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为了各自实现
窗外的满目苍翠与杯中的碧绿茶叶,减少了盛夏的焦灼。忙到没时间关心体重的刘鹰打开话匣子,从主题聊到越来越偏离主题。其实,哪里有什么固定的主题呢?就像当初坐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里那个青涩的小伙子,没想到今天会倾心教育培训行业一样,未来的某天,刘鹰或许会提早退休,专心从事学术研究。
2000年,刘鹰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教授莱克希-马南博士,共同创办了国际性管理教育学术机构——中欧国际管理学院(CEIMC),担任学院副院长,被誉为“企业运管变革暨管控体系名师”。中欧国际管理学院从事管理科学和决策创新科学的研发、教育、培训、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刘鹰先后为国内外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策划、咨询服务,举行了上千场主题演讲与管理培训,为数万人进行各类商务决策与各类管理课题的授课。
多年从事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营销策划体系建设研究的刘鹰表示,之所以会选择从事教育培训行业,是因为他看好这个朝阳行业,前景无限。但目前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他希望中欧国际管理学院坚守教育本位,为学员提供全面的系统的课程培训,训练专业化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目前,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已从混战的时代进入品牌的淘汰战。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化已经成为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刘鹰说话语速飞快,不由得让人想到讲台上的他更是激情满满。“教育培训项目要更加注意知识的整合,学科的融合,视角的新颖和理念的前沿,体现鲜明的复合型、综合化特征。中国的培训行业,未来应该向专业化、实用化、系统化方向去发展。”
刘鹰一直在不断思考,如何能让学院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与不同的行业合作,开设行业相关课程,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说到企业培训,刘鹰又开始滔滔不绝。“学院如果不能与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深入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无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的。只是指望着某一次培训就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完全是痴人说梦。”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来培训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鲜有能够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
思辨的乐趣
从工作说到爱好,刘鹰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对美学十分感兴趣,一个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就可以思考几个小时,沉浸在思辨的乐趣中,美不胜收。刘鹰一直认为,经商必须屈从于现实环境和利益逻辑,很容易异化为欲望的奴隶,而阅读、思考与写作则可心无旁骛、思接干载、视通万里,真正做到无欲而刚、独步古今,笑对世事沧桑。一个人,保持了对于哲学、美学、艺术的爱好,就不仅能够体会到理论思辨的纵深感和快感,更重要的是,对人文精神的探寻,以及仰望星空的兴致,都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上的富足与情趣上的高雅。
说到几位美学大师,刘鹰瞬间把采访现场当作了课堂。“‘美的本质在于主客观的统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这是朱光潜先生的一个著名的美学观点。”美学思想的发展既非无本之木,又非简单的、接力棒式的师承。这是一个不断扬弃、不断创新的过程。与朱光潜深受西方美学家思想影响不同,宗白华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中国艺术与精深卓绝的中国哲学、中国美学融合无间的关系。“宗白华强调‘心源’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这与朱光潜的上述观点,有些许同工之妙。”说到另外一位美学大师,刘鹰有些激动。“我很欣赏高尔泰先生的学术研究精神,他在审美和生存之间,选择了审美。这样的选择不是源自学术的素养,而是基于生命本身的创造本能。”当记者对美学的实用性表示疑惑时,刘鹰咂了一口茶,笑着说:“美学并不能提供直接的方法论,它不是营销学、会计学等。对我来说,它是一种精神食粮,是打开思维可能性的钥匙。”
采访过程中,有无数个工作电话打来,刘鹰迅速反应,给出解决方案。他说自己能保持如此充沛的精力,源于外在的压力,也来自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他希望可以在50岁退休,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自己可以安心在家闭关研究应用型的管理技术和非实用的学问。
窗外的满目苍翠与杯中的碧绿茶叶,减少了盛夏的焦灼。忙到没时间关心体重的刘鹰打开话匣子,从主题聊到越来越偏离主题。其实,哪里有什么固定的主题呢?就像当初坐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里那个青涩的小伙子,没想到今天会倾心教育培训行业一样,未来的某天,刘鹰或许会提早退休,专心从事学术研究。
2000年,刘鹰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教授莱克希-马南博士,共同创办了国际性管理教育学术机构——中欧国际管理学院(CEIMC),担任学院副院长,被誉为“企业运管变革暨管控体系名师”。中欧国际管理学院从事管理科学和决策创新科学的研发、教育、培训、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刘鹰先后为国内外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策划、咨询服务,举行了上千场主题演讲与管理培训,为数万人进行各类商务决策与各类管理课题的授课。
多年从事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营销策划体系建设研究的刘鹰表示,之所以会选择从事教育培训行业,是因为他看好这个朝阳行业,前景无限。但目前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他希望中欧国际管理学院坚守教育本位,为学员提供全面的系统的课程培训,训练专业化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目前,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已从混战的时代进入品牌的淘汰战。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化已经成为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刘鹰说话语速飞快,不由得让人想到讲台上的他更是激情满满。“教育培训项目要更加注意知识的整合,学科的融合,视角的新颖和理念的前沿,体现鲜明的复合型、综合化特征。中国的培训行业,未来应该向专业化、实用化、系统化方向去发展。”
刘鹰一直在不断思考,如何能让学院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与不同的行业合作,开设行业相关课程,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说到企业培训,刘鹰又开始滔滔不绝。“学院如果不能与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深入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无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的。只是指望着某一次培训就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完全是痴人说梦。”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来培训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鲜有能够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
思辨的乐趣
从工作说到爱好,刘鹰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对美学十分感兴趣,一个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就可以思考几个小时,沉浸在思辨的乐趣中,美不胜收。刘鹰一直认为,经商必须屈从于现实环境和利益逻辑,很容易异化为欲望的奴隶,而阅读、思考与写作则可心无旁骛、思接干载、视通万里,真正做到无欲而刚、独步古今,笑对世事沧桑。一个人,保持了对于哲学、美学、艺术的爱好,就不仅能够体会到理论思辨的纵深感和快感,更重要的是,对人文精神的探寻,以及仰望星空的兴致,都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上的富足与情趣上的高雅。
说到几位美学大师,刘鹰瞬间把采访现场当作了课堂。“‘美的本质在于主客观的统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这是朱光潜先生的一个著名的美学观点。”美学思想的发展既非无本之木,又非简单的、接力棒式的师承。这是一个不断扬弃、不断创新的过程。与朱光潜深受西方美学家思想影响不同,宗白华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中国艺术与精深卓绝的中国哲学、中国美学融合无间的关系。“宗白华强调‘心源’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这与朱光潜的上述观点,有些许同工之妙。”说到另外一位美学大师,刘鹰有些激动。“我很欣赏高尔泰先生的学术研究精神,他在审美和生存之间,选择了审美。这样的选择不是源自学术的素养,而是基于生命本身的创造本能。”当记者对美学的实用性表示疑惑时,刘鹰咂了一口茶,笑着说:“美学并不能提供直接的方法论,它不是营销学、会计学等。对我来说,它是一种精神食粮,是打开思维可能性的钥匙。”
采访过程中,有无数个工作电话打来,刘鹰迅速反应,给出解决方案。他说自己能保持如此充沛的精力,源于外在的压力,也来自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他希望可以在50岁退休,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自己可以安心在家闭关研究应用型的管理技术和非实用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