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共享空间是职业院校图书馆新的服务理念,它紧密围绕知识内容,知识创新来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职业院校图书馆在新馆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对新型知识服务的要求,结合本馆实际把新型知识服务嵌入到新馆建设中。因此,围绕职业院校读者知识需求的特点、内涵以及新型知识服务展开论述。
关键词:职业院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
基金项目:陕西省图书馆学会2013~2014年度研究课题“职业院校新校区图书馆构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1028);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职业院校新校区图书馆构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TZY13J23)
作者简介:姚彤,男,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6-0040-02
现代化的职业院校图书馆要吸引读者,充分发挥效益和办馆职能,就必须要不断更新观念,发展新的服务模式,引入新的技术,在新馆建设的时候,与之相配套设施还需要适度超前,在一定时期内适应现代职业院校图书馆不断发展的趋势,避免将来反复改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下,打造信息共享空间,就需要我们在网络带宽、有线信息、无线接入方式和信息点布置等都要根据发展预留出适当空间来。
一、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一种拥有全新服务理念的新型服务平台,它整合了互联网络、计算机硬件和各类型文献资源,也可建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可伸缩性电子教室、指导读者学习和提高研究技能的咨询区、帮助读者开发教学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等形式出现,是空间、资源和服务的有机结合体,通过优美的场地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高水平的学科专业人员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方便、优雅的信息服务场所。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发展给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带来了质的飞跃,检索技术与信息存储的发展,又为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及网络化共享提供了支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读者获取的信息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越来越偏好支持多任务处理的信息服务方式、E-Learning学习环境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协助工作、教学和学习越来越受到欢迎。[1]
二、信息共享空间(IC)建设模式
(一)空间建设
IC空间的建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职业院校图书馆内部建立IC,另外一种是建立专门用作IC建筑。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的IC普遍采用的都是这两种方式,在个人学习空间上,国外IC都注重设置独立的个人学习空间,尊重用户对独立空间的需要,而国内在这方面相对重视不够。另外,作为IC的功能枢纽,国内外图书馆的IC也都设立了信息咨询台,基本都设在整个IC门户的地方;国内的IC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的多媒体实验室,国外的IC已经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多媒体实验室。其次,国外IC中小组学习室设置较多,国内IC中小组学习室设置却比较少,这体现了国内外IC服务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再次,在交流研讨室的配备方面国内外也有较大的区别,国外的IC基本都配备了大的显示屏,有的甚至已开发了应用软件来配合笔记本电脑使用,而国内的IC大多只有用来研讨学习的小空间,其他相关设备都是临时根据需要再配备的。
(二)资源建设
国内IC和国外IC都将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系统的整合在一起,提供给读者使用。首先,网络的提供是IC的必要条件之一,国外大学图书馆IC基本实现了IC区内无线上网的全覆盖,而国内大学图书馆IC还没有完全实现无线上网全覆盖,只有在部分限定的区域可以无线上网,这给用户的上网造成一定的限制。[2]其次,在电脑配置上,国外IC考虑得比较充分,提供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两种选择,更加随意,而国内只提供单一的台式电脑,不便于移动。在软件安装方面,国内外IC都安装了各种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以及音频、视频处理软件及相关工具,只是在系统安装上,国外的IC还考虑了Windows XP和苹果两种操作系统,以便于不同的电脑可以满足不同侧重功能的使用;其他相关的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刻录机、扫描仪等,在国内外IC中均普遍提供。人员方面,国外IC的工作人员多来自管理、技术、咨询等不同部门,形成了多部门的合作,国内IC在人员配备上相对弱一些,一般仅为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
(三)服务建设
国内外IC的服务宗旨相对比较一致,大都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小组学习预约服务、网络服务、技术顾问服务。[3]由于国内外的IC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的多媒体实验室,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多媒体借阅服务,或是观看视像光碟、影碟、收听唱碟等服务,而没有多媒体制作、应用的环节。另外,国外IC在多部门广泛合作的情况下,对用户开展的培训服务也比较丰富多彩,有的高校甚至组建活动合作团队,定期开会讨论合作服务计划、讲座活动安排等,而国内的IC在这方面的服务相对较弱。
三、职业院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中信息共享空间的打造
(一)环境优雅舒适
馆舍周围应种有花草树木,保持采光通风良好,视野开阔。建筑设计要富有人文气息,馆内设施富于人性化,摆放应有舒适的桌椅,供读者休闲阅读或阅读间休息,这一切为读者带来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二)布局科学合理
通过活动隔断等设计使得图书馆有机的融于阅览、自习等区域,营造了安静与喧闹空间分离、个体与群体空间交错的环境,使图书馆从单纯的“静态”环境转变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双重环境。
(三)设备先进
除了提供多台电脑供读者检索和上网外,还应安装足够的数字化接口,使无线上网区域覆盖整个馆舍,方便用户可以自带电脑到图书馆使用。纸质资源、视听资源和数字资源要集于一体,使读者可以利用图书、视听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休闲娱乐。 (四)共享校内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多校区合并后院校图书馆应消除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在新校区、老校区,总馆和分馆之间建立物理上独立的内部网,再通过高速防火墙与校园网、网络互连,从而有效地保证分馆之间的网络高速畅通、安全可靠。[4]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老校区、新校区统一的自动化集成管理。自动化系统的统一,使得物理上不同的几个分馆在图书馆内部网和互联网成为完整的一体。同时,再通过有效地物流系统在几个校区实行通借通还,方便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
(五)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在一楼大厅设有总咨询台为读者解答问题,每层楼有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站。它们除了为读者提供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之外,还提供专业的信息检索咨询,帮助师生查找所需的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源。使得整个馆实现信息咨询、通借通还、馆际互借等一站式信息服务。[5]
(六)服务个性化
为了使图书馆成为人们信息交流和学习讨论的重要场所,馆内还应开辟多功能培训室、研讨室、个人和小组工作站,供有需求的读者使用。它们给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写作、研究的讨论空间,成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图书馆员与读者互动的讨论交流场所。
(七)场所休闲化
馆内一楼要设有咖啡休闲区,摆设着沙发、茶几、期刊、报纸等。此外,馆内还要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报告厅和电影院。这些设施和场所成为新校区读者课余和周末开展创作交流会、读书会、音乐会、英语沙龙、社团活动和生日聚会等活动的最佳场所。
(八)信息素质教育培训
为师生提供图书馆资源使用指南,包括新生培训、数据库检索等专题内容的教育培训服务。
总之,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的图书馆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分布,利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平台,实现“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方式,使实体馆藏与数字资源、馆内阅读与馆外借阅、读者阅读与咨询服务、阅读学习与休闲娱乐、个人学习与群体交流共存于一个开放、共享和互动的信息空间,极大地吸引师生到馆,使得职业院校图书馆效益得以立现。
参考文献:
[1]杨熹连.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实践和设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0):62-65.
[2]李晓林.重新认识知识过程和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12(1):6-8.
[3]陈会谦.邯郸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研究[J].情报探索,2013(2):16-22.
[4]辜方.高校知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13(2):155-156.
[5]马小芳.对构建知识服务型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2(14):79-80.
[责任编辑秦涛]
关键词:职业院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
基金项目:陕西省图书馆学会2013~2014年度研究课题“职业院校新校区图书馆构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1028);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职业院校新校区图书馆构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TZY13J23)
作者简介:姚彤,男,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26-0040-02
现代化的职业院校图书馆要吸引读者,充分发挥效益和办馆职能,就必须要不断更新观念,发展新的服务模式,引入新的技术,在新馆建设的时候,与之相配套设施还需要适度超前,在一定时期内适应现代职业院校图书馆不断发展的趋势,避免将来反复改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下,打造信息共享空间,就需要我们在网络带宽、有线信息、无线接入方式和信息点布置等都要根据发展预留出适当空间来。
一、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一种拥有全新服务理念的新型服务平台,它整合了互联网络、计算机硬件和各类型文献资源,也可建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可伸缩性电子教室、指导读者学习和提高研究技能的咨询区、帮助读者开发教学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等形式出现,是空间、资源和服务的有机结合体,通过优美的场地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高水平的学科专业人员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方便、优雅的信息服务场所。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发展给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带来了质的飞跃,检索技术与信息存储的发展,又为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及网络化共享提供了支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读者获取的信息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越来越偏好支持多任务处理的信息服务方式、E-Learning学习环境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协助工作、教学和学习越来越受到欢迎。[1]
二、信息共享空间(IC)建设模式
(一)空间建设
IC空间的建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职业院校图书馆内部建立IC,另外一种是建立专门用作IC建筑。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的IC普遍采用的都是这两种方式,在个人学习空间上,国外IC都注重设置独立的个人学习空间,尊重用户对独立空间的需要,而国内在这方面相对重视不够。另外,作为IC的功能枢纽,国内外图书馆的IC也都设立了信息咨询台,基本都设在整个IC门户的地方;国内的IC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的多媒体实验室,国外的IC已经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多媒体实验室。其次,国外IC中小组学习室设置较多,国内IC中小组学习室设置却比较少,这体现了国内外IC服务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再次,在交流研讨室的配备方面国内外也有较大的区别,国外的IC基本都配备了大的显示屏,有的甚至已开发了应用软件来配合笔记本电脑使用,而国内的IC大多只有用来研讨学习的小空间,其他相关设备都是临时根据需要再配备的。
(二)资源建设
国内IC和国外IC都将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系统的整合在一起,提供给读者使用。首先,网络的提供是IC的必要条件之一,国外大学图书馆IC基本实现了IC区内无线上网的全覆盖,而国内大学图书馆IC还没有完全实现无线上网全覆盖,只有在部分限定的区域可以无线上网,这给用户的上网造成一定的限制。[2]其次,在电脑配置上,国外IC考虑得比较充分,提供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两种选择,更加随意,而国内只提供单一的台式电脑,不便于移动。在软件安装方面,国内外IC都安装了各种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以及音频、视频处理软件及相关工具,只是在系统安装上,国外的IC还考虑了Windows XP和苹果两种操作系统,以便于不同的电脑可以满足不同侧重功能的使用;其他相关的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刻录机、扫描仪等,在国内外IC中均普遍提供。人员方面,国外IC的工作人员多来自管理、技术、咨询等不同部门,形成了多部门的合作,国内IC在人员配备上相对弱一些,一般仅为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
(三)服务建设
国内外IC的服务宗旨相对比较一致,大都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小组学习预约服务、网络服务、技术顾问服务。[3]由于国内外的IC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的多媒体实验室,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多媒体借阅服务,或是观看视像光碟、影碟、收听唱碟等服务,而没有多媒体制作、应用的环节。另外,国外IC在多部门广泛合作的情况下,对用户开展的培训服务也比较丰富多彩,有的高校甚至组建活动合作团队,定期开会讨论合作服务计划、讲座活动安排等,而国内的IC在这方面的服务相对较弱。
三、职业院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中信息共享空间的打造
(一)环境优雅舒适
馆舍周围应种有花草树木,保持采光通风良好,视野开阔。建筑设计要富有人文气息,馆内设施富于人性化,摆放应有舒适的桌椅,供读者休闲阅读或阅读间休息,这一切为读者带来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二)布局科学合理
通过活动隔断等设计使得图书馆有机的融于阅览、自习等区域,营造了安静与喧闹空间分离、个体与群体空间交错的环境,使图书馆从单纯的“静态”环境转变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双重环境。
(三)设备先进
除了提供多台电脑供读者检索和上网外,还应安装足够的数字化接口,使无线上网区域覆盖整个馆舍,方便用户可以自带电脑到图书馆使用。纸质资源、视听资源和数字资源要集于一体,使读者可以利用图书、视听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休闲娱乐。 (四)共享校内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多校区合并后院校图书馆应消除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在新校区、老校区,总馆和分馆之间建立物理上独立的内部网,再通过高速防火墙与校园网、网络互连,从而有效地保证分馆之间的网络高速畅通、安全可靠。[4]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老校区、新校区统一的自动化集成管理。自动化系统的统一,使得物理上不同的几个分馆在图书馆内部网和互联网成为完整的一体。同时,再通过有效地物流系统在几个校区实行通借通还,方便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
(五)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在一楼大厅设有总咨询台为读者解答问题,每层楼有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站。它们除了为读者提供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之外,还提供专业的信息检索咨询,帮助师生查找所需的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源。使得整个馆实现信息咨询、通借通还、馆际互借等一站式信息服务。[5]
(六)服务个性化
为了使图书馆成为人们信息交流和学习讨论的重要场所,馆内还应开辟多功能培训室、研讨室、个人和小组工作站,供有需求的读者使用。它们给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写作、研究的讨论空间,成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图书馆员与读者互动的讨论交流场所。
(七)场所休闲化
馆内一楼要设有咖啡休闲区,摆设着沙发、茶几、期刊、报纸等。此外,馆内还要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报告厅和电影院。这些设施和场所成为新校区读者课余和周末开展创作交流会、读书会、音乐会、英语沙龙、社团活动和生日聚会等活动的最佳场所。
(八)信息素质教育培训
为师生提供图书馆资源使用指南,包括新生培训、数据库检索等专题内容的教育培训服务。
总之,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的图书馆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分布,利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平台,实现“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方式,使实体馆藏与数字资源、馆内阅读与馆外借阅、读者阅读与咨询服务、阅读学习与休闲娱乐、个人学习与群体交流共存于一个开放、共享和互动的信息空间,极大地吸引师生到馆,使得职业院校图书馆效益得以立现。
参考文献:
[1]杨熹连.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实践和设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0):62-65.
[2]李晓林.重新认识知识过程和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12(1):6-8.
[3]陈会谦.邯郸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研究[J].情报探索,2013(2):16-22.
[4]辜方.高校知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13(2):155-156.
[5]马小芳.对构建知识服务型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2(14):79-80.
[责任编辑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