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中国外交展现出新的风采,中韩两国交往也日益活跃。《中国关键词》一书旨在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政策和发展道路,让世界更好地倾听中国的声音,增强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本文将研究中国政治术语具备的特点,探讨《中国关键词》一书中韩译的方法与策略,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政治术语翻译,提升中国外宣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政治术语;《中国关键词》;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617115
一、引言
《中国关键词》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是中国外文出版社发行事业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项目,主要内容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中文词条专题撰写、解读以及多语种翻译,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多外发布,旨在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12 和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政策和发展道路。如“顶层设计”“打铁还需自身硬”“治大国若烹小鲜”“精准扶贫”“正确的义利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载体,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外交理念、推行国家外交政策、提升对外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3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中国外交展现出新的风采,中韩两国交往也日益活跃,不少韩国新闻网站刊登带有中国政治术语的报道,但由于没有固定标准,有些翻译版本不够准确,政治敏感性也不强,并不能准确译出政治内涵,能否使韩国受众理解还有待商榷,本研究以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关键词>韩译本为例,从外宣翻译的三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出发,探讨将中国关键词翻译成韩语的策略和技巧。
二、中国政治术语特征
政治术语频繁使用在外交公报宣言或与别国谈判,召开记者发布会,需要制定重大方针政策的场合。14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是融合中国历史文化、民族个性、方针政策、社会背景的专门用语或概念,是可以反映国家外交政策以及治国理念的象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用词的高度凝练。中国政治术语中缩略词的出现频率很高,带有丰富的政治信息,是对特定政治意义的语段进行结构性精简后逐渐形成的语言符号,并成为约定俗成的政治概念。同时,这些政治术语用词高度考究、措辞严谨,并注重音美、形美、意美的高度融合统一,文采浓郁。“如“四个自信”(4 7HoI对创)在高度概括道路自信(EZ对创)、理论自信(ol呈对创)、制度自信(I1I呈对世)、文化自信(昱立}对世)核心内涵的同时,符合中文传统习惯,短小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二是文化的灵活运用。中国的政治术语并不是死板的陈词滥调,而是包含着中国五千年底蕴的文化负载词,可以映射出中华文化的内涵。如“大道至简”cCHSX1世)、“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世Ol昙EOHOF垒I詈付召营牟烈[})等词汇,呈现出中华文明的缩影,此类词语的灵活运用,更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外交的灵魂所在。
三是紧跟时代步伐。政治术语同样遵循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新的政治术语总是跟紧风云变化的国内外局势,伴随执政者的治国方略和政治理念的全面实施而得以产生。16 17如“打好脱贫攻坚战”(锄罟呈l丈|罟召型)、“中国制造2025”(吾号刈丕2025)等都反映了时代特征,折射出当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状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独有的表达。
四是广泛的覆盖面。中国的政治术语包罗万象,囊括了经济、政治、党建、外交等多个领域。反映党建规范的“把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赳目鲁A1IEoI ~E}己l世钏7}旱q),为实现中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而拟定的“网络强国战略”(刨E1受孕号型臀),体现国家生态安全底线与生命线的“生态红线”(智吲己1l亡aFOLi),以及可以反映出中国外交理念的“命运共同体”(芒鬯罟吾丈¨)理念,這些术语从多个方面阐释了中国独特的政治国情与社会风貌。
三、中国政治术语韩译的策略
1.标注汉字
传统的韩语词汇包括固有词和外来词两大类。其中的外来词指源于其他语言的词,这其中有近70%源于中国的汉字词,这些词汇在韩语中是可以用汉字书写的。18在《中国关键词》(第一辑)汇集的90个词条之中,采取直译的方法,并在汉字词后面标注繁体汉字的就达18个:
由于韩语是表音文字,个别文字可能包含多个意思,如“对创”就有“自己”和“自信”两种意思,因此在将中文的“自信”翻译成韩语时,在译文后边标注对应的汉字可以使韩国受众易于理解源文的意思,符合其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2.对古诗词进行注释
本着符合韩国受众思维习惯的原则,在翻译中国古诗词或带有历史典故的政治术语时,可以采取先音译后注释的翻译方法。如“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如同烹饪小鱼,关键在于掌握好火候、调和好味道,在《中国关键词》中将其翻译为“tlcH号oDCuH±趟(治大圆若烹小觯,寻L}aF:[}查己l告型鲁对鲁掣捌鲁甜告裂卫} 7E[}),这种音译后进行注释的翻译方法,不仅能简明扼要的表达源语的思想,更能方便受众群体理解其深刻内涵。
3.缩略词的翻译
中国政治术语中时常出现缩略词的影子,因其内容上的高度凝练以及涵义上的丰富表达,翻译缩略词时不但要对选词择句反复推敲,更要结合中国复杂的国情现状,力求准确无误且贴近受众。”如“三严三实”在将其译为“苗管苗管(三殷三寅)”后,要详细理解这组简单词汇所代表的丰富含义,简练地将其内涵用符合韩国受众思维习惯的词汇表达清楚,即将其拓展含义一一“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译为“管ol牟创(蕨以修身,管召oF711牟创oFq),管ol罟赳(殷以用槿,召目罟管召斟川A}罟oFCF),管01詈71(晨以律己,管召0F711兀}詈oFq),且A}丑Aal(谋事要寅,管罟封管斟川oFq),苕管丑管(劁案要寅,苕管罟暂管斟川oFq),罕叫盈管(做人要寅,丈1世鲁智崔oF7|1 0FcF)“。 4.中国特色词汇
中国政治术语大多都是紧贴时代潮流与中国当下实情的,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能充分体现中国国情,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其翻译成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又易于受众理解的形式。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届热议的关键词,译为“召封茴刨罟呈ltl,召鸷营刨罟号普”,在符合韩国受众思维习惯的同时,又满足了源语在形式上所体现的精简与浓缩。又如“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关键词》中并没有将其直译为对应的汉字词,而是翻译为英语外来词一一“吾号召硎异土罟”,如此一来译文更加贴近韩语中个别政治词汇偏向使用英语外来词的表达习惯,又能方便韩国受众理解词语的政治内涵。由此可见,在翻译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时,并不能一味追求将其翻译成汉字词,而是要具备灵活的时代眼光,在了解韩国政治用词的偏好下,进行翻译。
四、结语
翻译本就是一项充满主观能动性的工作,定义一个好译文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在翻译中国政治术语时确实需要衡量译文的表达方式及用词的准确,并充分考虑受众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涉及到外宣翻译时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将更加严苛。《中国关键词>是可以代表中国发展现状与政策方针的核心图书,因此译好书中类似的中国政治术语需要译者在传达中国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内涵的同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与策略解决中韩两国受众在理解方面的差异,同时起到促进与韩国共同交流学习进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关键词(第一辑)[M].新世界出版社,2016.
[2]楊明星.中国外交新词对外翻译的原则与策略[J].中国翻译,2014 (3),103-107.
[3]战育昆,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类词汇的现状及翻译问题——以“一带一路”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 (A),185-187.
[4]叶韶雯,张琪.中国政治术语的英译——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例[J].翻译论坛,2018,32-34.
[5]黄蔷,中国政治术语的语言特征及英译策略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 (3):119-124.
[6]王雪,蔡丽华.中国时事政治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方法[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36 (3):298-301.
作者简介:张昊(出生年份1995-),女,汉族,黑龙江人,在读研究生,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朝鲜语口译。
关键词:政治术语;《中国关键词》;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617115
一、引言
《中国关键词》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是中国外文出版社发行事业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项目,主要内容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中文词条专题撰写、解读以及多语种翻译,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多外发布,旨在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12 和理解的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政策和发展道路。如“顶层设计”“打铁还需自身硬”“治大国若烹小鲜”“精准扶贫”“正确的义利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载体,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外交理念、推行国家外交政策、提升对外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3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中国外交展现出新的风采,中韩两国交往也日益活跃,不少韩国新闻网站刊登带有中国政治术语的报道,但由于没有固定标准,有些翻译版本不够准确,政治敏感性也不强,并不能准确译出政治内涵,能否使韩国受众理解还有待商榷,本研究以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关键词>韩译本为例,从外宣翻译的三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出发,探讨将中国关键词翻译成韩语的策略和技巧。
二、中国政治术语特征
政治术语频繁使用在外交公报宣言或与别国谈判,召开记者发布会,需要制定重大方针政策的场合。14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是融合中国历史文化、民族个性、方针政策、社会背景的专门用语或概念,是可以反映国家外交政策以及治国理念的象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用词的高度凝练。中国政治术语中缩略词的出现频率很高,带有丰富的政治信息,是对特定政治意义的语段进行结构性精简后逐渐形成的语言符号,并成为约定俗成的政治概念。同时,这些政治术语用词高度考究、措辞严谨,并注重音美、形美、意美的高度融合统一,文采浓郁。“如“四个自信”(4 7HoI对创)在高度概括道路自信(EZ对创)、理论自信(ol呈对创)、制度自信(I1I呈对世)、文化自信(昱立}对世)核心内涵的同时,符合中文传统习惯,短小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二是文化的灵活运用。中国的政治术语并不是死板的陈词滥调,而是包含着中国五千年底蕴的文化负载词,可以映射出中华文化的内涵。如“大道至简”cCHSX1世)、“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世Ol昙EOHOF垒I詈付召营牟烈[})等词汇,呈现出中华文明的缩影,此类词语的灵活运用,更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外交的灵魂所在。
三是紧跟时代步伐。政治术语同样遵循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新的政治术语总是跟紧风云变化的国内外局势,伴随执政者的治国方略和政治理念的全面实施而得以产生。16 17如“打好脱贫攻坚战”(锄罟呈l丈|罟召型)、“中国制造2025”(吾号刈丕2025)等都反映了时代特征,折射出当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状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独有的表达。
四是广泛的覆盖面。中国的政治术语包罗万象,囊括了经济、政治、党建、外交等多个领域。反映党建规范的“把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赳目鲁A1IEoI ~E}己l世钏7}旱q),为实现中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而拟定的“网络强国战略”(刨E1受孕号型臀),体现国家生态安全底线与生命线的“生态红线”(智吲己1l亡aFOLi),以及可以反映出中国外交理念的“命运共同体”(芒鬯罟吾丈¨)理念,這些术语从多个方面阐释了中国独特的政治国情与社会风貌。
三、中国政治术语韩译的策略
1.标注汉字
传统的韩语词汇包括固有词和外来词两大类。其中的外来词指源于其他语言的词,这其中有近70%源于中国的汉字词,这些词汇在韩语中是可以用汉字书写的。18在《中国关键词》(第一辑)汇集的90个词条之中,采取直译的方法,并在汉字词后面标注繁体汉字的就达18个:
由于韩语是表音文字,个别文字可能包含多个意思,如“对创”就有“自己”和“自信”两种意思,因此在将中文的“自信”翻译成韩语时,在译文后边标注对应的汉字可以使韩国受众易于理解源文的意思,符合其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2.对古诗词进行注释
本着符合韩国受众思维习惯的原则,在翻译中国古诗词或带有历史典故的政治术语时,可以采取先音译后注释的翻译方法。如“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如同烹饪小鱼,关键在于掌握好火候、调和好味道,在《中国关键词》中将其翻译为“tlcH号oDCuH±趟(治大圆若烹小觯,寻L}aF:[}查己l告型鲁对鲁掣捌鲁甜告裂卫} 7E[}),这种音译后进行注释的翻译方法,不仅能简明扼要的表达源语的思想,更能方便受众群体理解其深刻内涵。
3.缩略词的翻译
中国政治术语中时常出现缩略词的影子,因其内容上的高度凝练以及涵义上的丰富表达,翻译缩略词时不但要对选词择句反复推敲,更要结合中国复杂的国情现状,力求准确无误且贴近受众。”如“三严三实”在将其译为“苗管苗管(三殷三寅)”后,要详细理解这组简单词汇所代表的丰富含义,简练地将其内涵用符合韩国受众思维习惯的词汇表达清楚,即将其拓展含义一一“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译为“管ol牟创(蕨以修身,管召oF711牟创oFq),管ol罟赳(殷以用槿,召目罟管召斟川A}罟oFCF),管01詈71(晨以律己,管召0F711兀}詈oFq),且A}丑Aal(谋事要寅,管罟封管斟川oFq),苕管丑管(劁案要寅,苕管罟暂管斟川oFq),罕叫盈管(做人要寅,丈1世鲁智崔oF7|1 0FcF)“。 4.中国特色词汇
中国政治术语大多都是紧贴时代潮流与中国当下实情的,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能充分体现中国国情,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其翻译成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又易于受众理解的形式。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届热议的关键词,译为“召封茴刨罟呈ltl,召鸷营刨罟号普”,在符合韩国受众思维习惯的同时,又满足了源语在形式上所体现的精简与浓缩。又如“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关键词》中并没有将其直译为对应的汉字词,而是翻译为英语外来词一一“吾号召硎异土罟”,如此一来译文更加贴近韩语中个别政治词汇偏向使用英语外来词的表达习惯,又能方便韩国受众理解词语的政治内涵。由此可见,在翻译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时,并不能一味追求将其翻译成汉字词,而是要具备灵活的时代眼光,在了解韩国政治用词的偏好下,进行翻译。
四、结语
翻译本就是一项充满主观能动性的工作,定义一个好译文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在翻译中国政治术语时确实需要衡量译文的表达方式及用词的准确,并充分考虑受众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涉及到外宣翻译时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将更加严苛。《中国关键词>是可以代表中国发展现状与政策方针的核心图书,因此译好书中类似的中国政治术语需要译者在传达中国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内涵的同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与策略解决中韩两国受众在理解方面的差异,同时起到促进与韩国共同交流学习进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关键词(第一辑)[M].新世界出版社,2016.
[2]楊明星.中国外交新词对外翻译的原则与策略[J].中国翻译,2014 (3),103-107.
[3]战育昆,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类词汇的现状及翻译问题——以“一带一路”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 (A),185-187.
[4]叶韶雯,张琪.中国政治术语的英译——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例[J].翻译论坛,2018,32-34.
[5]黄蔷,中国政治术语的语言特征及英译策略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 (3):119-124.
[6]王雪,蔡丽华.中国时事政治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方法[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36 (3):298-301.
作者简介:张昊(出生年份1995-),女,汉族,黑龙江人,在读研究生,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朝鲜语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