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疗法
笔者受现代医学的发展理论的启发,自拟补肾化瘀除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现将2006年2月~2008年2月诊治本病64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4例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其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20~30岁 38例,30~40岁 17例,40岁以上 4例;病程3个月~3年;伴有眼部症状的8例,伴有心脏表现的3例,伴有神经系统表现的2例,肺病表现的1例,肾脏表现的0例;血沉(ESR)增速37例,C反应蛋白上升49例,合并贫血7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0例。全部病例均对骶髂关节进行X线摄片,X线改变:Ⅱ级异常37例,Ⅲ级异常21例,Ⅳ级异常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治疗方法:予补肾化瘀除痹汤治疗。基本方:何首乌20g,熟地20g,桑寄生30g,狗脊15g,淫羊藿10g,牛膝15g,威灵仙15g,秦艽15g,木瓜15g,鸡血藤30g,丹参15g,白芍20g,生白术20g,甘草10g。颈椎受累而颈痛肢麻者加葛根20g,羌活15g,桂枝10g;胸椎受累而背痛者加羌活15g,骨碎补20g;腰椎受累而腰痛强硬者加巴戟天20g,杜仲15g,川断15g;伴有坐骨神经痛者加白芍40g,元胡20g,独活15g;遇寒受风加重者加青风藤30g,制附片6g;遇热加重者加忍冬藤30g,地龙15g;局部顽麻者加白芥子15g,南星10g;气血虚弱者加黄芪30g,阿胶20g;晨僵明显或有畸形者加穿山甲15g,全蝎10g。每日10剂,水煎2次,取药400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1]:①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检查正常。②好转:关节肿胀,疼痛减轻,活动功能好转。③未愈: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
结 果
治愈36例(56.3%),好转22例(34.38%),未愈6例(9.38%),总有效率90.6%。
典型病例
患者,男,22岁。2006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腰及右髋关节疼痛3年。双下肢有沉重感,在当地诊所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症状略有好转,但时轻时重。近年来病情明显加重,行走困难,并以腰、双髋、双膝关节疼痛为甚,腰骶僵硬,活动受限,无发热,经常乏力。查体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双侧骶髂关节叩击痛,双坐骨结节及膝关节有压痛,双髋关节屈曲60°,伸屈均受限,“4”字征阳性。诊断为强直性脊椎炎,证属肾督亏虚,痰瘀痹阻,治以补肾壮督,蠲痹通络。予补肾化瘀除痹汤加减,服药30剂,疼痛大减,能下床散步,治疗1个月,腰及双髋等关节无明显僵痛,功能明显改善。继服2个月,并配合功能锻炼。患者痊愈。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也属免疫性疾病,其主要损伤肌腱附着点和滑膜[2]。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免疫系统是否被启动激活,是发病的关键,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何首乌、熟地、淫羊藿、狗脊、桑寄生、牛膝等大部分补肾中药具有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调解内分泌系统,抗氧化等功能,鸡血藤、丹参等活血化瘀药有调解微循环的功能,威灵仙、秦艽、木瓜等抗风湿中药亦有抑制免疫反应作用,故合用更利于调解免疫反应,另白芍、生白术、甘草具有补气血作用[3]。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0-31.
2 王吉耀,主编.内科学(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4.
3 高学敏,主编.中医学.2000:188-706,1126-1776.
笔者受现代医学的发展理论的启发,自拟补肾化瘀除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现将2006年2月~2008年2月诊治本病64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4例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其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20~30岁 38例,30~40岁 17例,40岁以上 4例;病程3个月~3年;伴有眼部症状的8例,伴有心脏表现的3例,伴有神经系统表现的2例,肺病表现的1例,肾脏表现的0例;血沉(ESR)增速37例,C反应蛋白上升49例,合并贫血7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0例。全部病例均对骶髂关节进行X线摄片,X线改变:Ⅱ级异常37例,Ⅲ级异常21例,Ⅳ级异常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治疗方法:予补肾化瘀除痹汤治疗。基本方:何首乌20g,熟地20g,桑寄生30g,狗脊15g,淫羊藿10g,牛膝15g,威灵仙15g,秦艽15g,木瓜15g,鸡血藤30g,丹参15g,白芍20g,生白术20g,甘草10g。颈椎受累而颈痛肢麻者加葛根20g,羌活15g,桂枝10g;胸椎受累而背痛者加羌活15g,骨碎补20g;腰椎受累而腰痛强硬者加巴戟天20g,杜仲15g,川断15g;伴有坐骨神经痛者加白芍40g,元胡20g,独活15g;遇寒受风加重者加青风藤30g,制附片6g;遇热加重者加忍冬藤30g,地龙15g;局部顽麻者加白芥子15g,南星10g;气血虚弱者加黄芪30g,阿胶20g;晨僵明显或有畸形者加穿山甲15g,全蝎10g。每日10剂,水煎2次,取药400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1]:①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检查正常。②好转:关节肿胀,疼痛减轻,活动功能好转。③未愈: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
结 果
治愈36例(56.3%),好转22例(34.38%),未愈6例(9.38%),总有效率90.6%。
典型病例
患者,男,22岁。2006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腰及右髋关节疼痛3年。双下肢有沉重感,在当地诊所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症状略有好转,但时轻时重。近年来病情明显加重,行走困难,并以腰、双髋、双膝关节疼痛为甚,腰骶僵硬,活动受限,无发热,经常乏力。查体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双侧骶髂关节叩击痛,双坐骨结节及膝关节有压痛,双髋关节屈曲60°,伸屈均受限,“4”字征阳性。诊断为强直性脊椎炎,证属肾督亏虚,痰瘀痹阻,治以补肾壮督,蠲痹通络。予补肾化瘀除痹汤加减,服药30剂,疼痛大减,能下床散步,治疗1个月,腰及双髋等关节无明显僵痛,功能明显改善。继服2个月,并配合功能锻炼。患者痊愈。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也属免疫性疾病,其主要损伤肌腱附着点和滑膜[2]。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免疫系统是否被启动激活,是发病的关键,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何首乌、熟地、淫羊藿、狗脊、桑寄生、牛膝等大部分补肾中药具有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调解内分泌系统,抗氧化等功能,鸡血藤、丹参等活血化瘀药有调解微循环的功能,威灵仙、秦艽、木瓜等抗风湿中药亦有抑制免疫反应作用,故合用更利于调解免疫反应,另白芍、生白术、甘草具有补气血作用[3]。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0-31.
2 王吉耀,主编.内科学(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4.
3 高学敏,主编.中医学.2000:188-706,1126-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