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唯我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和行为取向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陷入了冲突、困扰甚至混乱状态。俗话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那么在家长、教师、社会呵护成长的新一代人是不是能承受未来的希望呢?一般来说,现在很多学生在人格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冷漠、虚荣、狂妄、自私、妒嫉心强、人际关系紧张、心理承受力差、内心孤僻、怕劳动等等。在智能的光环作用下,使得他们以上这些缺陷往往不易被发现,以致于不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对于教师、学校来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始终坚持做事先做人,注重陶冶人性,不断促进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铸造他们健康的人格。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三个环节的实施。
一、调整自我,塑造阳光内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和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这对那些在师长宠爱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作为教师,应引导他们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新生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指导学生摆脱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困境。
在加强学习心理调节指导的同时,还要侧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导,加强心理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克服自卑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如:可以利用周会时间组织“学会生活、挑战明天”、“意志品质助我成长”、“我们在爱中成长”等一些主题班会使学生受教育,打造一个健康、阳光的内心品质。
二、感悟责任,培养担当意识
当前学生责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是,在肯定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些学生的责任感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实用性、利己性和矛盾性,主要表现为: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责任观念上,重视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忽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在宏观上他们热爱祖国,但没有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在日常学习生活上,他们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但没能学会很好地尊重、理解他人。
如何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在这方面,台湾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说:“学校应该训练学生‘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如果大家都不破坏,它会脏吗?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
当然,我们还应不断拓展和丰富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与载体,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讲座报告等鲜活的载体,让学生体会、感悟责任担当的过程。
三、秉持诚信,营造和谐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在班级创造一种有利于诚信品质形成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甚至受惩罚的班级道德氛围。在平时工作中,也应注意表扬那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为虚荣而抄袭”的学生,注意在评比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问题上坚持原则,不让老实人吃亏。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应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只有做好表率,才能在学生中形成榜样的力量。当然,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水准。
总之,学校和老师应通过巧妙的认知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拓宽心理空间,健全人格。人格塑造是篇大文章,希望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的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学兼优,堂堂正正地做人,成为引领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有用人才。
一、调整自我,塑造阳光内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和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这对那些在师长宠爱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作为教师,应引导他们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新生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指导学生摆脱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困境。
在加强学习心理调节指导的同时,还要侧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导,加强心理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克服自卑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如:可以利用周会时间组织“学会生活、挑战明天”、“意志品质助我成长”、“我们在爱中成长”等一些主题班会使学生受教育,打造一个健康、阳光的内心品质。
二、感悟责任,培养担当意识
当前学生责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是,在肯定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些学生的责任感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实用性、利己性和矛盾性,主要表现为: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责任观念上,重视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忽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在宏观上他们热爱祖国,但没有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在日常学习生活上,他们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但没能学会很好地尊重、理解他人。
如何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在这方面,台湾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说:“学校应该训练学生‘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如果大家都不破坏,它会脏吗?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
当然,我们还应不断拓展和丰富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与载体,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讲座报告等鲜活的载体,让学生体会、感悟责任担当的过程。
三、秉持诚信,营造和谐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在班级创造一种有利于诚信品质形成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甚至受惩罚的班级道德氛围。在平时工作中,也应注意表扬那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为虚荣而抄袭”的学生,注意在评比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问题上坚持原则,不让老实人吃亏。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应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只有做好表率,才能在学生中形成榜样的力量。当然,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水准。
总之,学校和老师应通过巧妙的认知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拓宽心理空间,健全人格。人格塑造是篇大文章,希望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的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学兼优,堂堂正正地做人,成为引领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