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nm同带泵浦的高效率Nd:YVO4自拉曼激光器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y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880 nm半导体激光器同带泵浦声光调Q Nd:YVO4自拉曼激光器,以减轻热效应对泵浦功率的限制和对拉曼增益的影响,获得高效的1 176 nm一阶斯托克斯光输出。使用两块长度10 mm的Nd:YVO4晶体作为增益介质,脉冲重复频率190 kHz时,在26.8 W入射泵浦功率下获得6.11 W的平均输出功率,光光转换效率22.8%。实验研究了拉曼增益介质长度对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影响,并对自拉曼激光器输出功率曲线中出现凹陷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凹陷并非源自谐振腔稳定性,而是由于增益较弱的斯托克斯光对于谐振腔失调的敏感性所致。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808 nm传统泵浦方式相比,880 nm同带泵浦下自拉曼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的道路障碍物目标位姿检测算法,利用这一算法对道路障碍物目标进行检测,构建目标障碍物的盒模型,输出盒模型的位姿信息。引入扇形盒分割方法,改进地面分割模块,使用基于激光雷达参数的自适应阈值方法改进聚类分割模块。基于三种激光雷达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本文算法能够准确地对道路障碍物进行位姿信息检测,且具有较高的实时性。相较于最小包围矩形法及三点估计法,本文算法的准确度分别提升8.14%、6.57%,检测时间分别缩短23.81%、24.71%。
本文报道以等频二步激发钠分子-原子系统,观测到强度随泵浦光的调谐而呈振荡变化的3P—4P受激喇曼散射,以及对应4D—4P和4F—3D跃迁的红外受激辐射和由四波混频产生的816.8~822.1nm区内可调谐相干辐射。文中对这些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对低温下885 nm抽运Nd∶YAG晶体946 nm准三能级激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将激光上、下能级的玻尔兹曼分布分数f1、f2作为温度的函数引入到激光速率方程中,定性分析了低温下小信号增益和激光阈值的变化规律。利用搭建的低温冷却系统研究了不同晶体温度下946 nm激光的输出性能,在210 K时获得了最大165 mW的激光输出,斜效率为36%,相比于常温下斜效率提高了71%。观察并分析了低温下1061 nm增益增强的现象,当温度低于190 K时,1061 nm激光增益显著提高,与946 nm激光形成竞争,导致
采用旋涂工艺制备出了大面积的均匀花菁化合物染料薄膜和以其为记录介质的CD-R光盘。通过染料薄膜光谱的分析,发现该染料薄膜在780 nm波长处有较大的吸收和较高的反射,多层膜的反射率达到75%,这符合橙皮书对反射率大于70%的要求。通过不同记录功率条件下对CD-R光盘的反射率和误码率等性能测试,确定了CD-R光盘的优化功率为7 mW。
在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重建过程中,当对图像进行稀疏编码时由于其分解残差并不是简单的符合高斯分布或拉普拉斯分布,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混合高斯稀疏编码模型。模型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准则,首先定义目标函数为加权 l2范数逼近问题,根据分解残差定义其权值,采用迭代重加权稀疏编码算法进行求解。然后基于此模型建立超分辨率重建模型和算法,利用此方法学习训练出同构的高 /低分辨率过完备字典并求得图像的稀疏表示,最后对重建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对噪声的鲁棒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为了实现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参数的简易、快速标定,提出一种利用单应矩阵获取大量标定数据的方法,步骤如下:获取立体标靶上左右两侧矩形框角点的图像坐标和对应的世界坐标,分别计算左右两侧靶面从图像坐标变换到世界坐标的单应矩阵;将图像中立体标靶矩形框内所有的像素点应用到计算出的单应矩阵中,得到与之对应的世界坐标;利用图像中立体标靶的靶面上几乎所有像素点的图像坐标和对应世界坐标来执行三维成像系统的标定。设计了
Hyper-Rayleigh scattering (HRS)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study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NLO) properties of some centrosymmetric metal and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s. All the samples display big "per particle" first hyperpolarizabilities 'beta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wave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domains are reviewed, and a general analogy of spatial diffraction and temporal dispersion is presented in details. By using the transformation pairs of spatial location and time, wav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