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什么没有朋友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看《西游记》,常常为孙悟空高超的法术所折服,这“齐天”的法术可是让天上的各位大神对他都得毕恭毕敬。但是,一来到取经路上,我就开始替他焦虑,他总会跟着团队掉入各种小妖精的圈套。本来他一眼便看出了妖精,可是师父不相信他,师兄弟不团结他,让明明可以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其中的憋屈与恼怒可想而知。现在仔细一想,整个天上地下,他竟没有一个朋友。为什么会这样?
  这得先从他生活的环境说起。其实,他闹的那个天宫跟美国的共济会没什么分别,都是腐败组织。那里有美酒佳肴,有新鲜蔬果,有完全不含pm2.5的空气,还有大量仙女。这些仙女个个肤白貌美、腰细,更兼能歌善舞,就是不知道平时干些什么。当然,整个天宫也基本不干什么人事。赤地千里他们不管,洪水滔天他们也不管,要是哪个地方出了妖怪吃人的事件,吃了也白吃,根本没地方说理去,许多妖怪就是他们派下来的。
  这就是孙悟空所生活的世界。拿美国打比方,天宫相当于共济会,妖魔鬼怪就是纽约等大城市的白人中产,至于凡间的万千生灵,当然就是被黑心资本家盘剥压榨的亿万劳苦大众。孙悟空活在三界之间,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一天到晚拿根破棍子撒泼抽风,怎么看都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不过,说实话,天宫最开始对孙悟空也还是不错的。从三星洞毕业之后,他很快就成了一方土豪,手里有几座山,山上有豪华园林,还拉起了一支私人武装,势力最大的时候,连四海龙王都要给他送礼。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意气风发,出手豪阔,常常召集饭局,交了不少好朋友:牛魔王牛总、蛟魔王蛟总、鹏魔王鹏总……个个都是土豪。连天庭都觉得这人应该提拔,派太白金星下来考察了一番,直接任命他为天庭公务员。
  按天宫编制,弼马温最多算个副主任科员,没什么实权,也拿不到天宫舞会的入场券,但孙悟空当时不过三百来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儿,只要表现乖巧,没事去王母娘娘家献个殷勤,时常给各位天王、元辰、星官送点花果山土产……领导的心也是肉长的,对不对?
  孙悟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伎俩,他只是不屑干。他当了半个月的弼马温,又当了半年的齐天大圣,渐渐明白了天宫是怎么一回事:这些所谓的神仙就是一群废物嘛,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既不能增加GDP,也不能输出正能量,一天到晚不干正事,“今日东游,明日西荡”,就这么一群东西,凭什么对他们俯首帖耳,毕恭毕敬?


  在《西游记》第七回,孙悟空愤怒地喊出了三界群众一直想说而不敢说的那句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他(玉皇大帝)凭什么久占在此?
  这话不好回答,如来佛也只能强辩,说玉皇大帝资格老啊,他经历了1750劫,每劫129600年,所以才能当老天爷。
  这实在站不住脚。我也读过几本书,从没听说一个人光凭资格老就能当总统,而且还永不换届。孙悟空当然也不服,站在那里喃喃咒骂。如来佛直接发出死亡威胁:你胡说!信不信我弄死你?孙悟空拽得很:来呀,互相伤害呀!如来佛一看不行,立马换了一副面孔,问他:你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然后提出跟孙悟空打赌,“赌赢了,你就是玉皇大帝;赌输了,赶紧滚蛋。”
  孙悟空毕竟太年轻、太单纯,有时还很幼稚,一不小心着了老狐狸的道,被活活地压在五行山下,没得吃,没得喝,一动都不能动。按照比较官方的说法,他的罪行主要有三条:一是偷桃,二是在宴会上捣蛋,三是偷了太上老君的药丸。这些事听起来像是一个调皮的中学生干的,后果却无比严重:孙悟空被判处有期徒刑500年,还是单独关押。
  那500年的煎熬给孙悟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心理创伤。读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前7回的孙悟空和后93回的孙悟空简直不是同一个人。前者勇猛嚣张,元气淋漓;后者猥琐苟且,锐气尽失,连武功都差了很多。大闹天宫时天下无敌,取经路上是个妖怪就打不过。
  孙悟空大概也明白,无论偷桃、偷药丸,还是在宴会上捣蛋,都是天宫当局的借口,他真正的罪行其实是反对领导终身制。在一个天宫或共济会统治的世界,杀人放火都不算什么事,唯独这种事不能忍,一定要严肃处理。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孙悟空是个民主斗士,他不是。他反对玉皇大帝,不是为了三界人民的幸福,而是自己想当玉皇大帝。我们也不能说他上台后就一定比前任更好,看看他后来的那身打扮吧:豹纹、黑丝、钢管,一看就不像正经干部。另外,这厮还不讲义气,牛魔王本来是他拜把子兄弟,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没想到这厮出狱之后性情大变,仗着在天宫认识几个人,跑到人家里又调戏二嫂,又殴打小朋友,你说这叫什么事啊?
  西行路上的孙悟空异常孤独。几乎每一个妖怪都有同党,唯独他没有。猪八戒和沙僧也没把他当朋友,这两位都曾位居显要,虽然后来被撸了,但在精神上恐怕还是把自己当成天宫人,没把孙悟空这种寒门妖怪瞧在眼里。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这两位都没有全力以赴,至少不像他们当妖怪时那么凶猛,想帮的时候就上去打打酱油,不想帮就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看热闹,时不时地说上两句风凉话。孙悟空心知肚明,但肚明也白肚明。
  唐僧取经基本上是一次学术交流,因为有了孙悟空,这次学术交流变得异常血腥,他成了一架杀人机器,对待妖怪尤其残忍,打得过的就下死手,打不过的就跑到天宫检举揭发,然后再下死手。这些妖怪本来都是他的同类,有些还是当年的死党,他为什么会这么恨他们?除了自卑和心理扭曲,我想不出还有别的原因。
  沒有人会尊敬一个叛徒,天宫也不会。当孙悟空在下界卖力地屠杀同类,神仙们估计正在云端大嚼爆米花,一边指指点点地发表评论:这傻子人品也太差了吧,他怎么下得去手?这种人千万不能重用!孙悟空不会知道这一切,或许他的心中还满怀正义,觉得自己正在履行天宫交付的伟大使命,干好了就可以尽赎前愆,飞黄腾达。
  这就是孙悟空孤独的根源。对天宫来说,他是一个不可信任的、有反革命前科的妖怪;对妖怪来说,他是一个不可接近的、背叛了本阶级的天宫走狗;而对凡间和阴间的万千生灵来说,神仙打架,跟他们毫无关系,谁死谁活都不重要,因为他们自己的死活也无人关心。
  孙悟空后来被封斗战胜佛,这荣誉配不上他所经受的苦难,也未必会带来幸福。天宫不过是败类的渊薮,神佛也只是淤泥中食腐的蛆虫,茫茫三界,并无净土可言。当他在青灯黄卷前回望来时路,瞥见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妖怪,或许终将醒悟,这漫长而短暂的一生啊,历经亿万劫火,血水炼狱,他终于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
  (源自“搜狐网”)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曾经有一种说法:中国古代即使有一些科技成就,但到近代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所以现在再讲中国古代的那些成就,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但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江晓原并不这么认为,他提出,随着中国近年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全面崛起,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的现实已经完全改变。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难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难道不是与我们在古代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和深厚积淀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期刊
生与死之间的漫长旅程就像一段拉扯着的橡皮筋,长短不过是极限之内的微小差距,而在这无差别的生命旅程中,唯有赋予意义,生命才方显独特与壮阔。就像三毛说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  三毛去流浪,去找寻自由与心灵的栖息。她的写作,下笔只有一份真诚,不雕琢痛苦,不敷衍生活。她的生命,带着英雄主义的燃烧,浓烈而执著。在有限的生命中,三毛不仅痛快地活过,而且活成了一个传奇。  01  三毛出
期刊
公元1970年,500荆楚子弟应征入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11团,长年奔驰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喀喇昆仑山系的川藏公路和新藏公路线上。在这条堪称世界绝域的“无人路”上,要长年经受山高路险、高寒缺氧、滑坡塌方等艰难险阻的考验。500汽车兵有400余人立功受奖,也有文坤才等6人长眠于“两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该团“喀喇昆仑钢铁运输团”和“民族团结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值建军93周年之际,作为当年的
期刊
很多人已经发现,凡是带“东”“西”“南”“北”的省份,往往有一个兄弟相伴,如有山东,就有山西;有广东,就有广西;有湖南,就有湖北。到了江西这里,一切都变了:有“江西省”,没有“江东省”!  这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有没有跟江西相对的江东?如果有,为何后来没有了?  江东1.0  熟悉或喜欢秦末楚汉争霸这段历史的,会经常遇到“江东”一词,项羽的队伍号称“江东子弟”,他们都是跟随项王一起造反的老乡。  不
期刊
还记得在网上走红的那个“最美搬运工”吗?一个清秀的香港姑娘,笑起来有点腼腆,干起活儿来却风风火火、利利索索,大包小件拖起就走。据说,200公斤的货对她早已是小菜一碟,这和她娇小的身影形成强烈反差。那种面容朴素、身手矫捷的工作状态,能量超正,不得不让人敬重。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两句话,尤其让人佩服:“有汗出有粮出,就没有什么问题”“我不可以倒下,因为我倒下就没有人撑我”。这两句话加在一块,其实就是
期刊
《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式开始编修。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统治不利的书籍,计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达15万册。抽毁书400多种;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满清统治者还系统地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同时,《四库全书》开馆后10
期刊
01我们和前辈所读的书,已经相去甚远  进入大学校门,图书馆恐怕是很多新生最感兴趣的所在。大学生也理应是一个社会中认知最鲜活、精力最旺盛、行动最自由的群体,站在浪尖上的他们读什么书,往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阅读风向。如果将历代大学生手中的书籍串联起来,那就会构成中国青年思想变迁的一个侧面。  不过,今日的年轻人蓦然回首,其实不难发现,我们和前辈所读的书,已经相去甚远。  02民国大学阅读:一半是海水,
期刊
对于上世纪80年代和之前的几代人来说,连环画(小人书)恐怕是永难割舍的一个情结。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彼时,“文革”已经结束,很庆幸赶上了那个连环画辉煌时代的尾声。  识字上学时,已经是80年代中期。那个年代的乡下孩子,除了课本,找不出几本有字的读物,也缺少电视、电脑、平板这些如今惯见的娱乐方式,但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有连环画——这是识字不多的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最快乐的时光永远是跟随
期刊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学的,那时候由于农村生源较多,我所在的村小學在校舍紧缺的情况下,特地在我们生产队设立一间教室,那教室是以前队里关牲口的草房子,只有一位年轻的老师任教。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书本相当紧缺,往往是两三个孩子合用一本教科书。轮到我把书带回家的那天,我第一次欣喜地发现书中有许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倍感书的珍贵。那时的我深深懂得,别人能轻易得到却并不以为珍贵的东西,对我来说是遥远的梦,只
期刊
食盒,是中国古代盛装食物用的器具,用以盛放食品、食具或其他礼物,内有数层不等,可提可挑。  早在先秦时期,便出现了铜制的食盒,外有盖子,内可储存食物。此时的食盒多为提盒,不过是两根提梁加几层格子,做工与造型都比较粗糙简单。  西汉时期的食盒制作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造型多为层式结构,由数格屉盘层叠组成,便于分隔盛放不同的食品。盒体的长宽大小不一,大者可达半人高,须由两人肩抬方能移动;小者如瓯,由人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