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佑局绘画语言初探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一幅刘佑局先生的绘画作品做本文的题图,就已经进入到了我们将讨论的课题。我选择的题图,生宣、淡墨、色彩清雅流动,是丙烯染料。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幅作品压题,其实是选择了研究刘佑局绘画语言的方向,从书法入手,从线条入手,从国画美学入手,从抽象入手。
  显而易见,刘佑局先生正在尝试创作并使用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一个人为什么要放弃现有的绘画语言,而创作新的语言呢?我想,唯一的答案就在于创作者已经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或感觉,而这种思想和感觉,是用已有的语言无法表述的。
  但创作新的语言面临风险。语言是大家交流和领会的工具,其表达方式和内涵必须获得普遍认同,本身并不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当语言没有或不能被对方理解的时候,陈述者的思想和感觉就不可能被对方所接受。
  一个创造了新语言的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另一个人的破译,并在语言破译之后理解他的思想和感觉,在理解之后达到心灵的共鸣。要走出这三步路,需要机缘。
  我们已知的最早的语言是绘画语言。一两万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先民们在岩石上刻画。他们用刻画的方式记录着星辰的变化,也记录着战争,狩猎和欢庆。绘画语言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宏大叙事的功能。而其他各种语言方式,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呼喊和讲述;比如人吹着柳树叶儿,发出呜呜的声响;比如用载歌载舞表达欢乐、崇敬和恐怖,这些话语、文字、音乐、舞蹈语言,由于缺乏保存的技术,没能留下痕迹。
  绘画是从叙事和描述开始的。因此,几万年来的绘画语言始终保持着具象的特征。比如中国人把绘画分成三类: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就花鸟画而言,又集中地表现为梅兰竹菊。绘画本身并不承载和表达精神,对精神表达的使命被赋予了诗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是一种分工和互补。这样绘画的具象特征被强调了。
  现代艺术发展的最大特征和使命,就是要摆脱具象特征,而显现精神特征。绘画语言已经远远地脱离了文字语言的表现力,而独立存在着。
  毕加索所倡导的立体主义绘画,分享了上帝对物的结构权力,画家开始按照个人的意愿结构所表现的物体。
  发端于二十世纪初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绘画,进一步探试作者的内心世界。波丘尼的作品《内心状态·告别》,线条和色彩的交织,表达了作者的压抑。俄罗斯的艺术家拉里昂诺夫创作《蓝色辐射主义》,认为绘画呈现为一种越过表面的效果,对它的知觉超越了时空、空间,使人产生一种被称作“第四维”的感觉,即对色阶的长宽厚的感觉。到了蒙德里安时期,绘画语言已经完全脱离了具象的表达,走入抽象。他的《开花的苹果树》和《红黄蓝的构成》,彻底地脱离了具象的物,转为抽象的形和线。
  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凭空掉下来独立存在的。刘佑局的作品脱胎于中国传统:他的线是中国书法的线条,流露出急缓、浓淡、枯湿的对比和笔端意连的意趣。这些线本身并不完全用于切割画面,而是画面的具体内容,表达着作者的情绪;他的色彩发端于传统的泼彩和泼墨,在寻找必然性的过程中,不断迎接和接纳偶然性的出现。色块儿不仅讲究对比和协调,更赋予其动感;他的表现内容常常出现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他所作的繁花,不是西方的点构成,而有着中国传统的大写意风貌,让我们看到了满塘荷花绽放的斑驳。
  刘佑局先生的实验也接续了西方艺术实践,让我想起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森·波洛克。波洛克的创作过程是潜意识下的游走,是逐渐发现作者自身潜意识的过程。单单从画面本身来看,波洛克的《薰衣草之雾》等作品都与刘佑局先生的作品如出一辙。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绘画语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绘画中的写实主义,大卫的宏大叙事、夏尔丹的记录,正在被摄影技术和摄录像技术所取代,尽管这种取代是不完全的。弗洛伊德学说的建立,哲学思想的变迁,小说中的意识流探索,都在启发着画家们对内心世界的追问。千百年来,画家们不屑于去表达的那些朦胧的感受,那些无意义的构成和表现,都成为新发现的可以寄托人类情感的处女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就是艺术家不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的根本动机。
  艺术家要表达、表述思想、情感、认知和潜意识,却没有现成的通用语言,就必须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模式,创出一种新的绘画观念和技法。这是艺术家拥有的特权。
  画家如果只会用绘画语言,而不懂得文字语言,依然有足够的手段来表达,有足够的内容能表达。画家所要表达的也许就是色彩,就是线条,没有哲学的意义,没有文学的内涵,只是灵感的一次闪现,意念的一次浮动。
  人类的感受来自于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受被综合和抽象,才有了意。艺术语言就是要表达这种感受。眼观察到的是色彩和线条;耳听到的是声音和节拍;鼻嗅到的是气味和浓淡;舌品尝的是酸甜苦辣的调和与对比,身子感受到的是风和水的温度与流动。
  画家服从服务于眼睛的感受。点线面与色彩与光影,既是他感受到的一切,也是他表达感受的工具。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如何抽象的色彩及构成,都具有具象性。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语言,都不应该依赖另一种艺术形式或语言来生存,它是完全独立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够了。
其他文献
浅绛彩瓷初创时期是什么风采?从这对少轩于1874年(同治最后一年)画的帽筒可以管窥一斑,那就是浅绛彩初期如花盛开,慢慢走向衰落,这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发生发展规律相反。  我们按时间顺序鉴赏浅绛彩,你会发现,从光绪十年以后,浅绛彩瓷走向商业化,而艺术水平逐渐走低,逐渐走向程式化、匠人化。这与其由原创初期的大胆创新、馈赠亲朋和达官贵族,到商业化的大批量制作、大批工匠从业浅绛彩瓷制作有关。可以说商业化是艺
期刊
2016年,岁次丙申肖猴。十二生肖是先辈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一笔财富,它的意义蕴涵着祖先对后人的教诲、期望,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猴与人类的缘分很深,动物学家称其为人类的远亲,而中国自古就有“猴祖”之说。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从唐、宋朝开始,传统民俗便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  猴属于灵长类动物,在智慧的发展上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猴,生性机灵,行动矫健迅敏,喜盘挂于树
期刊
与画有缘,缘在与艺术的交融;  与画家有缘,缘在心灵的沟通。  我与著名画家蒋为民先生的缘分,先始于画,后则是心灵的沟通,可谓心心相印,棒打不散!  认识他之前,许多书画界的朋友都向我举荐他,赞誉他是“画坛的奇才”,不仅笔墨功夫了得,而且学养深厚,文采出众,要我特别关注这个旷世奇才。可是,我没心动,作为一个书画收藏家,没有看到令我心仪的书画作品,一切都是扯淡!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不时兴上网,网上查
期刊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有一尊北魏时期的佛造像残碑。石碑上半部残断,仅存三分之二强;原碑四面刊刻,碑阳已不存图案,唯存三面。此石碑侧面尤为精美,且保存较好,碑阴及另一侧则漫漶不清,然碑侧残存之发愿文数行为此碑之命名及断代提供一些信息。  碑阴 上部残存释迦像之衣摆,有一跣足尚能清晰看到,左部造一思维菩萨,菩萨右侧龛内佛弟子尚清晰可见。菩萨下方造比丘像,题名:比丘法迁一心供养。佛龛右部菩萨及供养人皆已损
期刊
晚清的浅绛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绘画史上最具文人气的一个品种。中国文学史上一些脍炙人口的佳话,在浅绛彩瓷器上都有体现。本文给大家介绍两件以“觅得清香不计寒”为题的浅绛彩瓷:汪章的踏雪寻梅瓷板与黄南浦的林逋爱梅温酒器。  汪章瓷板高40厘米,宽27厘米,是典型的尺二标准板,绘唐代诗人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故事。孟浩然(689-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
期刊
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从齐家文化开始历经了战国、两汉、唐代三个最辉煌的历史时期。铜镜在古代亦称“铜鉴”,是古代用青铜铸造的镜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面饰容的日常用具。可是到了清代,西方制造的玻璃产品的普及,以其照映面容的清晰度优于铜镜,制造简单,成本低廉,所以铜镜无可奈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铜镜又因其优美的造型,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纹饰,成为古代青铜器中的艺术精品,在文化艺术宝库中熠熠发
期刊
五项媒介:  1、高姓文化国际论坛  搭建全球高姓族人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推动高姓宗亲联谊,开展较高层次的高姓历史文化研究、探讨,推动高姓文化建设。  论坛两年一届,邀请高姓或他姓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热心高姓文化的宗亲、朋友参会,在国内各地或国外定期举办。  编辑出版论坛成果。  2、《高姓文化》杂志  杂志为国际大十六开本,第一年为半年刊,以后视情况增加期数。  刊登具有一定水平的高姓及百家
期刊
最初只看到一帧照片,瓷上画仕女:月,湘帘,桐荫,山石,花草,一位柔弱女子正在后揽镜自照,我见犹怜。有长题曰:“错把钦□当凤凰,纷纷恩怨漫相偿,一到孤女零仃托,不枉梧桐泪几行。右题平儿句。”红印“右文”(图1),画意诗文皆动人,让我极为喜欢。  题中说得很明白,这是画的红楼人物:平儿。红楼四十四回的回目正是“喜出望外平儿理妆”,这便是正在理妆的平儿。她因贾琏的戏谑而被大泼其醋的凤姐殴打,妆容散乱,狼
期刊
杌凳与绣墩,均属于坐具中小巧一类,因其玲珑、实用而深受大家喜爱。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杌凳和绣墩的发展脉络与形制的变化,与明清家具发展的方向一致。本文力求结合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品,以及对杌凳与绣墩的探究,来还原整个清式家具发展的情况,从中对清式家具的鉴定与欣赏略说一二。  一、杌凳  “杌”字见《玉篇》:“树无枝也。”从此意可以想到以“杌”作为坐具之名,是专指没有靠背的一类,以别于有靠背的“椅”。也
期刊
二月二,龙抬头。  可是说真话,自春节前到美国看望高耀洁老人家以来,她写给我的话和送给我的书,就像山一样压在心头,重负难释。  按计划,《高姓文化》应在3月底试刊。与此同时,横跨两岸三地的首届“路遥文学奖颁奖盛典暨路遥文学奖文学周”活动,也将在3月28日拉开帷幕。  两个项目,都是公益文化大事,工作量繁杂不说,难题几乎越来越多。一句话,不容易!  常言,一心不可二用,凡事量力而行。可为什么要违背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