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为人平和,却不失原则;他性格爽直,却不喜高谈阔论;他眼光独到,极具魄力,在不断创造业绩突破时,却保持谦逊低调……
如今,由他掌舵的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举摘得了2009度“十大金牛基金公司”这一业内最权威奖项,而他仍然平淡如水。
他就是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新先生。
王立新,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南方证券,并曾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市场拓展部总监。2002年进入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公司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代总经理等职务。
“稳健是生命线,业绩是硬道理。成立9年来,银华基金始终信奉这两大信条,以规范经营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赖,以持续回报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2010年以来,股市再现调整,我们将竭尽所能,为投资者创造持续优良的回报,继续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投资改变生活而执善前行。”在王立新看来,没有比能为各类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更快乐的事了。
对于未来,尽管他自言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他给银华勾画的蓝图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疑惑,如果胸无丘壑又哪能有如此之抱负:“今后,在继续完善公募基金产品线基础上,我们还将努力在企业年金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领域拓展自己的业务,将银华基金打造成为一个综合型的资产管理公司。”
赢在魄力:投资“非常2+1”
2009年,银华投资业绩全面开花,实现了一次完美的爆发。银华基金的成功似乎可以归结为玩了一把非常“2+1”——两次准确把握投资时点,一次精选汽车“大牛板”。作为分管投资的总经理,王立新对此功不可没,关键时刻他敢于拍板,敢于承担责任,在投资人员为重仓股陷入焦灼的时候,王立新的信心让他们变得淡定。
第一次准确的时点判断在2008年底、2009年初。2038年10月,在市场最低迷甚至是绝望的时候,银华基金率先果断加仓,同时对2009年的市场旗帜鲜明地看多,体现了独到的投资眼光。“当时我们投研体系内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对于市场判断基本达成了共识。”王立新回忆说。
虽然形成了共识,但在市场空头气氛迷漫的背景下,银华基金内部多少也有些举棋不定,就在这个时候,王立新果断拍板“把仓位加上去!如果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我来承担!”这样的打气大大减轻了投资部的心理压力。
此后,银华基金勤于扮演多头的角色。2009年初,某保险公司召集机构管理人员开会讨论2009年行情,王立新参加了,他旗帜鲜明看多观点在当时显得很有些另类,但恰恰是这样的坚定看多给机构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底,银华基金在北京东方君悦举行投资策略报告会,各方机构云集,充分显示了机构投资者对银华投资实力的高度认可。
另一次准确的时点判断出现在2009年7月底。当时市场已经临近3500点,冲上4000点甚至站上5000点的乐观言论比比皆是。后来的结果众所周知,市场一路暴挫至2639点,前期上涨凶猛的周期类股票在这轮调整中跌得一塌糊涂。
银华这一次的操作让人叹为观止,“当时银行开始收紧银根,不少人开始担心资产泡沫,而且市场前期涨得也确实太快了。”于是,银华旗下基金在3500点附近开始了步伐一致的股票减持,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这次干点幅度的大调整。王立新慨叹,当时,在2800点附近,银华基金认为市场调整较为充分,估值回到合理区间,于是再次整装入场。
银华基金2009年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对市场节奏的准确把握,还在于抓住了业绩确定的市场主线。王立新告诉记者,上半年的市场主线其实很多,既有经济复苏的主线,也有抗通胀的主线,但银华经过反复调研讨论,觉得无论是政策刺激还是经济复苏,最终还是要看业绩成长是否确定。“各种市场主线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汽车。”说到此处,王立新豪情倍增。
实际上,2009年F3、4月份汽车销售数据一直很好,诸多市场人士和银华基金同样关注到了这些数据,但是却作出了不一样的判断: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只是被压抑的汽车刚性需求的阶段性爆发,汽车行情将很快结束。但王立新却坚持用调研结果说话,不轻易下判断。银华基金的投研人员经过深入中西部地区进行全面调研后,最后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二、三线城市兴起的汽车消费浪潮,既符合消费升级的大方向,也为国家政策所支持,汽车将是未来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行业。深入调研后的准确把握成就了银华基金2009年的经典投资。
成功内核:炼成“牛基”团队
银华在2009年能够获得业绩的全面丰收,主要在于成功挖掘出这一年市场反弹中的“大牛板”——汽车股,并予以重仓配置。现在提起汽车股,大家就会想起银华,而提起银华,就会想起汽车股。银华基金将价值开掘者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何以如此辉煌?王立新娓娓道来,揭示了银华成功的内核:加多人、用好人、深挖股、有定力。有了这些,我们开始理解银华基金的成功具有更多的必然性,也相信其选时与选股的成功也将在2010年得以延续。
王立新认为,一个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投资管理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投研体系。
银华此前的投研人员配备相对于银华基金的长期愿景而言,还是相对薄弱的,所以在2008年市场低迷时加大投入,全面扩充了银华基金的投研队伍。他总结说:“我们当时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广纳贤才。”
相比打造明星经理,银华基金更愿意去做大概率事件:队伍、流程、方法,最终慢慢形成理念和文化,使公司相对稳定。这两年基本按照这个思路,不搞明星基金经理,注重人员储备和人员素质的提升。
2006年底开始,他亲自管投资。鉴于之前人员相对单薄,他先从充实、调整队伍开始,每年从毕业生里面招一些有培养潜力的员工。
在投研体系管理方面,银华基金尽量实行扁平化管理,推行两个负责制:一个是基金经理负责制,另一个则是研究员的行业组长负责制。基金经理负责制,即基金投资民主化决策,基金经理自己决策,自己承担责任,这样既有利于基金经理的考核,也由利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行业组长负责制则是把研究员按行业分成七个小组,由小组长去管理行业研究,这比研究总监管理各个行业起到更大的作用。
“基金经理、研究员本身的压力就很大,如果再去过多地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我的作用就是多给大家打气,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而不是灌输具体的投资思路和理念。”王立新非常注重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他风趣地说,为了让投研部门在交流时畅所欲言,他现在很少参加每天的晨会了。
当问及银华基金目前的投研团队能支撑多大管理规模时,王立新自豪地说:“我们现在人员储备比较充足了,人员结构配置也很齐整了,70余人投研团队,管理千亿以上规模没有任何问题!”
突破瓶颈:业绩目标锁定前三
王立新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他几乎拥有保险业之外的所有金融行业的履历,而目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每个行当几乎都是从基层做起。他进入基金业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参与南方基金的筹备,起草了中国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的相关文件。
丰富的从业经历,过人的胆识和魄力,让他在银华基金总经理的岗位上显得游刃有余,在他主持工作以来,银华基金业绩迅速提升,整体规模稳健保持在业内前十名。
面对成绩,他却透露出淡淡的隐忧,他说:“这两年,我们的发展比较平稳。现在也遇到了瓶颈,2006年以来,银华在规模排名上并没有实现突破。”
王立新指出,瓶颈主要是市场占有率没有突出的进步。今年,我们不仅要开发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创断型产品,还要注意把握基金的发行时机。此外,品牌知名度还要不断提升,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银华。
“现在,规模排名前五名以后的几家基金公司综合实力都差不多,而银华的发展势头很好,我们希望这两年再往前冲一冲。”他说,银华虽然低调,但执著进取。他希望,未来银华在中国基金行业能占据一席之地,最终成为一个受大家尊敬的公司。尊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受到持有人的尊重,给持有人带来稳定的收益;同时也要得到员工的尊重,以银华基金为骄傲和自豪。
问及如何超越时,王立新坚定地说:“业绩的保持!”
“2010年,我们的目标是整体业绩排在前三分之一。”他自信地说,“从投研综合实力上看,银华现在投研队伍整齐,人员配备、行业覆盖面、水平都银好,再加上方向把握得还可以,我们对今年的业绩表现也充满了信心。”
如今,由他掌舵的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举摘得了2009度“十大金牛基金公司”这一业内最权威奖项,而他仍然平淡如水。
他就是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新先生。
王立新,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南方证券,并曾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市场拓展部总监。2002年进入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公司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代总经理等职务。
“稳健是生命线,业绩是硬道理。成立9年来,银华基金始终信奉这两大信条,以规范经营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赖,以持续回报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2010年以来,股市再现调整,我们将竭尽所能,为投资者创造持续优良的回报,继续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投资改变生活而执善前行。”在王立新看来,没有比能为各类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更快乐的事了。
对于未来,尽管他自言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他给银华勾画的蓝图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疑惑,如果胸无丘壑又哪能有如此之抱负:“今后,在继续完善公募基金产品线基础上,我们还将努力在企业年金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领域拓展自己的业务,将银华基金打造成为一个综合型的资产管理公司。”
赢在魄力:投资“非常2+1”
2009年,银华投资业绩全面开花,实现了一次完美的爆发。银华基金的成功似乎可以归结为玩了一把非常“2+1”——两次准确把握投资时点,一次精选汽车“大牛板”。作为分管投资的总经理,王立新对此功不可没,关键时刻他敢于拍板,敢于承担责任,在投资人员为重仓股陷入焦灼的时候,王立新的信心让他们变得淡定。
第一次准确的时点判断在2008年底、2009年初。2038年10月,在市场最低迷甚至是绝望的时候,银华基金率先果断加仓,同时对2009年的市场旗帜鲜明地看多,体现了独到的投资眼光。“当时我们投研体系内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对于市场判断基本达成了共识。”王立新回忆说。
虽然形成了共识,但在市场空头气氛迷漫的背景下,银华基金内部多少也有些举棋不定,就在这个时候,王立新果断拍板“把仓位加上去!如果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我来承担!”这样的打气大大减轻了投资部的心理压力。
此后,银华基金勤于扮演多头的角色。2009年初,某保险公司召集机构管理人员开会讨论2009年行情,王立新参加了,他旗帜鲜明看多观点在当时显得很有些另类,但恰恰是这样的坚定看多给机构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底,银华基金在北京东方君悦举行投资策略报告会,各方机构云集,充分显示了机构投资者对银华投资实力的高度认可。
另一次准确的时点判断出现在2009年7月底。当时市场已经临近3500点,冲上4000点甚至站上5000点的乐观言论比比皆是。后来的结果众所周知,市场一路暴挫至2639点,前期上涨凶猛的周期类股票在这轮调整中跌得一塌糊涂。
银华这一次的操作让人叹为观止,“当时银行开始收紧银根,不少人开始担心资产泡沫,而且市场前期涨得也确实太快了。”于是,银华旗下基金在3500点附近开始了步伐一致的股票减持,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这次干点幅度的大调整。王立新慨叹,当时,在2800点附近,银华基金认为市场调整较为充分,估值回到合理区间,于是再次整装入场。
银华基金2009年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对市场节奏的准确把握,还在于抓住了业绩确定的市场主线。王立新告诉记者,上半年的市场主线其实很多,既有经济复苏的主线,也有抗通胀的主线,但银华经过反复调研讨论,觉得无论是政策刺激还是经济复苏,最终还是要看业绩成长是否确定。“各种市场主线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汽车。”说到此处,王立新豪情倍增。
实际上,2009年F3、4月份汽车销售数据一直很好,诸多市场人士和银华基金同样关注到了这些数据,但是却作出了不一样的判断: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只是被压抑的汽车刚性需求的阶段性爆发,汽车行情将很快结束。但王立新却坚持用调研结果说话,不轻易下判断。银华基金的投研人员经过深入中西部地区进行全面调研后,最后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二、三线城市兴起的汽车消费浪潮,既符合消费升级的大方向,也为国家政策所支持,汽车将是未来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行业。深入调研后的准确把握成就了银华基金2009年的经典投资。
成功内核:炼成“牛基”团队
银华在2009年能够获得业绩的全面丰收,主要在于成功挖掘出这一年市场反弹中的“大牛板”——汽车股,并予以重仓配置。现在提起汽车股,大家就会想起银华,而提起银华,就会想起汽车股。银华基金将价值开掘者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何以如此辉煌?王立新娓娓道来,揭示了银华成功的内核:加多人、用好人、深挖股、有定力。有了这些,我们开始理解银华基金的成功具有更多的必然性,也相信其选时与选股的成功也将在2010年得以延续。
王立新认为,一个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投资管理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投研体系。
银华此前的投研人员配备相对于银华基金的长期愿景而言,还是相对薄弱的,所以在2008年市场低迷时加大投入,全面扩充了银华基金的投研队伍。他总结说:“我们当时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广纳贤才。”
相比打造明星经理,银华基金更愿意去做大概率事件:队伍、流程、方法,最终慢慢形成理念和文化,使公司相对稳定。这两年基本按照这个思路,不搞明星基金经理,注重人员储备和人员素质的提升。
2006年底开始,他亲自管投资。鉴于之前人员相对单薄,他先从充实、调整队伍开始,每年从毕业生里面招一些有培养潜力的员工。
在投研体系管理方面,银华基金尽量实行扁平化管理,推行两个负责制:一个是基金经理负责制,另一个则是研究员的行业组长负责制。基金经理负责制,即基金投资民主化决策,基金经理自己决策,自己承担责任,这样既有利于基金经理的考核,也由利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行业组长负责制则是把研究员按行业分成七个小组,由小组长去管理行业研究,这比研究总监管理各个行业起到更大的作用。
“基金经理、研究员本身的压力就很大,如果再去过多地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我的作用就是多给大家打气,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而不是灌输具体的投资思路和理念。”王立新非常注重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他风趣地说,为了让投研部门在交流时畅所欲言,他现在很少参加每天的晨会了。
当问及银华基金目前的投研团队能支撑多大管理规模时,王立新自豪地说:“我们现在人员储备比较充足了,人员结构配置也很齐整了,70余人投研团队,管理千亿以上规模没有任何问题!”
突破瓶颈:业绩目标锁定前三
王立新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他几乎拥有保险业之外的所有金融行业的履历,而目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每个行当几乎都是从基层做起。他进入基金业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参与南方基金的筹备,起草了中国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的相关文件。
丰富的从业经历,过人的胆识和魄力,让他在银华基金总经理的岗位上显得游刃有余,在他主持工作以来,银华基金业绩迅速提升,整体规模稳健保持在业内前十名。
面对成绩,他却透露出淡淡的隐忧,他说:“这两年,我们的发展比较平稳。现在也遇到了瓶颈,2006年以来,银华在规模排名上并没有实现突破。”
王立新指出,瓶颈主要是市场占有率没有突出的进步。今年,我们不仅要开发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创断型产品,还要注意把握基金的发行时机。此外,品牌知名度还要不断提升,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银华。
“现在,规模排名前五名以后的几家基金公司综合实力都差不多,而银华的发展势头很好,我们希望这两年再往前冲一冲。”他说,银华虽然低调,但执著进取。他希望,未来银华在中国基金行业能占据一席之地,最终成为一个受大家尊敬的公司。尊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受到持有人的尊重,给持有人带来稳定的收益;同时也要得到员工的尊重,以银华基金为骄傲和自豪。
问及如何超越时,王立新坚定地说:“业绩的保持!”
“2010年,我们的目标是整体业绩排在前三分之一。”他自信地说,“从投研综合实力上看,银华现在投研队伍整齐,人员配备、行业覆盖面、水平都银好,再加上方向把握得还可以,我们对今年的业绩表现也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