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免疫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各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1].我们通过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BN52021处理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观察不同时间点肾脏NF-κB P50的表达,同时检测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肾脏菌落形成单位变化,以探讨
【机 构】
: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皮肤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皮肤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免疫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各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1].我们通过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BN52021处理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观察不同时间点肾脏NF-κB P50的表达,同时检测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肾脏菌落形成单位变化,以探讨NF-κB在白念珠菌感染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
其他文献
患者男,5岁.出生后即发现全身皮肤潮红,满月时全身皮肤粗糙,伴明显角化鳞屑,未出现水疱.四肢、躯干、头皮广泛过度角化,呈灰褐色,至10个月时,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型鱼鳞病,连续数年症状不能控制,全身皮损增厚、变硬,生殖器及周围表面也呈明显过度角化。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E和P16蛋白的表达,旨在了解它们在脂溢性角化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患者女,28岁,以双小腿、双足背灰褐色疣状增殖性斑块半年,加重1个月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足背开始起丘疹,伴瘙痒、水疱、脓疱,并逐渐波及双小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治疗40余天,具体用药不详.丘疹、水疱、脓疱逐渐减少,但在原发皮损上逐渐形成肥厚性斑块,好转出院。
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现阶段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注射、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外用、压迫疗法、干扰素注射等.由于单一疗法的复发率较高,故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的联合治疗,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瘢痕疙瘩的复发问题已成为长期困扰患者和医生的一个难题.2002年7月至2004年2月,我们收治了25例患者,共51处瘢痕疙瘩皮损,采用手术方法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即时注射
患者女,21岁.因面部、腹部白斑5年就诊.10余年前,于上述部位反复出现红色斑丘疹,瘙痒较为剧烈.经常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曾间断使用肤氢松、皮炎平等,每次不超过1周.红色斑丘疹可以完全消退。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自古即有,是一个多样的人群,包括素质性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和异性恋的男性.这一人群的发生和先天因素、后天养育以及其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文化的原因,他们较普遍地拥有多个性伴和将肛门直肠、口腔视为性器官(肛交和口交),以满足性欲,因此属于性传播疾病(STD)的高危行为人群,特别是传播艾滋病(AIDS)和某些性病,因而是防
患者女,47岁,因足部丘疹、双膝以下水肿3个月来我科就诊.就诊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在右侧足背部、足趾背部出现散在的针尖大小的丘疹,1周后左脚也出现类似皮疹,后逐渐增多融合成斑块,高出皮面,表面呈乳头瘤样增生.随之发现双膝以下水肿.局部无自觉症状,未经任何治疗.既往有小腿丹毒的病史,近5年来每年发作1次,静脉滴注青霉素后可治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疾病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
先证者女,19岁.患者6岁始每年夏天双上肢暴露部位出现脱屑及褐色斑,秋冬季自然消退.就诊前3个月双小腿皮肤麻木、发凉、疼痛及走路不稳,手指握笔时发抖.伴面色苍白、头晕、失眠、烦躁等,曾一度精神错乱被送往精神病院.1个月前又出现双手、肘部等处皮肤红斑脱屑.近20 d面部及双上肢反复抽搐,每日达数十次,重时呈持续性抽搐,伴语言障碍,饮食困难、精神萎靡等.无口吐白沫及意识障碍.于2000年3月人我院神经
我们于2004年1-10月采用硫酸羟氯喹口服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