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们真是好样的
人物档案:陈有德,湖南大庸人(今张家界市永定区),1919年3月出生,1940年入党,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中担任红六军团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营营部通信班长,参加过阳明堡战斗、山西林浯阻击战、北焦河伏击战,离任前为平江县人武部部长,现离职休养。
令陈老印象最深的是:1936年春,部队长征至云贵高原。一天,陈有德所在的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前方受到阻截,由于是后卫部队,为了避开前方阻截人员,部队强行调头急行军。后卫变成了前锋,强奔380余里。正当第三天黄昏部队疲惫不堪之时,突然接到侦查员传讯,前方发现敌情,部队又立刻投入到战斗中,构建防御阵地。敌军只用了一个营的兵力对我军部队发动佯攻,被我军击溃。致使我军部队指挥员被敌迷惑,麻痹大意之下陷入敌埋伏,被敌包围。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持续到晚上10时左右,营长命令陈有德派两名通信员与团部联系。但他们才前进了大约300米左右,就被敌人发现,其中一名中弹牺牲,另一名负伤原道返回,直到此时才知道主力部队已经转移,陈有德所在部队与他们失去了联系。
营长紧急召集排以上的干部商讨如何突围,在每名同志都发表意见之后,营长决定采用空城计,点燃火把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帮助突围。这时候我军所在部队还剩300多人,大家集中起来用干竹和杉树皮来扎火把,平均每人扎两到三支,总共扎了600多支火把,每人拿两支,围绕山头阵地打几个圈,每隔四五米就点燃一支火把插下,造成坚守阵地决一雌雄的假象。诱使敌军认为我军部队还在阵地中,但实际上我军部队已经接近了他们的包围圈,营长指挥一个排的善于夜战人员从敌包围圈右翼实施佯攻然后撤退,其余主力部队从左翼突围。待到敌人发现被骗后返回阻截,主力部队已经突围成功,善于夜战的人员也很快就借用夜色掩护顺利把敌人甩掉并与大部队会合。会合后,大家仿若与亲人生离死别后的再重逢,相互拥抱着,痛哭流涕。团长热泪盈眶地说:你们真是好样的!
吹着军号过草地爬雪山
人物档案:张生荣,江西于都人,1919年7月出生,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4月加入中國共产党,正师职。历任勤务员、司号员、班长、副指导员、连长、股长、华北补训兵团副营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团参谋长、165医院副院长兼物资保证处处长、湖南省浏阳县兵役局长、湖南省岳阳军分区后勤部部长等职。参加了长征和许多战役。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各一枚,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58年晋升为中校军衔。
张生荣老人祖籍江西,出生在赣州市于都县一个小村庄。“那时于都是苏区,大家参军的意愿特别强。”对3次报名参军,张老记忆犹新。
1931年初,年仅12岁的他,在村里的参军报名点报了名。“那时,母亲知道我要去参军,哭得十分伤心!边哭边劝我,‘你年纪还小,长大点参军也不迟。”’当时,看着哭得都快成泪人的母亲,张生荣的心一下软了,放弃了马上参军的念头。
几个月过去了,张生荣对参军一直念念不忘,一天又准备去报名,又被母亲的眼泪折服,再次放弃。
“那时我身子有病,病发作起来,走动要人搀扶。为了给我补身体,母亲会拿出家里仅有的几个铜板,买肉做给我吃。”
到了年底,张生荣一位在部队当文书的小学同学回家,向他提起参军的事。“此时,我再也按捺不住想参军的念头,当天我就去报了名,这也是我第三次報名参军。这次,母亲尽管还是一直落泪,但勉强同意了。”
“要去,就去吧。”母亲这句话,表明张生荣最终获得家人对他参军的许可。
刚参军那会儿,张生荣被分在了中央红军第三师八团,给团长当勤务员。后来团长在战场上负了伤,于是张生荣被分到司令部司号排学吹号。
“那时没有电话,几个连分散在好几个山头,就全靠吹号来联络,以号指挥。”在那烽火四起的年代,谁不想真枪实弹上一线好好干一场?可提到当号兵,张老却感到特别自豪,“别小看这吹号,当时吹号可责任重大。行进、后退,全靠号来指挥。”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后,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长征。
张生荣1934年还只有15岁,小小年纪的他跟着部队长征,吹着军号过草地、爬雪山。在突破湘江封锁线时,张生荣始终与战友们在一起,冲在最前面。
长征结束后,他又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人物档案:陈有德,湖南大庸人(今张家界市永定区),1919年3月出生,1940年入党,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中担任红六军团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营营部通信班长,参加过阳明堡战斗、山西林浯阻击战、北焦河伏击战,离任前为平江县人武部部长,现离职休养。
令陈老印象最深的是:1936年春,部队长征至云贵高原。一天,陈有德所在的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前方受到阻截,由于是后卫部队,为了避开前方阻截人员,部队强行调头急行军。后卫变成了前锋,强奔380余里。正当第三天黄昏部队疲惫不堪之时,突然接到侦查员传讯,前方发现敌情,部队又立刻投入到战斗中,构建防御阵地。敌军只用了一个营的兵力对我军部队发动佯攻,被我军击溃。致使我军部队指挥员被敌迷惑,麻痹大意之下陷入敌埋伏,被敌包围。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持续到晚上10时左右,营长命令陈有德派两名通信员与团部联系。但他们才前进了大约300米左右,就被敌人发现,其中一名中弹牺牲,另一名负伤原道返回,直到此时才知道主力部队已经转移,陈有德所在部队与他们失去了联系。
营长紧急召集排以上的干部商讨如何突围,在每名同志都发表意见之后,营长决定采用空城计,点燃火把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帮助突围。这时候我军所在部队还剩300多人,大家集中起来用干竹和杉树皮来扎火把,平均每人扎两到三支,总共扎了600多支火把,每人拿两支,围绕山头阵地打几个圈,每隔四五米就点燃一支火把插下,造成坚守阵地决一雌雄的假象。诱使敌军认为我军部队还在阵地中,但实际上我军部队已经接近了他们的包围圈,营长指挥一个排的善于夜战人员从敌包围圈右翼实施佯攻然后撤退,其余主力部队从左翼突围。待到敌人发现被骗后返回阻截,主力部队已经突围成功,善于夜战的人员也很快就借用夜色掩护顺利把敌人甩掉并与大部队会合。会合后,大家仿若与亲人生离死别后的再重逢,相互拥抱着,痛哭流涕。团长热泪盈眶地说:你们真是好样的!
吹着军号过草地爬雪山
人物档案:张生荣,江西于都人,1919年7月出生,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4月加入中國共产党,正师职。历任勤务员、司号员、班长、副指导员、连长、股长、华北补训兵团副营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团参谋长、165医院副院长兼物资保证处处长、湖南省浏阳县兵役局长、湖南省岳阳军分区后勤部部长等职。参加了长征和许多战役。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各一枚,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58年晋升为中校军衔。
张生荣老人祖籍江西,出生在赣州市于都县一个小村庄。“那时于都是苏区,大家参军的意愿特别强。”对3次报名参军,张老记忆犹新。
1931年初,年仅12岁的他,在村里的参军报名点报了名。“那时,母亲知道我要去参军,哭得十分伤心!边哭边劝我,‘你年纪还小,长大点参军也不迟。”’当时,看着哭得都快成泪人的母亲,张生荣的心一下软了,放弃了马上参军的念头。
几个月过去了,张生荣对参军一直念念不忘,一天又准备去报名,又被母亲的眼泪折服,再次放弃。
“那时我身子有病,病发作起来,走动要人搀扶。为了给我补身体,母亲会拿出家里仅有的几个铜板,买肉做给我吃。”
到了年底,张生荣一位在部队当文书的小学同学回家,向他提起参军的事。“此时,我再也按捺不住想参军的念头,当天我就去报了名,这也是我第三次報名参军。这次,母亲尽管还是一直落泪,但勉强同意了。”
“要去,就去吧。”母亲这句话,表明张生荣最终获得家人对他参军的许可。
刚参军那会儿,张生荣被分在了中央红军第三师八团,给团长当勤务员。后来团长在战场上负了伤,于是张生荣被分到司令部司号排学吹号。
“那时没有电话,几个连分散在好几个山头,就全靠吹号来联络,以号指挥。”在那烽火四起的年代,谁不想真枪实弹上一线好好干一场?可提到当号兵,张老却感到特别自豪,“别小看这吹号,当时吹号可责任重大。行进、后退,全靠号来指挥。”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后,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长征。
张生荣1934年还只有15岁,小小年纪的他跟着部队长征,吹着军号过草地、爬雪山。在突破湘江封锁线时,张生荣始终与战友们在一起,冲在最前面。
长征结束后,他又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