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谈论诗歌时,是真的在谈论诗歌还是谈论我们自己。谈论诗歌,是基于诗歌这种了不起的文体,谈论我们自己,多是自诩和强加在诗歌上的过度敏感。大多数时候,我们谈论的是我们自己,并不触及诗歌。
我反对套用哲学宗教、社会道义、文化图腾、现世功利的观念代替诗歌观点,用比对映衬的方法从外部去谈论具体的一首诗。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眼前之物,一定有另一种存在与之相映照,另有其名。我们的活着和蚂蚁的活着,与之相映照的是生命,海洋的存在相映照的是广阔和深沉,与高山相映照的是漫长的崛起,而与艺术相映照的就是美,文学就是文字之美,细而分之,小说是故事,散文是情感,而诗歌是什么?
活着,每个人深受感性特质所累,求明白、求解脱、求幸福自足,都是在求对一种真实不虚生命状态的仰仗。活着,时常受制于一种未被揭示的本原真实,所谓成长、生命之路不過是对这种真实的体悟连线。既使是最为愚钝的人,也知道真实是个好东西,而在艺术家内部只有选择把真实作为初心和终点的差别。一个诗人写出一首诗,这样一些分行的文字放在这里,它就是一首诗,而你读到了它,觉得它好,一定不是因为他离谱或云山雾罩,而是感到了语言中陌生而坚定的真实存在——诗歌美学,一首诗的存在,另一种映照就是“真实”。
诗歌节制的语言,松散的结构,精致的面貌,决定了其必须有所飞升,有所凝结和闪耀,带给人的不是低徊地深思和费尽心力的考量,而是强烈突出的美学感官冲击。这个世界上无需你去思考和体悟,揣摩和感怀的唯有“真实”这样的一种美学。只有面对真实时,不可名状的感情得以确认,苦闷而错乱的内心得以救赎,沉积已久的生存迷雾得以驱除。而诗意就存在于我们生存的虚假模糊麻痹与真实之间,语言张力由此迸发。另外,小说的虚构经营体质,散文的主观自我特质,都决定了,唯有诗歌纯粹地将“真实”作为存在的底线。
新诗以来,几代诗人几乎都把诗歌的写作建在“真实”这个美学堡垒上,从抒情诗对真挚情怀的泛滥追求,到朦胧诗批判式的真理,到第三代诗人勇毅推进语言与现实的同频共振,使真实成为诗歌的常识与基准线。一直到今天,纯粹的口语诗写作者,把“真实”这一诗歌美学探索发展成一个更具历史和艺术价值充满生机和无限可能的生长体系,一个集大成的诗歌美学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诗发展的路径就体现在对“真实”的不同观念和追求上。
诗人所苦苦追求和经营的这样一种叫做诗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首先肯定的是,它一定不是一个平常意义上庸常的东西,而必须是非凡的,而这种非凡成就了诗意的普遍意义。普遍意义的诗意,不是隐喻、双关、通感等等修辞,不是歌颂、浪漫、抒怀、神性等价值导向,它甚至都不在我们现实生活的维度上,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维度,是一种趋近绝对的真实,是可以用数学来解构的内部无限和谐的语言美学,也是可以贴近人群生猛鲜活带着时代脉搏和生命质感的现实美学,也就是语言和现实的科学。绝对的真实就是真实本身,是语言营构的科学状态,它稳定,极致,而对现实没有任何影响意义,不具现实功能性。电影《纽约公共图书馆》有一句话说,“科学就是现实的诗歌”,我宁愿将其说成“诗歌是现实的科学”,真实而非真相,真相可以由科学家来完成,而真实必须由艺术家来呈现,诗人是拥有呈现生命真实特异功能的人。
非常有必要把这个真实强力区分出来。我所说的这个真实,不是拷贝庸常生活的真实(最不真实的就是庸常生活),不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那个真实,也不是那种现实和自身紧密铸合的“真情实意”的真实,而是觉醒于语言,发轫于现实,滥觞于这个复杂时代,落实于诗人气力十足创作的真实。是韩东的“从马嘴里接苹果汁”湿漉漉地贴在身上饱涵情感况味的超级真实,是伊沙的“一泡尿工夫就流远了”天、地、人同在绝对现场不假唱的底线真实,是沈浩波的“一把好乳”一记重拳打在脸上疼膂烈刚强的生命真实,是轩辕轼轲的“三个没想到”纪实之中衍生人间万象的生存真实……
在诗歌写作的终极意义追寻之中,真实的绝对性自现。有意义或者无意义。但我们可不可以超过这个选择,不在超越之前意义的所在,也不在超越之后意义的所在,就在超越本身。而超越本身是什么,就是绝对客观的状态,就是绝对意义上的真实。这种真实没有对立面,并不面对虚假。没有对立面所以绝对,无意义所以真实,谓之为绝对真实。这个绝对的真实不容置疑,孤绝而不可动摇,不是非此即彼,不是二元论,而又要为这些活在庸常多元中的人所接受,因而绝对真实就是诗意。
沈浩波在《论真实》中说,“不断向这种绝对趋近,并在趋近的过程中形成对现实的压力和张力,由此构成诗意。”我认为这是一个对诗意极其精准的定位。从绝对真实来说,我们诗歌的诗意恰恰是相对于完美状态的一种“残缺”和“不足”。确立起这样一个绝对真实的状态,实际上就是确立起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目的的方向,而永远无法抵达,才是诗歌的生命状态,存活状态。
我反对套用哲学宗教、社会道义、文化图腾、现世功利的观念代替诗歌观点,用比对映衬的方法从外部去谈论具体的一首诗。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眼前之物,一定有另一种存在与之相映照,另有其名。我们的活着和蚂蚁的活着,与之相映照的是生命,海洋的存在相映照的是广阔和深沉,与高山相映照的是漫长的崛起,而与艺术相映照的就是美,文学就是文字之美,细而分之,小说是故事,散文是情感,而诗歌是什么?
活着,每个人深受感性特质所累,求明白、求解脱、求幸福自足,都是在求对一种真实不虚生命状态的仰仗。活着,时常受制于一种未被揭示的本原真实,所谓成长、生命之路不過是对这种真实的体悟连线。既使是最为愚钝的人,也知道真实是个好东西,而在艺术家内部只有选择把真实作为初心和终点的差别。一个诗人写出一首诗,这样一些分行的文字放在这里,它就是一首诗,而你读到了它,觉得它好,一定不是因为他离谱或云山雾罩,而是感到了语言中陌生而坚定的真实存在——诗歌美学,一首诗的存在,另一种映照就是“真实”。
诗歌节制的语言,松散的结构,精致的面貌,决定了其必须有所飞升,有所凝结和闪耀,带给人的不是低徊地深思和费尽心力的考量,而是强烈突出的美学感官冲击。这个世界上无需你去思考和体悟,揣摩和感怀的唯有“真实”这样的一种美学。只有面对真实时,不可名状的感情得以确认,苦闷而错乱的内心得以救赎,沉积已久的生存迷雾得以驱除。而诗意就存在于我们生存的虚假模糊麻痹与真实之间,语言张力由此迸发。另外,小说的虚构经营体质,散文的主观自我特质,都决定了,唯有诗歌纯粹地将“真实”作为存在的底线。
新诗以来,几代诗人几乎都把诗歌的写作建在“真实”这个美学堡垒上,从抒情诗对真挚情怀的泛滥追求,到朦胧诗批判式的真理,到第三代诗人勇毅推进语言与现实的同频共振,使真实成为诗歌的常识与基准线。一直到今天,纯粹的口语诗写作者,把“真实”这一诗歌美学探索发展成一个更具历史和艺术价值充满生机和无限可能的生长体系,一个集大成的诗歌美学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诗发展的路径就体现在对“真实”的不同观念和追求上。
诗人所苦苦追求和经营的这样一种叫做诗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首先肯定的是,它一定不是一个平常意义上庸常的东西,而必须是非凡的,而这种非凡成就了诗意的普遍意义。普遍意义的诗意,不是隐喻、双关、通感等等修辞,不是歌颂、浪漫、抒怀、神性等价值导向,它甚至都不在我们现实生活的维度上,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维度,是一种趋近绝对的真实,是可以用数学来解构的内部无限和谐的语言美学,也是可以贴近人群生猛鲜活带着时代脉搏和生命质感的现实美学,也就是语言和现实的科学。绝对的真实就是真实本身,是语言营构的科学状态,它稳定,极致,而对现实没有任何影响意义,不具现实功能性。电影《纽约公共图书馆》有一句话说,“科学就是现实的诗歌”,我宁愿将其说成“诗歌是现实的科学”,真实而非真相,真相可以由科学家来完成,而真实必须由艺术家来呈现,诗人是拥有呈现生命真实特异功能的人。
非常有必要把这个真实强力区分出来。我所说的这个真实,不是拷贝庸常生活的真实(最不真实的就是庸常生活),不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那个真实,也不是那种现实和自身紧密铸合的“真情实意”的真实,而是觉醒于语言,发轫于现实,滥觞于这个复杂时代,落实于诗人气力十足创作的真实。是韩东的“从马嘴里接苹果汁”湿漉漉地贴在身上饱涵情感况味的超级真实,是伊沙的“一泡尿工夫就流远了”天、地、人同在绝对现场不假唱的底线真实,是沈浩波的“一把好乳”一记重拳打在脸上疼膂烈刚强的生命真实,是轩辕轼轲的“三个没想到”纪实之中衍生人间万象的生存真实……
在诗歌写作的终极意义追寻之中,真实的绝对性自现。有意义或者无意义。但我们可不可以超过这个选择,不在超越之前意义的所在,也不在超越之后意义的所在,就在超越本身。而超越本身是什么,就是绝对客观的状态,就是绝对意义上的真实。这种真实没有对立面,并不面对虚假。没有对立面所以绝对,无意义所以真实,谓之为绝对真实。这个绝对的真实不容置疑,孤绝而不可动摇,不是非此即彼,不是二元论,而又要为这些活在庸常多元中的人所接受,因而绝对真实就是诗意。
沈浩波在《论真实》中说,“不断向这种绝对趋近,并在趋近的过程中形成对现实的压力和张力,由此构成诗意。”我认为这是一个对诗意极其精准的定位。从绝对真实来说,我们诗歌的诗意恰恰是相对于完美状态的一种“残缺”和“不足”。确立起这样一个绝对真实的状态,实际上就是确立起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目的的方向,而永远无法抵达,才是诗歌的生命状态,存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