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的本质是历史现象的沉淀。东北抗联文化属于特殊化、物质化、精神化的文化形态,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是说,历史是现实真正的根据所在,因此对东北抗联文化进行分析,对当代物质文化乃至精神文化建设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从历史客观性、群众主体性、民族内在精神统一性进行内涵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当代中国梦宏伟蓝图战略的实现提供一点新的思考。
关键词:东北抗联文化 内涵 启示
东北抗联文化随着抗联部队的建立而不断完善,隨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消亡。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和自身条件,建立了许多有利于革命现状的根据地,其中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作为主要的武装力量,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创作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化,展示了极强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当前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发展战略,对其进行再次深入挖掘,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短期内占领了东北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是一夜之间,东北境内响起了抗日救亡的号召。东北抗联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在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下不断壮大发展,成为抗日战争当中重要的武装根据地之一。随着战争不断白热化,根据地的建设也越来越牢固,文化建设伴随着各种条件和因素也不断地壮大成熟。由于战争的现实需要,对当地老百姓的动员鼓励和宣传教育都需要一系列文化活动来支持,共产党在领导东北抗联和老百姓进行革命斗争的同时,文化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东北抗联文化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漫长的艰苦摸索才形成的。
二、历史客观事实下的东北抗联文化
东北抗联文化是一种战时文化形态,它的文化特征是由历史环境所决定的。这种客观事实导致其文化形态的特殊性和偶然性,那就是围绕战争、政治展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抗联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说,它的文化主导战略和精神价值始终是确定的,而且这种内涵一直被贯彻下去,坚定不移地贯穿于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当中。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东北抗联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歌曲还是舞台、摄影等文化形式,都有很强的同一感,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不断展开,无论哪种形式都有着很强烈的革命战斗气质。就拿歌曲来说,著名指挥员李兆麟和他的战友们在1937年创作的《露营之歌》,唱出了抗联将士们“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辛,表达了他们“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的坚定信念,发出了“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的有力号召。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都反映了历史客观事实对东北抗联文化的影响。
三、群众主体构造形态下的东北抗联文化
东北抗联文化是群众主体构造出来的文化,参与者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群众,这些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家园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他们自觉组成统一战线,为战斗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奉献了几乎全部的力量。从客观角度看,这种群众主体构造形态的东北抗联文化从头至尾都展现出了一种大众化的姿态。
在这方面,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由杨靖宇亲自编导、首演于1936年冬天的三场话剧《王小二放牛》。这部话剧取材于一个真实故事:王小二的亲人被日本兵抓走,在东北抗联的帮助下,王小二终于救出了亲人,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后来,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亲人,在王小二的带领下,乡亲们纷纷加入了东北抗联。根据事实改编的话剧在当地广为流传,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民众的抗日热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丰富了抗联文化的底蕴气质。
四、民族内在精神驱动下的东北抗联文化
无论是哪种文化形态,它的最终根据都隐藏在民族文化的最深处,那就是民族精神的内在信念,这种信念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最本质的属性。民族内在精神驱动下的东北抗联文化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
“坚定信念,坚忍不拔,战胜艰难险阻”,这种精神气质极大地鼓励了民众的抗日信念。纵观历史,东北抗联文化就是一出活的戏剧,它真实、毫无保留地再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形成了文化共同体,让民族精神得到了极致的展现,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东北抗联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共同体,它由许多部分组成,表面上互相独立,实则指向同一个目标,由同一种信念支配,像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永刻人们心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东北抗联文化作为宝贵的历史财富,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真正的精神文化是永远不过时的,作为本质呈现出来的有限结果,既具有内在的丰富性,也具有外在的超越性,结合当前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再次从这段历史里汲取营养和教训,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洪兴.历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J].奋斗,2016(08).
(作者简介:王铁梅,女,本科,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舞蹈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东北抗联文化 内涵 启示
东北抗联文化随着抗联部队的建立而不断完善,隨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消亡。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和自身条件,建立了许多有利于革命现状的根据地,其中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作为主要的武装力量,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创作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化,展示了极强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当前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发展战略,对其进行再次深入挖掘,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短期内占领了东北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是一夜之间,东北境内响起了抗日救亡的号召。东北抗联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在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下不断壮大发展,成为抗日战争当中重要的武装根据地之一。随着战争不断白热化,根据地的建设也越来越牢固,文化建设伴随着各种条件和因素也不断地壮大成熟。由于战争的现实需要,对当地老百姓的动员鼓励和宣传教育都需要一系列文化活动来支持,共产党在领导东北抗联和老百姓进行革命斗争的同时,文化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东北抗联文化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漫长的艰苦摸索才形成的。
二、历史客观事实下的东北抗联文化
东北抗联文化是一种战时文化形态,它的文化特征是由历史环境所决定的。这种客观事实导致其文化形态的特殊性和偶然性,那就是围绕战争、政治展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抗联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说,它的文化主导战略和精神价值始终是确定的,而且这种内涵一直被贯彻下去,坚定不移地贯穿于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当中。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东北抗联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歌曲还是舞台、摄影等文化形式,都有很强的同一感,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不断展开,无论哪种形式都有着很强烈的革命战斗气质。就拿歌曲来说,著名指挥员李兆麟和他的战友们在1937年创作的《露营之歌》,唱出了抗联将士们“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辛,表达了他们“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的坚定信念,发出了“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的有力号召。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都反映了历史客观事实对东北抗联文化的影响。
三、群众主体构造形态下的东北抗联文化
东北抗联文化是群众主体构造出来的文化,参与者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群众,这些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家园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他们自觉组成统一战线,为战斗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奉献了几乎全部的力量。从客观角度看,这种群众主体构造形态的东北抗联文化从头至尾都展现出了一种大众化的姿态。
在这方面,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由杨靖宇亲自编导、首演于1936年冬天的三场话剧《王小二放牛》。这部话剧取材于一个真实故事:王小二的亲人被日本兵抓走,在东北抗联的帮助下,王小二终于救出了亲人,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后来,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亲人,在王小二的带领下,乡亲们纷纷加入了东北抗联。根据事实改编的话剧在当地广为流传,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民众的抗日热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丰富了抗联文化的底蕴气质。
四、民族内在精神驱动下的东北抗联文化
无论是哪种文化形态,它的最终根据都隐藏在民族文化的最深处,那就是民族精神的内在信念,这种信念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最本质的属性。民族内在精神驱动下的东北抗联文化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
“坚定信念,坚忍不拔,战胜艰难险阻”,这种精神气质极大地鼓励了民众的抗日信念。纵观历史,东北抗联文化就是一出活的戏剧,它真实、毫无保留地再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形成了文化共同体,让民族精神得到了极致的展现,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东北抗联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共同体,它由许多部分组成,表面上互相独立,实则指向同一个目标,由同一种信念支配,像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永刻人们心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东北抗联文化作为宝贵的历史财富,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真正的精神文化是永远不过时的,作为本质呈现出来的有限结果,既具有内在的丰富性,也具有外在的超越性,结合当前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再次从这段历史里汲取营养和教训,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洪兴.历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J].奋斗,2016(08).
(作者简介:王铁梅,女,本科,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舞蹈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