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唐盛世太平年,
贞观皇帝定乾坤扫灭狼烟。
唐王爷聚百官殿前议事,
要谋求广结邦交长治久安。
恰此时吐蕃国派来了大相禄东赞,
欲求娶大唐公主两国结缘。
唐王爷一道圣旨到后宫院,
要选出宗室女联姻去和蕃。
众公主闻听吐蕃山高路远,
一个个避征召畏缩不前。
走出来文成公主披肝沥胆,
愿为国担使命请命和蕃。
此壮举只赢得百官称赞,
更惊动唐王爷刮目相看。
唐王爷金殿前传下圣命摆酒宴,
三杯酒送文成亲端面前。
“头杯酒叮嘱公主珍重冷暖,
此一去离家园万水千山。
他乡风他乡水一变百变,
朕赐你释迦牟尼佛像保你平安。
二杯酒嘱公主人随俗变,
担国命深怜你身薄力單。
朕赐你日月宝镜身边带,
宝镜中你能望见中原河山。
三杯酒敬公主有超人之见,
睦友邻和邦交不让前贤。
朕赐你织机佛卷与医典,
你要把大唐文明远播传。”
唐太宗说话之间泪流满面,
文成公主整装束别了长安。
文成公主别长安,
车辇上止不住地泪涟涟。
此一去只怕是今生难返,
再不能尽孝在父母面前。
此一去再难见闺房密伴,
这才是别离容易聚时难。
此一去再难见中原美景,
顿觉得故乡的一草一木把心连。
举目再把家园看,
悠然觉得心坦然。
大唐女就当有大唐肝胆,
做公主我就该把责任担。
父皇他马鞍上半世征战,
为大唐宵衣旰食白发添。
父皇有气吞山河的英雄胆,
和亲事我应为父皇分重担。
大唐吐蕃若能结亲眷,
汉家文明就能远播传。
丝绸送去能把骏马换,
天下和定乾坤能熄烽烟。
我不怕此去前途路漫漫,
我不怕此去大野风霜寒,
我要效忠父皇把功建,
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女婵娟。
公主她遥对着长安挥挥手,
呼一声銮驾催加鞭。
一路上见多少古道西风与瘦马,
过多少危岸野林听啼猿。
走多少人惊马险崎岖路,
看多少茫茫大漠起孤烟。
九曲黄河奔浊浪,
驼铃隐隐落日圆。
看夕阳照在湟水河畔,
这一天人马来到了赤岭山。
会盟丰碑立当面,
唐蕃分界在此间。
公主她走下马车思绪乱,
跪倒在唐蕃盟碑前。
远处看雪岭上鸟飞绝百兽不见,
回头望唐廊汉阙已渺然。
(白)文成公主辞别大唐不分昼夜赶往吐蕃,一路上风餐露宿,苦不堪言。现如今来到唐朝和吐蕃交界之处,别路更远。公主思乡心切,不由得取出宝镜细细看。
在镜中望见了翠柳含烟的苏杭地,
望见了千里江淮稻麦香。
望见了松竹清雅诗书院,
望见了齐鲁大地礼仪乡。
望见了长安街上闹市景,
望见了上林苑里舞袖扬。
望见了长安的小桥流水,
望见了东城的井、西城的巷、南城的河、北城的房。
公主她轻拭宝镜再观望,
忽望见自己两眼泪汪汪。
怕相忘难相忘不敢再望,
负重任我岂能儿女情长。
不能忘临行前父皇千叮咛万嘱咐,
不能忘朝臣万民敬仰的目光。
我本是大唐使者文成公主,
生就了男儿胸襟志在四方。
吐蕃百姓正等着我从天而降,
逻些的僧俗早已人人盛装。
我听到吉祥的鸟儿在歌唱,
又闻到青稞麦酒酝酿着芳香。
公主她想到这里忙站起,
斩思情把宝镜摔碎在路旁。
公主她千辛万苦来到吐蕃地,
赞普他建造布达拉宫迎新娘。
公主她把大唐五谷都带去,
绢帛车载金银斗量。
又带去诗书有万卷,
还有那齐鲁工匠长安乐师苏杭绣娘。
大小昭寺香火旺,
还有那万民敬仰释迦金像。
在吐蕃文成公主不忘使命,
传文化播五谷大爱无疆。
文成进藏四十载,
四海文明天下归一地久天长。
《文成公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琴书代表性传承人魏云彩先生之徒徐妮娜,于2019年参加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赴甘肃、青海、西藏等地采风后的成果。本作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文成公主和蕃”故事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加工,是一个比较精巧的叙事性唱段。
公元641年,为了怀柔远人,巩固汉藏两族的友好情谊,唐太宗允准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将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文成公主作为和平的使者,不惧艰辛,为西藏带去了珍宝、绸缎、经卷、医术、纺织刺绣技术。她推崇佛法,推动了大昭寺等百十余庙宇的建造。徐妮娜将典型的民族特色与徐州琴书的音乐风格交织在一起,生动抒写出了文成公主为和平献身的伟大情怀。特别是在“松竹清雅诗书院、齐鲁大地礼仪乡、长安街上闹市景、上林苑里舞袖扬”等一系列描写后,文成公主毅然决然地把能观望家园景象的宝镜“摔碎在路旁”,这不仅构筑出了整个作品的一个情感爆发点,更为后文中“在吐蕃文成公主不忘使命,传文化播五谷大爱无疆”做了画龙点睛的诠释。
总的来说,本作在力求生动刻画文成公主为国为家作贡献的形象的同时,又兼顾了女儿家的婉转愁肠,把“大我”与“小我”较好地统一了起来。
美中不足的是,本作有些“头重脚轻”——对文成公主离家后的愁绪和认清断思念的过程刻画较为详细,但对进藏后她的描述就有了些公式化的倾向。我们可以想象,文成公主在雪域高原的活动离不开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即使是从丰富作品内容方面看,仅仅把松赞干布当作“工具人”也是颇不恰当的。建议作者可以进一步发掘一些松赞干布的故事,力求让作品在人物体量上平衡些,在故事表现上更匀称些。
(点评人:徐州曲协原主席、徐州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 曹克俭)
贞观皇帝定乾坤扫灭狼烟。
唐王爷聚百官殿前议事,
要谋求广结邦交长治久安。
恰此时吐蕃国派来了大相禄东赞,
欲求娶大唐公主两国结缘。
唐王爷一道圣旨到后宫院,
要选出宗室女联姻去和蕃。
众公主闻听吐蕃山高路远,
一个个避征召畏缩不前。
走出来文成公主披肝沥胆,
愿为国担使命请命和蕃。
此壮举只赢得百官称赞,
更惊动唐王爷刮目相看。
唐王爷金殿前传下圣命摆酒宴,
三杯酒送文成亲端面前。
“头杯酒叮嘱公主珍重冷暖,
此一去离家园万水千山。
他乡风他乡水一变百变,
朕赐你释迦牟尼佛像保你平安。
二杯酒嘱公主人随俗变,
担国命深怜你身薄力單。
朕赐你日月宝镜身边带,
宝镜中你能望见中原河山。
三杯酒敬公主有超人之见,
睦友邻和邦交不让前贤。
朕赐你织机佛卷与医典,
你要把大唐文明远播传。”
唐太宗说话之间泪流满面,
文成公主整装束别了长安。
文成公主别长安,
车辇上止不住地泪涟涟。
此一去只怕是今生难返,
再不能尽孝在父母面前。
此一去再难见闺房密伴,
这才是别离容易聚时难。
此一去再难见中原美景,
顿觉得故乡的一草一木把心连。
举目再把家园看,
悠然觉得心坦然。
大唐女就当有大唐肝胆,
做公主我就该把责任担。
父皇他马鞍上半世征战,
为大唐宵衣旰食白发添。
父皇有气吞山河的英雄胆,
和亲事我应为父皇分重担。
大唐吐蕃若能结亲眷,
汉家文明就能远播传。
丝绸送去能把骏马换,
天下和定乾坤能熄烽烟。
我不怕此去前途路漫漫,
我不怕此去大野风霜寒,
我要效忠父皇把功建,
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女婵娟。
公主她遥对着长安挥挥手,
呼一声銮驾催加鞭。
一路上见多少古道西风与瘦马,
过多少危岸野林听啼猿。
走多少人惊马险崎岖路,
看多少茫茫大漠起孤烟。
九曲黄河奔浊浪,
驼铃隐隐落日圆。
看夕阳照在湟水河畔,
这一天人马来到了赤岭山。
会盟丰碑立当面,
唐蕃分界在此间。
公主她走下马车思绪乱,
跪倒在唐蕃盟碑前。
远处看雪岭上鸟飞绝百兽不见,
回头望唐廊汉阙已渺然。
(白)文成公主辞别大唐不分昼夜赶往吐蕃,一路上风餐露宿,苦不堪言。现如今来到唐朝和吐蕃交界之处,别路更远。公主思乡心切,不由得取出宝镜细细看。
在镜中望见了翠柳含烟的苏杭地,
望见了千里江淮稻麦香。
望见了松竹清雅诗书院,
望见了齐鲁大地礼仪乡。
望见了长安街上闹市景,
望见了上林苑里舞袖扬。
望见了长安的小桥流水,
望见了东城的井、西城的巷、南城的河、北城的房。
公主她轻拭宝镜再观望,
忽望见自己两眼泪汪汪。
怕相忘难相忘不敢再望,
负重任我岂能儿女情长。
不能忘临行前父皇千叮咛万嘱咐,
不能忘朝臣万民敬仰的目光。
我本是大唐使者文成公主,
生就了男儿胸襟志在四方。
吐蕃百姓正等着我从天而降,
逻些的僧俗早已人人盛装。
我听到吉祥的鸟儿在歌唱,
又闻到青稞麦酒酝酿着芳香。
公主她想到这里忙站起,
斩思情把宝镜摔碎在路旁。
公主她千辛万苦来到吐蕃地,
赞普他建造布达拉宫迎新娘。
公主她把大唐五谷都带去,
绢帛车载金银斗量。
又带去诗书有万卷,
还有那齐鲁工匠长安乐师苏杭绣娘。
大小昭寺香火旺,
还有那万民敬仰释迦金像。
在吐蕃文成公主不忘使命,
传文化播五谷大爱无疆。
文成进藏四十载,
四海文明天下归一地久天长。
点评:
《文成公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琴书代表性传承人魏云彩先生之徒徐妮娜,于2019年参加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赴甘肃、青海、西藏等地采风后的成果。本作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文成公主和蕃”故事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加工,是一个比较精巧的叙事性唱段。
公元641年,为了怀柔远人,巩固汉藏两族的友好情谊,唐太宗允准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将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文成公主作为和平的使者,不惧艰辛,为西藏带去了珍宝、绸缎、经卷、医术、纺织刺绣技术。她推崇佛法,推动了大昭寺等百十余庙宇的建造。徐妮娜将典型的民族特色与徐州琴书的音乐风格交织在一起,生动抒写出了文成公主为和平献身的伟大情怀。特别是在“松竹清雅诗书院、齐鲁大地礼仪乡、长安街上闹市景、上林苑里舞袖扬”等一系列描写后,文成公主毅然决然地把能观望家园景象的宝镜“摔碎在路旁”,这不仅构筑出了整个作品的一个情感爆发点,更为后文中“在吐蕃文成公主不忘使命,传文化播五谷大爱无疆”做了画龙点睛的诠释。
总的来说,本作在力求生动刻画文成公主为国为家作贡献的形象的同时,又兼顾了女儿家的婉转愁肠,把“大我”与“小我”较好地统一了起来。
美中不足的是,本作有些“头重脚轻”——对文成公主离家后的愁绪和认清断思念的过程刻画较为详细,但对进藏后她的描述就有了些公式化的倾向。我们可以想象,文成公主在雪域高原的活动离不开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即使是从丰富作品内容方面看,仅仅把松赞干布当作“工具人”也是颇不恰当的。建议作者可以进一步发掘一些松赞干布的故事,力求让作品在人物体量上平衡些,在故事表现上更匀称些。
(点评人:徐州曲协原主席、徐州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 曹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