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专生教育的心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层层筛选后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人素质都参差不齐。虽然略有天赋,但多数学生没有远大的抱负,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很高。他们来到这里有的是失落,有的是新奇,有的是茫然无所求。面对他们那一双双透着灵性却少了些智慧的眼神,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写满朝气却少了些内涵的神情,我们的心为之一颤,既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又有得璞玉而欲雕琢的冲动,理智上的责任感使肩上的担子加重。怎样把这些孩子引上学习之路,让他们顺利地完成中专阶段的学业,踏上更高的学府或工作岗位,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好地服务于社会呢?
  一、教师要用爱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中专生大多数曾被遗忘,初中阶段甚或小学时因为自身的弱点,几乎从未被老师青睐过,所以他们从心理上疏远老师,拒老师于千里之外,甚至排斥老师。他们看老师的眼神都过于冷漠,几乎没有什么期望,而正常的学生都会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渴望赢得老师喜欢的神情,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怎样才能点燃学生心中那亲师爱师的火苗呢?唯一的选择是从爱学生做起,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才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学生们大多来自农村,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怯生生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心中难免空落、茫然,这正是老师用温情爱意填补他们感情空缺的大好时机。要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做到无微不至,让他们感受来自亲情的温暖,不失时机地疏导想家情绪,入情入理地安慰,让他们尽享老师善解人意的温情。老师和学生之间温暖的个人关系是成功教育的关键。你的一句叮嘱,在他们心中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意;你的一句要求,在他们心中就是一份掷地有声的承诺。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希望时,他们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
  二、老师要有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普遍缺少自信心,一直以来他们所领受的都是老师的指责,同学的不屑,从来没有扬眉吐气的机会。歌德曾说:“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教育的关键。首先,老师要经常和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心境,打消他们担心老师看不起的顾虑。谈话更多的是要鼓励,因为鼓励之于学生,如同阳光之于花草,会萌发出无穷的内在力量。老师的鼓励会克服学生的自卑感,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中看到希望的曙光。交谈中老师一定要明示他们自知,这是建立自信的基础。要让学生有自知之明,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发扬自身的长处,给自信找到一个立足之地。老师还要对学生给予期望,这能激励学生,使之增强信心,因为期望越诚恳热切,鼓舞的力量就越大。其次,让学生学会比较,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的过去比,以便感知自己的进步。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是非常奏效的。美国学者说:“自信心是比金钱,努力,家世,亲友更有效的条件,它是人生可靠的资本,能使人努力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去争取胜利,对于成功,它比什么都更有效。”我们要用足够的耐心,在帮助他们找回曾经错失的很多知识,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很多弱点的时候,也帮助他们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变化可大了:眼神深邃了,神情丰富了,学习用功了,遇事知道用脑思考了,做事也理智多了,更让人高兴的是,特别懂得亲近并尊重老师。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我们不苛求学生创出光辉伟绩,但深信学生可以凭着自信心,勤奋刻苦,创造出奇迹。
  老师的辛勤培育,终于换回了桃李芬芳的回报。班级整体风气非常好,同学之间团结和睦,互相帮助,就像兄弟姐妹。学生们知书达理,没有一个学生受到过纪律处分,学习风气浓厚,同学们勤奋刻苦。
  璞玉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拿出满腔的热情,爱学生,他们毕竟是我们心血付出的承载。
其他文献
[目的]为评价双炔酰菌胺在葡萄上的残留动态并制定合理使用方法,在天津、南京同时进行残留动态试验.[结果]双炔酰菌胺在葡萄中半衰期为5.2~7.8 d,土壤中半衰期为7.6~10.3 d;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