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对无公害和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用是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化肥、农药等残留污染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农户对农药的使用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并且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据测算,我国受农药污染的土壤面积高达667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6.39%。据判断,每年使用的170万吨农药中,大约有30%是含有有机磷的,它对于毒性的残留、对消费者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一些奇病、怪病也时有发生,这些都与农药环境污染和食物污染有很大关系。近年来,大量的农产品出口被退回,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使我国在农产品贸易中遭受巨大损失,不仅损失食物,损失运输费用,而且,未来货物的价格被迫降低,最严重的是丧失了对我国农产品的信任度。因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重大的农药的问题值得关注。促进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业技术的建议:
一、协会带动
涉农企业是未来促进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和其它绿色技术的主导力量。因此,政府应给予这样的企业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创造有利环境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通过影响企业来影响农户的行为。专业技术协会在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弱化的情形下,会日渐对农民的技术采纳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建立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协会,并为其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营造氛围
农户对农药效果和农药污染的认识影响其对农药的采用行为。应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农业环保宣传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农业环保意识、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技能水平。农民在蔬菜种植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耕作方法和管理经验,而无公害蔬菜生产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一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要使群众摒弃旧的耕作技术和管理经验,接受并掌握新技术,提高群众认识是关键。广泛向群众宣传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提高群众对政府发展绿色产业决策措施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性以及生产的极积、主动性,为无公害蔬菜生产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加紧申报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认证
由于发展无公害蔬菜需施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生物农药,见效慢,价格比普通农药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无公害蔬菜生产出来后,由于没有及时申报质量检测认证,因此,无任何标识。上市后,只能同普通蔬菜混卖,价格优势难以体现,优质不优价,严重挫伤了农户生产种植无公害蔬菜的积极性。为此,要加紧申报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认证。通过质量检测认证的产品,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培植名品名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信用意识、特色意识。及时向工商部门办理商标注册登记。同时,注重产品包装,在产品的包装上清楚标明产地、商标、认证标志等有关事项,不断改善蔬菜包装质量和条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严格区分与普通蔬菜的差异,有效解决无公害蔬菜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农户生产种植无公害蔬菜的积极性。
四、强化市场检测,严把市场准入关
要逐步建立健全市場检测体系,对上市交易的蔬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对达到无公害标准的产品,在交通运输、专柜开辟、市场销售等方面,实施扶持和政策优惠;对达不到无公害标准的产品,实行淘汰制,限制其产品上市交易。促使广大农户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标准化生产意识,保证蔬菜生产按无公害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提升整个蔬菜产业的质量和档次。同时,逐步建立基地监测网络,合理布设田间生产、农药监测站(点),并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形成监测网络,对基地内外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五、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服务
农科部门要研究制定适用于当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规范、栽培模式。要保证蔬菜生产达到无公害标准,需要有一套规范化的技术体系支撑,其中,涉及环境质量、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监测管理、栽培制度、病虫草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等。通过这套技术体系的研制和应用来控制农药、销酸盐等的污染。要做好新品种、新肥药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和管理规范工作。各级农科部门要精心选育一批品质好、抗病力强的蔬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要继续完善蔬菜产品病虫害预警、预报制度,指导农户掌握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推广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及时帮助解决农户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协会带动
涉农企业是未来促进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和其它绿色技术的主导力量。因此,政府应给予这样的企业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创造有利环境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通过影响企业来影响农户的行为。专业技术协会在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弱化的情形下,会日渐对农民的技术采纳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建立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协会,并为其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营造氛围
农户对农药效果和农药污染的认识影响其对农药的采用行为。应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农业环保宣传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农业环保意识、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技能水平。农民在蔬菜种植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耕作方法和管理经验,而无公害蔬菜生产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一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要使群众摒弃旧的耕作技术和管理经验,接受并掌握新技术,提高群众认识是关键。广泛向群众宣传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提高群众对政府发展绿色产业决策措施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性以及生产的极积、主动性,为无公害蔬菜生产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加紧申报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认证
由于发展无公害蔬菜需施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生物农药,见效慢,价格比普通农药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无公害蔬菜生产出来后,由于没有及时申报质量检测认证,因此,无任何标识。上市后,只能同普通蔬菜混卖,价格优势难以体现,优质不优价,严重挫伤了农户生产种植无公害蔬菜的积极性。为此,要加紧申报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认证。通过质量检测认证的产品,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培植名品名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信用意识、特色意识。及时向工商部门办理商标注册登记。同时,注重产品包装,在产品的包装上清楚标明产地、商标、认证标志等有关事项,不断改善蔬菜包装质量和条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严格区分与普通蔬菜的差异,有效解决无公害蔬菜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农户生产种植无公害蔬菜的积极性。
四、强化市场检测,严把市场准入关
要逐步建立健全市場检测体系,对上市交易的蔬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对达到无公害标准的产品,在交通运输、专柜开辟、市场销售等方面,实施扶持和政策优惠;对达不到无公害标准的产品,实行淘汰制,限制其产品上市交易。促使广大农户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标准化生产意识,保证蔬菜生产按无公害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提升整个蔬菜产业的质量和档次。同时,逐步建立基地监测网络,合理布设田间生产、农药监测站(点),并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形成监测网络,对基地内外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五、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服务
农科部门要研究制定适用于当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规范、栽培模式。要保证蔬菜生产达到无公害标准,需要有一套规范化的技术体系支撑,其中,涉及环境质量、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监测管理、栽培制度、病虫草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等。通过这套技术体系的研制和应用来控制农药、销酸盐等的污染。要做好新品种、新肥药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和管理规范工作。各级农科部门要精心选育一批品质好、抗病力强的蔬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要继续完善蔬菜产品病虫害预警、预报制度,指导农户掌握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推广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及时帮助解决农户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