师在教学上无法获得激励,因而对教学缺乏兴趣和责任,结果导致研究论文越出越多而上课质量越来越差。所以最好的情况是,好的研究和好的教学相辅相成,而不是看大学是985还是211。
  记:您认为,一个好的研究者需要具备哪些重要品质呢?
  渠:动心,用功。
  “用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說了。我想说说“动心”。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不是父母、学校要求,而是“我动了心”。什么叫动心?比如你看新闻,有些事有些人你会惦记;你参加一个活动,有时会被感动;你工作后回家看父母,这和你小时候看父母不太一样;等等。这种感觉就是“动心”,这才是我们做研究最早的动力。
  动不动心,这事特别重要。动了心,遇事你会琢磨,并乐此不疲。在这个过程中,你有快乐有痛苦,但不管怎样,你都不会停止,都不会觉得索然无味,你会继续探索为什么会这样。你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它美妙。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是高大上、够不着的,美好的东西就在身边,等着你去发现和体会。而发现和体会的方式,就是受教育、去读书、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等。
  记:很多家长对发展孩子的兴趣有顾虑,总觉得孩子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考虑兴趣,比如要先能养活自己,保证基本生存,再去发展兴趣爱好。这样的认识,对吗?
  渠:什么叫能养活自己?月薪五千还是两万?养活自己是个模糊的概念,有人每月五千就能养活自己,可有人每月两万也养活不了自己。这和你内在的需求、期待相关。
  什么叫保证基本生存?买房算不算?比如,你想留在上海,想在上海买房,月薪起码得两万。当你把两万定为生存标准,你的选择肯定会小很多。
  我们现在的困境是,总把社会既定的生存法则当成努力的目标,而不把未来的可能性当成努力的目标。只要想在上海买房,就得月薪两万,那怎么能够达到月薪两万呢?那只有一条路——上名校、考证书、入名企。
  如果年轻人只按社会标准来要求自己,最终肯定会迷失自己。我想对这些年轻人说,对人的考验就在这里,看你敢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家都认可的上名校、考证书之路,对人没有大的考验,无非是每天听课、完成作业、和老师处好关系,最后拿个高分,有啥意义呢?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人心不稳,很多人什么都不信,总处在一种特别不安的状态中。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我反倒觉得这个时代有它好的一面,正因为什么都不确定,人生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在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时,总想捞一个稳定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市场标准。但是当你全心全意去捞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想到它或许就是一根稻草而已。如今的社会,对年轻人来讲,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我成长空间,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实现抱负,而不是一味求稳。
  我希望年轻人的世界更广阔一些,不要用世俗的标准来指导自己刚刚展开的新生活。因为对年轻人来讲,未来的可能性,才是你真正的生命活力之所在。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2020年10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大型季播节目《中国少年说》第一季拉开帷幕,16岁的河南洛阳女孩邓雅文作为节目首播嘉宾出场,为观众奉上精彩演讲《文物就是活着的历史》。妈妈万静慧坐在电视机前,静静欣赏着女儿的风采,一如她以前陪伴女儿参加各类电视节目时那样气定神闲。她只希望女儿把每场比赛、每次登台都当作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  妈妈因势利导,带出舞台小明星  2005年6月1日,32岁的万静慧生下
我的儿子小凡去年参加高考,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被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学他喜欢的新闻专业。其实,小凡也曾有厌学的念头,好在我及时干预,他才没有误入歧途。  渡船与宝藏  上小学四年级时,小凡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滑现象,数学居然考了72分的糟糕成绩。我决定和小凡认真谈一谈。  晚上我和小凡照例一起读书。讨论的时候我突然问:“最近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学习上有困难吗?”  小凡满不在乎地回答:“学习那么简
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拿回家一张“三好学生”奖状。他把奖状往桌上一撂,就到自己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以往儿子得了奖状都很高兴,这次怎么了?吃晚饭时,我故意提起儿子得奖一事。谁知,儿子嘟着嘴说:“有什么可说的!也不是凭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我和先生都觉得蹊跷。儿子说:“爸爸给我们学校拍电视了,学校为感谢爸爸才给我的‘三好学生’,有什么稀罕的!”听了这话,先生急忙解释:“儿子,你不经调查就乱说,可不
我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兄妹7人。在我们小区,父母的教子有方、兄妹的能干孝顺、家庭的团结和睦有目共睹。我常常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而自豪!  父亲兄弟两个,他们亲密无间,是村里数得着的孝顺儿子。父亲参加工作后,每月定期给奶奶生活费,即使“文革”期间,父亲挨批挨整,也从没间断过。伯父、父亲先奶奶病逝后,年近七旬的母亲就带着我们兄妹和堂哥堂姐照料奶奶的饮食起居,让她尽享天伦之乐,直到97岁才驾鹤西去。 
2020年高考,赵稞、赵棣这对双胞胎分别取得687和685的高分,一个进了清华,一个去了北大。这对生于大山深处的兄弟,是如何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  “我觉得即使不能辅导孩子,陪伴也很重要。因为有我在旁边,他们感觉心里有底,还能促使他们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我们家在大山深处,打开门就是山,走几十里路还是山。”赵稞和赵棣的父亲赵忠其介绍说,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在外面找工作很难,他意识到读书对
女儿爱挑刺,一旦考试成绩不好就挑老师的刺  女儿橙月小时候体质差,三天两头生病,为此我有些惯她,让她养成了爱挑刺的毛病。  上初中后,她的这个毛病也没改,一旦考试成绩不好就挑老师的刺:这个老师上课没意思,那个老师讲课听不懂。我多责备她几句,她就不耐烦。看她干干净净的教辅资料,我一再跟她强调学习要勤学好问多练,但收效甚微。  就这样三年过去,女儿的学习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到了高中,她选择外国语学校的
由于疫情的影响,多国儿童青少年处于在家隔离、无法返校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定程度上属于社会隔离。日前,英国巴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提醒大众,在社会隔离结束很长一段时间内,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可能会升高,社区、医院应为未来心理服务需求的激增做好准备。  研究者对此前60多項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这些研究涉及4~21岁儿童、青少年的隔离、孤独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受到隔
现代家庭中,多是“慈母严父”类型,母亲主要负责照料日常生活,父亲是家庭规则的制订者,对孩子的管教相对严格。我曾跟几个高中男孩交流过,有的说爸爸是“书本教育”——“稍有差池,就顺手抓起一本书打人”;有的说爸爸是“腿脚教育”——“一言不合就踹我一脚”……孩子们看似在用幽默化解成长中的痛苦,实际上,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太过严厉,对孩子成长很不利,不是用幽默能化解的。  父亲太严厉,孩子容易软弱。严父面前,孩
作为中核集团“青年英才计划”及“启明星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楷模,陈月峰说,心动立即行动是他制胜的法宝。而他妈妈则说——  心动立即行动:拿下焊接基本功  1990年8月出生的陈月峰,从小妈妈就培养他:心动立即行动。  小月峰5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看到一个小哥哥骑着自行车从他面前一闪而过,非常羡慕,便对妈妈说也想骑自行车。  陈妈妈蹲下来,看着儿子说:“好,儿子,走,咱们现在就去买自行车。
“熊孩子”霸凌邻家幼童,引起家长互殴。幼童父亲用利斧砍杀“熊孩子”家长,引发血案。2018年12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了终审刑事裁定书,凶手被处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起惨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警示呢?  单身父亲带娃,  生活压力太沉重  32岁的赵平是湖南省岳阳县人。2016年5月离婚后,他带着年仅5岁的儿子赵小兵来郴州市生活。赵平用不多的积蓄,购置一辆电动货车帮人运输装饰材料。为了方便照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