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的形式多样,我校与企业为适应社会需求共同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道路,通过实践总结,全面展示培训过程,分析其重要意义。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秉承“以人为本,适应社会,追求发展;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与广东江门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课堂—工作间”“课堂—岗位”“学生—企业” 零距离联合办学模式。量体裁衣,为企业“订单式” 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学校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 双方共同制定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 利用合作双方的资源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学生毕业后, 经学生与企业共同选择后, 学生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企业状况
广东江门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 主要从事数控机床设备的生产和研发, 生产三轴、四轴及五轴联动高速数控雕铣机,鞋模机、玻璃数控加工中心、高速钻削中心、六自由度机械人、光纤激光切割机等, 产品远销至德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强国。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急需大量拥有相关技术的高级技工人才, 如机床装配检测、售后服务、数控技术培训人员等人才。
二、校企合作现状
新会机电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以数控、模具、机电、汽车为主要专业的综合性技能培训学校, 现有学生6000 多人。以往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定向计划招生
2005 年学校与当地一间造纸企业合作, 开设机电专业(造纸设备) 人才培养。学校通过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关的课程进行教学, 企业为就读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和实习岗位, 学生毕业后到该企业工作。合作过程中, 一方面由于学校缺乏造纸专业的教师和设备, 专业技能不突出;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不大, 技术含量少, 学生到企业实习得不到锻炼, 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 学生与企业间没有培养协议, 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该企业工作, 企业无法得到合适的人才, 校企合作得不到延续。
2. 顶岗实习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和“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的精神, 中职学生推行2 1 的教学模式。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 在就读期间分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 学生在实习中在技能和心理素质上都得到一定的锻炼。但由于企业的需求与学校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企业急需的是一线生产工人,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得不到先关专业技能培训, 逐渐沦为普通劳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学生众多, 对口实习岗位不足, 学生不能完全对岗实习。
3. 举办人才招聘会,推荐毕业生
近几年来, 学校为解决学生就业, 通过与各界友好企业合作, 每年定期举行人才招聘会。由于企业需求与学生专业技能存在较大的差距, 学生到企业后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和磨合。通过双方了解沟通的深入, 部分学生因不满意企业的待遇和环境而离开企业, 部分学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被解雇, 造成双方在资源和时间上的损失。
三、走“订单式” 人才培养
1. 把握机遇学校与科杰机械自动化公司多年来在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推荐、技能培训上已经有多年的良好合作, 学校开设的数控、模具等专业与企业的需求基本相适应。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技能人才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的高级技工班能正好适应它的需要。
2. “订单式” 人才培训班建立方案
(1) 组班
学校在09 级高级工班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两个专业, 毕业时间2011 年7 月), 通过学校宣传发动, 学生自愿报名, 以及学校和企业共同挑选的方式组建培训班, 人数在50 人以内(最后报名人数51 人)。
(2) 培训程序及管理
为规范培训过程, 提高培养效益, 培训过程分两个阶段, 并作出以下要求:
①第一阶段:
a) 面向所有参加培训学生, 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
b) 在第一阶段, 参与培训并满勤的学生, 给予满勤奖励金。
c) 不愿意参加第二阶段培训以及考核不及格的同学培训结束。
②第二阶段:
a) 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课程后, 对学生进行筛选和分组, 开始第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专项技能的教授和强化。
b) 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 在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 三方签订“就业协议”。
c) 在培训过程中, 企业对受训学生表现进行考评, 评选出表现好的学生, 按优良、优秀、优异三个等级进行奖励(奖励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0%左右)。同时, 得奖者在企业就业后可缩减试用期。
在培养过程中,采取“双向选择”机制, 一方面由企19科杰公司技术人员指导学生操作业不定期对本班学员进行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 不合格的, 随时淘汰; 另一方面, 如果学生自己感觉不适应这种模式, 可以随时申请退出。
(3) 教学培训模式
学生要在正常上课时间完成学期教学计划的各项教学任务, 企业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 如利用晚上或双休日等时间进行。企业制定培训计划, 学校根据培训计划和学校教学安排, 安排组织培训班的上课工作, 包括人员的通知、上课地点的安排、设备设施的准备。培训指导老师主要由企业指派, 专业培训设备仪器(学校不能满足培训需要的时候)由企业提供。根据培训需要, 企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专业技能培训。
(4) 就业安排
在完成全部培训项目之后, 企业考核和选择培训班的学生, 并经与学校协商后, 达到企业要求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四、培训过程整个培训计划为避免与学校教学计划相冲突, 培训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1. 第一阶段: 相互了解和交流
第一、二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通过企业人事部和培训部的人员讲解企业的状况、企业文化、员工福利待遇、数控设备基础知识等内容, 让学生对企业有初步的了解。
第三课是一次富有特色的活动, 活动被安排在学校舞蹈室进行。活动过程更是一场团队精神的扩展培训。活动中通过团队拓展游戏如二人三足、钻呼啦圈、顶皮球等活动, 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通过问答和游戏, 记录和考核学生在基础专业知识、个人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流等特点。
第一阶段结束后, 有2 个同学因个人原因退出培训班。在本阶段培训过程中, 学生纪律表现出乎意料地好, 与平时上课大相径庭, 学习热情高涨, 期间只有一个学生因交通问题迟到而得不到满勤奖。
2. 第二阶段: 专项技能的教授和强化
第二阶段课程根据培训特点和设备要求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由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 第二部分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
(1) 第一部分: 基础专业技能培训在培训
过程中培训人员在实操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考核, 记录各人的情况学习情况, 包括接受能力、形象、主动性、沟通能力、吃苦精神、团队精神等方面, 以作为第二部分分组定位的依据。由于涉及企业的专业技术, 培训讲师和指导人员都有企业派遣, 部分设备和专业工具由企业提供, 机床设备使用学校现有的佳铁系统雕铣机。企业技术员对机床知识的讲解, 让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有了更高一层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争相比试, 希望有更好的表现以获得理想的职位。
(2) 第二部分: 岗位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第二阶段第一部分的培训, 企业对学生能力的了解已经基本清楚, 接下来是对培训班的同学进行岗位(职位) 的指定以及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由于岗位种类多样,因此第二部分的培训学习安排到企业进行, 培训时间定在寒假期间进行, 为期两周。学生到企业后, 所有管理事宜由企业负责。分组后的学生各自在指定的岗位上接受培训, 学生按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考核和管理。企业不断对学生进行岗位考核, 优胜劣汰。最终通过考核的同学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岗位。
五、培训总结
1. 校企共赢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和目标,并在学校造就一个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学校相关专业老师在参与培训过程中, 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交流, 专业技能等到了较好的提高。
企业通过培训班, 提前在学校物色到合适的优质员工,在激烈的高级技工人才争夺中取得先机。缩短企业员工岗前培训时间, 并更好地解决以往招聘中, 如由于企业与员工互相之间不适应, 出现的员工流失、影响生产需求、浪费培训资源等问题。
2. 存在问题与不足
本次“订单式”人才培训,企业和学校双方都高度重视,并在培训过程中,在人力资源和设备上都给予了重大的支持,特别是企业一方。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是成功的关键。但社会上大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不重视人才的培养,要大力推广这次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找到合适的对口企业,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很多,但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本次培训中。如数控机床系统检测平台, 学校有多台华中数控系统的检测平台,但由于与佳铁系统不相同而被弃用,最终要由企业派送相关系统设备。学校的相关专业老师未能发挥技术培训作用,由于对企业机床设备和技术的了解不足而无法对学生提供较好的帮助。
总之,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专业技能的交流、教育资源的互补等方面将会不断提高和增加。在企业的真诚协助之下,学校的教学将更加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学校将作为一个社会人才的缔造者,为社会企业提供更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型专业人才。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秉承“以人为本,适应社会,追求发展;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与广东江门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课堂—工作间”“课堂—岗位”“学生—企业” 零距离联合办学模式。量体裁衣,为企业“订单式” 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学校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 双方共同制定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 利用合作双方的资源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学生毕业后, 经学生与企业共同选择后, 学生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企业状况
广东江门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 主要从事数控机床设备的生产和研发, 生产三轴、四轴及五轴联动高速数控雕铣机,鞋模机、玻璃数控加工中心、高速钻削中心、六自由度机械人、光纤激光切割机等, 产品远销至德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强国。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急需大量拥有相关技术的高级技工人才, 如机床装配检测、售后服务、数控技术培训人员等人才。
二、校企合作现状
新会机电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以数控、模具、机电、汽车为主要专业的综合性技能培训学校, 现有学生6000 多人。以往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定向计划招生
2005 年学校与当地一间造纸企业合作, 开设机电专业(造纸设备) 人才培养。学校通过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关的课程进行教学, 企业为就读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和实习岗位, 学生毕业后到该企业工作。合作过程中, 一方面由于学校缺乏造纸专业的教师和设备, 专业技能不突出;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不大, 技术含量少, 学生到企业实习得不到锻炼, 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 学生与企业间没有培养协议, 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该企业工作, 企业无法得到合适的人才, 校企合作得不到延续。
2. 顶岗实习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和“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的精神, 中职学生推行2 1 的教学模式。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 在就读期间分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 学生在实习中在技能和心理素质上都得到一定的锻炼。但由于企业的需求与学校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企业急需的是一线生产工人,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得不到先关专业技能培训, 逐渐沦为普通劳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学生众多, 对口实习岗位不足, 学生不能完全对岗实习。
3. 举办人才招聘会,推荐毕业生
近几年来, 学校为解决学生就业, 通过与各界友好企业合作, 每年定期举行人才招聘会。由于企业需求与学生专业技能存在较大的差距, 学生到企业后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和磨合。通过双方了解沟通的深入, 部分学生因不满意企业的待遇和环境而离开企业, 部分学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被解雇, 造成双方在资源和时间上的损失。
三、走“订单式” 人才培养
1. 把握机遇学校与科杰机械自动化公司多年来在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推荐、技能培训上已经有多年的良好合作, 学校开设的数控、模具等专业与企业的需求基本相适应。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技能人才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的高级技工班能正好适应它的需要。
2. “订单式” 人才培训班建立方案
(1) 组班
学校在09 级高级工班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两个专业, 毕业时间2011 年7 月), 通过学校宣传发动, 学生自愿报名, 以及学校和企业共同挑选的方式组建培训班, 人数在50 人以内(最后报名人数51 人)。
(2) 培训程序及管理
为规范培训过程, 提高培养效益, 培训过程分两个阶段, 并作出以下要求:
①第一阶段:
a) 面向所有参加培训学生, 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
b) 在第一阶段, 参与培训并满勤的学生, 给予满勤奖励金。
c) 不愿意参加第二阶段培训以及考核不及格的同学培训结束。
②第二阶段:
a) 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课程后, 对学生进行筛选和分组, 开始第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专项技能的教授和强化。
b) 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 在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 三方签订“就业协议”。
c) 在培训过程中, 企业对受训学生表现进行考评, 评选出表现好的学生, 按优良、优秀、优异三个等级进行奖励(奖励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0%左右)。同时, 得奖者在企业就业后可缩减试用期。
在培养过程中,采取“双向选择”机制, 一方面由企19科杰公司技术人员指导学生操作业不定期对本班学员进行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 不合格的, 随时淘汰; 另一方面, 如果学生自己感觉不适应这种模式, 可以随时申请退出。
(3) 教学培训模式
学生要在正常上课时间完成学期教学计划的各项教学任务, 企业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 如利用晚上或双休日等时间进行。企业制定培训计划, 学校根据培训计划和学校教学安排, 安排组织培训班的上课工作, 包括人员的通知、上课地点的安排、设备设施的准备。培训指导老师主要由企业指派, 专业培训设备仪器(学校不能满足培训需要的时候)由企业提供。根据培训需要, 企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专业技能培训。
(4) 就业安排
在完成全部培训项目之后, 企业考核和选择培训班的学生, 并经与学校协商后, 达到企业要求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四、培训过程整个培训计划为避免与学校教学计划相冲突, 培训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1. 第一阶段: 相互了解和交流
第一、二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通过企业人事部和培训部的人员讲解企业的状况、企业文化、员工福利待遇、数控设备基础知识等内容, 让学生对企业有初步的了解。
第三课是一次富有特色的活动, 活动被安排在学校舞蹈室进行。活动过程更是一场团队精神的扩展培训。活动中通过团队拓展游戏如二人三足、钻呼啦圈、顶皮球等活动, 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通过问答和游戏, 记录和考核学生在基础专业知识、个人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流等特点。
第一阶段结束后, 有2 个同学因个人原因退出培训班。在本阶段培训过程中, 学生纪律表现出乎意料地好, 与平时上课大相径庭, 学习热情高涨, 期间只有一个学生因交通问题迟到而得不到满勤奖。
2. 第二阶段: 专项技能的教授和强化
第二阶段课程根据培训特点和设备要求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由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 第二部分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
(1) 第一部分: 基础专业技能培训在培训
过程中培训人员在实操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考核, 记录各人的情况学习情况, 包括接受能力、形象、主动性、沟通能力、吃苦精神、团队精神等方面, 以作为第二部分分组定位的依据。由于涉及企业的专业技术, 培训讲师和指导人员都有企业派遣, 部分设备和专业工具由企业提供, 机床设备使用学校现有的佳铁系统雕铣机。企业技术员对机床知识的讲解, 让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有了更高一层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争相比试, 希望有更好的表现以获得理想的职位。
(2) 第二部分: 岗位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第二阶段第一部分的培训, 企业对学生能力的了解已经基本清楚, 接下来是对培训班的同学进行岗位(职位) 的指定以及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由于岗位种类多样,因此第二部分的培训学习安排到企业进行, 培训时间定在寒假期间进行, 为期两周。学生到企业后, 所有管理事宜由企业负责。分组后的学生各自在指定的岗位上接受培训, 学生按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考核和管理。企业不断对学生进行岗位考核, 优胜劣汰。最终通过考核的同学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岗位。
五、培训总结
1. 校企共赢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和目标,并在学校造就一个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学校相关专业老师在参与培训过程中, 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交流, 专业技能等到了较好的提高。
企业通过培训班, 提前在学校物色到合适的优质员工,在激烈的高级技工人才争夺中取得先机。缩短企业员工岗前培训时间, 并更好地解决以往招聘中, 如由于企业与员工互相之间不适应, 出现的员工流失、影响生产需求、浪费培训资源等问题。
2. 存在问题与不足
本次“订单式”人才培训,企业和学校双方都高度重视,并在培训过程中,在人力资源和设备上都给予了重大的支持,特别是企业一方。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是成功的关键。但社会上大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不重视人才的培养,要大力推广这次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找到合适的对口企业,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很多,但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本次培训中。如数控机床系统检测平台, 学校有多台华中数控系统的检测平台,但由于与佳铁系统不相同而被弃用,最终要由企业派送相关系统设备。学校的相关专业老师未能发挥技术培训作用,由于对企业机床设备和技术的了解不足而无法对学生提供较好的帮助。
总之,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专业技能的交流、教育资源的互补等方面将会不断提高和增加。在企业的真诚协助之下,学校的教学将更加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学校将作为一个社会人才的缔造者,为社会企业提供更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