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跑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按体育与健康水平三的目标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以及勇于合作拼搏进取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在田径运动中依靠集体合作,运用传接棒技术,用最短时间跑完一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健身性。它既要发挥个人快速跑的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集体精神。在进行接力跑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
  接力跑教材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接力跑教学是在學生学习快速跑技术之后,从学习各种接力跑游戏开始,使学生对接力项目特点有所了解,然后开始学习迎面传接棒方法和各种起跑技术。最后学习掌握在跑进中的传、接棒技术和进行全程跑的练习和比赛。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男女生共各50名。这些学生普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力,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但由于个别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等差异,对体育的兴趣不高,但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后,经过教学比赛,表现学生追求成功,尝试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
  运动技能目标:使85%以上的学生学会不同的传接棒的方式要领。
  身体健康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提高身体反应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自强不息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运动中尊重对手,能和同伴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
  (2)难点注意掌握传、接棒的配合时机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口令组织练习,及时评价;比赛法、集体练习、及时评价、纠正错误动作。
  (2)学法
  采用模仿、慢速、重复等方法;学生互练互评、自我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练习。
  七、学习资源与环境
  器材:25根接力棒
  场地:操场
  环境:适宜的天气条件
  八、评价量规
  1.通过测量脉搏来评价运动量的大小。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35±5,练习强度:中等,脉搏平均在110—125之间。
  2.通过篮球游戏来了解学生技术掌握的情况。
  接力跑教案
  教学环节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
  (10′)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活动
  1、沿操场慢跑两圈
  2、徒手操
  a扩胸b振臂c腰部d体前屈e正压腿f侧压腿g手腕踝关节。
  基本部分
  (25)
  学习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
  上挑式的技术要领: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虎口张开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上挑,送入接棒人手中。
  下压式的技术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压,放入接棒人手中。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1、认真听讲并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
  4、积极模仿练习,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
  要求:教师讲解声音洪亮,动作示范到位;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对动作形成初步印象。
  通过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接力跑的传接棒的方式
  基本部分
  (25) (1)两人一组,持棒原地摆臂,按口令做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练习
  (2)分组做从走动过渡到慢跑中的传、接棒练习
  (3)游戏:看谁传得快
  教师指定一个学生为“第一棒”,然后传给他前面的同学,依次进行,最后接力棒传到教师指定的学生手中为胜,最后完成的一组表演节目。(先上挑式比赛、后下压式比赛)
  (4)组织接力比赛
  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同上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口令指挥学生进行比赛,并用语言鼓励
  教师明确比赛规则,发令开始比赛,并用语言鼓励 学生认真练习、模仿、自我评价
  同上
  学生遵循游戏规则并认真完成
  学生遵循比赛规则并认真完成
  组织方法同上
  通过不断地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传接棒的动作要领。
  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传接棒的方式。
  结束部分
  (5′) 1、放松:游戏“照镜子”
  2、点评本节课内容的完成情况。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要“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在此也是将教师对幼儿的“爱”放在首位的。然而就因为这样,很多家长便断章取义,觉得幼儿园老师只能给于孩子关爱而不能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殊不知这样的爱,说白了就是溺爱,只会害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指出:计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寻求合理简便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可见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计算题分类按算理分,有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按算法分,有口算(含估算)、笔算(含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运算等)。按数的性质分,有整数运算、分数运算、小数运算、百分数运算,混合运算等。中高年级的计算整合了低年级的计算知识,低年级的计算知识为中高年级的计算
期刊
一、联系教材,进行日常生活的德育渗透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小学英语PEP教材,教学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例如文具、颜色、身体部位、动物、食物、数字、国家、家庭、学校、服装、天气、职业、时间等。这些话题都蕴含着及其丰富的德育因素。小学英语教材以不同的话题为排版,每个话题就是
期刊
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  1.为人师表、接受教师身份、尊重学生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因此,对待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把他们当成我们教师进行个人表演的道具,而是
期刊
这篇略读课文通过介绍了自称好汉的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儿的同时,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体会出给予的快乐。  作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有两个。一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历届查理发生变化的原因。整堂课的设计,紧扣教学目标进行。  课前的三分钟展示交流是本班常规训练项目。通过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既积累了语言又逐步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目前略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把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PEP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听、说、认读dog、duck、pig、bear、cat这5个动物单词以及Let’s chant部分的活动。这5个单词是本课时重点内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得新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形式进行教学,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激情引趣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等。力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数学乐园》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中间的一节复习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主要是以复习已学的知识为主。这节课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和计算的认识,把有关知识有序地分布在游戏闯关环节中,使得每个环节都蕴藏着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已学到的知识,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地基础。  二、学情
期刊
一、拓展式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拓展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为重心,以课本实验为基础,立足于高中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和拓展课本实验,在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结论、讨论交流等方面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拓展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该教学模式在实施之前,教师首先要进行课前分析,了解教材、学生、学校实
期刊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习惯于“讲授”式教学,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同样期望老师可以详细的讲解问题并且呈现详细的板书解题步骤,然后去模仿记忆老师所给予的解题过程及结论。即便是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只是机械的接受,并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思考“为什么”。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和结论,结果都被老师“代劳”了,进而使学生对老师形成了一种依赖。长此以往,
期刊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移情换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  2.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猜谜游戏,听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说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