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微博的出现至今,微博这一新兴媒体在体育赛事的报道中已然成为最亮眼的一种传播手段。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中,微博便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受众关注了解赛事的第一大平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浪微博用户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发布的微博进行内容分析和特色分析,阐释了微博在报道中的传播特点、存在的问题,为微博报道体育赛事提供研究。
关键词 微博 体育赛事 伦敦奥运会
一、微博在报道大型体育赛事上的发展历程
从新浪网在2009年8月28日推出新浪微博的内测版开始,到2012年9月,三年多的时间里,微博在报道大型体育赛事中逐渐成为了“主流媒体”。期间经历了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2010年南非世界杯、2010年广州亚运会、三个赛季的NBA、CBA、乒乓球世锦赛、欧冠、世界杯预选赛、男篮世锦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2012伦敦奥运会等诸多国内外的大型体育赛事。
新浪微博首开先河,网易、腾讯、搜狐、凤凰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紧跟其后开始了微博报道体育赛事的新征程,这也预示着微博作为新媒体参与重大体育赛事新闻报道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在世界杯之后最为浩大的体育赛事无疑是刚刚结束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因为微博在体育报道中的“一枝独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将这届奥运会称为第一届“微博奥运会”。
二、微博在报道伦敦奥运会上的特点
(一)新闻报道零时间
微博传播基本上达到了新闻报道的零时间,用户第一时间发布的微博可以同步显示在粉丝的首页中,按时间顺序一条条列出,或根据用户的个人设置优先选择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相关新闻。信息的再传播就是有转发功能,是信息接受者同步完成接受、阅读和转发。记者在赛场上便可以一边看比赛一边发微博报道新闻,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媲美的是时效性。
(二)报道过程中的互动性和活跃性
用户发布了内容之后其粉丝可及时转发或评论,这样一直转发下去就如金字塔般形成一对多的传播形态,也可说是链式反应。
新浪微博以“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立”为主题,在2012年7月10日发布了奥运代表团的大名单,同时在版面设置上加有“扎堆微吧,围观奥运”、“2012伦敦奥运会全程播报”专题、每日赛程预告、各体育项目官网、着名运动员、现场记者和观众的微博及热门话题的链接。
(三) 报道的碎片化和海量性
微博作为互联网的又一“巨作”有着互联网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得意的天然优势——海量存储空间,但由于微博字数有着140的限制,报道特征显示出了碎片化,即在大多数情况下微博所发布的信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某一新闻的概况或片面观点、或者是某一事件进程中的某一点,所表达的信息量也比较有限。一句话对比赛结果的预测就可以是一条微博,对一场比赛的各种情绪看法也包含在这140字以内。
(四)意见领袖机制发达
在微博中意见领袖机制趋向高度发达,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着名的评论员,主持人,解说员,运动员,明星等毫无疑问变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意见领袖。微博用户所关注的名人大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而名人微博的粉丝数恰恰也证明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群众基础。
三、微博在报道伦敦奥运会体育赛事中存在的问题
(一)报道者“无版权”
微博的传播方式同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需要再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各个关卡的审核才能通过进而与大众见面,在微博的世界里任何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且不论微博的性质和来源。由于微博具有简单、匿名、开放、迅速等特点,因此在体育赛事报道过程中无法识别这一报道究竟是谁首发,究竟是谁的观点,同时还有许多用户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修改直接发布于自己微博上,这样就导致了在赛事报道中毫无版权意识,同时大大降低了报道的原创性。
(二)娱乐性愈演愈烈
在报道赛事过程中,八卦、花边新闻无疑是人们争相品尝的最大噱头,然而在这些小花絮中经过微博型语言的快速传播,使广大微博用户都潜移默化的成了娱乐的对象。比如央视着名记者冬日娜对于刘翔的跟踪报道,在微博上二人的关系受到大众的调侃。又如孙杨和叶诗文,孙杨和韩国选手朴泰恒,在微博上人们进行各种娱乐改编,使得微博也成了娱乐大众的最佳平台。
四、对微博在报道体育赛事中的建议
(一)加强微博的规章制度建设
自2009年8月28日以来,微博作为越来越流行的信息发布平台让众多体育迷可以拥有着畅所欲言,及时查询赛事状况的地方。微博是公开开放自由的平台,但是也需要约束的法律规章制度,虽然新浪微博已于2012年5月29日正式执行了国内首个微博社区公约,北京市也早于2011年23月23日出台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但是这远远不够成为一个制约体系。
(二)传统媒体与微博共同发展
微博的横空出世无疑让传统媒体首当其冲,传统媒体的缓慢发展和微博的迅猛新生使得我们发现,双方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实现共同发展。微博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 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利用传统媒体为自己提供更为丰富的新闻来源;传统媒体也可通过微博来吸引更多读者。
参考文献:
[1]刘兴亮.微博时代的世界杯[J].中国传媒科技,2010(7):31-32.
[2]互联网分析沙龙:新浪微博分析报告.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微博 体育赛事 伦敦奥运会
一、微博在报道大型体育赛事上的发展历程
从新浪网在2009年8月28日推出新浪微博的内测版开始,到2012年9月,三年多的时间里,微博在报道大型体育赛事中逐渐成为了“主流媒体”。期间经历了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2010年南非世界杯、2010年广州亚运会、三个赛季的NBA、CBA、乒乓球世锦赛、欧冠、世界杯预选赛、男篮世锦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2012伦敦奥运会等诸多国内外的大型体育赛事。
新浪微博首开先河,网易、腾讯、搜狐、凤凰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紧跟其后开始了微博报道体育赛事的新征程,这也预示着微博作为新媒体参与重大体育赛事新闻报道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在世界杯之后最为浩大的体育赛事无疑是刚刚结束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因为微博在体育报道中的“一枝独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将这届奥运会称为第一届“微博奥运会”。
二、微博在报道伦敦奥运会上的特点
(一)新闻报道零时间
微博传播基本上达到了新闻报道的零时间,用户第一时间发布的微博可以同步显示在粉丝的首页中,按时间顺序一条条列出,或根据用户的个人设置优先选择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相关新闻。信息的再传播就是有转发功能,是信息接受者同步完成接受、阅读和转发。记者在赛场上便可以一边看比赛一边发微博报道新闻,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媲美的是时效性。
(二)报道过程中的互动性和活跃性
用户发布了内容之后其粉丝可及时转发或评论,这样一直转发下去就如金字塔般形成一对多的传播形态,也可说是链式反应。
新浪微博以“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立”为主题,在2012年7月10日发布了奥运代表团的大名单,同时在版面设置上加有“扎堆微吧,围观奥运”、“2012伦敦奥运会全程播报”专题、每日赛程预告、各体育项目官网、着名运动员、现场记者和观众的微博及热门话题的链接。
(三) 报道的碎片化和海量性
微博作为互联网的又一“巨作”有着互联网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得意的天然优势——海量存储空间,但由于微博字数有着140的限制,报道特征显示出了碎片化,即在大多数情况下微博所发布的信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某一新闻的概况或片面观点、或者是某一事件进程中的某一点,所表达的信息量也比较有限。一句话对比赛结果的预测就可以是一条微博,对一场比赛的各种情绪看法也包含在这140字以内。
(四)意见领袖机制发达
在微博中意见领袖机制趋向高度发达,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着名的评论员,主持人,解说员,运动员,明星等毫无疑问变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意见领袖。微博用户所关注的名人大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而名人微博的粉丝数恰恰也证明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群众基础。
三、微博在报道伦敦奥运会体育赛事中存在的问题
(一)报道者“无版权”
微博的传播方式同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需要再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各个关卡的审核才能通过进而与大众见面,在微博的世界里任何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且不论微博的性质和来源。由于微博具有简单、匿名、开放、迅速等特点,因此在体育赛事报道过程中无法识别这一报道究竟是谁首发,究竟是谁的观点,同时还有许多用户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修改直接发布于自己微博上,这样就导致了在赛事报道中毫无版权意识,同时大大降低了报道的原创性。
(二)娱乐性愈演愈烈
在报道赛事过程中,八卦、花边新闻无疑是人们争相品尝的最大噱头,然而在这些小花絮中经过微博型语言的快速传播,使广大微博用户都潜移默化的成了娱乐的对象。比如央视着名记者冬日娜对于刘翔的跟踪报道,在微博上二人的关系受到大众的调侃。又如孙杨和叶诗文,孙杨和韩国选手朴泰恒,在微博上人们进行各种娱乐改编,使得微博也成了娱乐大众的最佳平台。
四、对微博在报道体育赛事中的建议
(一)加强微博的规章制度建设
自2009年8月28日以来,微博作为越来越流行的信息发布平台让众多体育迷可以拥有着畅所欲言,及时查询赛事状况的地方。微博是公开开放自由的平台,但是也需要约束的法律规章制度,虽然新浪微博已于2012年5月29日正式执行了国内首个微博社区公约,北京市也早于2011年23月23日出台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但是这远远不够成为一个制约体系。
(二)传统媒体与微博共同发展
微博的横空出世无疑让传统媒体首当其冲,传统媒体的缓慢发展和微博的迅猛新生使得我们发现,双方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实现共同发展。微博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 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利用传统媒体为自己提供更为丰富的新闻来源;传统媒体也可通过微博来吸引更多读者。
参考文献:
[1]刘兴亮.微博时代的世界杯[J].中国传媒科技,2010(7):31-32.
[2]互联网分析沙龙:新浪微博分析报告.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