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防御性悲观是指在过去的成就情境中取得过成功,但在面临新的相似的成就情境时仍然设置不现实的低的期望水平并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国外研究主要涉及与乐观、抑郁等研究,本论文希望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探讨防御性悲观,做到防御性悲观本土化,以利于以后的跨文化研究。
【关键词】防御性悲观;儒家学说;道家学说
中图分类号:1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09-8283(2009)10-0293-01
1引言
在当前心理学的思潮中。人们很容易会认为乐观总是好的,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自己是有益无害的。很多研究者都在宣扬积极思考(positive thinkin8)的力量。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界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快速吸引了社会大众的注意。强调积极思考的潮流势不可挡,人们认为“乐观有益无害,悲观则一无是处”。
Norem和Cantor等人关于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的研究。这些研究将防御性悲观与人们理解的一般的悲观区别开来。指出并非所有的悲观都是适应不良的表现,消极思维也可产生积极的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懦道文化,更强调为人做事要谦虚。凡是不宜过满,这使得有人认为中国人比较悲观,而中国人这种悲观似乎和防御性悲观有类似之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研究防御性悲观更有现实意义。
2防御性悲观的概念和基本成分
防御性悲观概念最早是由Norem等人于1986年提出的。是指那些在过去的成就情境中取得过成功,但在面临新的相似的成就情境时仍然设置不现实的低的期望水平井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一般认为防御性悲观的两个基本成分是消极期望和反思性。
研究者一般把防御性悲观作为人在成就情境中的一种认知策略。它似乎服务于两个目标:(1)自我保护,使个体在可能的失败面前保护自己;(2)动机作用,促使自己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更加努力,从而增大成功的可能性。
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个体在事件发生前会感到焦虑,认为事情失去控制感,即使在以前类似的情景中做的很好。应用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控制焦虑情绪并做出积极的准备。防御性悲观者尽管有高的焦虑水平,但研究发现他们不同于悲观者,他们则能将焦虑转化成动力。
3防御性悲观不同于真正的悲观和抑郁
防御性悲观不同于真正的悲观,真正的悲观降低了期望水平也降低了成就,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而防御性悲观不会对实际的成绩产生伍面的作用。防御性悲观和乐观者取得的成就无差别。
防御性悲观者在某些方面与抑郁者是相似的;在事情发生前,他们都会报告消极的期望水平,焦虑水平也很高。Showers的一项研究将防御性悲观与抑郁进行了比较,发现防御性悲观者并不使用抑郁者常用的回避式应对方式。有效的准备工作和非回避式的应对方式是防御性悲观者和抑郁者的区别。
4儒道文化中的防御性悲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部分由儒道学说为代表,这两家学说所代表的精神渗透于政治、宗教、艺术、哲学、民俗生活等诸多文化领域。
儒家思想精髓之一在于中庸—给人感觉是不温不火,不够积极。其实不然。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中庸思想里蕴含防御性悲观。有些人性自然之处在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中孔子的自省是人性成长的自我推动。儒家学说研究心性以自知、自觉、慎独、内省为重。语出《论语·学而》:“孔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吾三日省吾身”的传统告诫后人一天内多次反省,足以让自己弥补不足,使自己更加完美。这些传统文化流传下的精髓,教导后人三思后行的同时。使后来的人更谨慎心性的形成。这与防御性悲观中的反恩性相吻合。防御性悲观者就倾向于事事考虑到结果,特别是考虑到最坏的结果,然后谦恭的努力争取,鞭策自己。 儒家学说教会后人中庸、三思的同时,也在德化上教会了人们谦恭和面子。正是受过数千年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防御性悲观者在中国有着更多的人群。经年的集体潜意识使防御性悲观在中国本土的研究更有市场和研究的价值,儒家学说是催生防御性悲观者的沃土。
道家思想精髓在于清净无为。可以把老子的“无为”理解为保持中立,积极观望事态变化,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的一种心态。它是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想,后演变为一种本土宗教。作为一个宗教给人的心性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道家学说作为修身养性之道,主张贵柔无为。道法自然,人与道合,成就至入真人之性。道家学说从修身养性之说诠释为人处世真谛。道家是出世之说,儒家则是人世之说。防御性悲观者面对应激事件时,都会出现一定的焦虑。但他们不否定焦虑的存在,而是有效地帮助焦虑着管理焦虑。把焦虑转化成动力,促进自我的实现和成长。防御性悲观者得益于道家学说的洒脱无羁,顺应自然,能坦诚接受焦虑,化焦虑为动力。
老子的“曲求全”保持能屈能伸和富有弹性的人格,和防御性悲观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防御性悲观者就不会过于露锋芒。他们事前设置低期望水平的防御性悲观者更可能采用事前的“向上”的心理模拟。更易于做到宠辱不惊。由于他们事先已经设想好了各种可能的结果,他们很少有理由做事后思考。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可以接受。这正符合道家学说流传下来的处事不惊,淡定从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道家教会后人更多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家学说重于“顺”。防御性悲观大部分心性就来于此。
以上所述,儒道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同时和防御性悲观的反应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研究防御性悲观的本体化就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中国儒道文化和心理学联系应用到实践。
【关键词】防御性悲观;儒家学说;道家学说
中图分类号:1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09-8283(2009)10-0293-01
1引言
在当前心理学的思潮中。人们很容易会认为乐观总是好的,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自己是有益无害的。很多研究者都在宣扬积极思考(positive thinkin8)的力量。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界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快速吸引了社会大众的注意。强调积极思考的潮流势不可挡,人们认为“乐观有益无害,悲观则一无是处”。
Norem和Cantor等人关于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的研究。这些研究将防御性悲观与人们理解的一般的悲观区别开来。指出并非所有的悲观都是适应不良的表现,消极思维也可产生积极的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懦道文化,更强调为人做事要谦虚。凡是不宜过满,这使得有人认为中国人比较悲观,而中国人这种悲观似乎和防御性悲观有类似之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研究防御性悲观更有现实意义。
2防御性悲观的概念和基本成分
防御性悲观概念最早是由Norem等人于1986年提出的。是指那些在过去的成就情境中取得过成功,但在面临新的相似的成就情境时仍然设置不现实的低的期望水平井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一般认为防御性悲观的两个基本成分是消极期望和反思性。
研究者一般把防御性悲观作为人在成就情境中的一种认知策略。它似乎服务于两个目标:(1)自我保护,使个体在可能的失败面前保护自己;(2)动机作用,促使自己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更加努力,从而增大成功的可能性。
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个体在事件发生前会感到焦虑,认为事情失去控制感,即使在以前类似的情景中做的很好。应用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控制焦虑情绪并做出积极的准备。防御性悲观者尽管有高的焦虑水平,但研究发现他们不同于悲观者,他们则能将焦虑转化成动力。
3防御性悲观不同于真正的悲观和抑郁
防御性悲观不同于真正的悲观,真正的悲观降低了期望水平也降低了成就,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而防御性悲观不会对实际的成绩产生伍面的作用。防御性悲观和乐观者取得的成就无差别。
防御性悲观者在某些方面与抑郁者是相似的;在事情发生前,他们都会报告消极的期望水平,焦虑水平也很高。Showers的一项研究将防御性悲观与抑郁进行了比较,发现防御性悲观者并不使用抑郁者常用的回避式应对方式。有效的准备工作和非回避式的应对方式是防御性悲观者和抑郁者的区别。
4儒道文化中的防御性悲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部分由儒道学说为代表,这两家学说所代表的精神渗透于政治、宗教、艺术、哲学、民俗生活等诸多文化领域。
儒家思想精髓之一在于中庸—给人感觉是不温不火,不够积极。其实不然。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中庸思想里蕴含防御性悲观。有些人性自然之处在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中孔子的自省是人性成长的自我推动。儒家学说研究心性以自知、自觉、慎独、内省为重。语出《论语·学而》:“孔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吾三日省吾身”的传统告诫后人一天内多次反省,足以让自己弥补不足,使自己更加完美。这些传统文化流传下的精髓,教导后人三思后行的同时。使后来的人更谨慎心性的形成。这与防御性悲观中的反恩性相吻合。防御性悲观者就倾向于事事考虑到结果,特别是考虑到最坏的结果,然后谦恭的努力争取,鞭策自己。 儒家学说教会后人中庸、三思的同时,也在德化上教会了人们谦恭和面子。正是受过数千年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防御性悲观者在中国有着更多的人群。经年的集体潜意识使防御性悲观在中国本土的研究更有市场和研究的价值,儒家学说是催生防御性悲观者的沃土。
道家思想精髓在于清净无为。可以把老子的“无为”理解为保持中立,积极观望事态变化,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的一种心态。它是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想,后演变为一种本土宗教。作为一个宗教给人的心性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道家学说作为修身养性之道,主张贵柔无为。道法自然,人与道合,成就至入真人之性。道家学说从修身养性之说诠释为人处世真谛。道家是出世之说,儒家则是人世之说。防御性悲观者面对应激事件时,都会出现一定的焦虑。但他们不否定焦虑的存在,而是有效地帮助焦虑着管理焦虑。把焦虑转化成动力,促进自我的实现和成长。防御性悲观者得益于道家学说的洒脱无羁,顺应自然,能坦诚接受焦虑,化焦虑为动力。
老子的“曲求全”保持能屈能伸和富有弹性的人格,和防御性悲观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防御性悲观者就不会过于露锋芒。他们事前设置低期望水平的防御性悲观者更可能采用事前的“向上”的心理模拟。更易于做到宠辱不惊。由于他们事先已经设想好了各种可能的结果,他们很少有理由做事后思考。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可以接受。这正符合道家学说流传下来的处事不惊,淡定从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道家教会后人更多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家学说重于“顺”。防御性悲观大部分心性就来于此。
以上所述,儒道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同时和防御性悲观的反应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研究防御性悲观的本体化就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中国儒道文化和心理学联系应用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