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创建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促进高校管理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适应现代化需求,提高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建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多样的人事管理需求,实现人事信息的统一管理,方便调用、修改、维护等工作。因此本文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对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事管理是高校人事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职工每年都有人员变动情况发生,因此建立人事管理系统要满足人事信息变更快的特点,来优化工作进程。现在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要针对学校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操作方便、实用的管理系统。现在高校的教职工、学生信息数据量大,要采取高效管理信息的模式,就要实现智能化管理,优化人事管理系统,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方便终端用户的查询使用。人事管理的对象是高校中每位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人事分析统计数据等,而且信息数据是要定期更新、不断变化的,因此建设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准确的统计数据,还能够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拥有大存储量空间的同时,加强保密性管理,方便系统使用人员的工作衔接等诸多好处。
1.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首先实现高校在职员工的基本信息及岗位信息管理,方便统一查阅与维护,这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管理员拥有专属权限来灵活操作和管理人事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删减、修改处理,上级领导也可快速查询。
对教职员工的工资管理功能、岗位信息管理功能、统计审核功能等的使用,由专门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工作。比如教师职称的分类,教学科目的分类,编制分类及学位分类等都可以在教职工信息管理模块中实现;教师工资信息可通过出勤、缺勤记录,绩效奖励制度等计算工资。
最后,设置不同级别的分级管理员,比如部门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不同级别对应不同权限,实现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制定增添或减少各级部门管理员权限,比如可分设档案管理员、招聘管理员等,可分配修改、删减权限等,管理员可分别根据职称、任教科目等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基于系统个人信息繁多,系统还要保持数据的安全与稳定,具有备份和恢复功能。
2. 高效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在研究设计时,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既能够满足当前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需求又能够方便数据挖掘与采集,以及后期软件升级维护等工作的进展。
2.1设计目标
建立高校统一的人事工作平台,规范程序,制定高校信息管理标准,整合人事基础数据,实现人事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多层次开发人事信息管理模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为人才培养、人事决策提供清晰简化的电子信息平台。
建立形式多样的统计报表,为教职工人员的人事变动、审核工作采取统一规范化管理,直观显示当下的高校人事制度现状。
2.2 设计原则
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多模块化建设,将整合类似功能单元,合并简化,以通用的模块单元形式存在。每个模块可独立使用,无需重新开发,既降低了维护成本,又提高了开放效率。系统设计时,最好能实现信息兼容,在原有的人事管理系统上进行升级更新,并保证人事部门与其他各部门间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实现业务数据同步的功能。
同时,鉴于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各种隐私数据都有失窃的危险,因此需要提高和保障人事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做好权限分析,规定不同范围的数据查询功能,不同用户所使用的查询权限也不同,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建立备份和恢复功能,强化用户验证机制。
2.3 功能模块设计
通过详细分析,要了解整个人事系统的总体需求,根据系统划分设计出各个功能模块,设置灵活的操作权限,灵活定义报表,来满足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从基础信息建设、核心业务、体系管理等建构角度出发来设计模块,如登录模块、人事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等,每个模块下再设计分类出各个功能的子模块,提供人员信息的批量修改、复制等功能,方便灵活处理员工信息变化。
人事管理:
人事信息管理模块最重要的模块之一,主要管理教职工基本信息,统计日常业务,发布人事录用信息、人事奖励制度、人事工作安排等,并同时灵活处理员工变化信息,相关业务的提醒功能等,使得人事管理工作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教职工管理:
这一模块注意负责教职工信息的采集完善工作,后期查询修改工作,在教职工以普通用户身份登录时设置简单的修改权限,需通过系统管理员审核方可通过。退休职工的登记和审核信息功能也可以通过系统实现。
工资管理:
对教职员工的工资管理实施系统操作,包括工资计算、录入、修改、查询等设置,并设置登录与修改权限。同时实现与财务系统的连接共享、数据共享,总结各阶段薪资福利发放情况的统计。
岗位管理:
将高校在职人员的岗位信息统计出来,如岗位性质、岗位职责、岗位变动、在岗情况、统计人员数量等,具体细化到各部门数据的录入应用上,实现岗位监督的相关功能性操作。
系统管理与维护:
设计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三部分,而且为不同部分的管理人员设定不同的登录权限,及用户身份的公开性的选择,建立一个良好的系统使用环境。
2.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对现有信息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满足系统用户的各种需求。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对高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建立有针对性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然后建立概念模型生成一个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模型,可利用E-R模型等概念数据模型来实现,之后将其转换为逻辑模型。最后将这两种模式相结合,设计数据存储路径,实现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结构。
3.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实现步骤
3.1 登录界面
为方便人事信息的检索、修改工作,在登录系统中可设置不同用户的使用权限,根据权限跳转到不同页面,然后在相关权限下修改、查询信息。
3.2 数据采集界面
建立系统之初要收集大量数据,将旧有数据导入系统,录入新进人员信息及部分在职教职员工的更新信息内容,让员工通过登录界面自主修改信息,如婚姻状况、职称变迁等信息,审核通过后批准入库。
3.3 统计界面
对于人事系统管理人员来说,常用的功能之一就是信息检索,可将查询统计内容进行多种条件分类,让管理员自由选择条件组合,灵活检索功能。
3.4 数据分析界面
在管理系统中,对已有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是展现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那么在人事管理系统中建立数据分析模块可迅速整理分析出近期统计数据的变化和走向,如专业人才缺口、职称人数比例等,都可通过直观的二维图形显示出来,方便下一步的人事决策。
4.结束语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实现了现代无纸化办公管理。那么人事管理系统的产生也必然加快人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将人事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人事变动、人才培养、绩效统筹、人员配置优化、员工工资福利等信息集于一体化的系统下,这样对人事管理就有了一个全局的把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它集合了教职工的学历变迁、技术职称变迁、行政职务变迁、工资变更、住房、奖惩、进修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于一体,人事部门要实时进行数据整合更新,才能做好人才管理及培养工作。建设一个优良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既方便人事管理部门对数据集信息的管理,更能加强高校对全体教职员工信息的全面掌握和了解,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雪.关于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
[2]梁晨.有关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分析[J].电子世界.2014,(12)
[3]邹翠.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设计原理[J]. 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3,(20)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事管理是高校人事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职工每年都有人员变动情况发生,因此建立人事管理系统要满足人事信息变更快的特点,来优化工作进程。现在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要针对学校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操作方便、实用的管理系统。现在高校的教职工、学生信息数据量大,要采取高效管理信息的模式,就要实现智能化管理,优化人事管理系统,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方便终端用户的查询使用。人事管理的对象是高校中每位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人事分析统计数据等,而且信息数据是要定期更新、不断变化的,因此建设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准确的统计数据,还能够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拥有大存储量空间的同时,加强保密性管理,方便系统使用人员的工作衔接等诸多好处。
1.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首先实现高校在职员工的基本信息及岗位信息管理,方便统一查阅与维护,这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管理员拥有专属权限来灵活操作和管理人事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删减、修改处理,上级领导也可快速查询。
对教职员工的工资管理功能、岗位信息管理功能、统计审核功能等的使用,由专门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工作。比如教师职称的分类,教学科目的分类,编制分类及学位分类等都可以在教职工信息管理模块中实现;教师工资信息可通过出勤、缺勤记录,绩效奖励制度等计算工资。
最后,设置不同级别的分级管理员,比如部门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不同级别对应不同权限,实现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制定增添或减少各级部门管理员权限,比如可分设档案管理员、招聘管理员等,可分配修改、删减权限等,管理员可分别根据职称、任教科目等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基于系统个人信息繁多,系统还要保持数据的安全与稳定,具有备份和恢复功能。
2. 高效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在研究设计时,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既能够满足当前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需求又能够方便数据挖掘与采集,以及后期软件升级维护等工作的进展。
2.1设计目标
建立高校统一的人事工作平台,规范程序,制定高校信息管理标准,整合人事基础数据,实现人事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多层次开发人事信息管理模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为人才培养、人事决策提供清晰简化的电子信息平台。
建立形式多样的统计报表,为教职工人员的人事变动、审核工作采取统一规范化管理,直观显示当下的高校人事制度现状。
2.2 设计原则
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多模块化建设,将整合类似功能单元,合并简化,以通用的模块单元形式存在。每个模块可独立使用,无需重新开发,既降低了维护成本,又提高了开放效率。系统设计时,最好能实现信息兼容,在原有的人事管理系统上进行升级更新,并保证人事部门与其他各部门间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实现业务数据同步的功能。
同时,鉴于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各种隐私数据都有失窃的危险,因此需要提高和保障人事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做好权限分析,规定不同范围的数据查询功能,不同用户所使用的查询权限也不同,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建立备份和恢复功能,强化用户验证机制。
2.3 功能模块设计
通过详细分析,要了解整个人事系统的总体需求,根据系统划分设计出各个功能模块,设置灵活的操作权限,灵活定义报表,来满足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从基础信息建设、核心业务、体系管理等建构角度出发来设计模块,如登录模块、人事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等,每个模块下再设计分类出各个功能的子模块,提供人员信息的批量修改、复制等功能,方便灵活处理员工信息变化。
人事管理:
人事信息管理模块最重要的模块之一,主要管理教职工基本信息,统计日常业务,发布人事录用信息、人事奖励制度、人事工作安排等,并同时灵活处理员工变化信息,相关业务的提醒功能等,使得人事管理工作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教职工管理:
这一模块注意负责教职工信息的采集完善工作,后期查询修改工作,在教职工以普通用户身份登录时设置简单的修改权限,需通过系统管理员审核方可通过。退休职工的登记和审核信息功能也可以通过系统实现。
工资管理:
对教职员工的工资管理实施系统操作,包括工资计算、录入、修改、查询等设置,并设置登录与修改权限。同时实现与财务系统的连接共享、数据共享,总结各阶段薪资福利发放情况的统计。
岗位管理:
将高校在职人员的岗位信息统计出来,如岗位性质、岗位职责、岗位变动、在岗情况、统计人员数量等,具体细化到各部门数据的录入应用上,实现岗位监督的相关功能性操作。
系统管理与维护:
设计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三部分,而且为不同部分的管理人员设定不同的登录权限,及用户身份的公开性的选择,建立一个良好的系统使用环境。
2.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对现有信息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满足系统用户的各种需求。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对高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建立有针对性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然后建立概念模型生成一个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模型,可利用E-R模型等概念数据模型来实现,之后将其转换为逻辑模型。最后将这两种模式相结合,设计数据存储路径,实现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结构。
3.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实现步骤
3.1 登录界面
为方便人事信息的检索、修改工作,在登录系统中可设置不同用户的使用权限,根据权限跳转到不同页面,然后在相关权限下修改、查询信息。
3.2 数据采集界面
建立系统之初要收集大量数据,将旧有数据导入系统,录入新进人员信息及部分在职教职员工的更新信息内容,让员工通过登录界面自主修改信息,如婚姻状况、职称变迁等信息,审核通过后批准入库。
3.3 统计界面
对于人事系统管理人员来说,常用的功能之一就是信息检索,可将查询统计内容进行多种条件分类,让管理员自由选择条件组合,灵活检索功能。
3.4 数据分析界面
在管理系统中,对已有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是展现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那么在人事管理系统中建立数据分析模块可迅速整理分析出近期统计数据的变化和走向,如专业人才缺口、职称人数比例等,都可通过直观的二维图形显示出来,方便下一步的人事决策。
4.结束语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实现了现代无纸化办公管理。那么人事管理系统的产生也必然加快人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将人事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人事变动、人才培养、绩效统筹、人员配置优化、员工工资福利等信息集于一体化的系统下,这样对人事管理就有了一个全局的把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它集合了教职工的学历变迁、技术职称变迁、行政职务变迁、工资变更、住房、奖惩、进修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于一体,人事部门要实时进行数据整合更新,才能做好人才管理及培养工作。建设一个优良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既方便人事管理部门对数据集信息的管理,更能加强高校对全体教职员工信息的全面掌握和了解,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雪.关于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
[2]梁晨.有关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分析[J].电子世界.2014,(12)
[3]邹翠.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设计原理[J]. 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