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对传统文化是否具有认同感、归属感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使命感;校园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其展现出的族群趋同性,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对传统文化是否具有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将此内化为自身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将直接决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否顺利传承下去。使命感是人内在的永恒的核心动力,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使命的认识,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后所产生的自觉行动。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增强青少年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美文化依托西方强势经济进入我国,正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多方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追求时尚的目的,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带着批判的眼光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种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流失,将势必导致文化传承使命感的缺失。
每个人对自己使命的认识越早他的使命感就会越强烈。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育和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和摇篮,对青少年时期兴趣和素质的养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面临的困境
为了了解目前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的现状,我们对不同级别、种类的学校进行了走访,通过大量的走访和座谈,我们了解到目前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还面临许多困境: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外来文化已经逐渐威胁到我们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外来文化影响,青少年更偏爱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却逐渐沦为短假小游的契机,喜欢看好莱坞大片却对中国传统的戏曲缺乏兴趣,能背出莎士比亚的名句却对《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知之甚少。
(二)价值标准的转变
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各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渗入校园。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过度关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过分强调技能化、实用性,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和家长只把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有无价值的标准,对中国文化独特的民族性缺乏认识。
(三)缺乏有效的传承途径
大多数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主要以学校层面组织学生活动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差,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方面缺乏相关的课程支撑,原有课程的融入度不高,初高中主要以课外阅读为主,个别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高校也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問题。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探索
(一)依托基层团组织活动分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共青团是青少年的群众组织,一向以教育、引领、服务青少年为己任,在培养青少年文化传承使命感方面更是责无旁贷。基层团组织是青少年校园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共青团工作和活动开展的一线单位,它凭借自身对广大青少年最广泛、最直接的影响,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思想引领作用,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分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中生还处在知识的积累阶段,主要以了解为主,熟悉一些传统文化节日、掌握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进行一些主题活动,比如元宵节的灯谜大会、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等,可以将传统礼仪融入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评选“文明礼仪之星”。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把重点放在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上,比如进行一些传统文化辩论赛、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组织一些体验日、修学游等;大学生心智已相对成熟,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可以将重点转移到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上,比如,结合传统文化设立一些社团、依托社团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提供交流分享的空间、举办一些传统文化学术沙龙、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等,还可以借助新媒体鼓励大学生自己收集传统文化素材进行创作,举办微视频大赛、传统文化手工作品展览,发起微博、微信投票,甚至可以让学生直播自己家乡的文化风俗。
(二)利用现代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要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归根到底还是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落脚到课堂上。这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学校要转变理念,改变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技能育人,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并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切实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系统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推动传统文化与已有课程深度融合,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保证文化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个不断影响、渗透的过程,需要长期的、阶段性的培育和养成,只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从根本上明确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从实质上推动传统文化进课堂。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探索传统文化融入现有课程的有效途径,寻找教学设计的突破口。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法,课上的当面交流与课下的网络交流交替进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从讲授到指导的转变,采用现场实地教学、邀请文化名家做讲座、观摩非遗文化技艺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改变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环境
文化传承与普通的学习不同,它是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是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养成,是特定文化精神的内化过程。因此,要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不仅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更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打造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生态学将文化定义为基于特定生态环境之上的适应机制,二者是共生的关系,脱离环境,文化也将失去生命力,成为一种只可认识不能融入的僵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素来强调天人合一,推崇情理精神和伦理本位,这三方面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特定生态环境就是农业技术不能掌控的自然环境,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社会环境和以情理精神为基本原则的规范环境。但随着现代学校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理性主义管理原则代替了传统的情理精神,为了方便管理,要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都必须整齐划一、规范化、制度化。这就导致现代学校中缺少与传统文化相兼容的生态环境,学生在学校中或许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却并未真正将这种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从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三方面生态环境着手改善其校园传承环境:自然环境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内多些自然风光,减少人为的设计和控制,建筑風格力求与周围的环境一致,可增加一些户外体验课程,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亲近自然的机会;社会环境方面,通过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师生间的多渠道情感交流,围绕“课堂文明”“寝室文明”“就餐文明”“网络文明”“举止文明”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规范环境方面,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多些人文关怀,以促进个体的内省、自律为目标,推动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孙春燕.青少年应做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先锋[J].时代经贸,2014(6):199.
[2]张丽萍,雷彦巧,李庆波.从民间传承到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的新探索[J].河北企业,2016(12):118-119.
[3]张培运.济宁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策略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5(5):115-118.
[4]闫晓玲.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与人中的传承机制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1):74-75.
作者简介:王珊(1981-),女,研究生,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使命感;校园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其展现出的族群趋同性,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对传统文化是否具有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将此内化为自身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将直接决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否顺利传承下去。使命感是人内在的永恒的核心动力,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使命的认识,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后所产生的自觉行动。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增强青少年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美文化依托西方强势经济进入我国,正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多方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追求时尚的目的,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带着批判的眼光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种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流失,将势必导致文化传承使命感的缺失。
每个人对自己使命的认识越早他的使命感就会越强烈。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育和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和摇篮,对青少年时期兴趣和素质的养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面临的困境
为了了解目前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的现状,我们对不同级别、种类的学校进行了走访,通过大量的走访和座谈,我们了解到目前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还面临许多困境: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外来文化已经逐渐威胁到我们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外来文化影响,青少年更偏爱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却逐渐沦为短假小游的契机,喜欢看好莱坞大片却对中国传统的戏曲缺乏兴趣,能背出莎士比亚的名句却对《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知之甚少。
(二)价值标准的转变
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各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渗入校园。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过度关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过分强调技能化、实用性,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和家长只把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有无价值的标准,对中国文化独特的民族性缺乏认识。
(三)缺乏有效的传承途径
大多数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主要以学校层面组织学生活动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差,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方面缺乏相关的课程支撑,原有课程的融入度不高,初高中主要以课外阅读为主,个别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高校也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問题。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探索
(一)依托基层团组织活动分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共青团是青少年的群众组织,一向以教育、引领、服务青少年为己任,在培养青少年文化传承使命感方面更是责无旁贷。基层团组织是青少年校园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共青团工作和活动开展的一线单位,它凭借自身对广大青少年最广泛、最直接的影响,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思想引领作用,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分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中生还处在知识的积累阶段,主要以了解为主,熟悉一些传统文化节日、掌握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进行一些主题活动,比如元宵节的灯谜大会、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等,可以将传统礼仪融入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评选“文明礼仪之星”。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把重点放在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上,比如进行一些传统文化辩论赛、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组织一些体验日、修学游等;大学生心智已相对成熟,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可以将重点转移到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上,比如,结合传统文化设立一些社团、依托社团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提供交流分享的空间、举办一些传统文化学术沙龙、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等,还可以借助新媒体鼓励大学生自己收集传统文化素材进行创作,举办微视频大赛、传统文化手工作品展览,发起微博、微信投票,甚至可以让学生直播自己家乡的文化风俗。
(二)利用现代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要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归根到底还是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落脚到课堂上。这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学校要转变理念,改变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技能育人,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并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切实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系统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推动传统文化与已有课程深度融合,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保证文化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个不断影响、渗透的过程,需要长期的、阶段性的培育和养成,只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从根本上明确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从实质上推动传统文化进课堂。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探索传统文化融入现有课程的有效途径,寻找教学设计的突破口。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法,课上的当面交流与课下的网络交流交替进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从讲授到指导的转变,采用现场实地教学、邀请文化名家做讲座、观摩非遗文化技艺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改变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环境
文化传承与普通的学习不同,它是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是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养成,是特定文化精神的内化过程。因此,要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不仅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更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打造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生态学将文化定义为基于特定生态环境之上的适应机制,二者是共生的关系,脱离环境,文化也将失去生命力,成为一种只可认识不能融入的僵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素来强调天人合一,推崇情理精神和伦理本位,这三方面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特定生态环境就是农业技术不能掌控的自然环境,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社会环境和以情理精神为基本原则的规范环境。但随着现代学校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理性主义管理原则代替了传统的情理精神,为了方便管理,要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都必须整齐划一、规范化、制度化。这就导致现代学校中缺少与传统文化相兼容的生态环境,学生在学校中或许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却并未真正将这种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从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三方面生态环境着手改善其校园传承环境:自然环境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内多些自然风光,减少人为的设计和控制,建筑風格力求与周围的环境一致,可增加一些户外体验课程,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亲近自然的机会;社会环境方面,通过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师生间的多渠道情感交流,围绕“课堂文明”“寝室文明”“就餐文明”“网络文明”“举止文明”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规范环境方面,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多些人文关怀,以促进个体的内省、自律为目标,推动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孙春燕.青少年应做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先锋[J].时代经贸,2014(6):199.
[2]张丽萍,雷彦巧,李庆波.从民间传承到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的新探索[J].河北企业,2016(12):118-119.
[3]张培运.济宁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策略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5(5):115-118.
[4]闫晓玲.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与人中的传承机制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1):74-75.
作者简介:王珊(1981-),女,研究生,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