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盈利能力,改革开放与世界贸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持续增长,但是受到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银行本身经营模式的缺陷的影响,如何保持银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当今热议的话题。为进行此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找出相应对策,以保持银行盈利的可持续性,找出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种种因素就成为了首要目标。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划分为宏观经济因素、行业结构因素以及银行自身因素, 其中宏观经济因素和行业结构因素统称为外部因素。本文旨在探讨来自于银行内部的影响因素对其盈利能力的作用以首先谋求自身的发展与调整。
  关键词:盈利可持续性 资产质量 营运效率 内部管理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内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1.因变量指标
  资产收益率y=税后净利润/总资产
  资产收益率主要作为管理效率指标,它反映了银行资产转化为净利润的能力。衡量商业银行盈利大小一般采用这个指标。资产收益率反映的盈利状况真实可信。因此本报告采用该指标作为因变量,探讨其他指标变量与它的关系。
  2.自变量指标
  (1)资产规模x1=总资产对数
  总资产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指标。由于其他财务比率值与总资产规模在数量上相差很大,因此采用银行总资产的对数作为自变量数据,这样的回归结果更为准确。
  (2)资本充足率x2=权益资本 /总资产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反映的是商业银行能在多大的程度上以自有资产维护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
  (3)营运效率x3=手续费佣金收入 /总资产
  银行的财务报表中,通常包括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即手续费佣金收入,利息费用是存贷款利差等原因形成的,因防止其与资本充足率中的权益资本过于相关产生共线性问题,故选取手续费佣金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以反映营运效率。
  (4)资产质量相关的比率x4=不良贷款率
  资产质量通常是指银行资产的风险状况,通常用贷款损失拨备占总资产比率来反映,但由于这一指标容易受到人为及政策的控制,因此本报告选用不良贷款率来反映各银行的资产质量水平,一般来说,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差。
  二、样本数据的说明
  根据上述各财务指标的引入,本文通过在对和讯网上公开的历年银行财务数据的查找,其中包括总资产、总利润、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管理费用、资本充足率及不良贷款率,进而计算出最终需要应用于回归分析的以下五组比率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共搜集了相關的13家主要商业银行近5年的财务数据,其中剔除了资料不全、个别数据偏差过大的个别样本,故而实际样本数据容量为63。
  三、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1.因变量的正态性检验
  结果显示,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原假设下,观测的显著性水平为0.200以上,大于0.05,所以现有证据不支持拒绝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
  2.自变量的共线性诊断
  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条件指数一般多数在10以下,只有一个条件指数为大于16,因而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有明显的共线性存在。
  3.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从sig.列可以看出方程中的常量和各个自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
  四、实证结果分析
  1.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从上述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假设成立,资本充足率越高的银行它的资本结构越稳定,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越值得肯定。风险越低,社会信誉越高使得银行融资成本越低,盈利能力越强。
  2.营运效率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营运效率这一自变量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率达到了58.2%,显著性非常强,代表商业银行应加大力度开发中间业务,拓展收入多样化来源,更多的向外资银行学习,提升其自身运营稳定性。
  3.不良贷款率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不良贷款率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证实了前文的理论分析: 当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差、金融市场产生波动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会大幅上升,形成大量的坏账呆账,反过来说,强大的盈利能力也能保障银行在形成坏账呆账之后高效率的予以处置,实现良好运转,因此二者具有较强的关联。
  参考文献:
  [1]陈锦锦,赵同亮(2010).基于骆驼评级体系、杜邦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盈利性分析[J].研究与探索.
  [2]韩莹(2013).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D] .山西财经大学.
  [3]陆静,阿拉腾苏道,尹宇明(2013).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J] .金融论坛.
  【作者简介】田特 1989年 女 汉 吉林省长春市 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在读 吉林财经大学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罗云凤)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的权威则须来自于人自身的创造,现代社会把对彼岸神圣世界的权威认同变成了对此岸世俗世界的权威认同,而且其自身处于无休无止的自我矛盾和自我分化之中,这就使得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陷入困境之中。    耳光响亮  东西著,华文出版社,2003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第十七卷“姑妄听之三”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张铉耳先生家有一个婢女,有一晚突然失踪,以为是私奔了,但后来发现是醉卧在后院一
期刊
“计划生育”牵连着作家的创作动机,它也许是小说诞生的缘由,但是不是小说最终的精神归宿?□话剧《蛙》里贴上莫言标签的种种疯语与狂言,在诙谐、戏谑、调侃、嬉闹之间,道出的却是一个个不容回避的真实——属于我们时代的真实。    蛙  莫言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一    翻开小说《蛙》,封面勒口的照片上,貌似虔诚的莫言双手合十,身后的书法斗方上是一个笔意拙朴的繁体“梦”字。同样在封面勒口的底
期刊
在现代性不断侵入冲击的现实状况下,传统价值的渐行渐远似乎已经不可避免,因而在价值重建迫在眉睫的当下如何建立并发挥农民主体性价值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一  关于农民生活的价值世界及其变迁,引起了三农学界的持续关注。阎云翔在其著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下文简称《私人生活的变革》),展示了个人经历与普通村民精神世界的微妙变化。他认为非集体化后国家对地方社会之干预的
期刊
王先生的这两部书,笔者都认真拜读了,而且经过细心研读,对照比较,发现王先生在对老子的重要论题“道法自然”的解释上存在着前后牴牾、自相矛盾的情况。□“文学超过哲学”,这是王先生的预设,也是理解王先生解老的前提。所以你在这两部书中,通过王先生是不能从哲学层面上把握老子“道法自然”的确切含义的。    老子的帮助,王蒙著,华夏出版社,2009  老子十八讲,王蒙著,三联书店,2009    王蒙先生在去
期刊
《叫魂》所讲述的故事,似乎并未随时间和岁月流走,而是不断在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生活中反复演绎,从来没有真正消失。在被妖术恐慌支配了灵魂的百姓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了一种集体的疯狂和歇斯底里,而类似全民性的狂热,不是依然存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吗?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11年前,孔飞力(Philip A.Kuhn)的《叫魂:1768年
期刊
《国家地理杂志》为什么能在强手如林的杂志界生存?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成功?又为什么能魅力永恒?    有些事注定要在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1888年1月13日,这天晚上,33位成功人士如约来到华盛顿的宇宙俱乐部,商谈成立一个学会,并适时创办一本学会会刊。这些人中,既有电话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又有探险家、摄影师、教师、律师、制图师、金融家和军人,他们身份各异却旨趣相同。这个学会即是国家地理学会——当前世
期刊
身份政治所具有的复杂意涵,至此彰显无余。它并非只是一个现代心理/文化的形而上学问题,也不仅是为权利而斗争的群体利益之争,更是有关我们对人之本性的一种根本认定。    身份与暴力  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近年来,“文化研究”导致整个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谁的文化?”这样一个问题,代表了“文化研究”的核心思维方式:身份政治(Identity
期刊
吕思勉与钱穆都精于考证,以治通史名家,师生之间在学问上互有影响,亦各有所重。例如,针对顾颉刚“古史层累造成说”,吕思勉有“古史逐渐剥落说”,钱穆则有“古史层累遗失说”,谓古史固然有“层累造成”的一面,同时也有“层累遗失”的一面,层累造成的伪古史固应破坏,而层累遗失的真古史尤应探索。在通史的写法上,吕思勉主张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线,先社会经济制度,次政治制度,最后是学术文化,钱穆则强调以政治制度为“
期刊
20世纪80年代起,哈鲁图涅、道尔等人的第三世代的著述,继承诺曼的学术传统,对前两世代关于日本现代化论断做出革命性的反叛。他们强调在战后日本对战前日本的诸多负面继承和联系上,指出美国出自自身的国家利益支持,强化了这些负面的继承和联系。      真相——裕仁天皇与日本侵华战争,道尔著,王丽萍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拥抱战败,比克斯著,胡博译,三联书店,2008      前不久写了一篇《历史
期刊
《阅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更是一部人类阅读思想史。阅读与意识形态、个人信仰、生存心态一脉相承,是社会观念转向、文化结构调适的佐证。    阅读的历史  [新西兰]史蒂文罗杰费希尔著,李瑞林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    《阅读的历史》是新西兰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费希尔继《语言的历史》和《写作的历史》之后的又一力作,上自标记最初演变为符号,下迄当代电子文本出现,展现了人类阅读历史的全貌,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