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应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一年内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胸腰椎骨折应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统计分析其手术疗效,手术均成功,术后切口无感染,X线检查无明显椎管内和椎间孔渗漏。结论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疗效观察
引言:
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开放内固定术创伤大、出血多、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作者应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例,疗效确切,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在一年时间内,有七十八位胸腰椎骨折病患(女33人,男45人)入住我院接受内骨外科治疗,年龄从30 岁到75岁,平均年龄为(42.4±15.3)岁,经X线平片、螺旋CT等检查确诊,其均为胸腰椎骨折病患。我们以此为观察对象,发现其骨折原因为:被高空坠落物所伤十三人,受重物所伤十五人,因车祸受伤五十人。脊柱骨折节段为:L309例,L125例,L216例,T118例,T127例。
骨折损伤的类型有:爆裂性骨折病患三十六人,压缩性骨折病患二十二人,骨折脱位二十人。病患均出现腰部酸痛症状,其病椎部位发生后凸畸形现象,且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征得病患同意,依据治疗的方式,我们将其分为两个观察组,其中五十人参与GSS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余加入GSS内固定联合开放式手术治疗,为使这次观察的结果数据可靠,具有可比性,特通过统计软件,对所有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并无显著差别。
二、治疗方法
对照式开放式手术属于标准后路手术,我们这里对GSS内固定同观察组不做过多的介绍。首先对参与观察病患的俯卧位、硬膜外麻醉,并围绕病椎做正中切口,将伤椎和上下一个脊椎露出,然后利用C臂X光机视,把四根椎弓根螺钉安装在伤椎上下脊椎的椎弓根部位,以内固定系统,从而使椎体撑开且进行复位。
针对无法将骨折椎体终板复位的问题,应在手术中摘除一侧纵杆,并在此侧伤椎的椎弓部位做定位和开口,而后插入导针定向,一般情况下,在导针插入到椎前三分之一的部位时,将其退出,然后插进椎弓根螺钉(直径6mm)并穿过骨折椎弓部位,最终到达椎体前的中部,在此之后,在椎体内插进导入棒(5.5mm),然后对终板做上下撬拨,以使其复位。骨水泥注入剂量的多少,其依据为伤椎的高度,以及丢失的程度决定,一般情形下,需注入5mL的剂量,当骨水泥调制到相对粘稠的程度,利用C臂X光机进行监视,通过导入棒,将骨水泥一步步填入到椎体内,在此过程中,需防止椎体外渗漏现象发生。骨水泥经过凝固,然后安放纵杆固定内固定装置,再对切口部位用冰盐水做冲洗处理,并安装负压引流管。所有参与观察的患者均接受抗生素、营养神经药物以及脱水剂的治疗,引流管应于手术后一到两天内去除。
三、统计学分析和疗效观察
首先做统计学分析,测量术前、Cobb角、后缘高度(用伤椎体前、后缘高度、后缘高度与正常椎体前缘的百分比进行表示),以及椎管狭窄率,并在随访时,对Cobb角、伤椎椎体前和后缘高度进行测量。经SPSS 10.0统计学软所做的配对t检验显示,P<0.05为差别明显。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病患手术无一例失败,切口没有发生感染,也没有发生新的神经症状以及加重脊髓神经症状,经X线检查,椎管内部和椎间孔无明显渗漏现象。术前术后的Cobb角、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椎管狭窄率分别为:23.1°和3.5°,50.1%、和93.2%,82.9%和96.1%,35.9%和11.9%,前后相比,t= 2.071~2.725,P<0.05,这表明,经手术后,病患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随访时间为五到十六个月,平均约为十个月,在此期间内,76例病患经手术后,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无丢失现象,内固定物体安置牢固,无断针、断棒等现象发生,其恢复程度达到一至三级,只有两例术前为神经功能A级病患,其脊髓神经症状未有好转。
四、胸腰椎骨折应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技术讨论
骨愈合质量直接关系到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功能恢复。随着脊椎内固定器的不断发展,使得胸腰椎骨折经过手术,能够实现解剖部位恢复原位。但对于伤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遭到毁坏来说,由于骨架结构得不到均匀复位,而造成较大的空隙,加之无爬行代替支架,因此骨不能长入,无法实现直接愈合;骨折愈合受到内固定下应力遮挡的影响;骨折椎体的椎间盘遭到破坏,则无法完整保持前、中柱的结构,造成骨折椎体无力承受负荷,其大部分或者全部负荷由锥弓根螺钉来承担,这样一来,巨大的应力将转移到钉-骨界面上。晚期,由于内固定材料长期使用,会导致恢复功能失败,或者致使骨折椎体塌陷,丢失矫正度。
曾有学者认为,可以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开窗植骨的方法,但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原因在于植入经伤椎椎弓根行松质骨块较为困难,需从其他部位取骨,会造成骨块塞填不均,发生移位到椎管内的危险。椎体内植骨无法及时重构椎体强度以及稳定性,因此不能确保内固定成功和避免丢失矫正度。而采用椎体成形术,即将具备凝固特质的材料注入椎体内,不仅使伤椎强度立即得到加强,使其更为稳定,而且可以避免自体骨移植带来的众多并发症。
在椎体成形术中,灌注剂产生渗漏最为常见,其一旦渗漏于硬膜外或者椎间空内,将导致神经根性痛,或者神经损伤脊髓受压。在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的同时,对胸腰椎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伤椎椎体经复位固定后,由于椎体内存有缝隙,阻力较小,因此注射较为容易。笔者在另一侧进行穿刺,将椎体内积血排除,以减少注射磷酸钙时的阻力,防止灌注剂的外渗。本组病患经过治疗,并未在其椎管内部或者椎间发现渗漏,也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状。
结语:
笔者认为,对于胸腰椎骨折,采用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捷的优点,對稳固脊椎、恢复伤椎高度具有良好效果,并能够使伤椎高度和脊柱保持较佳的生理弧度,同时避免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所引起的并发症。但是,由于随访时间较短,其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长期观察。
参考文献:
[1]曾忠友.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的原因及预防[J].临床骨科杂志,2011,6.
[2]徐宝山.椎体成形术对胸腰锥爆裂型骨折的治疗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2012,22.
[3]杨喜旺.单节段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27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疗效观察
引言:
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开放内固定术创伤大、出血多、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作者应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例,疗效确切,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在一年时间内,有七十八位胸腰椎骨折病患(女33人,男45人)入住我院接受内骨外科治疗,年龄从30 岁到75岁,平均年龄为(42.4±15.3)岁,经X线平片、螺旋CT等检查确诊,其均为胸腰椎骨折病患。我们以此为观察对象,发现其骨折原因为:被高空坠落物所伤十三人,受重物所伤十五人,因车祸受伤五十人。脊柱骨折节段为:L309例,L125例,L216例,T118例,T127例。
骨折损伤的类型有:爆裂性骨折病患三十六人,压缩性骨折病患二十二人,骨折脱位二十人。病患均出现腰部酸痛症状,其病椎部位发生后凸畸形现象,且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征得病患同意,依据治疗的方式,我们将其分为两个观察组,其中五十人参与GSS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余加入GSS内固定联合开放式手术治疗,为使这次观察的结果数据可靠,具有可比性,特通过统计软件,对所有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并无显著差别。
二、治疗方法
对照式开放式手术属于标准后路手术,我们这里对GSS内固定同观察组不做过多的介绍。首先对参与观察病患的俯卧位、硬膜外麻醉,并围绕病椎做正中切口,将伤椎和上下一个脊椎露出,然后利用C臂X光机视,把四根椎弓根螺钉安装在伤椎上下脊椎的椎弓根部位,以内固定系统,从而使椎体撑开且进行复位。
针对无法将骨折椎体终板复位的问题,应在手术中摘除一侧纵杆,并在此侧伤椎的椎弓部位做定位和开口,而后插入导针定向,一般情况下,在导针插入到椎前三分之一的部位时,将其退出,然后插进椎弓根螺钉(直径6mm)并穿过骨折椎弓部位,最终到达椎体前的中部,在此之后,在椎体内插进导入棒(5.5mm),然后对终板做上下撬拨,以使其复位。骨水泥注入剂量的多少,其依据为伤椎的高度,以及丢失的程度决定,一般情形下,需注入5mL的剂量,当骨水泥调制到相对粘稠的程度,利用C臂X光机进行监视,通过导入棒,将骨水泥一步步填入到椎体内,在此过程中,需防止椎体外渗漏现象发生。骨水泥经过凝固,然后安放纵杆固定内固定装置,再对切口部位用冰盐水做冲洗处理,并安装负压引流管。所有参与观察的患者均接受抗生素、营养神经药物以及脱水剂的治疗,引流管应于手术后一到两天内去除。
三、统计学分析和疗效观察
首先做统计学分析,测量术前、Cobb角、后缘高度(用伤椎体前、后缘高度、后缘高度与正常椎体前缘的百分比进行表示),以及椎管狭窄率,并在随访时,对Cobb角、伤椎椎体前和后缘高度进行测量。经SPSS 10.0统计学软所做的配对t检验显示,P<0.05为差别明显。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病患手术无一例失败,切口没有发生感染,也没有发生新的神经症状以及加重脊髓神经症状,经X线检查,椎管内部和椎间孔无明显渗漏现象。术前术后的Cobb角、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椎管狭窄率分别为:23.1°和3.5°,50.1%、和93.2%,82.9%和96.1%,35.9%和11.9%,前后相比,t= 2.071~2.725,P<0.05,这表明,经手术后,病患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随访时间为五到十六个月,平均约为十个月,在此期间内,76例病患经手术后,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无丢失现象,内固定物体安置牢固,无断针、断棒等现象发生,其恢复程度达到一至三级,只有两例术前为神经功能A级病患,其脊髓神经症状未有好转。
四、胸腰椎骨折应用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技术讨论
骨愈合质量直接关系到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功能恢复。随着脊椎内固定器的不断发展,使得胸腰椎骨折经过手术,能够实现解剖部位恢复原位。但对于伤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遭到毁坏来说,由于骨架结构得不到均匀复位,而造成较大的空隙,加之无爬行代替支架,因此骨不能长入,无法实现直接愈合;骨折愈合受到内固定下应力遮挡的影响;骨折椎体的椎间盘遭到破坏,则无法完整保持前、中柱的结构,造成骨折椎体无力承受负荷,其大部分或者全部负荷由锥弓根螺钉来承担,这样一来,巨大的应力将转移到钉-骨界面上。晚期,由于内固定材料长期使用,会导致恢复功能失败,或者致使骨折椎体塌陷,丢失矫正度。
曾有学者认为,可以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开窗植骨的方法,但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原因在于植入经伤椎椎弓根行松质骨块较为困难,需从其他部位取骨,会造成骨块塞填不均,发生移位到椎管内的危险。椎体内植骨无法及时重构椎体强度以及稳定性,因此不能确保内固定成功和避免丢失矫正度。而采用椎体成形术,即将具备凝固特质的材料注入椎体内,不仅使伤椎强度立即得到加强,使其更为稳定,而且可以避免自体骨移植带来的众多并发症。
在椎体成形术中,灌注剂产生渗漏最为常见,其一旦渗漏于硬膜外或者椎间空内,将导致神经根性痛,或者神经损伤脊髓受压。在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的同时,对胸腰椎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伤椎椎体经复位固定后,由于椎体内存有缝隙,阻力较小,因此注射较为容易。笔者在另一侧进行穿刺,将椎体内积血排除,以减少注射磷酸钙时的阻力,防止灌注剂的外渗。本组病患经过治疗,并未在其椎管内部或者椎间发现渗漏,也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状。
结语:
笔者认为,对于胸腰椎骨折,采用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捷的优点,對稳固脊椎、恢复伤椎高度具有良好效果,并能够使伤椎高度和脊柱保持较佳的生理弧度,同时避免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所引起的并发症。但是,由于随访时间较短,其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长期观察。
参考文献:
[1]曾忠友.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的原因及预防[J].临床骨科杂志,2011,6.
[2]徐宝山.椎体成形术对胸腰锥爆裂型骨折的治疗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2012,22.
[3]杨喜旺.单节段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27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