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臭氧浓度空间分异及驱动因子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329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四川盆地臭氧(O3)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通过对2015~2017年四川盆地18城市82个国控环境监测站的O3浓度观测数据,使用空间自相关,空间热点探测及地理探测器等地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7年四川盆地O3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15年的(79.95±18.82)μg/m3上升到2017年的(88.64±11.67)μg/m3),污染态势逐年加重.盆地中西部成都,资阳,雅安等城市O3浓度最高,且高值区范围逐年扩大.O3浓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聚集
其他文献
为研究液滴荷电雾化作用下静电场中粉尘颗粒的捕集特性,设计并搭建了线板式湿式电除尘装置,通过实验获得了电场强度、停留时间、粉尘浓度和液滴流量等参数对捕集效率的影响规
本文在NURBS曲面设计造型理论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YL型烟气轮机动叶片曲面的设计过程。论述了曲面控制顶点以及曲面离散点的计算方法,以及动叶片的三角片划分过程和曲面STL文
采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实验装置,在不同燃烧状态(明燃、阴燃)下,对大兴安岭林区5种典型乔木树种的不同部位(枝、叶、皮)燃烧释放PM2.5中的水溶性元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的复合型资源,豫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在某预查工作中发现汤东断层附近钻孔井温异常,系统搜集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等资料,分析该区域地温梯度、
深井巷道开挖后,在矿山压力、水压及瓦斯压力等作用下,底板短时间内急速鼓起的现象,被称为急速底鼓现象。它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种新的底鼓形式,鼓出量大和底鼓速率快是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