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梦龙的名字就已声震教坛。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师资格专门培训,自称“至今仍是一名学历不合格教师”,却以“基本式”为教学模式独创“语文导读法”,在中学语文界引起巨大反响。
“基本式”教学法形成
1931年2月,钱梦龙出生在上海郊区的一个乡村小镇。1952年,钱梦龙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钱梦龙一开始就决定不走“讲书”的老路,他根据自己学习国文的经验,选定了一种“唯一”可供选择的策略,那就是鼓励学生自学。于是,“怎样教会学生读书”成了他语文教学的一个“努力方向”。
为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钱梦龙备课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讲”文章,而是学生怎样“读”文章。为此,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钱梦龙都要反反复复地读,直到“读”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钱梦龙所谓的“教”,也不是把自己已经认识了的东西全盘端给学生,而是着重介绍自己读文章的思路、方法和心得,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品味。钱梦龙发现,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真正找到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鼓”起来。用传统的教学观来评价,钱梦龙的课上得有些随便,既没有环环相扣的严谨结构,也不追求“鸦雀无声”的课堂纪律,但是这样的课, “居然也能差强人意”。教学成果初见成效,鼓舞着钱梦龙进一步去探索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他从哲学中去寻求理论支持,开始把“教会学生读书自学”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为了确保“教会学生读书自学”这一主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钱梦龙提出了“基本式” 教学法。
所谓“基本式”,指的是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又称“练习式”)。钱梦龙的这套“基本式”教学法完全符合哲学认识论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实践规律。不过钱梦龙也意识到,自己对教学过程中认识规律的把握,仍未触及学科教学的深层,直到后来,有一堂课成就了他的教学观。
那是1979年,上海市教育局在他当时任职的嘉定二中召开上海市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钱梦龙执教文言文《愚公移山》一课。他按自己的“基本式” 教学法上了这堂课。当天听课的人把一个大教室挤得满满当当。这堂一反“串讲”常规的文言文教学,令听课的重点中学校长和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们耳目一新,大家对这堂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钱梦龙执教的这篇《愚公移山》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典范,这堂文言文教学完全按照他所提出的“基本式”教学法来上:正式上课之前先给学生们20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先熟悉课文,并提出问题。自读完之后,同学们开始提出问题,老师与学生一同解决这些问题。如生问“河曲智叟” 的“曲”是什么意思?钱梦并不急于马上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们去查字典。当学生查字典得出“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后,他继续引导,“曲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学生回答:河曲。他接着解释:“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从词开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逐步理解词汇。钱梦龙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
在“教读”的过程中,钱梦龙有时也会“拐个弯”自己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比如他问:“遗男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跟着老愚公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初听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便七嘴八舌地说出了答案:“他没有爸爸!”教师继续引导:“你们怎么知道?”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生:“孤儿。”老师通过 “曲问”教读,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深读透,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和难点。
钱梦龙的“教读”还体现在利用对比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去寻找“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的地方,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愚公妻与智叟的态度不同,钱梦龙让学生就课文相关内容齐声朗读。学生们齐声朗读后,钱梦龙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两人的态度是否一样。这时有学生给出了答案:“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老师继续提问:“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了知识点,答:“倒装的。”在老师的启发下,该生很快就明白了倒装的用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通过对比两人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点,而且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解决!
“教读”完成之后,钱梦龙当堂布置了作业,让学生练习。这道作业是一篇没有标点的古文,设计这道练习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期收到“迁移”之效。学生们基本都做对了。
这堂课完全按照钱梦龙自己所提出的“基本式”教学法来上,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三主”教学观诞生
在教学实践中,钱梦龙反复琢磨着两个问题:“基本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原理是什么?“自读—教读”的教学模式优于教师“讲书”的深层原因在哪里?为了寻找答案,钱梦龙在当时任教的两个条件大体相当的班级进行过多次对比教学试验。钱梦龙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法,一种以教师“注入”为主,一种则采用“基本式”教学法,由两个班级轮流担任试验班和对照班,以观察不同的教学效果,进而寻求对试验结果起支配作用的深层原因。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是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的教学。
对照班完全由教师讲授。钱梦龙从文章的时代背景讲起,详细分析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点,讲解力求深透,语言生动,所有的新词解释、文章层次的划分、各层次的大意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全由老师在滔滔讲授中完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还布置了作业,学生在做作业之前钱梦龙还作了详细的指导,因此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很高。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内作业在内共用了四个课时。
试验班则采用学生自读、思考、讨论,老师只作重点指导的教法。先布置自读,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后“思考与练习”所提示的几个方面理解课文,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由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综合起来,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文章里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剥夺者?”这个问题是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问题本身就包含有两个对立的答案“是”或者“不是”,所以学生们立即在讨论中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争论不休。教师不忙下结论,而是布置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尽可能从文章里找出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根据,然后以“《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为中心写一篇发言稿,准备在课堂上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整个辩论过程中,老师不作“权威性”发言,只是在学生争论不休的关键时刻,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这个教学过程也用了四个课时,没有做课后练习,但是完成了一篇作文。 经过一个学期的“搁置”“冷却”后,钱梦龙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了测验,测验的内容就是《一件小事》后面的练习题。结果是发人深思的:没有做过这些练习题的试验班学生的成绩竟然超出了做过这些练习题的对照班学生,试验班的优秀答卷占全班学生数的70%,而对照班仅占38%。尤其在对课文内容记忆的准确程度以及对有些问题理解的深度上,试验班都超过了对照班。
测试后,钱梦龙分别找了两个班的部分学生开了一个“调查会”。对照班的学生反映,课文是一个学期前听老师讲的,时间隔得长,测验前也没复习,所以记不住。试验班学生的反映却不同,他们当时为了弄明白课文里的内容,大家拼命到文章里去找根据,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时争论的内容。这引起了钱梦龙的深思。
那之后,钱梦龙应邀到浙江金华市讲学,按事先约定,除作报告外,还要借班执教鲁迅的小说《故乡》。到达金华的当天上午,钱梦龙就和学生见了面,并指导学生自读。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通过对文字表层的理解,深入思考,提出疑问。学生经过自读,每人都用小纸片书面提出了问题。当晚,钱梦龙就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备课。他从中筛选出30多道题,把它们分为七个大的“话题”,准备第二天教读时发还给提问的学生,请他们当堂提出,再由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备课既毕,钱梦龙合拢课本,闭上眼,把第二天要上的两堂课像“过电影”似的在脑海里预映了一遍,同时也想再琢磨一下,近年提出的“基本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时,多少年教学探索中逐渐形成的许多看似各不相关的想法、观念,忽然全部在脑海中活跃起来,互相碰撞,重新组合,终于,三句话一下子“蹦”了出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主”教学观就在钱梦龙一转念的瞬间找到了它的“语言外壳”!
第二天,《故乡》的教学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整整两堂课,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问题全是他们提出的,又是他们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的,几乎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一回“做学习的主人”的快乐。这两堂课的成功也印证了钱梦龙“三主”教学观的合理性。
“导读法”水到渠成
一个完整的语文阅读教学构想终于渐次显现出清晰的轮廓。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以“基本式”为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是灵魂,模式是躯体;理论指导模式,模式体现理论,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之中。因为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钱梦龙把它命名为“语文导读法”,全称为“‘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现象。“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训练为主线”,是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这里说的训练,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做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辩证的统一。
“四式”即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四种基本课型,实际上也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自读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着眼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六步走,名曰“六步自读法”。第一步,认读。即朗读课文,框出生字新词,自查字典、词典解决。第二步,辨体。即辨明文章的体裁,从而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自读方法。第三步,解题。即解析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命题的意图,并点出“题眼”。第四步,发问。即可就关于文章内容、文章表现形式、作者构思意图分别提出“什么”、“怎样”、“为什么”几个问题,自问自答,逐步理解文章。第五步,质疑。即要求学生思前顾后,统观全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有疑而问,也可以无疑而问,“于无疑处生疑”。第六步,评析。即经过充分消化,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特点作出评论或分析。
教读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阅读训练。与自读课相比,两者同样体现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教读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明显加强,且读必须和自读结合进行。结合的方式:一是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收集、分析学生自读所给予的信息,就学生的疑难和课文的重点,有的放矢地给予启发、指导;二是先教读,后自读,难度较大或背景复杂的课文多采用这种方式。但在学生自读以后,还需进一步教读,最后仍然落实在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上。
作业课是为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作业设计应以加深理解知识为主,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要求,作业有的重在记忆,有的重在消化,有的重在应用。此外,还有评价性作业,包括鉴赏和批判,从品评文章词句、片段到写出有相当难度的短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初一开始,逐步提高。
复读课是把若干篇已经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既温故,又知新。“复读单元”的重点仍在“读”,通过读找到各篇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温故”只是手段,“知新”才是目的。复读课常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颇有意义的。
“三主”思想体现在“自读、教读、作业、复读”的四种基本课式即“四式”之中。钱梦龙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做“导读”。“导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然表现为训练形式。简要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
“语文导读法”问世后的20多年中,一度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质疑,但钱梦龙对此很坦然。他认为,“三主”不是纯思辩的产物,它主要来自于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概括。这种概括究竟对不对?究竟是不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究竟是不是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钱梦龙说,这些都是可以讨论、可以质疑、可以批评的。他期待着真正有针对性的批评。
这就是名师的态度,不断求索,不惧质疑与批评。正如他所说,“我欢迎这种批评和质疑,不同的意见可以帮助我在反思中获得教益。”
(责编 白聪敏)
“基本式”教学法形成
1931年2月,钱梦龙出生在上海郊区的一个乡村小镇。1952年,钱梦龙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钱梦龙一开始就决定不走“讲书”的老路,他根据自己学习国文的经验,选定了一种“唯一”可供选择的策略,那就是鼓励学生自学。于是,“怎样教会学生读书”成了他语文教学的一个“努力方向”。
为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钱梦龙备课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讲”文章,而是学生怎样“读”文章。为此,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钱梦龙都要反反复复地读,直到“读”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钱梦龙所谓的“教”,也不是把自己已经认识了的东西全盘端给学生,而是着重介绍自己读文章的思路、方法和心得,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品味。钱梦龙发现,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真正找到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鼓”起来。用传统的教学观来评价,钱梦龙的课上得有些随便,既没有环环相扣的严谨结构,也不追求“鸦雀无声”的课堂纪律,但是这样的课, “居然也能差强人意”。教学成果初见成效,鼓舞着钱梦龙进一步去探索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他从哲学中去寻求理论支持,开始把“教会学生读书自学”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为了确保“教会学生读书自学”这一主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钱梦龙提出了“基本式” 教学法。
所谓“基本式”,指的是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又称“练习式”)。钱梦龙的这套“基本式”教学法完全符合哲学认识论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实践规律。不过钱梦龙也意识到,自己对教学过程中认识规律的把握,仍未触及学科教学的深层,直到后来,有一堂课成就了他的教学观。
那是1979年,上海市教育局在他当时任职的嘉定二中召开上海市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钱梦龙执教文言文《愚公移山》一课。他按自己的“基本式” 教学法上了这堂课。当天听课的人把一个大教室挤得满满当当。这堂一反“串讲”常规的文言文教学,令听课的重点中学校长和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们耳目一新,大家对这堂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钱梦龙执教的这篇《愚公移山》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典范,这堂文言文教学完全按照他所提出的“基本式”教学法来上:正式上课之前先给学生们20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先熟悉课文,并提出问题。自读完之后,同学们开始提出问题,老师与学生一同解决这些问题。如生问“河曲智叟” 的“曲”是什么意思?钱梦并不急于马上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们去查字典。当学生查字典得出“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后,他继续引导,“曲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学生回答:河曲。他接着解释:“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从词开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逐步理解词汇。钱梦龙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
在“教读”的过程中,钱梦龙有时也会“拐个弯”自己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比如他问:“遗男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跟着老愚公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初听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便七嘴八舌地说出了答案:“他没有爸爸!”教师继续引导:“你们怎么知道?”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生:“孤儿。”老师通过 “曲问”教读,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深读透,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和难点。
钱梦龙的“教读”还体现在利用对比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去寻找“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的地方,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愚公妻与智叟的态度不同,钱梦龙让学生就课文相关内容齐声朗读。学生们齐声朗读后,钱梦龙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两人的态度是否一样。这时有学生给出了答案:“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老师继续提问:“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了知识点,答:“倒装的。”在老师的启发下,该生很快就明白了倒装的用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通过对比两人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点,而且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解决!
“教读”完成之后,钱梦龙当堂布置了作业,让学生练习。这道作业是一篇没有标点的古文,设计这道练习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期收到“迁移”之效。学生们基本都做对了。
这堂课完全按照钱梦龙自己所提出的“基本式”教学法来上,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三主”教学观诞生
在教学实践中,钱梦龙反复琢磨着两个问题:“基本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原理是什么?“自读—教读”的教学模式优于教师“讲书”的深层原因在哪里?为了寻找答案,钱梦龙在当时任教的两个条件大体相当的班级进行过多次对比教学试验。钱梦龙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法,一种以教师“注入”为主,一种则采用“基本式”教学法,由两个班级轮流担任试验班和对照班,以观察不同的教学效果,进而寻求对试验结果起支配作用的深层原因。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是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的教学。
对照班完全由教师讲授。钱梦龙从文章的时代背景讲起,详细分析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点,讲解力求深透,语言生动,所有的新词解释、文章层次的划分、各层次的大意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全由老师在滔滔讲授中完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还布置了作业,学生在做作业之前钱梦龙还作了详细的指导,因此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很高。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内作业在内共用了四个课时。
试验班则采用学生自读、思考、讨论,老师只作重点指导的教法。先布置自读,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后“思考与练习”所提示的几个方面理解课文,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由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综合起来,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文章里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剥夺者?”这个问题是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问题本身就包含有两个对立的答案“是”或者“不是”,所以学生们立即在讨论中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争论不休。教师不忙下结论,而是布置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尽可能从文章里找出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根据,然后以“《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为中心写一篇发言稿,准备在课堂上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整个辩论过程中,老师不作“权威性”发言,只是在学生争论不休的关键时刻,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这个教学过程也用了四个课时,没有做课后练习,但是完成了一篇作文。 经过一个学期的“搁置”“冷却”后,钱梦龙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了测验,测验的内容就是《一件小事》后面的练习题。结果是发人深思的:没有做过这些练习题的试验班学生的成绩竟然超出了做过这些练习题的对照班学生,试验班的优秀答卷占全班学生数的70%,而对照班仅占38%。尤其在对课文内容记忆的准确程度以及对有些问题理解的深度上,试验班都超过了对照班。
测试后,钱梦龙分别找了两个班的部分学生开了一个“调查会”。对照班的学生反映,课文是一个学期前听老师讲的,时间隔得长,测验前也没复习,所以记不住。试验班学生的反映却不同,他们当时为了弄明白课文里的内容,大家拼命到文章里去找根据,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时争论的内容。这引起了钱梦龙的深思。
那之后,钱梦龙应邀到浙江金华市讲学,按事先约定,除作报告外,还要借班执教鲁迅的小说《故乡》。到达金华的当天上午,钱梦龙就和学生见了面,并指导学生自读。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通过对文字表层的理解,深入思考,提出疑问。学生经过自读,每人都用小纸片书面提出了问题。当晚,钱梦龙就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备课。他从中筛选出30多道题,把它们分为七个大的“话题”,准备第二天教读时发还给提问的学生,请他们当堂提出,再由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备课既毕,钱梦龙合拢课本,闭上眼,把第二天要上的两堂课像“过电影”似的在脑海里预映了一遍,同时也想再琢磨一下,近年提出的“基本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时,多少年教学探索中逐渐形成的许多看似各不相关的想法、观念,忽然全部在脑海中活跃起来,互相碰撞,重新组合,终于,三句话一下子“蹦”了出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主”教学观就在钱梦龙一转念的瞬间找到了它的“语言外壳”!
第二天,《故乡》的教学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整整两堂课,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问题全是他们提出的,又是他们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的,几乎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一回“做学习的主人”的快乐。这两堂课的成功也印证了钱梦龙“三主”教学观的合理性。
“导读法”水到渠成
一个完整的语文阅读教学构想终于渐次显现出清晰的轮廓。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以“基本式”为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是灵魂,模式是躯体;理论指导模式,模式体现理论,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之中。因为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钱梦龙把它命名为“语文导读法”,全称为“‘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现象。“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训练为主线”,是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这里说的训练,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做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辩证的统一。
“四式”即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四种基本课型,实际上也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自读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着眼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六步走,名曰“六步自读法”。第一步,认读。即朗读课文,框出生字新词,自查字典、词典解决。第二步,辨体。即辨明文章的体裁,从而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自读方法。第三步,解题。即解析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命题的意图,并点出“题眼”。第四步,发问。即可就关于文章内容、文章表现形式、作者构思意图分别提出“什么”、“怎样”、“为什么”几个问题,自问自答,逐步理解文章。第五步,质疑。即要求学生思前顾后,统观全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有疑而问,也可以无疑而问,“于无疑处生疑”。第六步,评析。即经过充分消化,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特点作出评论或分析。
教读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阅读训练。与自读课相比,两者同样体现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教读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明显加强,且读必须和自读结合进行。结合的方式:一是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收集、分析学生自读所给予的信息,就学生的疑难和课文的重点,有的放矢地给予启发、指导;二是先教读,后自读,难度较大或背景复杂的课文多采用这种方式。但在学生自读以后,还需进一步教读,最后仍然落实在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上。
作业课是为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作业设计应以加深理解知识为主,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要求,作业有的重在记忆,有的重在消化,有的重在应用。此外,还有评价性作业,包括鉴赏和批判,从品评文章词句、片段到写出有相当难度的短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初一开始,逐步提高。
复读课是把若干篇已经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既温故,又知新。“复读单元”的重点仍在“读”,通过读找到各篇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温故”只是手段,“知新”才是目的。复读课常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颇有意义的。
“三主”思想体现在“自读、教读、作业、复读”的四种基本课式即“四式”之中。钱梦龙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做“导读”。“导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然表现为训练形式。简要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
“语文导读法”问世后的20多年中,一度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质疑,但钱梦龙对此很坦然。他认为,“三主”不是纯思辩的产物,它主要来自于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概括。这种概括究竟对不对?究竟是不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究竟是不是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钱梦龙说,这些都是可以讨论、可以质疑、可以批评的。他期待着真正有针对性的批评。
这就是名师的态度,不断求索,不惧质疑与批评。正如他所说,“我欢迎这种批评和质疑,不同的意见可以帮助我在反思中获得教益。”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