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比的故事在欧洲已经流传了一个半世纪,可谓家喻户晓,还被拍成了电影。为了永久地纪念巴比,人们将其塑像耸立在英国爱丁堡的格雷弗里尔广场上。那么,那是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不妨把时间回拨到1858年3月的一个傍晚。罹患绝症的杰克老人,到附近一家小餐馆用餐,结果肠胃不适,点的餐没有吃完。恰在这时,杰克老人看见了在餐馆门口守望的巴比,便将剩下的食物——半根鸡翅、一片涂了黄油的面包,悉数让给了巴比。
这顿“大餐”无异于雪中送炭。说实话,一直流浪的巴比从来没有好好地吃过一顿饭,因为垃圾箱是巴比唯一能够获得食物的地方,可在那里根本就找不到像样的食物。现在,杰克老人的賜予让巴比激动不已。“哦,慢点吃,千万别噎着,小家伙。”蹲在一旁的杰克老人摩挲着巴比的头,慈祥地说。巴比实在顾不得那么多,狼吞虎咽起来。没法,实在是饿啊!
消灭盘中餐,巴比舔舔嘴唇,感激地看了一眼杰克老人,不舍地转身离去。此刻,杰克老人身上的气息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巴比的脑海里,那是一种无比温暖的味道。“有可能的话,明天我还会在这儿!”望着巴比的背影,杰克老人喃喃自语道。
第二天,巴比去了小餐馆,盼着能够碰上杰克老人,但是希望落空了;第三天,杰克老人也没有出现,第四天、第五天……一连好多天,杰克老人身上那股熟悉的味道一直都没有出现,巴比失望极了。
忽然有一天,一支送葬队伍出现在大路上。沿途寻找食物的巴比不禁昂起头,驻足张望,并敏锐地发现杰克老人身上那股熟悉的味道,那味道是从那棺木中散发出来的。巴比狂奔过去,跟随送葬队伍来到墓地。人们用铁铲挖出一个墓穴,把棺木缓缓放进去,然后回填泥土。巴比纵身一跃,趴在棺盖上一动不动。没人知道是巴比怎么想的,只当这是无意义的捣乱。人们驱赶着巴比,但是,巴比偏偏不走,哪怕有人拿石头砸、用木棒打都没用。最后,两个膀大腰圆的家伙一起动手,将巴比拖离棺木。那一刻,巴比从胸腔里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嚎叫。
从那以后,人们看见巴比一直守在杰克老人的墓旁,仿佛进行着心灵对话。从白天到黑夜,从严冬到酷暑,天天如此。只在每天傍晚,巴比才离开墓地去寻找一点食物。人们还看见,无论找到什么吃的,巴比总会把食物带回墓地去享用。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如此,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情形一直持续了整整14个年头,直到1872年1月14日,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夜,孤零零的巴比在杰克老人的墓旁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个名叫巴比的流浪者,并非人类,仅仅是一只卷毛的小猎犬。
一个半世纪以来,格雷弗里尔广场上巴比的塑像总是吸引着无数瞻仰者,许许多多的人自发地在这座塑像前献花、诵诗、吟唱或者沉思。
【素材解读】
用14年的坚守,报答当初的“一饭之恩”,这就是巴比的故事。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没有曲折情节的故事,却能在漫长的时光里温暖着人心。为什么?因为这个名叫巴比的流浪者,并非人类,仅仅是一只卷毛的小猎犬,却有着比某些人更加懂得感恩。巴比的塑像与其说是一个景点,不如说是用来丈量人类道德的一把尺子。
不妨把时间回拨到1858年3月的一个傍晚。罹患绝症的杰克老人,到附近一家小餐馆用餐,结果肠胃不适,点的餐没有吃完。恰在这时,杰克老人看见了在餐馆门口守望的巴比,便将剩下的食物——半根鸡翅、一片涂了黄油的面包,悉数让给了巴比。
这顿“大餐”无异于雪中送炭。说实话,一直流浪的巴比从来没有好好地吃过一顿饭,因为垃圾箱是巴比唯一能够获得食物的地方,可在那里根本就找不到像样的食物。现在,杰克老人的賜予让巴比激动不已。“哦,慢点吃,千万别噎着,小家伙。”蹲在一旁的杰克老人摩挲着巴比的头,慈祥地说。巴比实在顾不得那么多,狼吞虎咽起来。没法,实在是饿啊!
消灭盘中餐,巴比舔舔嘴唇,感激地看了一眼杰克老人,不舍地转身离去。此刻,杰克老人身上的气息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巴比的脑海里,那是一种无比温暖的味道。“有可能的话,明天我还会在这儿!”望着巴比的背影,杰克老人喃喃自语道。
第二天,巴比去了小餐馆,盼着能够碰上杰克老人,但是希望落空了;第三天,杰克老人也没有出现,第四天、第五天……一连好多天,杰克老人身上那股熟悉的味道一直都没有出现,巴比失望极了。
忽然有一天,一支送葬队伍出现在大路上。沿途寻找食物的巴比不禁昂起头,驻足张望,并敏锐地发现杰克老人身上那股熟悉的味道,那味道是从那棺木中散发出来的。巴比狂奔过去,跟随送葬队伍来到墓地。人们用铁铲挖出一个墓穴,把棺木缓缓放进去,然后回填泥土。巴比纵身一跃,趴在棺盖上一动不动。没人知道是巴比怎么想的,只当这是无意义的捣乱。人们驱赶着巴比,但是,巴比偏偏不走,哪怕有人拿石头砸、用木棒打都没用。最后,两个膀大腰圆的家伙一起动手,将巴比拖离棺木。那一刻,巴比从胸腔里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嚎叫。
从那以后,人们看见巴比一直守在杰克老人的墓旁,仿佛进行着心灵对话。从白天到黑夜,从严冬到酷暑,天天如此。只在每天傍晚,巴比才离开墓地去寻找一点食物。人们还看见,无论找到什么吃的,巴比总会把食物带回墓地去享用。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如此,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情形一直持续了整整14个年头,直到1872年1月14日,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夜,孤零零的巴比在杰克老人的墓旁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个名叫巴比的流浪者,并非人类,仅仅是一只卷毛的小猎犬。
一个半世纪以来,格雷弗里尔广场上巴比的塑像总是吸引着无数瞻仰者,许许多多的人自发地在这座塑像前献花、诵诗、吟唱或者沉思。
【素材解读】
用14年的坚守,报答当初的“一饭之恩”,这就是巴比的故事。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没有曲折情节的故事,却能在漫长的时光里温暖着人心。为什么?因为这个名叫巴比的流浪者,并非人类,仅仅是一只卷毛的小猎犬,却有着比某些人更加懂得感恩。巴比的塑像与其说是一个景点,不如说是用来丈量人类道德的一把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