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比起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使其在人类的精神世界始终处在一种鲜活的状态,它以人为传承载体,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认真总结中国古代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经验,对促进当前中国正在蓬勃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政府、媒介、教育、研究四方面总结出古代民间文化保护措施对于当今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民间文化;非遗;保护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含义与中国古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含义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社会与科学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所以许多依托传统社会语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为继或后继无人,所以要想保护这些珍贵的传统遗产,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法律是必要的,我们可以从古人的经验中总结出一些适用于现代社会的非遗保护方法。中国古代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官方。即当权政府制定的相关保护措施以及文献整理工作;2.民间。即民间文学者、人民大众个体性质的收集、记录和保护等工作。
一、政府保护非遗的措施需更加完善和明确
古代时期各朝各代都有设定相应的官职来保护民间文化,并且政府也相当重视这一工作。我国在2004 年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并且在这之后出台了若干政府文件,它们既体现出我国非遗工作的特性,也反映出官方对于这种文化事项的态度。至此,这场兴始于21世纪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持续而热烈地上演着。从这场文化运动发展的态势不难看出,它由政府主导、组织,参与者包括了学界、群众、媒体等多方力量,他们都以各自的角度解读着这场文化活动。到目前为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已经超过10年,在广大学者的广泛参与下,它已从政治层面转向了学术层面。在中国各省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艺术研究院下属部门的非遗研究部等,但总体来说还是拥有一定的缺陷,例如保护各地非遗项目的力度问题、传播推广问题、知识普及不到位等问题。非遗的保护工作如今被称为“抢救性”保护,说明其工作开展的迫切性,所以政府还需在此方面进行更细致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当地非遗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因地适宜地制定让非遗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时时关注非遗发展动态。
二、利用传媒加强非遗知识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
在中国的历史时期,传统农业的生活环境使得民间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延续性的发展。但如今的社会出现了剧烈的变革,导致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非遗的延续带几乎断裂,并且非遗的普及层度还非常低,有很多群众只是听说过非遗,或从媒介当中看到过非遗的节目、讯息等,所以要意识到,光是政府的力量来保护非遗是远远不够的。一味宣扬发动群众保护非遗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加大对于非遗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群众意识到了非遗的重要性之后,非遗的保护性工作才能从被动型转换为主动型。这就需要政府做长期持续性的宣传工作,使非遗的保护渗透到人民大众的生活当中去。
传媒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如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乃至自媒体都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了。例如,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迅速、操作便捷且信息海量,并且它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而言,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自主选择性,每一个新媒体的使用者都可以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每个使用者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和宣传推广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传播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和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三、教育层面加入非遗知识的传播与学习
在古代时期,民间的传统文化大多都是以家族的血缘关系或者师徒关系来传承与维系,当下的非遗传承也大多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着,然而这种传承方式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变得尤为脆弱和不堪一击,所以寻求更好的传承发展模式是必要的。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可行的良性发展模式,青年一代的文化传承才是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如今,也有不少地区通过将部分非遗写进教学书本、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教学等方式向青少年传授非遗的技艺与知识。在此基础上更需要做的是探索更好的教育与传承方式,使得青少年能够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学习与探索。
四、鼓励文化工作者、兴趣爱好者深入研究非遗
从许多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所以,这种优良的传统也需要在当今社会继续传承下去。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之后的时代发展中彻底消失于大众生活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如古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悉心收集与记录,于后人而言,也都是丰富的知识和遗产。如今,非遗也成为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这对于非遗的保护与探索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与建议,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研究也能够探索出非遗更多地意义与价值。
五、结语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华文化,留下了灿烂辉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遗产。中国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借鉴古人的经验,同时挖掘其特征要素,以宽广的胸襟和气魄来正确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共生中求得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
[2]王钧.探析非遗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实现途径[J].教育论坛,2013(08).
[3]宋建林.中国古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2015(07).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汪玲莉(1993—),湖北宜昌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2015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民间文化;非遗;保护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含义与中国古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含义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社会与科学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所以许多依托传统社会语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为继或后继无人,所以要想保护这些珍贵的传统遗产,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法律是必要的,我们可以从古人的经验中总结出一些适用于现代社会的非遗保护方法。中国古代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官方。即当权政府制定的相关保护措施以及文献整理工作;2.民间。即民间文学者、人民大众个体性质的收集、记录和保护等工作。
一、政府保护非遗的措施需更加完善和明确
古代时期各朝各代都有设定相应的官职来保护民间文化,并且政府也相当重视这一工作。我国在2004 年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并且在这之后出台了若干政府文件,它们既体现出我国非遗工作的特性,也反映出官方对于这种文化事项的态度。至此,这场兴始于21世纪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持续而热烈地上演着。从这场文化运动发展的态势不难看出,它由政府主导、组织,参与者包括了学界、群众、媒体等多方力量,他们都以各自的角度解读着这场文化活动。到目前为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已经超过10年,在广大学者的广泛参与下,它已从政治层面转向了学术层面。在中国各省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艺术研究院下属部门的非遗研究部等,但总体来说还是拥有一定的缺陷,例如保护各地非遗项目的力度问题、传播推广问题、知识普及不到位等问题。非遗的保护工作如今被称为“抢救性”保护,说明其工作开展的迫切性,所以政府还需在此方面进行更细致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当地非遗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因地适宜地制定让非遗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时时关注非遗发展动态。
二、利用传媒加强非遗知识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
在中国的历史时期,传统农业的生活环境使得民间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延续性的发展。但如今的社会出现了剧烈的变革,导致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非遗的延续带几乎断裂,并且非遗的普及层度还非常低,有很多群众只是听说过非遗,或从媒介当中看到过非遗的节目、讯息等,所以要意识到,光是政府的力量来保护非遗是远远不够的。一味宣扬发动群众保护非遗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加大对于非遗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群众意识到了非遗的重要性之后,非遗的保护性工作才能从被动型转换为主动型。这就需要政府做长期持续性的宣传工作,使非遗的保护渗透到人民大众的生活当中去。
传媒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如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乃至自媒体都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了。例如,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迅速、操作便捷且信息海量,并且它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而言,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自主选择性,每一个新媒体的使用者都可以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每个使用者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和宣传推广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传播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和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三、教育层面加入非遗知识的传播与学习
在古代时期,民间的传统文化大多都是以家族的血缘关系或者师徒关系来传承与维系,当下的非遗传承也大多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着,然而这种传承方式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变得尤为脆弱和不堪一击,所以寻求更好的传承发展模式是必要的。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可行的良性发展模式,青年一代的文化传承才是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如今,也有不少地区通过将部分非遗写进教学书本、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教学等方式向青少年传授非遗的技艺与知识。在此基础上更需要做的是探索更好的教育与传承方式,使得青少年能够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学习与探索。
四、鼓励文化工作者、兴趣爱好者深入研究非遗
从许多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所以,这种优良的传统也需要在当今社会继续传承下去。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之后的时代发展中彻底消失于大众生活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如古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悉心收集与记录,于后人而言,也都是丰富的知识和遗产。如今,非遗也成为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这对于非遗的保护与探索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与建议,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研究也能够探索出非遗更多地意义与价值。
五、结语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华文化,留下了灿烂辉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遗产。中国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借鉴古人的经验,同时挖掘其特征要素,以宽广的胸襟和气魄来正确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共生中求得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
[2]王钧.探析非遗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实现途径[J].教育论坛,2013(08).
[3]宋建林.中国古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2015(07).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汪玲莉(1993—),湖北宜昌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2015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