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一幅刘佑局先生的绘画作品做本文的题图,就已经进入到了我们将讨论的课题。我选择的题图,生宣、淡墨、色彩清雅流动,是丙烯染料。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幅作品压题,其实是选择了研究刘佑局绘画语言的方向,从书法入手,从线条入手,从国画美学入手,从抽象入手。
显而易见,刘佑局先生正在尝试创作并使用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一个人为什么要放弃现有的绘画语言,而创作新的语言呢?我想,唯一的答案就在于创作者已经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或感觉,而这种思想和感觉,是用已有的语言无法表述的。
但创作新的语言面临风险。语言是大家交流和领会的工具,其表达方式和内涵必须获得普遍认同,本身并不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当语言没有或不能被对方理解的时候,陈述者的思想和感觉就不可能被对方所接受。
一个创造了新语言的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另一个人的破译,并在语言破译之后理解他的思想和感觉,在理解之后达到心灵的共鸣。要走出这三步路,需要机缘。
我们已知的最早的语言是绘画语言。一两万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先民们在岩石上刻画。他们用刻画的方式记录着星辰的变化,也记录着战争,狩猎和欢庆。绘画语言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宏大叙事的功能。而其他各种语言方式,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呼喊和讲述;比如人吹着柳树叶儿,发出呜呜的声响;比如用载歌载舞表达欢乐、崇敬和恐怖,这些话语、文字、音乐、舞蹈语言,由于缺乏保存的技术,没能留下痕迹。
绘画是从叙事和描述开始的。因此,几万年来的绘画语言始终保持着具象的特征。比如中国人把绘画分成三类: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就花鸟画而言,又集中地表现为梅兰竹菊。绘画本身并不承载和表达精神,对精神表达的使命被赋予了诗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是一种分工和互补。这样绘画的具象特征被强调了。
现代艺术发展的最大特征和使命,就是要摆脱具象特征,而显现精神特征。绘画语言已经远远地脱离了文字语言的表现力,而独立存在着。
毕加索所倡导的立体主义绘画,分享了上帝对物的结构权力,画家开始按照个人的意愿结构所表现的物体。
发端于二十世纪初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绘画,进一步探试作者的内心世界。波丘尼的作品《内心状态·告别》,线条和色彩的交织,表达了作者的压抑。俄罗斯的艺术家拉里昂诺夫创作《蓝色辐射主义》,认为绘画呈现为一种越过表面的效果,对它的知觉超越了时空、空间,使人产生一种被称作“第四维”的感觉,即对色阶的长宽厚的感觉。到了蒙德里安时期,绘画语言已经完全脱离了具象的表达,走入抽象。他的《开花的苹果树》和《红黄蓝的构成》,彻底地脱离了具象的物,转为抽象的形和线。
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凭空掉下来独立存在的。刘佑局的作品脱胎于中国传统:他的线是中国书法的线条,流露出急缓、浓淡、枯湿的对比和笔端意连的意趣。这些线本身并不完全用于切割画面,而是画面的具体内容,表达着作者的情绪;他的色彩发端于传统的泼彩和泼墨,在寻找必然性的过程中,不断迎接和接纳偶然性的出现。色块儿不仅讲究对比和协调,更赋予其动感;他的表现内容常常出现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他所作的繁花,不是西方的点构成,而有着中国传统的大写意风貌,让我们看到了满塘荷花绽放的斑驳。
刘佑局先生的实验也接续了西方艺术实践,让我想起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森·波洛克。波洛克的创作过程是潜意识下的游走,是逐渐发现作者自身潜意识的过程。单单从画面本身来看,波洛克的《薰衣草之雾》等作品都与刘佑局先生的作品如出一辙。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绘画语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绘画中的写实主义,大卫的宏大叙事、夏尔丹的记录,正在被摄影技术和摄录像技术所取代,尽管这种取代是不完全的。弗洛伊德学说的建立,哲学思想的变迁,小说中的意识流探索,都在启发着画家们对内心世界的追问。千百年来,画家们不屑于去表达的那些朦胧的感受,那些无意义的构成和表现,都成为新发现的可以寄托人类情感的处女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就是艺术家不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的根本动机。
艺术家要表达、表述思想、情感、认知和潜意识,却没有现成的通用语言,就必须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模式,创出一种新的绘画观念和技法。这是艺术家拥有的特权。
画家如果只会用绘画语言,而不懂得文字语言,依然有足够的手段来表达,有足够的内容能表达。画家所要表达的也许就是色彩,就是线条,没有哲学的意义,没有文学的内涵,只是灵感的一次闪现,意念的一次浮动。
人类的感受来自于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受被综合和抽象,才有了意。艺术语言就是要表达这种感受。眼观察到的是色彩和线条;耳听到的是声音和节拍;鼻嗅到的是气味和浓淡;舌品尝的是酸甜苦辣的调和与对比,身子感受到的是风和水的温度与流动。
画家服从服务于眼睛的感受。点线面与色彩与光影,既是他感受到的一切,也是他表达感受的工具。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如何抽象的色彩及构成,都具有具象性。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语言,都不应该依赖另一种艺术形式或语言来生存,它是完全独立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够了。
显而易见,刘佑局先生正在尝试创作并使用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一个人为什么要放弃现有的绘画语言,而创作新的语言呢?我想,唯一的答案就在于创作者已经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或感觉,而这种思想和感觉,是用已有的语言无法表述的。
但创作新的语言面临风险。语言是大家交流和领会的工具,其表达方式和内涵必须获得普遍认同,本身并不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当语言没有或不能被对方理解的时候,陈述者的思想和感觉就不可能被对方所接受。
一个创造了新语言的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另一个人的破译,并在语言破译之后理解他的思想和感觉,在理解之后达到心灵的共鸣。要走出这三步路,需要机缘。
我们已知的最早的语言是绘画语言。一两万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先民们在岩石上刻画。他们用刻画的方式记录着星辰的变化,也记录着战争,狩猎和欢庆。绘画语言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宏大叙事的功能。而其他各种语言方式,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呼喊和讲述;比如人吹着柳树叶儿,发出呜呜的声响;比如用载歌载舞表达欢乐、崇敬和恐怖,这些话语、文字、音乐、舞蹈语言,由于缺乏保存的技术,没能留下痕迹。
绘画是从叙事和描述开始的。因此,几万年来的绘画语言始终保持着具象的特征。比如中国人把绘画分成三类: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就花鸟画而言,又集中地表现为梅兰竹菊。绘画本身并不承载和表达精神,对精神表达的使命被赋予了诗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是一种分工和互补。这样绘画的具象特征被强调了。
现代艺术发展的最大特征和使命,就是要摆脱具象特征,而显现精神特征。绘画语言已经远远地脱离了文字语言的表现力,而独立存在着。
毕加索所倡导的立体主义绘画,分享了上帝对物的结构权力,画家开始按照个人的意愿结构所表现的物体。
发端于二十世纪初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绘画,进一步探试作者的内心世界。波丘尼的作品《内心状态·告别》,线条和色彩的交织,表达了作者的压抑。俄罗斯的艺术家拉里昂诺夫创作《蓝色辐射主义》,认为绘画呈现为一种越过表面的效果,对它的知觉超越了时空、空间,使人产生一种被称作“第四维”的感觉,即对色阶的长宽厚的感觉。到了蒙德里安时期,绘画语言已经完全脱离了具象的表达,走入抽象。他的《开花的苹果树》和《红黄蓝的构成》,彻底地脱离了具象的物,转为抽象的形和线。
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凭空掉下来独立存在的。刘佑局的作品脱胎于中国传统:他的线是中国书法的线条,流露出急缓、浓淡、枯湿的对比和笔端意连的意趣。这些线本身并不完全用于切割画面,而是画面的具体内容,表达着作者的情绪;他的色彩发端于传统的泼彩和泼墨,在寻找必然性的过程中,不断迎接和接纳偶然性的出现。色块儿不仅讲究对比和协调,更赋予其动感;他的表现内容常常出现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他所作的繁花,不是西方的点构成,而有着中国传统的大写意风貌,让我们看到了满塘荷花绽放的斑驳。
刘佑局先生的实验也接续了西方艺术实践,让我想起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森·波洛克。波洛克的创作过程是潜意识下的游走,是逐渐发现作者自身潜意识的过程。单单从画面本身来看,波洛克的《薰衣草之雾》等作品都与刘佑局先生的作品如出一辙。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绘画语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绘画中的写实主义,大卫的宏大叙事、夏尔丹的记录,正在被摄影技术和摄录像技术所取代,尽管这种取代是不完全的。弗洛伊德学说的建立,哲学思想的变迁,小说中的意识流探索,都在启发着画家们对内心世界的追问。千百年来,画家们不屑于去表达的那些朦胧的感受,那些无意义的构成和表现,都成为新发现的可以寄托人类情感的处女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就是艺术家不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的根本动机。
艺术家要表达、表述思想、情感、认知和潜意识,却没有现成的通用语言,就必须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模式,创出一种新的绘画观念和技法。这是艺术家拥有的特权。
画家如果只会用绘画语言,而不懂得文字语言,依然有足够的手段来表达,有足够的内容能表达。画家所要表达的也许就是色彩,就是线条,没有哲学的意义,没有文学的内涵,只是灵感的一次闪现,意念的一次浮动。
人类的感受来自于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受被综合和抽象,才有了意。艺术语言就是要表达这种感受。眼观察到的是色彩和线条;耳听到的是声音和节拍;鼻嗅到的是气味和浓淡;舌品尝的是酸甜苦辣的调和与对比,身子感受到的是风和水的温度与流动。
画家服从服务于眼睛的感受。点线面与色彩与光影,既是他感受到的一切,也是他表达感受的工具。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如何抽象的色彩及构成,都具有具象性。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语言,都不应该依赖另一种艺术形式或语言来生存,它是完全独立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