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帘”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地感到幽绝,瓶花妥帖,十分宜人。这小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左右吧!
  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就吟出了古人这句词来。与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的少年情怀,真是伤心人唯有自家知了。
  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教人遐思,引人入画。
  记得在“文革”中失去的数十封女作家凌叔华写给诗人徐志摩的信,是用荣宝斋特制的花笺,画的是帘影双燕,毛笔小楷出之,文情令人销魂。当年的作家们是如此高雅绝俗,而今事隔几十年,她远客英伦,八十多岁的老人提起此事,还分明记得呢!
  “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要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而产生了许多故事:“珠帘寨”、“水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同,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爱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著名博物馆。单就湘帘、竹帘来说,通风好,隔景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隔音好,而且分外雅洁……几乎好说有帘如无帘,可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起了千变万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尺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来也不会太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能在滕王阁上方得见。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帘上画画称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那真是移步换影了。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建成,邀我小住,窗上装有竹帘,这迷人的山居,添上这迷人的帘影,不愧为出于大师手笔,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深厚的感情,小至一帘,也不肯轻易放过。我在录音机中放出了昆曲《琴挑》,华文漪的那句“帘卷残荷水殿风”唱词,正仿佛帘动风来,客中寻趣,我则得之了。
  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们,似乎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
  (选自《帘青集》,略有改动)
  
  【路子与你聊】
  文中多處引用古诗文,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其他文献
在南京,有一位“姐姐的守护神”,她叫柏翠云,今年49岁。  13年前,南京职工柏大姐突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当时,惟一能救命的是做骨髓移植。36岁的妹妹柏翠云自愿为姐姐捐骨髓,且姐妹俩匹配指数高达99.9%。然柏翠云的婆婆坚决反对——柏翠云的儿子刚满11岁,正是小学升初中的关键时期;老公身体不好,柏翠云是家里唯一有劳动能力的人。但这并没有动摇柏翠云救姐姐的决心,老公也支持她到北京救姐姐。2001年
本期“发现作文”栏目的小作者们,抓住生活中美好的细节,写出了很棒的“发现作文”。  赵琼媛看到外婆打着赤脚给她送午饭,感受到外婆的宽容、大度。周甜拿着妈妈送给她的锁,体会到妈妈的理解与信任。胡子豪自己动手给妈妈做礼物,“轻手轻脚”的细节表达了对妈妈的爱。这些来自生活中的细节是美好的,感人的,因为它们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小作者们的可贵之处在于,抓住了感人的细节,写出了这些细节背后的真挚情感。  美好的
翻阅桌子上的12本《企业文明》杂志,年轮又增加了一年,想想这一年,真是思绪良久,感慨万千。2008年,中国大事多,喜事多,让世界震惊也多。中国的经济也是在冲击中,低谷中,徘徊中前行。但是,我还是信奉《企业文明》这个老朋友,是它为中国企业导航。  一是它給人以信心。像第一期的《中国长航的振兴发展之路》,第六期的《中国南车 破解国企竞争力难题》,第九期的《中国工业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思考》等等。篇篇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