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结构中,给排水系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因为其质量会对建筑的整体性能造成十分关键的影响,好的给排水系统能够更好的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建筑中给排水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能建筑;给排水;控制系统
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对建筑的质量非常的关注,同时对建筑的使用功能也十分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材料,同时很多新的技术也出现在了施工中,这也给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当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想更好的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除了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还要对实时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1.建筑给排水系统概述
建筑给水的种类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生活,一类是消防,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其所要实现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这三种用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就是将室外给水工程中所提供的水源分配到需要的地方,这样也就给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从而也更好的保证了人们生活的平稳运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给水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下笔者对几种给水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是直接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比较适用于废水管网的运行条件,这种给水方式能够在任何一个时间段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所以这种方式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给水方式。其次是水泵和水箱联合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也有其使用范围,如果室外的用水管网水压比建筑内部用水管网的水压低并且建筑物内部的用水量又不是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就比较适合用这样的给水方式。再次是水泵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对那些建筑外部管网在运行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建筑内部用水需求,同时建筑物内部用水也非常多,不同时段用水量差别较大的情况。最后一种是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比较适用于高层建筑,在供水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建筑的高度所产生的水压,把建筑物分成两个区域进行分别供水在下半区可以用城市的供水管网来实现供水,而上半区就可以用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
所以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中也一定要由专业的人员依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际的情况对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2.给排水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系统的组成
根据现场条件及有关设计要求,各台泵的型号和主要参数如下:生活泵型号:DFG40-50A/2,功率3kw,最大扬程44m;消防泵型号:DFG40-32A/2,功率1.5kw,最大扬程28m;回水泵型号:DFG40-32A/2,功率0.75kw,最大扬程16m;给水泵包括生活和消防泵。设置生活泵一台,采用变频控制,可实现不间断恒压供水。为了使水重复利用,配置一台回水泵。回水泵用以排除水槽(低位水箱)的蓄水,模拟工程排水系统。考虑消防联动,设置消防泵一台,选用无扩展PCC(带通信接口)为单元控制器,采用两地手/自动混合控制及监控及直接操控方式,满足智能建筑对建筑给排水的基本控制要求的实现。
2.2系统控制要求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进行现场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做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做好给排水系统的监督和维护工作,使其能够更好的保证系统运行的合理性,也就是要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中不管用户的用水需求如何变化,水泵都能够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便能够使得系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运行。
给排水的监控系统需随时监视大楼给排水系统,并自动储水及排水;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或需要维护时,及时发出信号,通知管理人员处理。给排水系统监控主要包括水泵的自动启停控制、水泵的故障报警、水泵的运行状态监测、水箱水位监测等,通过程序设计来满足自动控制要求,即根据水箱的高低水位信号来控制水泵的启/停,并且进行溢水和枯水预警。本系统的控制要求如下:
(1)高位水箱與低位水箱中均设液位计,将水位信号送至B&RPCC2003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
(2)回水泵应同时接受这两个水箱的制约。当低位水箱处于低水位时,为了避免水泵的空转,无论高水位水箱如何,回水泵都不能启动。
(3)应设有3台电动机运行指示器及自动鼓掌显示、液位显示。3抬电机均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对于变频器启动时,应先是接触器通电,然后变频器通电。
2.3系统设计
(1)主电路设计,由于功率最大的电动机仅为3kw,故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各电机均设有过载保护FR1,FR2,FR3。各台水泵均设有短路保护装置。(2)PC选择及I/O分配,根据上述控制要求可统计出现输入信号10个,输出信号5个,故可选用R&BPCC2003输入模块为DI435和混合模块CM211,它可实现16点输入和8点输出,因此在本系统使用尚有余量,可供增加备用泵时使用。
2.4 PC接线图设计
PC接线图只要根据上述I/O分配关系和DI435,CM211端子排列位置进行响应的接线即可。
2.5系统控制要求
系统控制要求给排水系统的监控和管理由现场控制和集控中心来实现,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给排水的合理调度,也就是说,无论用户用水量怎样变化,水泵都能及时改变其运行方式,实现水泵的最佳运行。
给排水的监控系统需随时监视大楼给排水系统,并自动储水及排水;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或需要维护时,及时发出信号,通知管理人员处理。给排水系统监控主要包括水泵的自动启停控制、水泵的故障报警、水泵的运行状态监测、水箱水位监测等,通过程序设计来满足自动控制要求,即根据水箱的高低水位信号来控制水泵的启/停,并且进行溢水和枯水预警。当水泵出现故障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当发生火灾时,根据火灾信号的性质立即启动消防泵。
本系统的控制要求如下:
(1)高位水箱与低位水箱中均设液位计,将水位信号送至B&RPC2003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2)回水泵应同时接受这两个水箱的制约。当低位水箱处于低水位时,为了避免水泵的空转,无论高水位水箱水位如何,回水泵都不能启动;(3)应设有3台电动机运行指示及自动故障显示、液位显示。3台电机均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对于变频器启动时,应先是接触器通电,然后变频器通电;停止时,变频器先停止运行,然后接触器断电;(4)设手动/自动方式转换。手动时,可由操纵者分别启动每台水泵;自动时,制定启动运行后,由控制器根据高/低位水箱的液位计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判断后,对3台水泵运行实现自动控制;手动时三台水泵可同时运行,而自动时生活泵和消防泵不能同时运行;(5)对生活泵要能实现恒压供水。手动控制时,变频器解除;(6)实现集中控制台、实验台、现场水泵三地控制。
3.结语
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物提出的更高要求,相关人员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建筑自身的功能,建筑给排水实时控制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所以一定要重视对这一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以便能够充分的实现其性能。
【参考文献】
[1]伍佳.谈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
[2]郭航,苏伟平.浅析如何防治消防给水系统的超压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4(11).
[3]赵树荣.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初探[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
[4]安志鹏.论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
[5]赵丹丹.新型建筑给水塑料管应用技术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
【关键词】智能建筑;给排水;控制系统
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对建筑的质量非常的关注,同时对建筑的使用功能也十分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材料,同时很多新的技术也出现在了施工中,这也给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当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想更好的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除了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还要对实时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1.建筑给排水系统概述
建筑给水的种类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生活,一类是消防,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其所要实现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这三种用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就是将室外给水工程中所提供的水源分配到需要的地方,这样也就给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从而也更好的保证了人们生活的平稳运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给水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下笔者对几种给水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是直接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比较适用于废水管网的运行条件,这种给水方式能够在任何一个时间段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所以这种方式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给水方式。其次是水泵和水箱联合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也有其使用范围,如果室外的用水管网水压比建筑内部用水管网的水压低并且建筑物内部的用水量又不是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就比较适合用这样的给水方式。再次是水泵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对那些建筑外部管网在运行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建筑内部用水需求,同时建筑物内部用水也非常多,不同时段用水量差别较大的情况。最后一种是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比较适用于高层建筑,在供水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建筑的高度所产生的水压,把建筑物分成两个区域进行分别供水在下半区可以用城市的供水管网来实现供水,而上半区就可以用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
所以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中也一定要由专业的人员依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际的情况对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2.给排水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系统的组成
根据现场条件及有关设计要求,各台泵的型号和主要参数如下:生活泵型号:DFG40-50A/2,功率3kw,最大扬程44m;消防泵型号:DFG40-32A/2,功率1.5kw,最大扬程28m;回水泵型号:DFG40-32A/2,功率0.75kw,最大扬程16m;给水泵包括生活和消防泵。设置生活泵一台,采用变频控制,可实现不间断恒压供水。为了使水重复利用,配置一台回水泵。回水泵用以排除水槽(低位水箱)的蓄水,模拟工程排水系统。考虑消防联动,设置消防泵一台,选用无扩展PCC(带通信接口)为单元控制器,采用两地手/自动混合控制及监控及直接操控方式,满足智能建筑对建筑给排水的基本控制要求的实现。
2.2系统控制要求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进行现场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做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做好给排水系统的监督和维护工作,使其能够更好的保证系统运行的合理性,也就是要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中不管用户的用水需求如何变化,水泵都能够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便能够使得系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运行。
给排水的监控系统需随时监视大楼给排水系统,并自动储水及排水;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或需要维护时,及时发出信号,通知管理人员处理。给排水系统监控主要包括水泵的自动启停控制、水泵的故障报警、水泵的运行状态监测、水箱水位监测等,通过程序设计来满足自动控制要求,即根据水箱的高低水位信号来控制水泵的启/停,并且进行溢水和枯水预警。本系统的控制要求如下:
(1)高位水箱與低位水箱中均设液位计,将水位信号送至B&RPCC2003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
(2)回水泵应同时接受这两个水箱的制约。当低位水箱处于低水位时,为了避免水泵的空转,无论高水位水箱如何,回水泵都不能启动。
(3)应设有3台电动机运行指示器及自动鼓掌显示、液位显示。3抬电机均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对于变频器启动时,应先是接触器通电,然后变频器通电。
2.3系统设计
(1)主电路设计,由于功率最大的电动机仅为3kw,故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各电机均设有过载保护FR1,FR2,FR3。各台水泵均设有短路保护装置。(2)PC选择及I/O分配,根据上述控制要求可统计出现输入信号10个,输出信号5个,故可选用R&BPCC2003输入模块为DI435和混合模块CM211,它可实现16点输入和8点输出,因此在本系统使用尚有余量,可供增加备用泵时使用。
2.4 PC接线图设计
PC接线图只要根据上述I/O分配关系和DI435,CM211端子排列位置进行响应的接线即可。
2.5系统控制要求
系统控制要求给排水系统的监控和管理由现场控制和集控中心来实现,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给排水的合理调度,也就是说,无论用户用水量怎样变化,水泵都能及时改变其运行方式,实现水泵的最佳运行。
给排水的监控系统需随时监视大楼给排水系统,并自动储水及排水;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或需要维护时,及时发出信号,通知管理人员处理。给排水系统监控主要包括水泵的自动启停控制、水泵的故障报警、水泵的运行状态监测、水箱水位监测等,通过程序设计来满足自动控制要求,即根据水箱的高低水位信号来控制水泵的启/停,并且进行溢水和枯水预警。当水泵出现故障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当发生火灾时,根据火灾信号的性质立即启动消防泵。
本系统的控制要求如下:
(1)高位水箱与低位水箱中均设液位计,将水位信号送至B&RPC2003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2)回水泵应同时接受这两个水箱的制约。当低位水箱处于低水位时,为了避免水泵的空转,无论高水位水箱水位如何,回水泵都不能启动;(3)应设有3台电动机运行指示及自动故障显示、液位显示。3台电机均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对于变频器启动时,应先是接触器通电,然后变频器通电;停止时,变频器先停止运行,然后接触器断电;(4)设手动/自动方式转换。手动时,可由操纵者分别启动每台水泵;自动时,制定启动运行后,由控制器根据高/低位水箱的液位计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判断后,对3台水泵运行实现自动控制;手动时三台水泵可同时运行,而自动时生活泵和消防泵不能同时运行;(5)对生活泵要能实现恒压供水。手动控制时,变频器解除;(6)实现集中控制台、实验台、现场水泵三地控制。
3.结语
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物提出的更高要求,相关人员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建筑自身的功能,建筑给排水实时控制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所以一定要重视对这一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以便能够充分的实现其性能。
【参考文献】
[1]伍佳.谈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
[2]郭航,苏伟平.浅析如何防治消防给水系统的超压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4(11).
[3]赵树荣.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初探[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
[4]安志鹏.论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
[5]赵丹丹.新型建筑给水塑料管应用技术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