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存洪,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政协江西省委员会委员。
现在一些学校对教育的理解存在“窄化”现象,似乎学生学习就是坐在课堂里听课,在他们看来,学校=课堂=座位。学生9~12年(义务教育9年,如上高中,则为12年)如一日,坐在自己1平方米左右的“私有化小空间”里,他们既是这个小空间的主人,也是这个小空间的奴隶。因为考虑安全问题,各种活动被缩减到了最低限度,更别奢谈什么春游、秋游了。这样的教育做下来,学生的考分虽然不低,但是因为缺乏体验、锻炼的机会,“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往往是一句空话,我们津津乐道的“质量好”其实就是“分数高”而已。
应该说,这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无需讳言,跟校长的办学思想也有直接的关系。一些校长觉得自己天天忙于管理,至于教育嘛,更多的应该是教师的事。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所以跟学生接触很少,学生只是在开大会的时候才有机会从远处“遥望”一下自己的校长。正因如此,毕业后回忆自己的中小学学习生活,往往写的是“我的老师”“我的班主任”,很少有写“我的校长”的。
其实,校长拥有最丰富的教育资源,按“学校无空地,处处可以教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可以教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可以教育人”的理念,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教育做足做优。
近代,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就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见世面,长才干。当时广州有学海堂、粤秀、粤华、菊坡和广雅等五大书院,其校长都是由督抚聘请的素有名望的学者,康有为每次同他们会面,都要带上几个学生同往,随行的学生“隅坐旁听,获益不少”。
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是用好用足教育机会的典型。一些国家的大使来校参观,他让学生参与接待;杨利伟邀请他观摩“神九”发射,他带上酷爱航天的学生同往;担任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后,为了锻炼学生,他在学校成立了“人大代表助理团”,让学生帮助搜集舆情民意,调研、写提案;从自己稿费中拿出两万元钱,成立校园投资银行,聘任两名行长,由他们进行“资本运作”;毕业典礼上,为每个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合影留念,并送上几句祝贺或鼓励的话语;学生参加高考,校长与他们一一击掌鼓励;运动会上,穿上学生的校服,与学生一起活动;狂欢节,按照学生的要求扮演加勒比海盗杰克船长……
省内也有一些学校,这方面做得很好。南昌市育新学校、豫章小学等学校,在校史馆里,都是由学生向来宾介绍和讲解。看到学生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真从心底里替他们高兴。
校长在相关的活动中,提供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安排学生参加,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见识广了,胆量大了,表达、沟通、组织等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可能因此而受用终身。与此同时,校长的影响力、正能量也出来了,一举而两得,何乐而不为?
为此,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把握好:一是以转变观念为前提。过去我们总是说学生是“受教育者”,现在很多人很多时候还是这样用的。其实,“受教育者”的“受”,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被动的代名词。校长要从思想深处转变观念,真正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思想观念不端正,就会觉得“小孩子能懂什么,让他们参与活动算哪回事?”这样,“让学生平等参与”的教育行为就难以到位。二是以惠及多数为原则。教育机会应该是“普惠”的,要给更多的孩子以机会。现在一些学校搞活动,总是抽调几个长相好、成绩好的学生,多数孩子靠边站。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儿童所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与承认的那些教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谨记的。有人可能会质疑了:“校长只有一个,机会毕竟有限,那如何能惠及多数孩子呢?”的确,如果仅仅是校长一个人“用足教育机会”,你再怎么用足,机会总是有限的,校长应该引导并带动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甚至全体教职员工树立这种意识,强化这样的行为。如此,校园才能充满成长的机会!
现在一些学校对教育的理解存在“窄化”现象,似乎学生学习就是坐在课堂里听课,在他们看来,学校=课堂=座位。学生9~12年(义务教育9年,如上高中,则为12年)如一日,坐在自己1平方米左右的“私有化小空间”里,他们既是这个小空间的主人,也是这个小空间的奴隶。因为考虑安全问题,各种活动被缩减到了最低限度,更别奢谈什么春游、秋游了。这样的教育做下来,学生的考分虽然不低,但是因为缺乏体验、锻炼的机会,“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往往是一句空话,我们津津乐道的“质量好”其实就是“分数高”而已。
应该说,这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无需讳言,跟校长的办学思想也有直接的关系。一些校长觉得自己天天忙于管理,至于教育嘛,更多的应该是教师的事。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所以跟学生接触很少,学生只是在开大会的时候才有机会从远处“遥望”一下自己的校长。正因如此,毕业后回忆自己的中小学学习生活,往往写的是“我的老师”“我的班主任”,很少有写“我的校长”的。
其实,校长拥有最丰富的教育资源,按“学校无空地,处处可以教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可以教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可以教育人”的理念,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教育做足做优。
近代,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就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见世面,长才干。当时广州有学海堂、粤秀、粤华、菊坡和广雅等五大书院,其校长都是由督抚聘请的素有名望的学者,康有为每次同他们会面,都要带上几个学生同往,随行的学生“隅坐旁听,获益不少”。
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是用好用足教育机会的典型。一些国家的大使来校参观,他让学生参与接待;杨利伟邀请他观摩“神九”发射,他带上酷爱航天的学生同往;担任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后,为了锻炼学生,他在学校成立了“人大代表助理团”,让学生帮助搜集舆情民意,调研、写提案;从自己稿费中拿出两万元钱,成立校园投资银行,聘任两名行长,由他们进行“资本运作”;毕业典礼上,为每个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合影留念,并送上几句祝贺或鼓励的话语;学生参加高考,校长与他们一一击掌鼓励;运动会上,穿上学生的校服,与学生一起活动;狂欢节,按照学生的要求扮演加勒比海盗杰克船长……
省内也有一些学校,这方面做得很好。南昌市育新学校、豫章小学等学校,在校史馆里,都是由学生向来宾介绍和讲解。看到学生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真从心底里替他们高兴。
校长在相关的活动中,提供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安排学生参加,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见识广了,胆量大了,表达、沟通、组织等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可能因此而受用终身。与此同时,校长的影响力、正能量也出来了,一举而两得,何乐而不为?
为此,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把握好:一是以转变观念为前提。过去我们总是说学生是“受教育者”,现在很多人很多时候还是这样用的。其实,“受教育者”的“受”,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被动的代名词。校长要从思想深处转变观念,真正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思想观念不端正,就会觉得“小孩子能懂什么,让他们参与活动算哪回事?”这样,“让学生平等参与”的教育行为就难以到位。二是以惠及多数为原则。教育机会应该是“普惠”的,要给更多的孩子以机会。现在一些学校搞活动,总是抽调几个长相好、成绩好的学生,多数孩子靠边站。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儿童所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与承认的那些教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谨记的。有人可能会质疑了:“校长只有一个,机会毕竟有限,那如何能惠及多数孩子呢?”的确,如果仅仅是校长一个人“用足教育机会”,你再怎么用足,机会总是有限的,校长应该引导并带动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甚至全体教职员工树立这种意识,强化这样的行为。如此,校园才能充满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