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乳品行业经过2020年的触底反弹后,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随着消费者对乳品营养价值的认知提升,消费群体的扩大,2021年将成为乳品新增长周期的起点。从2021上半年的市场形势来看,中国乳业正在进入到新一轮的增长通道,乳品企业只有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未来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品行业经过2020年的触底反弹后,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随着消费者对乳品营养价值的认知提升,消费群体的扩大,2021年将成为乳品新增长周期的起点。从2021上半年的市场形势来看,中国乳业正在进入到新一轮的增长通道,乳品企业只有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未来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紫花苜蓿可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长,但是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地区间种植技术、收割管理、品种选择、生长季节、灌溉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为如此多样化的苜蓿产业制定统一的生产计划非常困难。然而,指导苜蓿生长的重要原则和限制苜蓿产量的因素是相同的,本文就限制苜蓿产量及质量的一些关键限制因素进行了梳理,供业内讨论。
2020年1-12月,博瑞科技检测中心共采集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的玉米青贮样本1184份,旨在了解2020年国内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污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大霉菌毒素含量,分析总体污染情况以及不同月份、不同采集区域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020年在检测的1184份玉米青贮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分别为4.36%,6.67%;不同月份的霉菌毒素平均值未出现明显的规律;同一牧场不同
苜蓿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高,营养价值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收获期雨热同季导致割晒苜蓿自然晒干较为困难,所以制作成青贮成为近几年苜蓿高效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苜蓿青贮具有适口性好、易于保存、加工损耗低等优点,国内苜蓿种植户纷纷加入制作苜蓿青贮的队伍,但并未推动该产业快速、良性发展。本文探讨苜蓿青贮销售的痛点和难点,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为了规范全株玉米进行裹包青贮的技术环节,针对全株玉米裹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依据2019-2020年在河北省采集的试验数据,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贮前准备、收割加工、打捆裹包和贮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规范。该技术规程的实施对全株玉米的生产和裹包青贮加工意义重大,可加速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的标准化、商品化,提高农户种植玉米作为青贮的积极性,增加收贮企业的收入,促进玉米青贮产业链条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
对于反刍动物而言,瘤胃对宿主的新陈代谢、机体免疫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瘤胃内强大而丰富的群落,瘤胃微生物结构紊乱不仅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还会引发机体全身炎症反应。近年来,多组学技术分析瘤胃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已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多组学技术在瘤胃微生物中的应用及瘤胃微生物紊乱对宿主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述,以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疾病等新的视角为奶牛养殖者提供参考。
随着“两山”理论的推行和实践,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作愈发重要,其中无人机三维立体建模技术的应用对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和Photoscan软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的技术方法,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羊场湾煤矿的1 km 2范围为研究区,定性化、定量化研究了煤矸石堆场、地面沉陷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于构建的三维立体模型,计算出煤矸石堆场体积及压占土地面积,地裂缝长度、走向与宽度,地面沉陷面积以及最大沉陷值,测量长度相对误差小于0.5%,面积相对误差小于1%。该方法与传统测量
菌落总数是衡量生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乳中菌落总数基数越大,其品质越不稳定。但因为奶源产地等原因,生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运输才能到达乳品企业进行生产,运输过程可能由于微生物繁殖导致生乳品质下降。试验选取菌落总数基数不同的两批生乳,通过在2~6℃和10~15℃条件下存放,模拟生乳在冷藏储运和脱冷储运状态下,分别储存24 h、48 h、72 h、96 h后进行菌落总数、酒精试验、酸度及脂肪酶活力检测。通过对比,找到生乳最佳储存温度和运输时间,为乳品企业和冷链运输提供参考。
近年来,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勘探院)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以奋斗者为本”理念,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重要指示精神和集团公司党组“统筹推进人才强企工程落地见效”部署要求,围绕人才抓党建,把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完善体系、健全机制,激发汇聚广大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力量,矢志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为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随着农区生态问题的不断恶化和草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在“粮改饲”等政策的推动下,农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就我国农区饲草间混套作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我国农区具有代表性的饲草间混套作模式及其生产力。其次,综述了间混套作饲草的营养价值、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展示了农区饲草间混套作在提质增效方面的优势。最后,对饲草间混套作在农区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提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因地制宜开发饲草种植模式,以期为农区饲草种植提供参考。
预测指标的敏感性决定了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开展预测指标敏感性的研究对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岭煤矿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确定局部预测指标敏感性的方法,首先分析煤层实际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律,进而揭示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敏感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局部预测指标敏感性分析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对不同预测指标的敏感性开展现场考察实验。结果表明: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与突出敏感因素地质构造、瓦斯含量、地应力未见明显相关性;钻屑量S与地质构造、地应力具有相关性,而与瓦斯含量未见明显相关性;钻屑解吸指标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