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校长职业化,就是校长应当把学校管理工作作为自己惟一的职业,集中精力搞好学校管理。我国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还受到诸多限制,主要包括:大学校长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教学科研收入还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大学校长的产生主要还是由政府决定,产生的程序也不够科学透明;大学校长的职业标准与任职资格不够明确、具体;大学校长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政府,没有较好地体现学校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大学校长的职业流动性受到限制。
[关键词]大学;校长;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8)02—0041—03
近年来,我国关于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讨论很多,大都主张我国应当推行校长职业化。我们认为,推行校长职业化是我国大学巨型化和大学管理复杂化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管理工作专门化和社会分工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竞争日益加剧的需要。因此,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是必要的、合理的。但也应当看到,我国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还受到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制约因素和条件,积极推进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
一、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内涵
什么是校长职业化?对此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培训中心主任王继华教授认为:“校长职业化就是要把不介入市场的‘官本位’的职务校长,化为能够介入市场经营教育产业的职业校长。”“职业校长”是针对“职务校长”提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由政府统辖,校长是政府任命的一种行政职务,并按政府指令以行政手段管理学校,拥有职务权力,称为“职务校长”。这种机制导致校长的办学实践主要对上级领导负责,无法把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要放在工作首位。提出“职业校长”的观念,就是要明确,大学校长的工作除了要对上级领导部门负责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待以及对大学办学效果的满意度。实现从“职务校长”到“职业校长”的观念变革,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一是淡化校长的职务观念,强化校长的职业观念;二是淡化校长的权力观念,强化校长的能力观念;三是淡化校长的教育事业观,强化校长的教育产业观。
赵文华博士等人认为,大学校长职业化是指将校长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职务,其核心是校长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校长区别于职务化的校长与学者化的校长,不论你曾经是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等,一旦被任命为校长,你的身份和主要精力就得放在校长岗位,其主业就是履行校长职责,以校长为职业,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中。
我们认为,王继华、游淑芬等在理解校长职业化的内涵时,主要是从“官本位”和校长应当对谁负责等角度出发的,这种理解显得有失偏颇,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赵文华等人是从校长的身份和主要精力是否主要放在学校管理来理解的,这种理解与我国大学管理的现实更为接近。因为,当前我国大学校长的许多精力仍然放在自己担任校长之前从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并没有一心一意从事校长的本职工作一学校管理工作。由于人的精力和能力的有限性,这种“双肩挑”甚至“多肩挑”式的校长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管理的需要。为了有效应对高等学校面临的挑战,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效率,需要校长放弃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而专注于学校管理事业,把学校管理作为自己惟一的职业。大学校长职业化,就是校长应当把学校管理工作作为自己惟一的职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精力搞好学校管理,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效益。
二、当前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制约因素
我们认为,校长职业化的条件和标志是:(1)校长薪酬的市场化。要与校长的人力资本含量和供给短缺性相适应,校长薪酬应当维持在较高水平。(2)淡化或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和行政任命制,推行校长遴选的民主化、程序化,实现校长在不同学校的流动,使校长的工作得到保障。(3)校长评价的科学化。校长的业绩不能仅由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而是由学校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委员会按校长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定期进行评价。(4)校长任职资质的标准化。校长工作岗位的职业资质需要具有相应的职业意识、职业特征、职业能力、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5)校长培训的制度化。校长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的能力越来越综合,应当对校长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
对比上述条件和标志,我们认为我国在以下方面还不具备大学校长职业化的条件:
(一)我国大学校长的薪酬水平还较低
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薪酬收入主要由固定工资和岗位津贴两部分组成。与普通教授相比,校长的这两部分收入都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普通教授除了这两部分收入外,还有较高数额的科研收入和讲课收入。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校长不搞科研和教学,其收入水平往往会低于普通教授的收入水平。而早已推行校长职业化的美国大学校长的薪酬远远高于大学教授的薪酬。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提供的统计数据,2001—2002学年度专职大学教师平均年薪是62895美元,2000—2001年度(授予博士学位)研究型的私立大学校长平均年薪是356092美元,有的私立医学院的校长平均年薪为481220美元,授予硕士学位私立大学的校长平均年薪为173547美元,私立文理学院校长平均年薪为205323美元。近年来美国公立大学校长的年薪增长很快,已经与私立大学校长的年薪持平甚至更高。得克萨斯大学校长在2002--2003学年度的收入已经达到787319美元。并且近年来美国大学校长的薪酬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教授的薪酬增长速度(见表1)。
(二)我国大学校长的产生方式和程序还不符合校长职业化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民主评议,上级任命。即在上级组织部门有关人员的主持下’召开学校中层干部大会,对学校领导班子和提名人选进行民主测评,上级领导机关综合权衡后确定最终人选。二是公开招聘。即上级领导机关规定拟聘岗位和报考条件,经过对报考者的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等程序,确定最终人选。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公开招聘还仅仅限于副校长层次,真正意义上的校长公开招聘制度还未实行。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探索过民主选举校长,即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校长,分别选举了吴启迪和侯杰昌担任同济大学和武汉大学校长。但民主选举校长所占的比例还很低,选举的相关措施也还有待完善。
虽然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不同国家大学校长的选拔和任命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等高等教育强国,大学校长选拔的权利都在学校最高权力机构一董事会或理事会或评议会或校务委员会等。其中,美国大学校长遴选受到的重视程度最高,最具规范性和程序性。 美国大学校长遴选程序由董事会确定,一般程序如下:(1)学校董事会任命校长遴选委员会;(2)遴选委员会确定校长的任职标准;(3)在有关媒体上刊登广告,或给知名人士、其他学校校长、教务长、科研机构负责人等发信,希望推荐人或自己来应聘;(4)对应聘书或推荐信进行筛选,从候选对象中精选3~5名条件较好者;(5)对精选的人员进行面谈,了解能力、个性特点及“施政纲领”;(6)将面试结果排出名次,由董事会以全员投票方式选出校长;(7)将结果在报上公布。以哈佛大学为例,在2000年的新校长选举过程中,委员会成员会晤了200名哈佛的教职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100多位哈佛以外的著名人士。组织T4次由来自哈佛不同学院和学科教职人员参加的意见收集会议。召开了12次由200多名哈佛本科生和各类学科研究生代表参加的会议,听取他们推荐校长的意见。在具体遴选过程中,不少研究型大学还雇佣猎头公司帮助推荐新校长。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校长主要还是由学校的上级领导机关任命,并且具有厅级、副部级等行政级别。即使是公开招聘,招聘的程序、招聘委员会的组成等也还有待改进。
(三)职业标准与任职资格还不够科学合理
大学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校长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确定大学校长任职标准的前提是了解校长的角色定位。例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校长主要关注的问题和职责是:维持学校基金的适当水平,维持联邦补助的适当水平,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教师,争取少数民族学生,聘用少数民族教师,确保学术质量,管理高等教育经费,在多元的社会经济状况下确保学生的增加。根据校长的角色定位,美国对大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职责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杜克大学在2003年招聘第19任校长时,大学理事会与校长遴选委员会规定了新校长候选人必须具备15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其中涵盖了对学术和高等教育的理解,以及筹款和经营大学的要求,并且要求对杜克大学的历史,包括它的根基与传统,有足够的认识和感情。对下一任校长还提出了16条职责与义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对校长候选人条件从个人情况、智力情况、学术情况和管理情况分别作出了具体要求,如表2。
我国高等学校在公开招聘副校长时,提出的要求往往是侧重于是否担任过正处级以上干部、学历以及一些较为笼统的要求。如,西安交通大学于2004年初公布公选副校长的基本条件是:(1)热爱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遵纪守法,爱国爱校,综合素质高。(2)熟悉高校相关工作,有较强的管理及协调能力和较丰富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工作实绩突出。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及团队意识强。善于学习,不断进取。(3)能全力投入管理工作,有奉献精神、服务意识和民主作风。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公道正派,廉洁自律。(4)符合知识化、年轻化要求,身体健康。
(四)我国大学校长评价的科学体系还没有形成,校长的职业流动性受到严格限制
由于我国大学校长的“行政色彩”或“官员色彩”太重,校长的业绩也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而没有考虑学校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友和纳税人的评价等。这也导致大学校长主要对上级部门负责,在任职期间过多地考虑上级部门和领导是否满意。由于大学校长的“官员色彩”太重,也直接限制了大学校长的职业流动,进而也影响了大学校长的职业安全和职业保障。
三、结论和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大学管理的日益复杂化,中国大学对职业校长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但目前要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还受到诸多限制。
我国要加快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就需要对制约因素和条件进行改革,为校长职业化创造充分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责任编辑 张桂霞]
[关键词]大学;校长;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8)02—0041—03
近年来,我国关于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讨论很多,大都主张我国应当推行校长职业化。我们认为,推行校长职业化是我国大学巨型化和大学管理复杂化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管理工作专门化和社会分工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竞争日益加剧的需要。因此,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是必要的、合理的。但也应当看到,我国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还受到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制约因素和条件,积极推进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
一、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内涵
什么是校长职业化?对此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培训中心主任王继华教授认为:“校长职业化就是要把不介入市场的‘官本位’的职务校长,化为能够介入市场经营教育产业的职业校长。”“职业校长”是针对“职务校长”提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由政府统辖,校长是政府任命的一种行政职务,并按政府指令以行政手段管理学校,拥有职务权力,称为“职务校长”。这种机制导致校长的办学实践主要对上级领导负责,无法把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要放在工作首位。提出“职业校长”的观念,就是要明确,大学校长的工作除了要对上级领导部门负责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待以及对大学办学效果的满意度。实现从“职务校长”到“职业校长”的观念变革,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一是淡化校长的职务观念,强化校长的职业观念;二是淡化校长的权力观念,强化校长的能力观念;三是淡化校长的教育事业观,强化校长的教育产业观。
赵文华博士等人认为,大学校长职业化是指将校长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职务,其核心是校长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校长区别于职务化的校长与学者化的校长,不论你曾经是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等,一旦被任命为校长,你的身份和主要精力就得放在校长岗位,其主业就是履行校长职责,以校长为职业,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中。
我们认为,王继华、游淑芬等在理解校长职业化的内涵时,主要是从“官本位”和校长应当对谁负责等角度出发的,这种理解显得有失偏颇,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赵文华等人是从校长的身份和主要精力是否主要放在学校管理来理解的,这种理解与我国大学管理的现实更为接近。因为,当前我国大学校长的许多精力仍然放在自己担任校长之前从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并没有一心一意从事校长的本职工作一学校管理工作。由于人的精力和能力的有限性,这种“双肩挑”甚至“多肩挑”式的校长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管理的需要。为了有效应对高等学校面临的挑战,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效率,需要校长放弃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而专注于学校管理事业,把学校管理作为自己惟一的职业。大学校长职业化,就是校长应当把学校管理工作作为自己惟一的职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精力搞好学校管理,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效益。
二、当前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制约因素
我们认为,校长职业化的条件和标志是:(1)校长薪酬的市场化。要与校长的人力资本含量和供给短缺性相适应,校长薪酬应当维持在较高水平。(2)淡化或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和行政任命制,推行校长遴选的民主化、程序化,实现校长在不同学校的流动,使校长的工作得到保障。(3)校长评价的科学化。校长的业绩不能仅由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而是由学校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委员会按校长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定期进行评价。(4)校长任职资质的标准化。校长工作岗位的职业资质需要具有相应的职业意识、职业特征、职业能力、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5)校长培训的制度化。校长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的能力越来越综合,应当对校长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
对比上述条件和标志,我们认为我国在以下方面还不具备大学校长职业化的条件:
(一)我国大学校长的薪酬水平还较低
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薪酬收入主要由固定工资和岗位津贴两部分组成。与普通教授相比,校长的这两部分收入都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普通教授除了这两部分收入外,还有较高数额的科研收入和讲课收入。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校长不搞科研和教学,其收入水平往往会低于普通教授的收入水平。而早已推行校长职业化的美国大学校长的薪酬远远高于大学教授的薪酬。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提供的统计数据,2001—2002学年度专职大学教师平均年薪是62895美元,2000—2001年度(授予博士学位)研究型的私立大学校长平均年薪是356092美元,有的私立医学院的校长平均年薪为481220美元,授予硕士学位私立大学的校长平均年薪为173547美元,私立文理学院校长平均年薪为205323美元。近年来美国公立大学校长的年薪增长很快,已经与私立大学校长的年薪持平甚至更高。得克萨斯大学校长在2002--2003学年度的收入已经达到787319美元。并且近年来美国大学校长的薪酬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教授的薪酬增长速度(见表1)。
(二)我国大学校长的产生方式和程序还不符合校长职业化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民主评议,上级任命。即在上级组织部门有关人员的主持下’召开学校中层干部大会,对学校领导班子和提名人选进行民主测评,上级领导机关综合权衡后确定最终人选。二是公开招聘。即上级领导机关规定拟聘岗位和报考条件,经过对报考者的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等程序,确定最终人选。目前我国大学校长的公开招聘还仅仅限于副校长层次,真正意义上的校长公开招聘制度还未实行。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探索过民主选举校长,即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校长,分别选举了吴启迪和侯杰昌担任同济大学和武汉大学校长。但民主选举校长所占的比例还很低,选举的相关措施也还有待完善。
虽然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不同国家大学校长的选拔和任命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等高等教育强国,大学校长选拔的权利都在学校最高权力机构一董事会或理事会或评议会或校务委员会等。其中,美国大学校长遴选受到的重视程度最高,最具规范性和程序性。 美国大学校长遴选程序由董事会确定,一般程序如下:(1)学校董事会任命校长遴选委员会;(2)遴选委员会确定校长的任职标准;(3)在有关媒体上刊登广告,或给知名人士、其他学校校长、教务长、科研机构负责人等发信,希望推荐人或自己来应聘;(4)对应聘书或推荐信进行筛选,从候选对象中精选3~5名条件较好者;(5)对精选的人员进行面谈,了解能力、个性特点及“施政纲领”;(6)将面试结果排出名次,由董事会以全员投票方式选出校长;(7)将结果在报上公布。以哈佛大学为例,在2000年的新校长选举过程中,委员会成员会晤了200名哈佛的教职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100多位哈佛以外的著名人士。组织T4次由来自哈佛不同学院和学科教职人员参加的意见收集会议。召开了12次由200多名哈佛本科生和各类学科研究生代表参加的会议,听取他们推荐校长的意见。在具体遴选过程中,不少研究型大学还雇佣猎头公司帮助推荐新校长。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校长主要还是由学校的上级领导机关任命,并且具有厅级、副部级等行政级别。即使是公开招聘,招聘的程序、招聘委员会的组成等也还有待改进。
(三)职业标准与任职资格还不够科学合理
大学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校长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确定大学校长任职标准的前提是了解校长的角色定位。例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校长主要关注的问题和职责是:维持学校基金的适当水平,维持联邦补助的适当水平,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教师,争取少数民族学生,聘用少数民族教师,确保学术质量,管理高等教育经费,在多元的社会经济状况下确保学生的增加。根据校长的角色定位,美国对大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职责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杜克大学在2003年招聘第19任校长时,大学理事会与校长遴选委员会规定了新校长候选人必须具备15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其中涵盖了对学术和高等教育的理解,以及筹款和经营大学的要求,并且要求对杜克大学的历史,包括它的根基与传统,有足够的认识和感情。对下一任校长还提出了16条职责与义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对校长候选人条件从个人情况、智力情况、学术情况和管理情况分别作出了具体要求,如表2。
我国高等学校在公开招聘副校长时,提出的要求往往是侧重于是否担任过正处级以上干部、学历以及一些较为笼统的要求。如,西安交通大学于2004年初公布公选副校长的基本条件是:(1)热爱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遵纪守法,爱国爱校,综合素质高。(2)熟悉高校相关工作,有较强的管理及协调能力和较丰富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工作实绩突出。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及团队意识强。善于学习,不断进取。(3)能全力投入管理工作,有奉献精神、服务意识和民主作风。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公道正派,廉洁自律。(4)符合知识化、年轻化要求,身体健康。
(四)我国大学校长评价的科学体系还没有形成,校长的职业流动性受到严格限制
由于我国大学校长的“行政色彩”或“官员色彩”太重,校长的业绩也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而没有考虑学校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友和纳税人的评价等。这也导致大学校长主要对上级部门负责,在任职期间过多地考虑上级部门和领导是否满意。由于大学校长的“官员色彩”太重,也直接限制了大学校长的职业流动,进而也影响了大学校长的职业安全和职业保障。
三、结论和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大学管理的日益复杂化,中国大学对职业校长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但目前要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还受到诸多限制。
我国要加快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就需要对制约因素和条件进行改革,为校长职业化创造充分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责任编辑 张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