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学生当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厌学体育的学生,本文从如何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如何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了怎样提高厌学体育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激发 厌学体育 兴趣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前提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出来,他们就会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学习积极性高,产生坚强的意志,对提高活动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兴趣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现阶段体育教学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二、学生产生厌学体育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目前中学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虽然国家将体育成绩列入中考总成绩,但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仍没有根本的改变。为此,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使学习体育的大环境变得积极主动,而不是当体育课为鸡肋,可有可无,要真正的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改变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二)教师因素。
学生存在厌学的思想不只是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体育教师的原因。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展开,但是好多教师仍然习惯老的教学摸式。再加上存在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有些体育老师在上课时只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不给予正确的指导,甚至在教学时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久而久之,自然产生厌学现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因素。
体育课堂教学中内容的不新颖和方法陈旧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课中单调的练习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就是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主要是课内教学牵扯到毕业和升学问题,而认为体育锻炼无关紧要,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认识。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宁愿在体育课时多做一些习题,也不愿意走出户外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
三、激发厌学体育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要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态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带动学生,使学生在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又进一步深入了解体育的功能和锻炼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要让学生被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本身所吸引,才会对体育学习产生积极而浓厚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的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区别对待,因人而异,根据个性特点进行不同的辅导。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的不同,其表现欲和反映也不同。学生个体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反而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就会事得其反,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打击了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同时不断改变作业条件,允许学生个性发展和爱好的选择。凡是优秀的体育教师都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和各种教法手段,例如对比法、比赛、游戏法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竞赛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学习热情,还是营造快乐氛围,竞赛性方式总是最有效的,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十字接力跑比赛、追逐跑比赛、迎面接力跑比赛等,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课中出现新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就会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这种心理就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四、结论
学生对体育的厌学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要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厌学思想,就要循序渐进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改变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同时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亦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雍也)。”一句话,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参加体育锻炼,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走出产外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马治强.失败的学生是不是会受到更大的打击[J].体育教学,2001,(03).
[2]成功体育模式[J].中国学校体育,1999,(04).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6,(9).
[5]李玉英.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2006-5,(3).
[6]吴宝勇.体育教学中学生“厌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1-4.
[7]朱庆福.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安阳大学学报.
[8]杨雪红.厦门市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5-12,(9).
关键词激发 厌学体育 兴趣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前提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出来,他们就会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学习积极性高,产生坚强的意志,对提高活动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兴趣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现阶段体育教学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二、学生产生厌学体育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目前中学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虽然国家将体育成绩列入中考总成绩,但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仍没有根本的改变。为此,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使学习体育的大环境变得积极主动,而不是当体育课为鸡肋,可有可无,要真正的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改变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二)教师因素。
学生存在厌学的思想不只是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体育教师的原因。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展开,但是好多教师仍然习惯老的教学摸式。再加上存在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有些体育老师在上课时只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不给予正确的指导,甚至在教学时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久而久之,自然产生厌学现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因素。
体育课堂教学中内容的不新颖和方法陈旧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课中单调的练习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就是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主要是课内教学牵扯到毕业和升学问题,而认为体育锻炼无关紧要,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认识。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宁愿在体育课时多做一些习题,也不愿意走出户外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
三、激发厌学体育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要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态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带动学生,使学生在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又进一步深入了解体育的功能和锻炼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要让学生被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本身所吸引,才会对体育学习产生积极而浓厚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的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区别对待,因人而异,根据个性特点进行不同的辅导。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的不同,其表现欲和反映也不同。学生个体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反而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就会事得其反,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打击了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同时不断改变作业条件,允许学生个性发展和爱好的选择。凡是优秀的体育教师都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和各种教法手段,例如对比法、比赛、游戏法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竞赛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学习热情,还是营造快乐氛围,竞赛性方式总是最有效的,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十字接力跑比赛、追逐跑比赛、迎面接力跑比赛等,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课中出现新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就会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这种心理就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四、结论
学生对体育的厌学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要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厌学思想,就要循序渐进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改变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同时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亦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雍也)。”一句话,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参加体育锻炼,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走出产外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马治强.失败的学生是不是会受到更大的打击[J].体育教学,2001,(03).
[2]成功体育模式[J].中国学校体育,1999,(04).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6,(9).
[5]李玉英.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2006-5,(3).
[6]吴宝勇.体育教学中学生“厌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1-4.
[7]朱庆福.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安阳大学学报.
[8]杨雪红.厦门市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