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研是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统计分析,深入了解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教师教研、教研管理,以及教研室活动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研现状 调查研究
一、理论背景与教研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日加大,需求层次上移。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从高校的分类来看,它属于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为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教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教师进行立项研究的重要来源,教研的成果又促进了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进。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及管理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传统,渠道单一,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学科间、研究主体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因此,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构建起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特色的教研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工具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天津市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的教师进行了随机调查,并尽量保证各校参与调查的教师人数的均衡。采用邀请、电话、邮寄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2份,回收78份,回收率84.8%;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71.7%。
(二)问卷设计
我们根据国内已有相关研究,通过对我院教师访谈了解情况,网上调查,并征求了部分专家的意见,编制成“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机制研究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主要是对教师教研、教研管理和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的现状的调查;第三部分采用李科特(Likert)五点计分法设计量表,用以教师对学校教研的9个方面及总体管理水平的满意度调查。
(三)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在录入五点记分结果时,用5、4、3、2、1分别表示“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和“非常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教研现状
对教师教研现状的调查主要围绕教师在教研中想获得的提高、教研中存在的困难、教研中最想得到的帮助展开。表1中表明,教师认为从教研活动中获得的提高较多的是“专业的前沿技能”“专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和技巧”;表2显示,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信息资源少”,“时间不够”,“缺少专家指导和学习的机会”。相应的,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最想得到的帮助即是表3中统计结果所显示的“学科带头人”和“校内外专家”。
表1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想获得的提高统计表
表2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表3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最想得到的帮助统计表
(二)教研管理状况
这里讨论的教研管理主要是针对学校宏观的制度层面和教研实施现状而言的。本研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管理的综合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教研管理现状的教师态度统计表
由统计结果可知,教研管理的各项指标处于一般和较高之间,其中学校教研成果的应用程度的均值较低,即教研成果的应用水平较低。
目前校级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表5的统计结果,主要有“教研成果在实践中没有进一步应用”、“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够”、“选题与实践联系不大,缺乏应用性”、“教研管理过程不够规范”。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从表6的统计结果来看,各项的选择频次较为均衡,相对的集中在“完善教研制度”、“营造教研氛围”、“开通信息渠道”、“建立教师指导队伍”。
表5教学研究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统计表
表6有效开展教学研究的措施频次分析
学校教研管理的水平高低与众多因素有关,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着力探究与学校教研管理水平有直接影响的关键因素,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外校教研管理水平回归分析
a.Predictors:(Constant),学校的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
b.Predictors:(Constant),学校的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学校教学研究的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
c.Predictors:(Constant),学校的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学校教学研究的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学校教研发挥的职能的满意程度。
统计结果表明,9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学校教研管理总体水平)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3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866,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750,即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学校教研管理总体水平75%的变异量。
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学校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为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64.5%,其次为学校教研研究的网络资源利用程度,其解释量为6.5%。
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学校教研管理总体水平=0.375×学校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0.284×学校教研研究的网络资源利用程度+0.336×学校教研发挥的职能的满意程度。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不论是外校还是我院的教师都一致认为,学校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学校教学研究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教研室职能的发挥程度与学校的教研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四、教研室教研活动状况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研室人员对教学中相关问题的集体研讨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理念的改进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表8教研室活动侧重形式统计表
表9教研室职能统计表
从表9的统计结果来看,教师一致认为教研室的主要职能是“研究”、“指导”和“服务”。从表8教研活动的侧重形式的调查中,“针对教学问题研究讨论”、“听课评课,讨论改进”是选项所占得比例较高。可见,教研室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平台,但相对于教研室本身的职能而言,如何更加深层次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如何为教师开展高水平的教研提供服务仍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师对专业领域内前沿知识的掌握和获得对于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和教学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对专业领域前沿信息进行交流和探讨是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至关重要的。本次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0所示。54.5%的教师选择了“有”,30.3%的教师选择了“时间不定”。
表10教研活动是否定期组织学习专业领域前沿知识频次分析
五、结语
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教研管理的总体水平较高,但教研选题与实践练习不大,缺乏应用性,研究的深度不够,教研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效不明显,教研管理过程不够规范仍是存在的问题。为使教研管理更加有效地开展,应进一步完善教研制度,着力营造教研氛围;开通信息渠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建立高水平、稳定的教师指导队伍,并建立完善的教研激励机制。就教师个体而言,教研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信息资源少、时间不够、缺乏专家的指导和学习的机会。他们最想获得学科带头人和校内外专家的帮助。教研室开展的教研活动应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内容纳入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教研活动的内容应该不仅仅是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讨论和反思,还应在专家或者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对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知识进行交流和研讨。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及其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构建起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依据前文的分析和讨论,我认为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机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充分发挥专家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教研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现不同层次的研究主体间的会话、交流和沟通,使教研项目不断深化。
(二)逐步完善教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积极促进教研成果向实践转化。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教研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教研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经费管理制度和评审指标体系;制定基于教师成长的激励制度。
(四)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资源,构建教研网络信息平台,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教研资源共享和教研管理的信息化。
(五)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不仅要在内部教研室成员间进行讨论,还要以开放的视野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实践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探寻知识在不同领域及实践中的应用。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构建起立体化、动态性、开放式的教研机制。
参考文献:
[1]牛金成.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6):3.
[2]李新荣.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5.
[3]吴刚平.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J].教育研究,2003.10.
[4]张强,王勤.校本教研建设机制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研现状 调查研究
一、理论背景与教研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日加大,需求层次上移。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从高校的分类来看,它属于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为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教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教师进行立项研究的重要来源,教研的成果又促进了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进。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及管理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传统,渠道单一,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学科间、研究主体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因此,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构建起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特色的教研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工具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天津市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的教师进行了随机调查,并尽量保证各校参与调查的教师人数的均衡。采用邀请、电话、邮寄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2份,回收78份,回收率84.8%;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71.7%。
(二)问卷设计
我们根据国内已有相关研究,通过对我院教师访谈了解情况,网上调查,并征求了部分专家的意见,编制成“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机制研究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主要是对教师教研、教研管理和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的现状的调查;第三部分采用李科特(Likert)五点计分法设计量表,用以教师对学校教研的9个方面及总体管理水平的满意度调查。
(三)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在录入五点记分结果时,用5、4、3、2、1分别表示“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和“非常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教研现状
对教师教研现状的调查主要围绕教师在教研中想获得的提高、教研中存在的困难、教研中最想得到的帮助展开。表1中表明,教师认为从教研活动中获得的提高较多的是“专业的前沿技能”“专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和技巧”;表2显示,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信息资源少”,“时间不够”,“缺少专家指导和学习的机会”。相应的,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最想得到的帮助即是表3中统计结果所显示的“学科带头人”和“校内外专家”。
表1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想获得的提高统计表
表2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表3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最想得到的帮助统计表
(二)教研管理状况
这里讨论的教研管理主要是针对学校宏观的制度层面和教研实施现状而言的。本研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管理的综合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教研管理现状的教师态度统计表
由统计结果可知,教研管理的各项指标处于一般和较高之间,其中学校教研成果的应用程度的均值较低,即教研成果的应用水平较低。
目前校级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表5的统计结果,主要有“教研成果在实践中没有进一步应用”、“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够”、“选题与实践联系不大,缺乏应用性”、“教研管理过程不够规范”。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从表6的统计结果来看,各项的选择频次较为均衡,相对的集中在“完善教研制度”、“营造教研氛围”、“开通信息渠道”、“建立教师指导队伍”。
表5教学研究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统计表
表6有效开展教学研究的措施频次分析
学校教研管理的水平高低与众多因素有关,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着力探究与学校教研管理水平有直接影响的关键因素,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外校教研管理水平回归分析
a.Predictors:(Constant),学校的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
b.Predictors:(Constant),学校的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学校教学研究的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
c.Predictors:(Constant),学校的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学校教学研究的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学校教研发挥的职能的满意程度。
统计结果表明,9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量(学校教研管理总体水平)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3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866,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750,即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学校教研管理总体水平75%的变异量。
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学校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为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64.5%,其次为学校教研研究的网络资源利用程度,其解释量为6.5%。
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学校教研管理总体水平=0.375×学校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0.284×学校教研研究的网络资源利用程度+0.336×学校教研发挥的职能的满意程度。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不论是外校还是我院的教师都一致认为,学校教研体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学校教学研究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教研室职能的发挥程度与学校的教研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四、教研室教研活动状况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研室人员对教学中相关问题的集体研讨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理念的改进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表8教研室活动侧重形式统计表
表9教研室职能统计表
从表9的统计结果来看,教师一致认为教研室的主要职能是“研究”、“指导”和“服务”。从表8教研活动的侧重形式的调查中,“针对教学问题研究讨论”、“听课评课,讨论改进”是选项所占得比例较高。可见,教研室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平台,但相对于教研室本身的职能而言,如何更加深层次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如何为教师开展高水平的教研提供服务仍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师对专业领域内前沿知识的掌握和获得对于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和教学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对专业领域前沿信息进行交流和探讨是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至关重要的。本次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0所示。54.5%的教师选择了“有”,30.3%的教师选择了“时间不定”。
表10教研活动是否定期组织学习专业领域前沿知识频次分析
五、结语
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教研管理的总体水平较高,但教研选题与实践练习不大,缺乏应用性,研究的深度不够,教研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效不明显,教研管理过程不够规范仍是存在的问题。为使教研管理更加有效地开展,应进一步完善教研制度,着力营造教研氛围;开通信息渠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建立高水平、稳定的教师指导队伍,并建立完善的教研激励机制。就教师个体而言,教研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信息资源少、时间不够、缺乏专家的指导和学习的机会。他们最想获得学科带头人和校内外专家的帮助。教研室开展的教研活动应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内容纳入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教研活动的内容应该不仅仅是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讨论和反思,还应在专家或者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对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知识进行交流和研讨。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及其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构建起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依据前文的分析和讨论,我认为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机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充分发挥专家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教研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现不同层次的研究主体间的会话、交流和沟通,使教研项目不断深化。
(二)逐步完善教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积极促进教研成果向实践转化。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教研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教研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经费管理制度和评审指标体系;制定基于教师成长的激励制度。
(四)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资源,构建教研网络信息平台,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教研资源共享和教研管理的信息化。
(五)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不仅要在内部教研室成员间进行讨论,还要以开放的视野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实践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探寻知识在不同领域及实践中的应用。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构建起立体化、动态性、开放式的教研机制。
参考文献:
[1]牛金成.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6):3.
[2]李新荣.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5.
[3]吴刚平.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J].教育研究,2003.10.
[4]张强,王勤.校本教研建设机制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