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体平台,通过网络的联结有了更加密切的关联,媒体之间的竞争壁垒也在逐渐被打破。在这样的趋势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思想与采访技巧上应当有所转变,有所创新,进而达成采访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记者;采访艺术
采访是一门艺术,如何把这门艺术发挥得完美,是新闻记者永叵的课题。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面临着时代的变迁、趋势的变化,必须革新自身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在开展采访工作时,应当懂得如何运用采访的艺术去获取更多素材,得到更多真实的、切合主题的信息。基于此,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展开探讨,与同仁分享。
一、做好准备、知己知彼
采访过程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博弈的过程,记者作为采访者,是需要把握主动权,引导对方表达,获取信息的一方。而为了在博弈中把握主动权,记者除日常注重积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类知识外,充分的准备是不可缺少的。对于被采访对象的信息,包括其个人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职业、学历、喜好等)以及采访中可能涉及的信息(近期工作变动、情感变动、典型经历、个人禁忌等)都应当事先有一定了解,即便有部分信息需要在采访过程中挖掘,记者也不可完全被动,当做好功课,让采访更加顺畅,特别是在新媒体趋势下,记者完全可以依靠网络平台寻找采访对象以往接受采访的文字、视频、语音等等作为参考。
二、尊重事实、客观冷静
脱离事实,或是主观判断,这是作为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大忌。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有许多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开始为了博取关注而利用主观、夸大、误导观众的话术将采访引向对自身制造话题更加有利的方向,误导被采访者、夸大事实等行为显然侵犯了被采访者的名誉权,这是违背记者职业道德的行为。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意识到客观、冷静、真实的精神有多么重要,并且要在采访过程中真正做到尊重事实,多听、少表达,客观、辩证讨论,才能真正保证采访的质量。
三、张弛有度、顺畅沟通
以上曾谈及记者与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是彼此博弈的关系,但是除博弈关系以外,两者同时也是合作关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采访,达成彼此的目标。一场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者各自有着彼此的目的,但是记者作为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如果言辞过于尖锐,使得被采访者感到心理上的不适,甚至于感到愤怒,那么双方的目标都无法达成。因此在交谈过程中,记者必须秉持对于被采访者最基本的尊重。记者要在与被采访者沟通时体现出亲和力,才能够让被采訪者打开心扉,敢于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沟通中,也可采取正面提问、侧面提问等方式得到需要的回答。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提升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效率,打破了沟通的局限。记者也可以使用语音、视频等方式去进行采访,在不同情境下,记者对于氛围的把控要有不同技巧,但是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让对方放下戒备心,开始主动表达。通过积极应用采访技巧,可以确保采访的流畅度,有利于提升被采访者的配合度,促进采访效果的提升。
四、合理润色、避免夸张与虚构
采访与后续的文本处理是一个连接的过程,记者在完成采访过程之后,并不等同于完成了所有工作,后续对于文本的润色,同样是记者的重要工作。在新媒体时代,部分记者投机取巧,对于采访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加工,所呈现出的内容已经完全不符合事实,有着很强的误导性,这种行为违背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作为记者,追求真实是最基本的责任,采访应贴近生活,为人民发声,真正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及事件背后的真相与本质。记者在文本润色过程中,必须避免出现夸张与虚构等问题。也许一时的过度加工能够为记者带来点击量,带来关注,但这样的行为不但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会带来不良的舆论引导,同时也会影响记者自身的发展。
五、结语
广播电视记者面临着新媒体时代下的激烈竞争,对于自身能力与素养的强化是必要的。而采访艺术的应用,则是记者自我完善的重点。因此笔者针对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艺术应用要点展开了探讨,与记者同仁共同思考,共同寻找新媒体时代下的采访工作创新方向,进而达成采访工作的目标。
(作者单位:上蔡县广播站)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记者;采访艺术
采访是一门艺术,如何把这门艺术发挥得完美,是新闻记者永叵的课题。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面临着时代的变迁、趋势的变化,必须革新自身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在开展采访工作时,应当懂得如何运用采访的艺术去获取更多素材,得到更多真实的、切合主题的信息。基于此,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展开探讨,与同仁分享。
一、做好准备、知己知彼
采访过程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博弈的过程,记者作为采访者,是需要把握主动权,引导对方表达,获取信息的一方。而为了在博弈中把握主动权,记者除日常注重积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类知识外,充分的准备是不可缺少的。对于被采访对象的信息,包括其个人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职业、学历、喜好等)以及采访中可能涉及的信息(近期工作变动、情感变动、典型经历、个人禁忌等)都应当事先有一定了解,即便有部分信息需要在采访过程中挖掘,记者也不可完全被动,当做好功课,让采访更加顺畅,特别是在新媒体趋势下,记者完全可以依靠网络平台寻找采访对象以往接受采访的文字、视频、语音等等作为参考。
二、尊重事实、客观冷静
脱离事实,或是主观判断,这是作为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大忌。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有许多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开始为了博取关注而利用主观、夸大、误导观众的话术将采访引向对自身制造话题更加有利的方向,误导被采访者、夸大事实等行为显然侵犯了被采访者的名誉权,这是违背记者职业道德的行为。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意识到客观、冷静、真实的精神有多么重要,并且要在采访过程中真正做到尊重事实,多听、少表达,客观、辩证讨论,才能真正保证采访的质量。
三、张弛有度、顺畅沟通
以上曾谈及记者与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是彼此博弈的关系,但是除博弈关系以外,两者同时也是合作关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采访,达成彼此的目标。一场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者各自有着彼此的目的,但是记者作为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如果言辞过于尖锐,使得被采访者感到心理上的不适,甚至于感到愤怒,那么双方的目标都无法达成。因此在交谈过程中,记者必须秉持对于被采访者最基本的尊重。记者要在与被采访者沟通时体现出亲和力,才能够让被采訪者打开心扉,敢于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沟通中,也可采取正面提问、侧面提问等方式得到需要的回答。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提升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效率,打破了沟通的局限。记者也可以使用语音、视频等方式去进行采访,在不同情境下,记者对于氛围的把控要有不同技巧,但是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让对方放下戒备心,开始主动表达。通过积极应用采访技巧,可以确保采访的流畅度,有利于提升被采访者的配合度,促进采访效果的提升。
四、合理润色、避免夸张与虚构
采访与后续的文本处理是一个连接的过程,记者在完成采访过程之后,并不等同于完成了所有工作,后续对于文本的润色,同样是记者的重要工作。在新媒体时代,部分记者投机取巧,对于采访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加工,所呈现出的内容已经完全不符合事实,有着很强的误导性,这种行为违背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作为记者,追求真实是最基本的责任,采访应贴近生活,为人民发声,真正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及事件背后的真相与本质。记者在文本润色过程中,必须避免出现夸张与虚构等问题。也许一时的过度加工能够为记者带来点击量,带来关注,但这样的行为不但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会带来不良的舆论引导,同时也会影响记者自身的发展。
五、结语
广播电视记者面临着新媒体时代下的激烈竞争,对于自身能力与素养的强化是必要的。而采访艺术的应用,则是记者自我完善的重点。因此笔者针对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艺术应用要点展开了探讨,与记者同仁共同思考,共同寻找新媒体时代下的采访工作创新方向,进而达成采访工作的目标。
(作者单位:上蔡县广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