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研究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几年国家对各项安全事故问题十分重视,而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就是其中一个重点,通过国家的严格管理和支持,煤矿安全事故已经越来越少。文章分析了可能影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因素,提出几点能够预防和降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机电运输;机电安全
  中图分类号:TD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5-0104-02
  1 概述
  煤矿工作人员一直是国家重视的安全问题之一,近几年来经常出现煤矿事故,而煤矿一旦出现事故,就意味着重大损失。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煤矿的安全健康发展。煤矿机电运输是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一项比较重要的部分,对煤矿安全管理也有重大影响。作为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就应该掌握各种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有安全防患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提出,避免事故发生。机电运输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煤矿运输管理的安
  全性。
  2 影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因素
  2.1 用工体制不够完善
  煤矿机电运输用工体制不够健全,因此员工文化水平偏低,即使针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多数企业培训只是一个形式,培训者经验不足,只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宣读,再加上员工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人对自己的工作完全不了解。所以,实际中操作违规的现象非常多,“三违”情况也经常出现;基层管理人员没有对安全规定和技术标准完全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盲目指挥;还有一些工种比较特殊的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特殊工种缺少人员。这些都是导致造成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存在隐患的原因。
  2.2 操作不规范
  目前很多煤矿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偏远农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更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培训,到了工作岗位之后,也只是对安全知识进行简单培训,经验不足的员工没有老员工带领,对技术要求不熟悉或者几乎不了解,而且员工的素质较低,不能很快对机电运输设备的技术性操作掌握,在没有熟悉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煤矿机电运输事故。
  2.3 设备落后
  机电运输运行周期是比较长的,如果设备保养和维修不够及时,或者设备本身就比较落后,再加上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设计有缺陷,老旧的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或者没有利用先进的技术改善,加之操作和运输环境的各种不利影响,都会让设备安全性降低,也很有可能出现煤矿机电运输事故。
  2.4 管理体制不完善
  没有制定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或者已经健全,但是没有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和管理,这对机电运输有很大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制度中的责任制度如果落实不够明确,在出现事故时就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事故第一时间没有及时整改而是在推诿责任。并且安全制度考核不够严格,偶尔会出现管理人员老好人的想法,没有严格进行管理。员工定时的安全技术培训没有按时进行,只凭借最初的简单培训是无法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这些都很可能导致机电运输出现事故。
  3 预防和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措施
  3.1 严格落实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责任
  机电运输安全工作要专门设置机构,将责任明确分配,并且要配备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矿井机电运输设备、材料采购管理、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和报废等制度要建立并且完善,对岗位责任明确划分。账目和资料档案要健全,对于《煤矿安全规定》要严格执行,实时掌握设备的动态情况。对岗位责任严格考核,对“三违”现象严厉处罚并且进行教育,一定要保证制度落实。
  3.2 提高煤矿供电安全水平
  煤矿供电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定》里的各项规则,保障安全的过流、漏电和接地等必须装设反映灵敏度高的设备,保证定期更换,每天要对低压检漏装置进行测试,供电要安装符合要求的防雷电设备。开关装置要保证不能私自送电。井下照明和信号等要定期检查和保护。停送电工作票制度要严格遵守。电气设备操作一定保证绝缘。检修和搬迁电气设备、电线等都要在断电的情况下,保证电源切断,开关都要关闭,还要有明显的提示语。还有一些具有储能功能的元件,在检修时要放电后进行一定延迟,才可以进行维修。
  3.3 加强电气安全标志管理
  煤矿机电运输所应用到的所有设备和产品,只要涉及到安全问题,就必须有安全标志,国家严格禁止使用没有安全标志的或者已经淘汰的设备。如果正在使用的产品如防爆电器、钢丝绳等没有安全标志,必须立刻停用。新采购回来的电气设备必须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和安全标志,只有完全符合规定才可以入井进行使用。
  3.4 完善运输设施
  安全保护装置是煤矿企业提高安全性必须做到的,如传动设备一定要有护栏或者护罩;设备运行时要有保险装置,并且保证保险装置灵敏可靠;带式输送机要保证保护装置完整的前提下运行,并且输送带要使用阻燃材质;电机车要保证架空线悬挂的高度符合规定;斜井提升要使用安全的连接装置,必须有保险绳,井巷中跑车的防护装置等要完善,遵守“行车行人不同时进行”的规定;同时使用的电机车超过三台时,应该采用有电气闭锁的信号装置,大于五台时,保证“信、集、闭”规则;在输送机运送人员的同时不可以对物料进行输送;机车的警铃必须具备,并且性能良好,保证机车前有照明灯,车后有红灯,能够有效防止追尾或碰头事故;运输车不可以超载,或者有问题的运输车还继续使用,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机车坚决杜绝入井作业。
  3.5 提高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维修保养
  煤矿机电设备必须严格进行维修和保养,按照国家和企业规定对安全仪器进行校准不合格产品应该立即停用。升降系统每年最少检测一次,其他系统最少三年检测一次;罐笼防坠器是供立井升降作业人员和斜巷人车使用的,要最少一年检查一次脱钩情况,不脱钩的测试要保证半年检测一次;通风机、主排水设备的检查要至少保证一个月一次,并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测,如有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应该立即停工并采取措施;通风机如果是刚刚换新的,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对通风机性能进行检测,并且正式工作前要试用一次;在雨季到来之前对水管、水泵、排水等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测,大规模的检查并修理,还要进行一次排水性能的测试;任何检查工作环节必须由具有资质的检查机构负责,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检测;如果存在被腐蚀、磨损严重或者不达标的连接装置,立即停用并且换新。相关检测和管理部门要对检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各个作业环节的安全性。
  3.6 加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职工的安全类知识培训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也是有一定保障的,要对从事机电运输的工作人员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针对防爆检查工、输送机司机、电机车司机、采掘机组司机、绞车司机和电钳工等都要进行专业培训,考试合格获取证书之后持证上岗。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常识的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保证操作规范。平时要尽可能多地对规章制度、安全常识进行宣传。严禁出现超员、扒车、坐矿车和跳车等现象。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煤矿机电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确保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4 结语
  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组成,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不仅对国家煤矿安全的长远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而且也影响着从事煤矿机电运输的工作人员的安危。因此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上述研究中,已经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排除这些不利因素,并且严格按照企业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安全管理,保证国家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性,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蔺露.关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研究[J].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2.
  [2] 刘斌.浅谈关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
  [3] 张文华,杨博.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11.
  (责任编辑:赵秀娟)
其他文献
座驾,是个很有学问的新名词,无论是古代高级官员的马车、好马,还是现代社会极为醒目的高档轿车,或私人游艇、顶级飞机,都张扬着一种文化趣味和生活品性,难怪历史学家们,都把气派十足的座驾,说成是衣袍遮掩的社会地位与人生追求。喜欢明朝历史的人,一定忘不了皇帝跟前的宠臣——张居正,以及张大人胯下那些非常有趣的堂堂座驾吧。  谈到座驾,就可以抛开纷繁复杂的琐事,小心翼翼地接近鲜明的历史真相了。显然,张居正的官
3月7日上午,常州国家高新区召开2013年重点项目推进会,吹响了新一轮重点项目建设的“集结号”。记者获悉,今年该区总共排定总投资1191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超300亿元。同时,第一批18个项目也于今天正式启动开工。市领导阎立、蔡骏、王成斌出席会议。  据悉,2013年,高新区着重体现突出重点、突出产业、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的原则,今年总共排定总投资1191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将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上了日程。  (一)档案信息化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意义  1、档案管理工作不再费时费力  档案管理人员以往是手工收集、整理、管理、提供利用,工作量大,效率很低,保密性差,档案查找、更新和维护困难,费时费力。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体现在自动化、实时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