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黄正骊,2011年以同济大学建筑系博士生身份赴联合国人居署实习,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基苏木等地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设计工作。
“卡卡梅加森林曾经一路蔓延到赤道几内亚,是古老的几内亚——刚果热带雨林的一部分。后来被英国人砍光了,只剩下这一点点。”我们的登山导游查尔斯这样说道。我喘着粗气站在山头,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树冠,再对照手里的非洲地图,无法相信查尔斯说的话。
非洲人说话是喜欢夸张的,比如当地人常说“雨下得这么大,一定是全球变暖的缘故”,或者“我同你的会面真是世界和平发展中的亮丽一景”之类。但是我慢慢了解到,这次查尔斯没有信口开河。从非洲版图上看,卡卡梅加位于东非。而赤道几内亚位于同一纬度上非洲的最西面,一路往东要经过加蓬、刚果(金)、刚果(布)、乌干达四国才能到达肯尼亚。位于肯尼亚境内、甚至都没有触及国境线的森林,当年是如何一路绵延至几千公里以外的大陆另一端呢?
令人震惊的是,古老的几内亚-刚果热带雨林正是这样一片巨大得难以想象的森林。它绵延两千多公里,是无数灵长类动物的家园,还有几万种神秘的鸟类。现在,这片曾经统治非洲的雨林变得支离破碎,它的后裔以不同面貌生存在中非各国,最大的一片现在在刚果境内,而卡卡梅加热带雨林则是几内亚-刚果热带雨林留给肯尼亚的唯一遗产。把热带雨林的消逝全部归咎于英国人是不公平的,当年瓜分中非的殖民者来自欧洲各国,而且生态的破坏已经被证明是全球联动作用的结果。幸而1985年开始,卡卡梅加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保护区,整个热带雨林现在受到健康的“保养”。
去往卡卡梅加的旅途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肯尼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草原大迁徙、成群结队的火烈鸟、罕见的大猫捕猎,这些刺激的场景都可以在这里看见。然而肯尼亚的西面,巨大的维多利亚湖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祥和景观。
从河岸城市基苏木一路驱车往北,山路国道此起彼伏,两旁是乱石景观,还有从沿途的村庄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两三个小时放松的旅程之后就到达了卡卡梅加镇,镇上随便找个路口往东一拐,就进入了神秘的卡卡梅加热带雨林。雨林中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民宿,都有设定路线的徒步项目,导游会穿着雨靴,带你沿着看不见的小路仰观几十米高的大树和栖息在这里的动物,然后走上一个山头,享受在湿滑中登顶的成就感。当我们站在山顶俯瞰绵延的阔叶林树冠的时候,查尔斯指出了密林中的一些空地,远远望去像一块巨大的、编织不太均匀的羊毛地毯。“这些空地正在愈合,”查尔斯欢快地说,“大树正在往空地里面长,可能几十年之后,这些空地就不见了,整个卡卡梅加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对于进入其中的我们来说,卡卡梅加巨大得像一座神秘宫殿。硕大的树干骄傲地伸向天空,伞状的树冠在几十米高处嘲笑着渺小的人。第一次进入雨林的我被这种蔽日遮天的威严恐吓得非常卑微,突如其来的安静像一阵飓风卷过耳畔、直达心底。不过,熟悉雨林的洞察过程就像剥洋葱,每一次亲历都能发现新的层次。逐渐地,我开始听到树冠中隐约传来呼扇翅膀的声音。查尔斯说,我即将认识卡卡梅加的主人——犀鸟。
肯尼亚有大大小小几十种犀鸟,而卡卡梅加的犀鸟有其特殊之处。它们毛色黑白,体积非常大——躯干臃肿,喙部大得像个簸箕,上方还不合时宜地长着一个角,两翅张开有一米多长。是的,犀鸟不算貌美,但是他们有着极好的名声,他们是一夫一妻制的忠诚捍卫者。在晴朗的白天,偶尔可以看见一对犀鸟立在树梢,一边梳理自己的羽毛,一边闲话家常。对于家庭,夫妻俩可以说是鞠躬尽瘁。雌鸟在树洞中产卵后,会和雄鸟配合把树洞封起来,只留一个可以呼吸的小口,自己却留在洞里忍受孵蛋的漫长时光。而雄鸟也不得兀自寻欢作乐,只身负担起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直至小鸟们在固若金汤的树洞中安然诞生。
虽然卡卡梅加的犀鸟个头很大,但是雨林的树木动辄高达十几层楼,枝繁叶茂地保护着犀鸟的活动空间,因此这个神秘的鸟类家族不常出现在旅游者的视野中。我不是一个真正的鸟类爱好者,过去听人讲起肯尼亚各种各样的鸟类,只是觉得有趣,并没有太多的好奇。但是在这座神秘雨林,犀鸟的灵气笼罩在空气里。在厚重的安详中,它们用叫声和飞翔监视着自己的宫殿,让人臣服。
有一天清晨,我们正在下山,忽然听到巨大而有节奏的风声此起彼伏,抬头居然看见一群犀鸟正在觅食。它们在空中滑翔,半透明的羽毛在翅膀后梢透出一道温和的光,然后静静地落在树杈上;它们瞪着小眼睛,威风凛凛地观察周遭环境,不时和同伴们“哇哇”地商量几句,不久后就悄然离去,只留下呼呼的风声。我抬头看了好一会儿,为它们的灵活与威猛打动,心里庆幸着自己的运气。正当鸟儿们离去、我低下头准备前行时,我看见可爱的导游仍在仰头微笑,目光里闪烁着温柔,陶醉在森林赐予的美好瞬间。
查尔斯是当地人,从小在卡卡梅加长大,和大部分同乡一样,他是卢亚人。肯尼亚由多达40多个民族构成,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在维多利亚湖区一带数量最多的是罗尔人,他们给人的印象是讲义气、热爱生活。作为邻居的卢亚人具有同样的品格,因为居住在山林里,所以他们更加勤劳、诚恳。查尔斯最让我惊奇的地方,正是他对雨林由衷的爱。对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象他都如数家珍,面对他再熟悉不过的动植物,他似乎永远保持着痴迷的好奇。在徒步的过程中,他常常会为了观察一只蝴蝶驻足好久,或者仔细诊断一棵大树,细数半年来在它身上发生的微小变化,有时候我怀疑他是“卧底”的动植物学家。
我造访了几次卡卡梅加,每次都请他带我去登山看日出。上山下山各要走一个半小时,凌晨5点就要出发,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辛苦而又有些枯燥的工作。但是对查尔斯来说,每次徒步都似乎很新鲜,他说,雨林就像人,每天都有不同的面貌,从地上的泥土到树上的蜗牛,都是它变化着的表情。树丛里传来的婆娑在我听来极为相似,但查尔斯可以立马分辨那是猴子、蛇还是鸟;路边的牵牛花也得到他的盛赞,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灿烂。 如果没有查尔斯,我们的雨林之旅将失去很多层次。凌晨5点,我们在民宿的门口会合,查尔斯拿手电筒照了照手表说,嘘,猴子们要起床吃早饭了。果然,过了几秒钟,安静的雨林忽然热闹了起来。大树像开起了舞会一般蓬松地跳动,漆黑的树顶传来咿咿呀呀的声音。几分钟之后,雨林再度归于平静。我们略带紧张和好奇,在泥泞湿滑中前行,而查尔斯脚步轻松,一路上教我们从不同的地方领略雨林的生命:敲击不同的树干会发出不同的脆响,不同颜色的蝴蝶因为不同的个性选择了不同的花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是一个好奇、惊慌到疲惫继而豁然开朗的过程。到达山顶时,我头顶冒着汗,嘴里喘着粗气,而查尔斯已经找到一个绝妙的角度,开始欣赏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某个我尚未来得及喘息的时刻,查尔斯的脸上忽然映出了金黄的光彩。他的对面,世界的一角突然出现了一片腥红,然后,就像宣告胜利来到了一样,墨绿色的世界变成了彩色的:天变成了蓝色,草地是黄色的,树冠是半透明的紫色,而一望无际的树冠的那一端射出了一道橘红色的光——红彤彤的太阳从天边弹起来,树冠们为之沸腾,小鸟从大树的双手中挣脱、腾空,大叫着庆祝新一天生命的开始。
打动我的并不只是难得一见的日出,而是查尔斯沐浴在金黄色的晨光里的安详景象。50公里开外的维多利亚湖畔,每日也会有三三两两的罗尔人和卢亚人前来观赏日落。对于当地人来说,湖上日落和山顶日出都是最日常的景象,而他们对大自然美丽的馈赠丝毫不感到厌倦。生活在山林里的卢亚人并不富裕,我每天都可以看见孩子们背柴下山的场景。他们打着赤脚,头顶一捆比人还大的枯树枝,沿着林间小路蹒跚走着,留下紫色的剪影。曾经有美国的环境组织尝试用现代炉灶取代柴火以减少烟气中的毒素,但最后都没有成功。这里有资金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卢亚人从雨林采集生活所需已经数百年,他们不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有毒的”。
卢亚人用泥土做墙、稻草做屋顶来建造家园。当地人说,稻草是一种有生命的建材,在它15年左右的寿命周期里,它会牢牢抓住脚下的泥土,保护居民不受风雨侵扰。对于卢亚人来说,潮湿的泥土、雄厚的树林、活泼的鸟类与猴子,都让他们感到自在和平静。而他们一直用生命眷恋着这片天地和它们之间的万物。
卡卡梅加的住宿点很少,但每一家都宾至如归。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Rondo Lodge。它藏身雨林深处,却拥有一片小而精致的草坪,草坪一端俯瞰溪涧之处有一个小礼拜堂。草坪被巨树环绕,这一抹难得的翠绿吸引着灵长类动物到此处的树冠小憩,运气好的话,你可以在草坪里和它们四目相接。草坪中间有一棵枯树,树干直径至少有2米,像一个安静的神像守卫着这一小片宅邸。宾客住在抬高的小木屋里,客厅有火炉。太阳下山以后两个小时,旅馆里的发电机就停止了运作,在这时候的雨林中,彩色的光线渐渐褪去,留下一抹浓重的黑暗。
黑暗是雨林的另一种魅力。世上有两种黑暗,一种是空洞,一种是浓烈,卡卡梅加雨林中的黑暗属于后者。在现代城市不发达的肯尼亚,黑暗总是随着日光的黯淡而到来,听不见街道的喧闹,只留下直面孤独的紧张。在卡卡梅加,这种孤独更加浓郁。
“如果你能够在晴朗的夜空乘坐人造卫星横穿非洲大陆的话,非洲不发达地区的面积之大将会使你感到震惊。……从南非北部边界开始,直到贝宁湾附近的弧线区域,除了拉各斯散乱的灯光外,其他地方都有如天鹅绒那样黑。”这是美国学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在书中的描写,与我刚到非洲时的印象大致相同。晚上10点左右,的士从内罗毕机场接上我,在漆黑的道路上前行。司机十分热情,一路向我描述着车窗外面的景致,让我觉得莫名其妙,因为除了方位的不断变化,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在肯尼亚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这种黑暗的迷人之处逐渐显现。它彰显野性、彰显孤独,也彰显精神世界之丰富。在卡卡梅加此起彼伏的巨型树冠之下,这种彰显更加密集、有份量。
卢亚人显然更适应这样的黑暗。有一天晚上,我在旅馆的院子里摸黑散步,被门口的保安吓了一跳。他远远便认出了我,问我要往哪儿去。于是我面对着一片黑暗,与一个叫詹姆斯的声音聊了起来。他向我形容起雨林里著名的疣猴的可爱姿态——在这个黑洞洞的空间里,他的描述如此立体,让我几乎看到了疣猴从眼前跳过的景象。他说,长期在黑暗中工作让他有机会熟悉雨林里的声音,现在,他几乎可以根据声音来判别不同种类的猴子和鸟。“你们这么友善,为什么猴子还是会害怕人类呢?”我问。“它们才不害怕我们,”黑夜里的声音说,“它只是呆在自己习惯的高度而已,那害怕是你的想象罢了——雨林比你想象得更加单纯可爱。”
这个名叫詹姆斯的声音让我重新认识了“黑暗”。我回想起内罗毕的的士司机,开始感受到他向我指出的夜色下的怡人之所。生活在五颜六色的城市之夜,让我们几乎要忘了黑暗下世界的本来面目,也逐渐失去了体味黑暗的能力。而幸运的卢亚人,在夜幕降临之时坐在雨林中仅有的几处篝火旁,以这样单纯可爱的对世界的思考结束一天的劳作。在黑暗中,人和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楚简单;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生活在这样教育不发达的地带却有着坚固完整的世界观,从他们的眼神里透露出的热忱和自信,是来自黑暗雨林的慷慨礼物。
交通
肯尼亚西部的交通不像沿海地区那样发达,但是这里的公共交通比内罗毕、蒙巴萨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安全许多。基苏木作为肯尼亚西部的交通中心,在这里可以找到开往其他小城市的马他突(面包车),也可以从基苏木租车,自驾至卡卡梅加市。由于路基受损害情况比较严重,50公里的旅程可能会长达3小时。卡卡梅加也有一个小型机场,可从内罗毕直接包机前往。
食宿
雨林内的住宿选择不多,有两三家简单的露营地,以及较为豪华的Rondo Lodge,前者提供厨房但需自带食品,后者提供考究美味的一日三餐。东非的饮食结构是比较适合中国人的,粮食以大米、玉米为主,肉类和蔬果都非常新鲜实惠。雨林中不能狩猎,但从湖区运来的鱼非常鲜美,值得一试。
走进卡卡梅加
“卡卡梅加森林曾经一路蔓延到赤道几内亚,是古老的几内亚——刚果热带雨林的一部分。后来被英国人砍光了,只剩下这一点点。”我们的登山导游查尔斯这样说道。我喘着粗气站在山头,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树冠,再对照手里的非洲地图,无法相信查尔斯说的话。
非洲人说话是喜欢夸张的,比如当地人常说“雨下得这么大,一定是全球变暖的缘故”,或者“我同你的会面真是世界和平发展中的亮丽一景”之类。但是我慢慢了解到,这次查尔斯没有信口开河。从非洲版图上看,卡卡梅加位于东非。而赤道几内亚位于同一纬度上非洲的最西面,一路往东要经过加蓬、刚果(金)、刚果(布)、乌干达四国才能到达肯尼亚。位于肯尼亚境内、甚至都没有触及国境线的森林,当年是如何一路绵延至几千公里以外的大陆另一端呢?
令人震惊的是,古老的几内亚-刚果热带雨林正是这样一片巨大得难以想象的森林。它绵延两千多公里,是无数灵长类动物的家园,还有几万种神秘的鸟类。现在,这片曾经统治非洲的雨林变得支离破碎,它的后裔以不同面貌生存在中非各国,最大的一片现在在刚果境内,而卡卡梅加热带雨林则是几内亚-刚果热带雨林留给肯尼亚的唯一遗产。把热带雨林的消逝全部归咎于英国人是不公平的,当年瓜分中非的殖民者来自欧洲各国,而且生态的破坏已经被证明是全球联动作用的结果。幸而1985年开始,卡卡梅加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保护区,整个热带雨林现在受到健康的“保养”。
去往卡卡梅加的旅途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肯尼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草原大迁徙、成群结队的火烈鸟、罕见的大猫捕猎,这些刺激的场景都可以在这里看见。然而肯尼亚的西面,巨大的维多利亚湖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祥和景观。
从河岸城市基苏木一路驱车往北,山路国道此起彼伏,两旁是乱石景观,还有从沿途的村庄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两三个小时放松的旅程之后就到达了卡卡梅加镇,镇上随便找个路口往东一拐,就进入了神秘的卡卡梅加热带雨林。雨林中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民宿,都有设定路线的徒步项目,导游会穿着雨靴,带你沿着看不见的小路仰观几十米高的大树和栖息在这里的动物,然后走上一个山头,享受在湿滑中登顶的成就感。当我们站在山顶俯瞰绵延的阔叶林树冠的时候,查尔斯指出了密林中的一些空地,远远望去像一块巨大的、编织不太均匀的羊毛地毯。“这些空地正在愈合,”查尔斯欢快地说,“大树正在往空地里面长,可能几十年之后,这些空地就不见了,整个卡卡梅加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犀鸟,雨林的主人
对于进入其中的我们来说,卡卡梅加巨大得像一座神秘宫殿。硕大的树干骄傲地伸向天空,伞状的树冠在几十米高处嘲笑着渺小的人。第一次进入雨林的我被这种蔽日遮天的威严恐吓得非常卑微,突如其来的安静像一阵飓风卷过耳畔、直达心底。不过,熟悉雨林的洞察过程就像剥洋葱,每一次亲历都能发现新的层次。逐渐地,我开始听到树冠中隐约传来呼扇翅膀的声音。查尔斯说,我即将认识卡卡梅加的主人——犀鸟。
肯尼亚有大大小小几十种犀鸟,而卡卡梅加的犀鸟有其特殊之处。它们毛色黑白,体积非常大——躯干臃肿,喙部大得像个簸箕,上方还不合时宜地长着一个角,两翅张开有一米多长。是的,犀鸟不算貌美,但是他们有着极好的名声,他们是一夫一妻制的忠诚捍卫者。在晴朗的白天,偶尔可以看见一对犀鸟立在树梢,一边梳理自己的羽毛,一边闲话家常。对于家庭,夫妻俩可以说是鞠躬尽瘁。雌鸟在树洞中产卵后,会和雄鸟配合把树洞封起来,只留一个可以呼吸的小口,自己却留在洞里忍受孵蛋的漫长时光。而雄鸟也不得兀自寻欢作乐,只身负担起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直至小鸟们在固若金汤的树洞中安然诞生。
虽然卡卡梅加的犀鸟个头很大,但是雨林的树木动辄高达十几层楼,枝繁叶茂地保护着犀鸟的活动空间,因此这个神秘的鸟类家族不常出现在旅游者的视野中。我不是一个真正的鸟类爱好者,过去听人讲起肯尼亚各种各样的鸟类,只是觉得有趣,并没有太多的好奇。但是在这座神秘雨林,犀鸟的灵气笼罩在空气里。在厚重的安详中,它们用叫声和飞翔监视着自己的宫殿,让人臣服。
有一天清晨,我们正在下山,忽然听到巨大而有节奏的风声此起彼伏,抬头居然看见一群犀鸟正在觅食。它们在空中滑翔,半透明的羽毛在翅膀后梢透出一道温和的光,然后静静地落在树杈上;它们瞪着小眼睛,威风凛凛地观察周遭环境,不时和同伴们“哇哇”地商量几句,不久后就悄然离去,只留下呼呼的风声。我抬头看了好一会儿,为它们的灵活与威猛打动,心里庆幸着自己的运气。正当鸟儿们离去、我低下头准备前行时,我看见可爱的导游仍在仰头微笑,目光里闪烁着温柔,陶醉在森林赐予的美好瞬间。
晨光中的卢亚人
查尔斯是当地人,从小在卡卡梅加长大,和大部分同乡一样,他是卢亚人。肯尼亚由多达40多个民族构成,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在维多利亚湖区一带数量最多的是罗尔人,他们给人的印象是讲义气、热爱生活。作为邻居的卢亚人具有同样的品格,因为居住在山林里,所以他们更加勤劳、诚恳。查尔斯最让我惊奇的地方,正是他对雨林由衷的爱。对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象他都如数家珍,面对他再熟悉不过的动植物,他似乎永远保持着痴迷的好奇。在徒步的过程中,他常常会为了观察一只蝴蝶驻足好久,或者仔细诊断一棵大树,细数半年来在它身上发生的微小变化,有时候我怀疑他是“卧底”的动植物学家。
我造访了几次卡卡梅加,每次都请他带我去登山看日出。上山下山各要走一个半小时,凌晨5点就要出发,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辛苦而又有些枯燥的工作。但是对查尔斯来说,每次徒步都似乎很新鲜,他说,雨林就像人,每天都有不同的面貌,从地上的泥土到树上的蜗牛,都是它变化着的表情。树丛里传来的婆娑在我听来极为相似,但查尔斯可以立马分辨那是猴子、蛇还是鸟;路边的牵牛花也得到他的盛赞,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灿烂。 如果没有查尔斯,我们的雨林之旅将失去很多层次。凌晨5点,我们在民宿的门口会合,查尔斯拿手电筒照了照手表说,嘘,猴子们要起床吃早饭了。果然,过了几秒钟,安静的雨林忽然热闹了起来。大树像开起了舞会一般蓬松地跳动,漆黑的树顶传来咿咿呀呀的声音。几分钟之后,雨林再度归于平静。我们略带紧张和好奇,在泥泞湿滑中前行,而查尔斯脚步轻松,一路上教我们从不同的地方领略雨林的生命:敲击不同的树干会发出不同的脆响,不同颜色的蝴蝶因为不同的个性选择了不同的花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是一个好奇、惊慌到疲惫继而豁然开朗的过程。到达山顶时,我头顶冒着汗,嘴里喘着粗气,而查尔斯已经找到一个绝妙的角度,开始欣赏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某个我尚未来得及喘息的时刻,查尔斯的脸上忽然映出了金黄的光彩。他的对面,世界的一角突然出现了一片腥红,然后,就像宣告胜利来到了一样,墨绿色的世界变成了彩色的:天变成了蓝色,草地是黄色的,树冠是半透明的紫色,而一望无际的树冠的那一端射出了一道橘红色的光——红彤彤的太阳从天边弹起来,树冠们为之沸腾,小鸟从大树的双手中挣脱、腾空,大叫着庆祝新一天生命的开始。
打动我的并不只是难得一见的日出,而是查尔斯沐浴在金黄色的晨光里的安详景象。50公里开外的维多利亚湖畔,每日也会有三三两两的罗尔人和卢亚人前来观赏日落。对于当地人来说,湖上日落和山顶日出都是最日常的景象,而他们对大自然美丽的馈赠丝毫不感到厌倦。生活在山林里的卢亚人并不富裕,我每天都可以看见孩子们背柴下山的场景。他们打着赤脚,头顶一捆比人还大的枯树枝,沿着林间小路蹒跚走着,留下紫色的剪影。曾经有美国的环境组织尝试用现代炉灶取代柴火以减少烟气中的毒素,但最后都没有成功。这里有资金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卢亚人从雨林采集生活所需已经数百年,他们不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有毒的”。
卢亚人用泥土做墙、稻草做屋顶来建造家园。当地人说,稻草是一种有生命的建材,在它15年左右的寿命周期里,它会牢牢抓住脚下的泥土,保护居民不受风雨侵扰。对于卢亚人来说,潮湿的泥土、雄厚的树林、活泼的鸟类与猴子,都让他们感到自在和平静。而他们一直用生命眷恋着这片天地和它们之间的万物。
卡卡梅加的浓烈黑暗
卡卡梅加的住宿点很少,但每一家都宾至如归。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Rondo Lodge。它藏身雨林深处,却拥有一片小而精致的草坪,草坪一端俯瞰溪涧之处有一个小礼拜堂。草坪被巨树环绕,这一抹难得的翠绿吸引着灵长类动物到此处的树冠小憩,运气好的话,你可以在草坪里和它们四目相接。草坪中间有一棵枯树,树干直径至少有2米,像一个安静的神像守卫着这一小片宅邸。宾客住在抬高的小木屋里,客厅有火炉。太阳下山以后两个小时,旅馆里的发电机就停止了运作,在这时候的雨林中,彩色的光线渐渐褪去,留下一抹浓重的黑暗。
黑暗是雨林的另一种魅力。世上有两种黑暗,一种是空洞,一种是浓烈,卡卡梅加雨林中的黑暗属于后者。在现代城市不发达的肯尼亚,黑暗总是随着日光的黯淡而到来,听不见街道的喧闹,只留下直面孤独的紧张。在卡卡梅加,这种孤独更加浓郁。
“如果你能够在晴朗的夜空乘坐人造卫星横穿非洲大陆的话,非洲不发达地区的面积之大将会使你感到震惊。……从南非北部边界开始,直到贝宁湾附近的弧线区域,除了拉各斯散乱的灯光外,其他地方都有如天鹅绒那样黑。”这是美国学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在书中的描写,与我刚到非洲时的印象大致相同。晚上10点左右,的士从内罗毕机场接上我,在漆黑的道路上前行。司机十分热情,一路向我描述着车窗外面的景致,让我觉得莫名其妙,因为除了方位的不断变化,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在肯尼亚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这种黑暗的迷人之处逐渐显现。它彰显野性、彰显孤独,也彰显精神世界之丰富。在卡卡梅加此起彼伏的巨型树冠之下,这种彰显更加密集、有份量。
卢亚人显然更适应这样的黑暗。有一天晚上,我在旅馆的院子里摸黑散步,被门口的保安吓了一跳。他远远便认出了我,问我要往哪儿去。于是我面对着一片黑暗,与一个叫詹姆斯的声音聊了起来。他向我形容起雨林里著名的疣猴的可爱姿态——在这个黑洞洞的空间里,他的描述如此立体,让我几乎看到了疣猴从眼前跳过的景象。他说,长期在黑暗中工作让他有机会熟悉雨林里的声音,现在,他几乎可以根据声音来判别不同种类的猴子和鸟。“你们这么友善,为什么猴子还是会害怕人类呢?”我问。“它们才不害怕我们,”黑夜里的声音说,“它只是呆在自己习惯的高度而已,那害怕是你的想象罢了——雨林比你想象得更加单纯可爱。”
这个名叫詹姆斯的声音让我重新认识了“黑暗”。我回想起内罗毕的的士司机,开始感受到他向我指出的夜色下的怡人之所。生活在五颜六色的城市之夜,让我们几乎要忘了黑暗下世界的本来面目,也逐渐失去了体味黑暗的能力。而幸运的卢亚人,在夜幕降临之时坐在雨林中仅有的几处篝火旁,以这样单纯可爱的对世界的思考结束一天的劳作。在黑暗中,人和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楚简单;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生活在这样教育不发达的地带却有着坚固完整的世界观,从他们的眼神里透露出的热忱和自信,是来自黑暗雨林的慷慨礼物。
卡卡梅加吃住行
交通
肯尼亚西部的交通不像沿海地区那样发达,但是这里的公共交通比内罗毕、蒙巴萨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安全许多。基苏木作为肯尼亚西部的交通中心,在这里可以找到开往其他小城市的马他突(面包车),也可以从基苏木租车,自驾至卡卡梅加市。由于路基受损害情况比较严重,50公里的旅程可能会长达3小时。卡卡梅加也有一个小型机场,可从内罗毕直接包机前往。
食宿
雨林内的住宿选择不多,有两三家简单的露营地,以及较为豪华的Rondo Lodge,前者提供厨房但需自带食品,后者提供考究美味的一日三餐。东非的饮食结构是比较适合中国人的,粮食以大米、玉米为主,肉类和蔬果都非常新鲜实惠。雨林中不能狩猎,但从湖区运来的鱼非常鲜美,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