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答辩中教师问句的语用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来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硕士论文答辩为语料来源,基于陈新仁(2013)的“语用身份”这一概念分析了答辩教师如何运用不同的问句类型来构建多重语用身份。研究表明,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教师以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为重要的语用策略构建了叙述者、提问者、评价者和建议者的身份。
其他文献
将ESP课程设置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程,是国内外英语教学的大势所趋,是当前社会就业现实的客观要求,也是规范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必须之举,同时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本文利用2005年7月到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菲利普斯-奥肯曲线计算预期通货膨胀率,将汇率、股票市场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纳入货币需求函数模型,通过协整检验、VEC模型以及VAR
本文以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为基础,依托《通用英语》《专业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三大课程,同时结合农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地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
采用新型锂盐双(氟代磺酰)亚胺锂(LiFSI)代替六氟磷酸锂(LiPF6)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锂盐,配制不同浓度的LiFSI/Ec十EMC+DMC(质量比1:1:1)电解液,用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EIS)、恒流充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