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是中职学校为高一新生开设的一门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必修课程。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已经不再新鲜。本文提到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就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形象、生动等特点,使它们更好地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基础 多媒体技术 运用
多媒体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针对高一年级的中职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的必修课程。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责任感,为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打下基础。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应该掌握的操作技能也正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备技能。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中职生扎实地掌握应该具备的多媒体操作技能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知兴趣。认知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的特点引起的,如果对自己希望看到的、喜欢看到的有直接兴趣,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和记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少;间接兴趣不是对活动本身或活动对象有兴趣,而是对活动的结果或它的工具性价值感兴趣。
中职生比较欠缺学习动力和自觉性,但是他们兴趣广泛,有活力。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使他们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Powerpoint”时,当讲解到“对象的自定义动画”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通过选择不同的动画效果,产生了不同的动画动作。有趣的动作效果可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纷纷制作出各种动作效果,并互相比较。在热闹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掌握了“自定义动作”的相关操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教学信息容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尤其是节省教师描绘流程、效果图和表格等复杂图形的时间,使教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丰富的教学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容量,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如在讲解“Word”的具体操作时,如果教师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需要在黑板上画出多个图形和窗口。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还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如果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教师还可以将截图技巧及截图软件的运用融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学生也会很乐意接受这个任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上,中职生经常出现懈怠、不爱学习的情况。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体现出实施教学活动的价值。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创建了一个集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的立体式课堂环境,这种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动手参与的主动性。
但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运用Word制作小报、用幻灯片制作完整的动画作品等,就会使学生缺失情感因素,使课堂成为纯技术课堂教学,最终导致学生的作品单调且没有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看似与计算机基础没有多大关联的情感因素往往成了决定多媒体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如在用画图软件创作一幅图画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主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体现出技术的实用价值。这样的教学无疑会使纯粹的技术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往往形式单一、呆板。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超强的交互性更强化了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教师从单纯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学生则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如在教学计算机教材课程的“程序设计”中,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语言描述很枯燥,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按个子高矮”排序的动画,学生就会觉得很有趣,调动了他们学习这个知识点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多媒体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综合性与实践性,在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紧密结合的同时,教师更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完成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学习,重新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柯速约.关于多媒体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24).
[2]王连明.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变革[J].濮阳教育学报,2012,(1).
[3]刘显泽.试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教论坛,2011,(3).
(作者单位: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基础 多媒体技术 运用
多媒体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针对高一年级的中职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的必修课程。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责任感,为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打下基础。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应该掌握的操作技能也正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备技能。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中职生扎实地掌握应该具备的多媒体操作技能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知兴趣。认知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的特点引起的,如果对自己希望看到的、喜欢看到的有直接兴趣,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和记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少;间接兴趣不是对活动本身或活动对象有兴趣,而是对活动的结果或它的工具性价值感兴趣。
中职生比较欠缺学习动力和自觉性,但是他们兴趣广泛,有活力。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使他们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Powerpoint”时,当讲解到“对象的自定义动画”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通过选择不同的动画效果,产生了不同的动画动作。有趣的动作效果可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纷纷制作出各种动作效果,并互相比较。在热闹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掌握了“自定义动作”的相关操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教学信息容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尤其是节省教师描绘流程、效果图和表格等复杂图形的时间,使教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丰富的教学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容量,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如在讲解“Word”的具体操作时,如果教师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需要在黑板上画出多个图形和窗口。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还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如果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教师还可以将截图技巧及截图软件的运用融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学生也会很乐意接受这个任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上,中职生经常出现懈怠、不爱学习的情况。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体现出实施教学活动的价值。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创建了一个集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的立体式课堂环境,这种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动手参与的主动性。
但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运用Word制作小报、用幻灯片制作完整的动画作品等,就会使学生缺失情感因素,使课堂成为纯技术课堂教学,最终导致学生的作品单调且没有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看似与计算机基础没有多大关联的情感因素往往成了决定多媒体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如在用画图软件创作一幅图画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主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体现出技术的实用价值。这样的教学无疑会使纯粹的技术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往往形式单一、呆板。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超强的交互性更强化了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教师从单纯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学生则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如在教学计算机教材课程的“程序设计”中,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语言描述很枯燥,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按个子高矮”排序的动画,学生就会觉得很有趣,调动了他们学习这个知识点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多媒体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综合性与实践性,在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紧密结合的同时,教师更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完成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学习,重新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柯速约.关于多媒体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24).
[2]王连明.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变革[J].濮阳教育学报,2012,(1).
[3]刘显泽.试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教论坛,2011,(3).
(作者单位: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