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努力追求的目标。文章从电子商务的“商性”认知出发,提出了“三商”人才培养观和概念模型,给出了“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并分析了“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三商;教育观;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153-02
自2000年教育部批准13所高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以来,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中与时俱进。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实践中提炼出“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商人素质”(简称“三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观,把“学电子商务,做网络商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落到实处。
电子商务的“商性”认知
电子商务是姓“商”,还是姓“电”?是重“技术”,还是重“商务”?国内外不同的专家、机构、书籍等对于电子商务的诠释都有所差异。
李琪教授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杨坚争教授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的使命。2009年12月18日,在第六届网商大会成都论坛开幕式上,马云进一步说:“十年之前,网商还只是一个概念,十年之后,网商已经变成了一个职业。我们相信,21世纪只有一种商人,就是‘网商’。”
比尔·盖茨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子商务(110209W)属管理学大类(11)工商管理类(1102)专业。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电子商务(620405)属财经大类(62)市场营销类(6204)专业。
国家职业标准对电子商务师的职业定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人员。
上述权威观点都充分地说明,“电子”是电子商务的形式和手段,而“商务”才是电子商务的本质和目的。笔者认为,将一种注重交换价值的思维方式和创新习惯融入到信息和通信技术之中,这就是电子商务的“商性”。因此,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应彰显“重商”主义,强化“学电子商务,做网络商人”的人才培养定位,真正培育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人才。
“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
为了整体性表述对“三商”人才的认识结果,通过企业访谈、行业咨询和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电子商务“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商业头脑是一种对大环境有正确见解、能准确判断市场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智力表现。因此,商业头脑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武装,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练就。商业头脑的微观表现是:懂经济、会管理、识时政、明法律、了解市场、熟悉行业。
商务技能是从事商务活动和商务流程所具备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运用和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商业策划能力,商务沟通、谈判与签约能力,商品采购与展示能力,商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电子商务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会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商人素质是经商者把知识和能力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品质和素养,主要表现为:人格素质(法制思想、民主意识、独立品格等);精神素质(创新精神、意志力、竞争意识等);道德素质(家庭/社会/职业道德、诚信、责任、同情心等);文化素质(科学素养、文化修养、人文关怀、学习习惯等);职业素质(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团队意识、时效观等);身心素质(生命观、生理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美学等)。
从我国职业教育角度来看,尤其是对未来从商人员来说,目前,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人格素质中的法治思想、精神素质中的创新精神、道德素质中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中的学习习惯、职业素质中的敬业精神和身心素质中的社会适应力。
电子商务链模型
电子商务是一般商务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仍应遵照商务活动的一般规律。根据《电子商务概论》(李琪主编)第6章(电子商务链分析)中的相关内容,“商务链与交易链是将商务和交易活动进行联系与划分,并使之有序化的逻辑链条,它们高度抽象地将商务/交易活动表现为不同的节点,每个节点分别代表一定的经济事务,通过将这些节点有效地串连起来,共同形成了一个商务链或交易链。”
商务链可分为狭义商务链和广义商务链。在狭义商务链中,将交易过程划分为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三个环节。“交易前”包括商品的展示与沟通,“交易中”主要是以价格为核心的谈判与签约,而“交易后”表现为以货币和商品交换为主的支付和配送。狭义商务链是整个商务链的核心所在。广义商务链是狭义商务链的扩展,除了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这三个基本环节之外,还包括两个环节:即交易前的商品与市场的准备和交易后的售后服务环节。广义商务链描述了完整的商务活动的一般过程,如图2所示。
电子商务链模型是由商务链的一般框架发展而来,并且从形式上看,与一般的商务链并没有明显差异,根本的区别在于“电子商务链解释的是电子商务或电子交易的相关活动”。
“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
基于“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和电子商务链模型,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实际,按照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要求,设计出“三商”融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为学分数,其中,包含实践教学学分,为了简便起见,本文不再详细分列。
“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多维审视——2009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指出:“观照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国际教育界早就提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我国教育界则把“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观。
“知识”需要通过学习去积累,“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素质”是把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培养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国内教育观和“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的国际教育观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现。“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及其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结语
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已从“技术拉动型”向“商务驱动型”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开始从“工业济经”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因此,时代呼吁我们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要真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实践为己任,遵循电子商务的“商性”,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高质量地培养出市场所需的“产销对路”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克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4]陈向华,王克富.基于创业教育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电子商务,2008,(11).
[5]施民宪,谢菁.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作者简介:
王克富(1961—),男,安徽含山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关键词:三商;教育观;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153-02
自2000年教育部批准13所高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以来,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中与时俱进。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实践中提炼出“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商人素质”(简称“三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观,把“学电子商务,做网络商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落到实处。
电子商务的“商性”认知
电子商务是姓“商”,还是姓“电”?是重“技术”,还是重“商务”?国内外不同的专家、机构、书籍等对于电子商务的诠释都有所差异。
李琪教授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杨坚争教授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的使命。2009年12月18日,在第六届网商大会成都论坛开幕式上,马云进一步说:“十年之前,网商还只是一个概念,十年之后,网商已经变成了一个职业。我们相信,21世纪只有一种商人,就是‘网商’。”
比尔·盖茨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子商务(110209W)属管理学大类(11)工商管理类(1102)专业。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电子商务(620405)属财经大类(62)市场营销类(6204)专业。
国家职业标准对电子商务师的职业定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人员。
上述权威观点都充分地说明,“电子”是电子商务的形式和手段,而“商务”才是电子商务的本质和目的。笔者认为,将一种注重交换价值的思维方式和创新习惯融入到信息和通信技术之中,这就是电子商务的“商性”。因此,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应彰显“重商”主义,强化“学电子商务,做网络商人”的人才培养定位,真正培育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人才。
“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
为了整体性表述对“三商”人才的认识结果,通过企业访谈、行业咨询和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电子商务“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商业头脑是一种对大环境有正确见解、能准确判断市场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智力表现。因此,商业头脑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武装,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练就。商业头脑的微观表现是:懂经济、会管理、识时政、明法律、了解市场、熟悉行业。
商务技能是从事商务活动和商务流程所具备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运用和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商业策划能力,商务沟通、谈判与签约能力,商品采购与展示能力,商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电子商务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会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商人素质是经商者把知识和能力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品质和素养,主要表现为:人格素质(法制思想、民主意识、独立品格等);精神素质(创新精神、意志力、竞争意识等);道德素质(家庭/社会/职业道德、诚信、责任、同情心等);文化素质(科学素养、文化修养、人文关怀、学习习惯等);职业素质(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团队意识、时效观等);身心素质(生命观、生理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美学等)。
从我国职业教育角度来看,尤其是对未来从商人员来说,目前,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人格素质中的法治思想、精神素质中的创新精神、道德素质中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中的学习习惯、职业素质中的敬业精神和身心素质中的社会适应力。
电子商务链模型
电子商务是一般商务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仍应遵照商务活动的一般规律。根据《电子商务概论》(李琪主编)第6章(电子商务链分析)中的相关内容,“商务链与交易链是将商务和交易活动进行联系与划分,并使之有序化的逻辑链条,它们高度抽象地将商务/交易活动表现为不同的节点,每个节点分别代表一定的经济事务,通过将这些节点有效地串连起来,共同形成了一个商务链或交易链。”
商务链可分为狭义商务链和广义商务链。在狭义商务链中,将交易过程划分为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三个环节。“交易前”包括商品的展示与沟通,“交易中”主要是以价格为核心的谈判与签约,而“交易后”表现为以货币和商品交换为主的支付和配送。狭义商务链是整个商务链的核心所在。广义商务链是狭义商务链的扩展,除了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这三个基本环节之外,还包括两个环节:即交易前的商品与市场的准备和交易后的售后服务环节。广义商务链描述了完整的商务活动的一般过程,如图2所示。
电子商务链模型是由商务链的一般框架发展而来,并且从形式上看,与一般的商务链并没有明显差异,根本的区别在于“电子商务链解释的是电子商务或电子交易的相关活动”。
“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
基于“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和电子商务链模型,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实际,按照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要求,设计出“三商”融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为学分数,其中,包含实践教学学分,为了简便起见,本文不再详细分列。
“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多维审视——2009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指出:“观照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国际教育界早就提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我国教育界则把“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观。
“知识”需要通过学习去积累,“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素质”是把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培养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国内教育观和“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的国际教育观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现。“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及其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结语
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已从“技术拉动型”向“商务驱动型”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开始从“工业济经”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因此,时代呼吁我们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要真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实践为己任,遵循电子商务的“商性”,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高质量地培养出市场所需的“产销对路”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克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4]陈向华,王克富.基于创业教育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电子商务,2008,(11).
[5]施民宪,谢菁.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作者简介:
王克富(1961—),男,安徽含山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