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让学生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国际国内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现代教育中,国内外教育界日益重视和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经济发达国家则更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也在深入发展中,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机会,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应从诸多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培养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体育本是一门热血学科,体育课应是学生主动积极、生龙活虎进行张扬个性的理想场所,而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严肃、活泼不足,课堂气氛沉闷,统得过死,教学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甚至怕上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体育课没有或失去兴趣。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如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除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正常教学外,还要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练习,让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1~2个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改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教学形式突出的是教师教、学生被动学,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在教法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还存在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法的研究,致使学法的目的性、方向性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性。现在,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讨论互动式与思考启发式等教学方式,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练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如垒球掷远。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提出简要的教学要求和一些练习方法的提示。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组练习,同时在各组中选出一名动作较规范的学生协助组长帮助同学进行动作练习。结果,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的组在组长的统一口令下集体练习,协助同学在旁边逐个纠正;有的组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纠正;有的组请动作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有的组跟随动作规范同学进行练习。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学生有了自主性,更加认真,动作达到了目标要求。
三、个性化施教,挖掘学生的運动潜力。
人的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学生个性无须挑剔,但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不平衡之处,可以通过教育扬长避短,为完善学生个性,教师必须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识别学生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既要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首先,了解学生的品质类型。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良好的品质,克服消极因素。对外向型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增强自制性,而不要轻易激怒他们。对内向型的学生要关心和体贴,根据他们的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不可乱加指责和批评。
其次,抓个别,促一般。课堂上对一些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使其进一步理解体育,从中得到更大的乐趣。对那些不爱运动的学生,则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运动欲望,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改变他们被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对“尖子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后进生”适当降低难度,同时给予耐心帮助,通过努力使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兴趣。素质好的学生往往能提前完成教学任务,他们认为教学内容太容易,感到“吃不饱”,学习无趣。而另一部分学生与此相反,他们感到学习吃力,难以跟上统一进度,明显“吃不消”。要处理好这种情况,就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对于前者,在他们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让他们学习高一年级同类内容,或者选择一些其他项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后者,除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外,教师还应多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消除畏难情绪,使其树立信心,赶上集体的步伐。
四、自我探索,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大胆质疑、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自主探究,训练其发展思维,启发联想想象。将学生的想法融入教学中。如在奔跑游戏《改换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如果逃者较强,那么追的人就会越追越累,常常造成‘耍猴’的现象,能不能改为允许追者与逃者寻求替换”的游戏方法,当时我觉得这样规则更好,就采纳了,结果同学们对这个游戏的兴趣更高了。又如在进行《看谁掷得远》的练习过程中,我请一位学生出来示范,让他用多种方法将手中的垒球掷出,然后请他和所有同学指出哪种方法才能掷得最远,从而找出较为准确的投掷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学生个性。
蔡元培先生曾坦言:“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和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祖国的大花园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校才会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一、培养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体育本是一门热血学科,体育课应是学生主动积极、生龙活虎进行张扬个性的理想场所,而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严肃、活泼不足,课堂气氛沉闷,统得过死,教学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甚至怕上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体育课没有或失去兴趣。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如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除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正常教学外,还要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练习,让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1~2个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改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教学形式突出的是教师教、学生被动学,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在教法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还存在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法的研究,致使学法的目的性、方向性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性。现在,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讨论互动式与思考启发式等教学方式,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练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如垒球掷远。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提出简要的教学要求和一些练习方法的提示。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组练习,同时在各组中选出一名动作较规范的学生协助组长帮助同学进行动作练习。结果,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的组在组长的统一口令下集体练习,协助同学在旁边逐个纠正;有的组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纠正;有的组请动作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有的组跟随动作规范同学进行练习。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学生有了自主性,更加认真,动作达到了目标要求。
三、个性化施教,挖掘学生的運动潜力。
人的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学生个性无须挑剔,但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不平衡之处,可以通过教育扬长避短,为完善学生个性,教师必须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识别学生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既要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首先,了解学生的品质类型。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良好的品质,克服消极因素。对外向型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增强自制性,而不要轻易激怒他们。对内向型的学生要关心和体贴,根据他们的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不可乱加指责和批评。
其次,抓个别,促一般。课堂上对一些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使其进一步理解体育,从中得到更大的乐趣。对那些不爱运动的学生,则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运动欲望,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改变他们被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对“尖子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后进生”适当降低难度,同时给予耐心帮助,通过努力使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兴趣。素质好的学生往往能提前完成教学任务,他们认为教学内容太容易,感到“吃不饱”,学习无趣。而另一部分学生与此相反,他们感到学习吃力,难以跟上统一进度,明显“吃不消”。要处理好这种情况,就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对于前者,在他们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让他们学习高一年级同类内容,或者选择一些其他项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后者,除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外,教师还应多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消除畏难情绪,使其树立信心,赶上集体的步伐。
四、自我探索,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大胆质疑、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自主探究,训练其发展思维,启发联想想象。将学生的想法融入教学中。如在奔跑游戏《改换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如果逃者较强,那么追的人就会越追越累,常常造成‘耍猴’的现象,能不能改为允许追者与逃者寻求替换”的游戏方法,当时我觉得这样规则更好,就采纳了,结果同学们对这个游戏的兴趣更高了。又如在进行《看谁掷得远》的练习过程中,我请一位学生出来示范,让他用多种方法将手中的垒球掷出,然后请他和所有同学指出哪种方法才能掷得最远,从而找出较为准确的投掷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学生个性。
蔡元培先生曾坦言:“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和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祖国的大花园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校才会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