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榨菜全过程和安全控制要求及《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与示范区组织保障、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监管、种植过程疫病防控、预警通报与应急、质量安全诚信和多元化国际市场等体系有机融合,建立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平台。3年的实践运行结果显示,出口涪陵榨菜安全水平提高,知名度提高,管理体系得到认可。分析了示范区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涪陵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GB/T26407;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TS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82-03
Abstract Based on pickle process and safety control requirements,systems 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area,pickle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ization,chemical and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control,traceability,inspection and test,plan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alert and treatment,enterprise integrity and multiple international trade market were combined by GB/T26407 Reg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fety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platform of export pickle quality and safety demonstration area was established. 3 years of practical oper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security levels of export Fuling pickle were increased,more known, management system was recognized. Problems in demonstr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 export Fuling pickle;quality and safety demonstration area;GB/T26407;management systems
出口涪陵榨菜面临较多的技术贸易壁垒[1],出口榨菜风险预警时有发生[2],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涪陵区乃至重庆地区社会经发展影响深远[3]。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理念為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我国从2003年开始探索从源头确保出口食品安全的模式[4],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在全国范围加以推广应用,发布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指导意见,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5]。推出“公司 基地 标准”的生产管理多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原料及食用安全[6-13]。但缺少区域性的系统管理研究,模式的运行存在局限性[14]。《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于2011年发布[15],为规范质量安全示范区体系提供了标准化的可能,但应用研究并不多见。2013—2015年在出口涪陵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中导入《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应用研究,为保证榨菜安全方法探索和提供长效机制。
1 研究内容
(1)涪陵榨菜产业特点及出口榨菜关键环节。收集分析涪陵榨菜产业和出口特点,研究提出出口榨菜关键环节。
(2)出口涪陵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平台建设。导入《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 要求(GB/T26407)》,建立基于出口榨菜质量安全标准化、化学品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监管、种植过程疫病防控、预警通报与应急处置、质量安全诚信、多元化国际市场等八大体系的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
(3)分析出口涪陵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2 结果
2.1 涪陵榨菜产业特点及关键环节
2.1.1 产业特点。一是历史悠久。榨菜种植加工生产历史逾百年,出口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二是影响大。2012年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4.73万hm2,青菜头总产量127.6万t,加工榨菜40万t,销售收入17.8亿元。涉及5万种植农民根本利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三是产业链长。种植、鲜(渍)菜头、初级加工、中级加工和深加工;包装多(4类);辅料与添加剂多(6种以上)。四是出口国别较多。涉及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总量不大(年约1.5万t)。五是生产企业较多。7个,但出口企业单个规模不大(约3 000 t)。六是品种较多。鲜—深加工均有,但出口品牌不多(3种)。七是风险较高。加工工艺及组份、包装种类较多。国内与国外安全要求差异显著,内销和外销加工共存。系统、全过程安全控制实例研究不多;出口榨菜源头、包装、加工过程、添加剂管理等安全控制规范不全。非传统安全因素未引起重视;与检验监管结合研究不多。八是带动和示范效应较好。榨菜种植与加工产业飞速发展,涪陵榨菜涉及1万余菜农,榨菜产业链40亿元。
2.1.2 关键环节。出口榨菜安全源头控制—出口榨菜加工过程控制—出口检验检疫要求3个主要环节。 2.2 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平台建设
截至目前,榨菜种植地区不仅在重庆、四川,在湖北、湖南、浙江、宁夏、江苏、福建等以及河北等北方地区共20余省市也呈发展趋势。建立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具有相当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2.2.1 GB/T26407-2011标准导入。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导入《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2011)》,实现长效化,规范化、可持续改进、编制了《涪陵区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2.2.2 八大体系建设。建立涪陵区出口榨菜质量安全标准化、化学品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监管、种植过程疫病防控、预警通报与应急处置、质量安全诚信、多元化国际市场等八大体系的程序文件为管理手册的支撑。编制了系统的出口榨菜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建立了出口榨菜种植基地备案与评估等16个制度,内部检查等50个记录,构成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
2.2.3 青菜头种植基地建设。一是种植管理。青菜头种植基地安全控制,建立了出口榨菜种植基地备案与评估制度。开展基地土壤,灌溉用水等抽样送检,获取检测报告,并据此评价安全水平。二是日常管理。经考核合格的基地,编入出口榨菜备案基地名录。名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地理位置、数量、面积、植保员、榨菜加工企业、管理制度等。三是自主管理。重点关注基地安全、用药规范、标识等,开展病虫害防控、用药管理,做好日常生产记录,撰写基地年度质量安全报告。 四是种植基地安全评估。新增出口榨菜种植基地按风险检测要求开展检测、评定。获取农业、环保部门监测结果实施合格评定。关注榨菜前茬期农药使用情况,获取基地前茬期用药情况。
2.2.4 出口榨菜全过程安全模式构建。基于出口榨菜分类体系研究,将榨菜原料——青菜头、不同加工度的榨菜均纳入出口榨菜示范区建设管理内容。消化吸收应用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广泛采用的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方法,基于“从农场到餐桌”的理念,构建了出口榨菜全过程模式,建立了“四不同”检验监管模式。
编制了出口榨菜质量安全技术规范:I源头控制要求;II加工过程控制要求;III检验检疫要求。
源头控制包括了种植基地安全测试与评估、种植过程投入品管理、主要辅料安全测试与控制、榨菜包装安全测试与控制四大内容。
加工过程控制包括HACCP体系改进与持续应用、制定GMP、SSOP和榨菜防护计划(food defence )技术应用、建立基于编码和记录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了加工过程安全技术体系。基于榨菜加工过程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因子变化规律与特征,创建了榨菜有毒有害元素ICP-MS法,榨菜苏丹红HPLC前处理改进方法,土壤中菊酯和有机磷气相色谱法等。
加工过程控制要求包括从加工控制要求(加工厂、生产设施、设备和工具、卫生要求)、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实施、加工工艺流程、加工人员意识与能力,培训、包装、储存和运输、标识与溯源管理、不合格处理、风险分析和质量记录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检验检疫要求包括从企业产品自我控制(出口榨菜分类、安全质量指标、监控计划、自我控制能力、检验人员能力与培训、检验规则、检验分类、判定规则)、检疫、包装,储存和运输、标识与溯源管理、召回管理、质量记录等方面进行规范。
“四不同”检验监管模式,即不同榨菜生产企业,生产不同榨菜类型,出口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檢验监管放行模式。由于不同榨菜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生产的榨菜类型也可能不同,不同国家对榨菜安全卫生要求不同,采取不同检验监管模式具针对性性,实现差别化管理。
2.2.5 建设成效。
一是出口榨菜安全水平提高。①源头无隐患:出口榨菜源头控制包括了种植基地、种植过程、榨菜加工用主要辅料、榨菜包装的安全控制,从源头实现控制。示范区内备案青菜头种植基地616.87 hm2,安全风险监控185批,发现风险2批,取消备案22 .00hm2。形成出口榨菜种植基地风险测试与安全评估报告。2013年2月对19个乡镇、2个品种的涪陵青菜头,102份样品,依NY/T761-2008检测有机氯、有机磷、菊酯和杀菌剂等22个参数,结果均符合安全要求。禁有农药百菌清不合格次数0。②投入无违禁:对2家青菜头种植过程用农药销售商实施备案管理。示范区榨菜加工企业定点采购,不销售、不采购、不购买禁用化学投入品。示范区采购2批农药,符合进口国家和地区相关管理规定。③管理无盲区:建立榨菜安全全过程控制技术,编制了出口榨菜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部分为源头控制要求;第2部分为加工过程控制要求;第3部分为检验检疫要求。结合诚信管理,实现全过程控制。④出口无障碍:应用“四不同”出口榨菜检验监管模式和全过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等。2011年至2013年10月,涪陵区出口榨菜示范区出口1 048批,19 791.3 t至日本、美国、欧盟和东南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未发生榨菜安全风险预警。比2010年前通报预警(4起)明显降低。出口量持续保持增长。2015出口榨菜重量和货值分别增加14.6%和32.3%。
二是涪陵榨菜知名度得到提高。出口榨菜示范区系国内首次建成,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具有技术支撑特点,系统性特色,建设质量的提升始终是建设目标。重庆日报、中国质量信息网、中国国门时报、巴渝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百度搜索“涪陵区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相关结果达12.6万个,谷哥搜索相关结果2.2万个,极大提升了涪陵榨菜知名度。
三是管理体系得到国家级层面认可。国内首次基于《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建立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得到国家质检总局现场考核组(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调研组(2014年)充分肯定。示范区建设导入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和长效机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同时,推广应用至武隆高山蔬菜、丰都县出口牛肉、鱼泉榨菜、潼南蔬菜、石柱莼菜等的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示范区办公室职能发挥。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区商务局外经外贸科,无专门机构,由区商务局和涪陵检验检疫局主管科相关人员兼职办公,负责示范区建设工作;与示范区建设相关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关系不紧密;办公室无执法力,对发现的问题只能通过部门实施执法监督与处罚,职责发挥有巨大空间。无列入预算的专项工作经费,每年临时专题经费报告。
3.1.2 国际国内市场发展不均衡,要求极不一致。涪陵榨菜出口量仅占生产总量的4%左右。国内、国际2个市场对榨菜安全标准要求不一样,如对化学防腐剂、甜蜜素、微生物等要求不一致,差距大;榨菜安全监测内容和水平差距大。
3.1.3 管理信息化差距大。示范区建设涉及职能部门多,管理体系要求多、高。产业链长,榨菜组分复杂,加工方法各异,数据信息多,仅依纸质化台账,实现系统化管理难度较大,建立和应用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自信化管理技术势在必行。
3.1.4 技术标准支撑水平不高。用于出口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方法研究报告多见,但实证研究不多。出口榨菜全过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存在差距,标准化规范与应用力度不大,种植基地安全风险存在。非传统安全风险如增塑剂迁移、组胺、丙酸、甲醛、SO2等,榨菜贮藏过程有毒有害物质变迁规律与特征,开发敏感性高的检测技术,开发种植基地安全检测技术,应用风险分析技术于榨菜安全控制等研究不够。国际认证如JAS、GLOBAL-GAP几乎空白。
3.1.5 宣传培训集成度不够。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宣传方式、效果值得深入研究;与示范区榨菜产业链上的相关方的安全意识的培训亟待加强[16]。
3.1.6 可追溯体系信息化水平不高。建立并应用基于代码和记录的出口榨菜可追溯体系,虽具简单、实用、经济等特点,实现了可追溯,但信息化技术研究尚未开展[17]。
3.1.7 青菜头种植化学投入品监管成果共享不够。榨菜之原料——青菜头种植过程中化学投入品监管结果显现不够,共享存在障碍。对种植基地安全重视度不高,过多偏重加工过程控制,成品检测,不利于快速通关和降低成本。
3.2 对策
3.2.1 强化政府主导,加大示范区办公室工作力度。坚持政府主导理念,领导小组以管理服务效果为题的,定期研究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有关政策。督查建设方案实施情况。制定示范区建设质量绩效考核办法,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
固化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制定更加明晰、可操作的工作职责。定期开展以内部督查的形式,发现示范区建设管理体系的不符合和改进实施[18]。
3.2.2 强化职责,加大体系运行证据共享力度。部门职责再明确,确定分管领导、主管部门,明确责任人,主动作为。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发挥榨菜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作用。以体系为基础,落实体系运行,更加关注证据的收集与提供,为示范区建设提供翔实的证据。与部门职责的融合,共享示范区建设成果[19]。
3.2.3 强化过程控制,加大技术支撑和可追溯力度。建立示范区建设过程图,实现示范区建设全过程的有效控制。重点加强源头安全控制方法的推广应用,种植过程及前茬期化学投入品量及种类监控;加工过程安全控制方法的推广应用;集成出口榨菜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开展出口榨菜风险预警技术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于可追溯体系建设等。以建成重庆市榨菜安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开展榨菜安全控制方法、检测方法、自主知识产权的榨菜安全标准的制定,建成全国一流的榨菜安全重点实验室。
3.2.4 强化体系改进,加大管理信息化技术支撑力度。定期开展内部督查,发现不符合项和问题点,分析原因,提出并验证整改措施和效果。定期开展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注重示范区建设效果,质量方针和目标实现与改进空间,完善管理体系,制定示范区管理标准。研发出口榨菜示范区管理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
3.2.5 强化培训宣传,加大全社会参与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培训,确保榨菜链上相关组织的人员示范区建设意识,能力,提升示范区建设质量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会议、报刊等多种有效形式,让全社会知晓示范区建设意义、内容、方法、作用和效果等。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督、反馈机制,把示范区建设的作用落到实处,营造“涪陵人关注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
4 致谢
课题承蒙重庆检验疫局局長孙文康、副局长陈开茂、吴德荣及重庆局植检处、认证处及涪陵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康中,副区长黄华热忱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5 参考文献
[1] 杨文友,周成军,吴德荣.涪陵榨菜安全卫生标准问题研究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7(9):191-193.
[2] 杨文友,陶玉翔,秦智勇,等.出口榨菜全过程安全控制方法研究与示范应用II欧美日韩输入榨菜及相似产品预警分析[EB/OL].(2011-11-01)[2016-03-09].http://www.paper.edu.cn/html/releasepaper/2011/11/7.
[3] 杨文友.扩大涪陵榨菜出口的实践与思考[J].长江蔬菜,2010(7):1-5.
[4] 姜宗亮.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检验检疫,2008(5):24-26.
[5] 才利民.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有效举措[N].人民日报,2011-12-27(7).
[6] 刘艳平.浅谈食品安全的区域化管理[J].学问·科教探索,2008,24(18):176.
[7] 李小军,金莲.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安丘市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社科纵横,2008(23):79-81.
[8] 吴淩会.关于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安丘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19):786-788.
[9] 王永慧,张景岩,潘运国,等.临沂市河东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J].山东农业科学,2010(2):99-102.
[10] 郭国富,戴延延.建立八大体系打造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J].河南畜牧兽医,2010(6):3-4.
[11] 莫照惠,程江锋.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1(8):42-44.
[12] 赵洁.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3] 傅苏友,苏保乐.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446-450.
[14] 顔步春.连云港市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88-289,291.
[15] 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2011[S/OL].(2012-01-10)[2016-03-09].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28682.html.
[16] 杨文友.加快实现质量提升促进涪陵榨菜对外贸易发展[J].中国检验检疫,2010(10):20-21.
[17] 王均.涪陵区龙头企业增势迅猛[J].当代农村,2005(2):22.
[18] 钟礼行.浙渝榨菜原产地拼争:余姚动了涪陵的“奶酪”?[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4(1):68-71.
[19] 王腾.小鲜大门道[J].首席财务官,2016(3):60-61.
关键词 出口涪陵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GB/T26407;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TS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82-03
Abstract Based on pickle process and safety control requirements,systems 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area,pickle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ization,chemical and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control,traceability,inspection and test,plan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alert and treatment,enterprise integrity and multiple international trade market were combined by GB/T26407 Reg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fety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platform of export pickle quality and safety demonstration area was established. 3 years of practical oper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security levels of export Fuling pickle were increased,more known, management system was recognized. Problems in demonstr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 export Fuling pickle;quality and safety demonstration area;GB/T26407;management systems
出口涪陵榨菜面临较多的技术贸易壁垒[1],出口榨菜风险预警时有发生[2],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涪陵区乃至重庆地区社会经发展影响深远[3]。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理念為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我国从2003年开始探索从源头确保出口食品安全的模式[4],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在全国范围加以推广应用,发布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指导意见,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5]。推出“公司 基地 标准”的生产管理多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原料及食用安全[6-13]。但缺少区域性的系统管理研究,模式的运行存在局限性[14]。《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于2011年发布[15],为规范质量安全示范区体系提供了标准化的可能,但应用研究并不多见。2013—2015年在出口涪陵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中导入《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应用研究,为保证榨菜安全方法探索和提供长效机制。
1 研究内容
(1)涪陵榨菜产业特点及出口榨菜关键环节。收集分析涪陵榨菜产业和出口特点,研究提出出口榨菜关键环节。
(2)出口涪陵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平台建设。导入《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 要求(GB/T26407)》,建立基于出口榨菜质量安全标准化、化学品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监管、种植过程疫病防控、预警通报与应急处置、质量安全诚信、多元化国际市场等八大体系的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
(3)分析出口涪陵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2 结果
2.1 涪陵榨菜产业特点及关键环节
2.1.1 产业特点。一是历史悠久。榨菜种植加工生产历史逾百年,出口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二是影响大。2012年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4.73万hm2,青菜头总产量127.6万t,加工榨菜40万t,销售收入17.8亿元。涉及5万种植农民根本利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三是产业链长。种植、鲜(渍)菜头、初级加工、中级加工和深加工;包装多(4类);辅料与添加剂多(6种以上)。四是出口国别较多。涉及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总量不大(年约1.5万t)。五是生产企业较多。7个,但出口企业单个规模不大(约3 000 t)。六是品种较多。鲜—深加工均有,但出口品牌不多(3种)。七是风险较高。加工工艺及组份、包装种类较多。国内与国外安全要求差异显著,内销和外销加工共存。系统、全过程安全控制实例研究不多;出口榨菜源头、包装、加工过程、添加剂管理等安全控制规范不全。非传统安全因素未引起重视;与检验监管结合研究不多。八是带动和示范效应较好。榨菜种植与加工产业飞速发展,涪陵榨菜涉及1万余菜农,榨菜产业链40亿元。
2.1.2 关键环节。出口榨菜安全源头控制—出口榨菜加工过程控制—出口检验检疫要求3个主要环节。 2.2 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平台建设
截至目前,榨菜种植地区不仅在重庆、四川,在湖北、湖南、浙江、宁夏、江苏、福建等以及河北等北方地区共20余省市也呈发展趋势。建立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具有相当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2.2.1 GB/T26407-2011标准导入。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导入《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2011)》,实现长效化,规范化、可持续改进、编制了《涪陵区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2.2.2 八大体系建设。建立涪陵区出口榨菜质量安全标准化、化学品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监管、种植过程疫病防控、预警通报与应急处置、质量安全诚信、多元化国际市场等八大体系的程序文件为管理手册的支撑。编制了系统的出口榨菜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建立了出口榨菜种植基地备案与评估等16个制度,内部检查等50个记录,构成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
2.2.3 青菜头种植基地建设。一是种植管理。青菜头种植基地安全控制,建立了出口榨菜种植基地备案与评估制度。开展基地土壤,灌溉用水等抽样送检,获取检测报告,并据此评价安全水平。二是日常管理。经考核合格的基地,编入出口榨菜备案基地名录。名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地理位置、数量、面积、植保员、榨菜加工企业、管理制度等。三是自主管理。重点关注基地安全、用药规范、标识等,开展病虫害防控、用药管理,做好日常生产记录,撰写基地年度质量安全报告。 四是种植基地安全评估。新增出口榨菜种植基地按风险检测要求开展检测、评定。获取农业、环保部门监测结果实施合格评定。关注榨菜前茬期农药使用情况,获取基地前茬期用药情况。
2.2.4 出口榨菜全过程安全模式构建。基于出口榨菜分类体系研究,将榨菜原料——青菜头、不同加工度的榨菜均纳入出口榨菜示范区建设管理内容。消化吸收应用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广泛采用的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方法,基于“从农场到餐桌”的理念,构建了出口榨菜全过程模式,建立了“四不同”检验监管模式。
编制了出口榨菜质量安全技术规范:I源头控制要求;II加工过程控制要求;III检验检疫要求。
源头控制包括了种植基地安全测试与评估、种植过程投入品管理、主要辅料安全测试与控制、榨菜包装安全测试与控制四大内容。
加工过程控制包括HACCP体系改进与持续应用、制定GMP、SSOP和榨菜防护计划(food defence )技术应用、建立基于编码和记录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了加工过程安全技术体系。基于榨菜加工过程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因子变化规律与特征,创建了榨菜有毒有害元素ICP-MS法,榨菜苏丹红HPLC前处理改进方法,土壤中菊酯和有机磷气相色谱法等。
加工过程控制要求包括从加工控制要求(加工厂、生产设施、设备和工具、卫生要求)、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实施、加工工艺流程、加工人员意识与能力,培训、包装、储存和运输、标识与溯源管理、不合格处理、风险分析和质量记录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检验检疫要求包括从企业产品自我控制(出口榨菜分类、安全质量指标、监控计划、自我控制能力、检验人员能力与培训、检验规则、检验分类、判定规则)、检疫、包装,储存和运输、标识与溯源管理、召回管理、质量记录等方面进行规范。
“四不同”检验监管模式,即不同榨菜生产企业,生产不同榨菜类型,出口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檢验监管放行模式。由于不同榨菜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生产的榨菜类型也可能不同,不同国家对榨菜安全卫生要求不同,采取不同检验监管模式具针对性性,实现差别化管理。
2.2.5 建设成效。
一是出口榨菜安全水平提高。①源头无隐患:出口榨菜源头控制包括了种植基地、种植过程、榨菜加工用主要辅料、榨菜包装的安全控制,从源头实现控制。示范区内备案青菜头种植基地616.87 hm2,安全风险监控185批,发现风险2批,取消备案22 .00hm2。形成出口榨菜种植基地风险测试与安全评估报告。2013年2月对19个乡镇、2个品种的涪陵青菜头,102份样品,依NY/T761-2008检测有机氯、有机磷、菊酯和杀菌剂等22个参数,结果均符合安全要求。禁有农药百菌清不合格次数0。②投入无违禁:对2家青菜头种植过程用农药销售商实施备案管理。示范区榨菜加工企业定点采购,不销售、不采购、不购买禁用化学投入品。示范区采购2批农药,符合进口国家和地区相关管理规定。③管理无盲区:建立榨菜安全全过程控制技术,编制了出口榨菜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部分为源头控制要求;第2部分为加工过程控制要求;第3部分为检验检疫要求。结合诚信管理,实现全过程控制。④出口无障碍:应用“四不同”出口榨菜检验监管模式和全过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等。2011年至2013年10月,涪陵区出口榨菜示范区出口1 048批,19 791.3 t至日本、美国、欧盟和东南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未发生榨菜安全风险预警。比2010年前通报预警(4起)明显降低。出口量持续保持增长。2015出口榨菜重量和货值分别增加14.6%和32.3%。
二是涪陵榨菜知名度得到提高。出口榨菜示范区系国内首次建成,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具有技术支撑特点,系统性特色,建设质量的提升始终是建设目标。重庆日报、中国质量信息网、中国国门时报、巴渝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百度搜索“涪陵区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相关结果达12.6万个,谷哥搜索相关结果2.2万个,极大提升了涪陵榨菜知名度。
三是管理体系得到国家级层面认可。国内首次基于《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建立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得到国家质检总局现场考核组(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调研组(2014年)充分肯定。示范区建设导入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和长效机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同时,推广应用至武隆高山蔬菜、丰都县出口牛肉、鱼泉榨菜、潼南蔬菜、石柱莼菜等的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示范区办公室职能发挥。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区商务局外经外贸科,无专门机构,由区商务局和涪陵检验检疫局主管科相关人员兼职办公,负责示范区建设工作;与示范区建设相关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关系不紧密;办公室无执法力,对发现的问题只能通过部门实施执法监督与处罚,职责发挥有巨大空间。无列入预算的专项工作经费,每年临时专题经费报告。
3.1.2 国际国内市场发展不均衡,要求极不一致。涪陵榨菜出口量仅占生产总量的4%左右。国内、国际2个市场对榨菜安全标准要求不一样,如对化学防腐剂、甜蜜素、微生物等要求不一致,差距大;榨菜安全监测内容和水平差距大。
3.1.3 管理信息化差距大。示范区建设涉及职能部门多,管理体系要求多、高。产业链长,榨菜组分复杂,加工方法各异,数据信息多,仅依纸质化台账,实现系统化管理难度较大,建立和应用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自信化管理技术势在必行。
3.1.4 技术标准支撑水平不高。用于出口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方法研究报告多见,但实证研究不多。出口榨菜全过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存在差距,标准化规范与应用力度不大,种植基地安全风险存在。非传统安全风险如增塑剂迁移、组胺、丙酸、甲醛、SO2等,榨菜贮藏过程有毒有害物质变迁规律与特征,开发敏感性高的检测技术,开发种植基地安全检测技术,应用风险分析技术于榨菜安全控制等研究不够。国际认证如JAS、GLOBAL-GAP几乎空白。
3.1.5 宣传培训集成度不够。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宣传方式、效果值得深入研究;与示范区榨菜产业链上的相关方的安全意识的培训亟待加强[16]。
3.1.6 可追溯体系信息化水平不高。建立并应用基于代码和记录的出口榨菜可追溯体系,虽具简单、实用、经济等特点,实现了可追溯,但信息化技术研究尚未开展[17]。
3.1.7 青菜头种植化学投入品监管成果共享不够。榨菜之原料——青菜头种植过程中化学投入品监管结果显现不够,共享存在障碍。对种植基地安全重视度不高,过多偏重加工过程控制,成品检测,不利于快速通关和降低成本。
3.2 对策
3.2.1 强化政府主导,加大示范区办公室工作力度。坚持政府主导理念,领导小组以管理服务效果为题的,定期研究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有关政策。督查建设方案实施情况。制定示范区建设质量绩效考核办法,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
固化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制定更加明晰、可操作的工作职责。定期开展以内部督查的形式,发现示范区建设管理体系的不符合和改进实施[18]。
3.2.2 强化职责,加大体系运行证据共享力度。部门职责再明确,确定分管领导、主管部门,明确责任人,主动作为。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发挥榨菜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作用。以体系为基础,落实体系运行,更加关注证据的收集与提供,为示范区建设提供翔实的证据。与部门职责的融合,共享示范区建设成果[19]。
3.2.3 强化过程控制,加大技术支撑和可追溯力度。建立示范区建设过程图,实现示范区建设全过程的有效控制。重点加强源头安全控制方法的推广应用,种植过程及前茬期化学投入品量及种类监控;加工过程安全控制方法的推广应用;集成出口榨菜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开展出口榨菜风险预警技术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于可追溯体系建设等。以建成重庆市榨菜安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开展榨菜安全控制方法、检测方法、自主知识产权的榨菜安全标准的制定,建成全国一流的榨菜安全重点实验室。
3.2.4 强化体系改进,加大管理信息化技术支撑力度。定期开展内部督查,发现不符合项和问题点,分析原因,提出并验证整改措施和效果。定期开展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注重示范区建设效果,质量方针和目标实现与改进空间,完善管理体系,制定示范区管理标准。研发出口榨菜示范区管理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
3.2.5 强化培训宣传,加大全社会参与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培训,确保榨菜链上相关组织的人员示范区建设意识,能力,提升示范区建设质量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会议、报刊等多种有效形式,让全社会知晓示范区建设意义、内容、方法、作用和效果等。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督、反馈机制,把示范区建设的作用落到实处,营造“涪陵人关注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
4 致谢
课题承蒙重庆检验疫局局長孙文康、副局长陈开茂、吴德荣及重庆局植检处、认证处及涪陵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康中,副区长黄华热忱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5 参考文献
[1] 杨文友,周成军,吴德荣.涪陵榨菜安全卫生标准问题研究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7(9):191-193.
[2] 杨文友,陶玉翔,秦智勇,等.出口榨菜全过程安全控制方法研究与示范应用II欧美日韩输入榨菜及相似产品预警分析[EB/OL].(2011-11-01)[2016-03-09].http://www.paper.edu.cn/html/releasepaper/2011/11/7.
[3] 杨文友.扩大涪陵榨菜出口的实践与思考[J].长江蔬菜,2010(7):1-5.
[4] 姜宗亮.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检验检疫,2008(5):24-26.
[5] 才利民.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有效举措[N].人民日报,2011-12-27(7).
[6] 刘艳平.浅谈食品安全的区域化管理[J].学问·科教探索,2008,24(18):176.
[7] 李小军,金莲.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安丘市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社科纵横,2008(23):79-81.
[8] 吴淩会.关于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安丘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19):786-788.
[9] 王永慧,张景岩,潘运国,等.临沂市河东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J].山东农业科学,2010(2):99-102.
[10] 郭国富,戴延延.建立八大体系打造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J].河南畜牧兽医,2010(6):3-4.
[11] 莫照惠,程江锋.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1(8):42-44.
[12] 赵洁.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3] 傅苏友,苏保乐.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446-450.
[14] 顔步春.连云港市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88-289,291.
[15] 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GB/T26407:2011[S/OL].(2012-01-10)[2016-03-09].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28682.html.
[16] 杨文友.加快实现质量提升促进涪陵榨菜对外贸易发展[J].中国检验检疫,2010(10):20-21.
[17] 王均.涪陵区龙头企业增势迅猛[J].当代农村,2005(2):22.
[18] 钟礼行.浙渝榨菜原产地拼争:余姚动了涪陵的“奶酪”?[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4(1):68-71.
[19] 王腾.小鲜大门道[J].首席财务官,2016(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