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作为电力运行的重要环节,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能力的高低备受关注。为了满足人们对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需求,电力计量中符合控制管理系统的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将简单阐述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分析研究其具体应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计量;负荷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近年来,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载荷大、容量大等方面的需求日渐增长,给电力企业的智能化负荷控制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力计量的核心技术,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决定了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因此,研究分析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概述
根据控制控制方式的不同,电力计量负荷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分散负荷控制:通过在用电客户的本地设置负荷控制装置,对用户的用电时间、负荷的大小以及用电量等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负荷的目的。该种负荷控制技术相对功能有限,灵活性较差,一般固定在负荷较为简单的区域,例如对路灯的定时开关控制、固定的让峰设备等。
(2)远方集中负荷控制:针对十分重要、可中断且耗电量较大的负荷,由中央控制系统根据优先顺序,对其从低到高的排列控制。其主要依靠信息传输的方式,对负荷进行控制,包括无线电、工频以及载波负荷控制等。
2 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优势
2.1 将电力负荷进行检测
利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对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还能有效的控制掌握负荷。借助这种控制技术,可以对电网的用电高峰时间进行控制和规划,科学合理的进行削峰填谷,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确保居民生活生产的基础用电需求。
2.2 提高稳定性
通过电力计量中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电网当中的不稳定因素。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单点接入的特性,且本身的惯性较小,不仅可以并网运行,而且可以实现连接设备的输送,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保持稳定状态,提高了电网的运行质量。借助于负荷控制技术,可以连续为机体提供供电调节检测,并可以实现检测其相关联的设备,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就可以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相关工作者对设备进行故障处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2.3 提高输送质量,提高居民用电体验
当前电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主动负荷集群和相关的配套设备,导致电网系统日渐复杂,很多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很容易对整个电网的运行带来影响,导致用电客户的用电体验不佳,供电质量较低。此外,其双向流动的功率也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导致电网保护装置无法有效的运转,不仅无法确保供电的质量,而且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不必要浪费。利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对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管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确保即便是保护装置出现误发问题,电力系统仍会正常运转,有效的保障了电网的供电质量,提高了居民的用电体验。
2.4 提高电网管理效率
近年来,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电力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励,为了确保乐乎的用电体验,电力公司格外重视电力供应的容量、质量。相比较传统的电力计量方式,负荷控制技术的稳定性和输送质量更好,而且还能对用电居民的实际用电情况以及相关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反馈以及记录,为电力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
3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应用
3.1 用于负荷控制管理
(1)通过负荷控制装置,电力企业可以清楚的掌握负荷的实时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当前用电客户的用电规律,为进行发电量的规划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有效的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电,减少了电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利用电网的负荷情况,电力企业可以根据优质用电客户的分布情况,在用电紧张期间,对供电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尤其是用电高峰期间,通过负荷的有效控制,降低不必要的线损。
(3)对于用电客户而言,借助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他们可以及时的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并针对用电当中存在的问题,对用电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在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电能的浪费,减少成本支出。
3.2 用于防范窃电行为
通过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对用电客户的负荷变化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对比过往的负荷状况,从而发现扰乱用户正常用电秩序的非法窃电行为。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窃电手段有欠压窃电、CT 短接窃电以及失压窃电等行为,例如:CT 短接窃电是指,将电力计量表的CT进行短接,从而避免电流从计量表中流过,达到不计量的目的。窃电行为的出现不仅损害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借助负荷控制控制管理系统,利用其用电分析和防窃电设置,可以有效的对窃电行为进行控制:
(1)可以实现用电客户的用点现状的监控,及时的掌握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如果其用电量呈现较大的差异,例如急剧下降时,相关电力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数据情况,到现场进行检查,排除设备故障或者用户本身的负荷的基础上,对窃电行为进行查处。
(2)通过在用电客户的进线保护回路中,增设防窃电装置,对用电客户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进行采集,并与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脉冲电量曲线及其他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发现用户的窃电行为。例如:当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所采集到的脉冲电量呈现明显下降时,用户可能存在非法窃电行为。
3.3 用于电力计量工作
通过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用户电费的计量,而且还降低了人工进行抄表计费的工作量。随着用电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大,传统的电量计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不仅相关计量人员的工作量巨大,而且极易出现抄表错误等问题,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利用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可以设定时间进行用电客户的电量抄表,实现了自动化的获取用户的用电量数据。不仅提高了抄表的便捷性,而且提高了电力企业电费管理的水平,计量工作的准确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计量误差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保障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用于电气设备诊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电气设备被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然后,随着电气设备的投入运行,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老化和故障问题,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巡检。借助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帮助电力工作人员进行电力设备的诊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利用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对电气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以及负荷变化进行采集,从而推断出电气设备实时的运行状态,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电气设备,并科学合理的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通过电气设备阀值的设置,实现了利用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对电气设备相关参数值的实时监测,一旦其超过了规定的阀值,便可以为电气设备的故障判断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了电气故障排除的工作效率。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不仅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减轻了电力企业的管理负担,保障了人人的用电质量和用电需求。因此,相关电力工作者应重视负荷控制技术,加强自身素质能力,促进其更好的应用在电力系统当中,保障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贾志强,何珊珊.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46-247.
[2] 李锋.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15):233-233.
[3] 田曼利,田丽娟.针对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6(8):45-46.
作者簡介:
杨生智(1990年-),男,土家族,大学本科,高级工,主要从事电力计量及其管理工作。
关键词:电力计量;负荷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近年来,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载荷大、容量大等方面的需求日渐增长,给电力企业的智能化负荷控制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力计量的核心技术,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决定了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因此,研究分析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概述
根据控制控制方式的不同,电力计量负荷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分散负荷控制:通过在用电客户的本地设置负荷控制装置,对用户的用电时间、负荷的大小以及用电量等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负荷的目的。该种负荷控制技术相对功能有限,灵活性较差,一般固定在负荷较为简单的区域,例如对路灯的定时开关控制、固定的让峰设备等。
(2)远方集中负荷控制:针对十分重要、可中断且耗电量较大的负荷,由中央控制系统根据优先顺序,对其从低到高的排列控制。其主要依靠信息传输的方式,对负荷进行控制,包括无线电、工频以及载波负荷控制等。
2 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优势
2.1 将电力负荷进行检测
利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对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还能有效的控制掌握负荷。借助这种控制技术,可以对电网的用电高峰时间进行控制和规划,科学合理的进行削峰填谷,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确保居民生活生产的基础用电需求。
2.2 提高稳定性
通过电力计量中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电网当中的不稳定因素。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单点接入的特性,且本身的惯性较小,不仅可以并网运行,而且可以实现连接设备的输送,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保持稳定状态,提高了电网的运行质量。借助于负荷控制技术,可以连续为机体提供供电调节检测,并可以实现检测其相关联的设备,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就可以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相关工作者对设备进行故障处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2.3 提高输送质量,提高居民用电体验
当前电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主动负荷集群和相关的配套设备,导致电网系统日渐复杂,很多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很容易对整个电网的运行带来影响,导致用电客户的用电体验不佳,供电质量较低。此外,其双向流动的功率也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导致电网保护装置无法有效的运转,不仅无法确保供电的质量,而且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不必要浪费。利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对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管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确保即便是保护装置出现误发问题,电力系统仍会正常运转,有效的保障了电网的供电质量,提高了居民的用电体验。
2.4 提高电网管理效率
近年来,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电力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励,为了确保乐乎的用电体验,电力公司格外重视电力供应的容量、质量。相比较传统的电力计量方式,负荷控制技术的稳定性和输送质量更好,而且还能对用电居民的实际用电情况以及相关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反馈以及记录,为电力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
3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应用
3.1 用于负荷控制管理
(1)通过负荷控制装置,电力企业可以清楚的掌握负荷的实时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当前用电客户的用电规律,为进行发电量的规划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有效的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电,减少了电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利用电网的负荷情况,电力企业可以根据优质用电客户的分布情况,在用电紧张期间,对供电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尤其是用电高峰期间,通过负荷的有效控制,降低不必要的线损。
(3)对于用电客户而言,借助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他们可以及时的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并针对用电当中存在的问题,对用电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在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电能的浪费,减少成本支出。
3.2 用于防范窃电行为
通过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对用电客户的负荷变化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对比过往的负荷状况,从而发现扰乱用户正常用电秩序的非法窃电行为。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窃电手段有欠压窃电、CT 短接窃电以及失压窃电等行为,例如:CT 短接窃电是指,将电力计量表的CT进行短接,从而避免电流从计量表中流过,达到不计量的目的。窃电行为的出现不仅损害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借助负荷控制控制管理系统,利用其用电分析和防窃电设置,可以有效的对窃电行为进行控制:
(1)可以实现用电客户的用点现状的监控,及时的掌握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如果其用电量呈现较大的差异,例如急剧下降时,相关电力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数据情况,到现场进行检查,排除设备故障或者用户本身的负荷的基础上,对窃电行为进行查处。
(2)通过在用电客户的进线保护回路中,增设防窃电装置,对用电客户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进行采集,并与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脉冲电量曲线及其他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发现用户的窃电行为。例如:当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所采集到的脉冲电量呈现明显下降时,用户可能存在非法窃电行为。
3.3 用于电力计量工作
通过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用户电费的计量,而且还降低了人工进行抄表计费的工作量。随着用电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大,传统的电量计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不仅相关计量人员的工作量巨大,而且极易出现抄表错误等问题,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利用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可以设定时间进行用电客户的电量抄表,实现了自动化的获取用户的用电量数据。不仅提高了抄表的便捷性,而且提高了电力企业电费管理的水平,计量工作的准确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计量误差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保障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用于电气设备诊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电气设备被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然后,随着电气设备的投入运行,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老化和故障问题,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巡检。借助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帮助电力工作人员进行电力设备的诊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利用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对电气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以及负荷变化进行采集,从而推断出电气设备实时的运行状态,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电气设备,并科学合理的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通过电气设备阀值的设置,实现了利用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对电气设备相关参数值的实时监测,一旦其超过了规定的阀值,便可以为电气设备的故障判断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了电气故障排除的工作效率。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不仅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减轻了电力企业的管理负担,保障了人人的用电质量和用电需求。因此,相关电力工作者应重视负荷控制技术,加强自身素质能力,促进其更好的应用在电力系统当中,保障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贾志强,何珊珊.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46-247.
[2] 李锋.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15):233-233.
[3] 田曼利,田丽娟.针对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6(8):45-46.
作者簡介:
杨生智(1990年-),男,土家族,大学本科,高级工,主要从事电力计量及其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