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质量型扩招,需要高职院校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与承德市政府林业部门合作举办园林技术专业全日制在职人员大专班,探索并构建“校政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林业行业产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经验做法。该模式对高职扩招后开展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类生源培养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扩招;校政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01-03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階段,产业升级与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职院校适应新形势,突出社会服务职能,要不断从本地行业企业实际出发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多渠道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与承德市政府林业部门合作,举办面向林业在职人员的全日制大专班,探索实践“校政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需求分析
承德作为传统林业大市,林业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世纪以后,国家把承德定位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为落实国家定位、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承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承德市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颁发了《关于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决定》。经承德市人大等部门和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调研。
现阶段制约承德经济林业产业发展的因素有许多,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承德市林业系统现有在职员工4683人,其中高、中、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仅占23.5%,无技术职称人员占比高达76.7%,由此可见,专业技术人才现状与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市内部分县区林业管理部门和林场需要尽快提高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学历与技术技能,同时进行人才储备。同时,全市各县区现有林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历偏低、知识老化、技术技能落后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中有部分人提高学历、更新知识、提升技术技能、增强发展后劲的需求比较强烈。由于承德经济欠发达,对各类人才包括林业人才的吸引聚集作用比较弱,短时间大规模引进专业人才不太现实。因此,立足现有队伍,采取多种途径,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二、实践探索
(一)建立校政合作关系
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遵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这些要求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撑。基于行业需求和政策鼓励,2015年4月开始,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与承德市政府林业部门签订协议,确定双方共同实施“林业在职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主要目标是政府部门委托高职院校,通过系统的正规培养,实现林业系统在职人员学历提高、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为加快承德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协议明确,双方联合举办林业系统在职人员全日制委托培养大专班,专业名称为园林技术专业,学制三年;综合考虑承德气候特点、林业生产特点、合作专业特点和在职人员工作特点以及成人成才教育规律,林业在职人员的全日制大专班采取“校政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突出校政协商协作的“双主体育人”和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的“工学交替”,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学业期满,符合毕业条件的学员,由学院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专科学历证书;学员学费、住宿费由承德市林业局或原用人单位负担。
(二)加强协商协作,实现“双主体育人”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双方确定以“双主体(学院、政府林业部门)协商策划、校政场(学院、政府林业部门、学员所在单位)协作管理”为原则,通过“六共同”把“双主体育人”落到实处。
1.共同建立实施组织
双方组建了由学院领导、局(处)领导、专业教师及有关林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人才培养工作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建立了工作与沟通机制。
2.共同组织生源
由政府林业部门下发通知,组织生源;学院教师到林业局(林场)现场宣讲,解读政策,回答问题;双方共同把关,初选符合条件考生;共同组织符合条件考生参加高职单独招生考试。
3.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特点、当地林业行业产业特点和局(场)特点,学院牵头组织知名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进行多次专题论证,最后由学院专业教师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双方商定意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4.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围绕建设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发挥校政双方在场所、设备、人员等方面的优势,开发了公共基础、森林认知、设计营造、林下经济、保护开发等知识模块,并围绕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5.共同选聘教师
双方择优选派教师,专业课全部由学校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林业局(林场)技术人员任课。如:《森林营造》由承德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刘憬志任课,隆化林管局学员班的《森林经营技术》由该局副局长、总工程师赵国华任课;丰宁林管处学员班的《森林经营技术》由该单位生产科长、高级工程师张建勇任课。 6.共同组织教学
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林业局(林场)工作特点,避开生产繁忙季节,避开森林防火期,安排集中学习时间。上半年在防火期结束之后林业生产忙季之前,下半年在林业生产忙季之后防火期没有开始之前安排集中学习。隆化林管局班部分课程安排到隆化职中上课,丰宁林管处班部分课程安排到丰宁职中或林管局上课,由学员单位领导与老师共同组织教学。
(三)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工学交替”有机结合
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的原则,积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把“工学交替”有机结合,确保课程不少、学时不减、标准不降、质量不低。
1.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
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的各环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工作促进理论学习。理论教学坚持统一要求,同时又因为在职学员都有自己具体的工作岗位,各自职责任务不同,学员履职的过程就是实践学习的过程,把实践教学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学习效果。
3.集中学习和岗位学习相结合
集中脱产学习和在林业局(林场)实习实践(工作)交替进行,按季节循环组织教学,使教学环节与林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学员脱产集中上课期间,学校与林业局(林场)经常沟通学员情况;学员在实习实践(工作)期间,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指导管理学员,学院同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巡查、指导。
4.规定内容与自选项目相结合
坚持课程标准,要求各科目规定内容必须不缩水,同时又鼓励学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新的项目或任务,开展自主研究与学习。
5.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推动学习通、微信与QQ群等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资源。
6.共性考核和个性考核相结合
严格制定课程考试与考核标准,综合运用统一考试、综合评价、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分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加大技能考核权重。
三、保障措施
校政双方不断完善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规章制度保证
除各有关单位原有的规章制度外,双方共同制定了针对全日制在职人员班的系列管理办法,将学员在校与实习实践各方面表现同步纳入单位年终考核范围和学校鉴定范围,与单位晋级、晋升、评优、评奖挂钩,同时与学院内部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奖挂钩,切实增强管理效果。同时规定,不得以全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替代必要的在校学习内容和在校学习时间,不得以任何原因、任何形式降低毕业门槛,确保毕业生质量。
(二)管理机制保证
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和所在单位为每一位学员确定两位导师,校内导师队伍由本专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组成,校外导师队伍由林业局(林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每一位导师负责多名学员。导师的职责是:检查指导学员理论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解决工学矛盾和家学矛盾;教育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沟通疏导学员不良的心理心态与思想动态。通过系统、细致的工作,达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优质师资保证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求,积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面对不同生源所需,积极推动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选派教师时,既重视学术造诣,又重视实践经验。据统计,该专业任职教师中,教授(含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占90%以上。
四、实践效果
自2015年开始至2017年,学院累计招收3个年级共5个班151人,生源为承德市、县林业局和下属林场在职职工,林果专业户及有志于林业事业产业的社会青年,基础学历为普通高中、职高(中职)毕业及同等学历。2015年起步阶段,面向全市基层林场首批招生29人;2016年,隆化县林管处主动要求学院为隆化县林业系统委托培养61人;2017年丰宁县林管处也主动要求学院为丰宁县林业系统委托培养61人。2015级承德市林业局委培班29人已于2018年6月毕业,2016级隆化县林管处委培班61人于2019年6月毕业。
通过调研毕业学员、市县林业管理部门以及基层林场负责人,认为这种“校政合作”的委托方式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使学员与单位都受益很大。学员提高学历、更新知识、提升技术技能,增强了发展后劲;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行业或单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五、对策思考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2019年,高职扩招百万,并且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经过四年多实践探索出的“校政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在高职扩招后大規模培养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新型生源,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但是,在高职扩招形势下,要完成高质量人才培养、精准服务行业企业、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需要高职院校不断研究实践与探索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政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1.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政(行企)合作,切实解决校热政(行企)冷的问题。要“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2.要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发挥双方场所、设备和人员优势,共同开发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生产案例的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及时形成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
3.要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团队,努力实现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通过“双导师”团队建设促进“双主体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 键 词] 高职扩招;校政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01-03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階段,产业升级与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职院校适应新形势,突出社会服务职能,要不断从本地行业企业实际出发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多渠道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与承德市政府林业部门合作,举办面向林业在职人员的全日制大专班,探索实践“校政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需求分析
承德作为传统林业大市,林业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世纪以后,国家把承德定位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为落实国家定位、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承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承德市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颁发了《关于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决定》。经承德市人大等部门和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调研。
现阶段制约承德经济林业产业发展的因素有许多,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承德市林业系统现有在职员工4683人,其中高、中、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仅占23.5%,无技术职称人员占比高达76.7%,由此可见,专业技术人才现状与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市内部分县区林业管理部门和林场需要尽快提高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学历与技术技能,同时进行人才储备。同时,全市各县区现有林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历偏低、知识老化、技术技能落后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中有部分人提高学历、更新知识、提升技术技能、增强发展后劲的需求比较强烈。由于承德经济欠发达,对各类人才包括林业人才的吸引聚集作用比较弱,短时间大规模引进专业人才不太现实。因此,立足现有队伍,采取多种途径,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二、实践探索
(一)建立校政合作关系
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遵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这些要求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撑。基于行业需求和政策鼓励,2015年4月开始,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与承德市政府林业部门签订协议,确定双方共同实施“林业在职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主要目标是政府部门委托高职院校,通过系统的正规培养,实现林业系统在职人员学历提高、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为加快承德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协议明确,双方联合举办林业系统在职人员全日制委托培养大专班,专业名称为园林技术专业,学制三年;综合考虑承德气候特点、林业生产特点、合作专业特点和在职人员工作特点以及成人成才教育规律,林业在职人员的全日制大专班采取“校政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突出校政协商协作的“双主体育人”和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的“工学交替”,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学业期满,符合毕业条件的学员,由学院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专科学历证书;学员学费、住宿费由承德市林业局或原用人单位负担。
(二)加强协商协作,实现“双主体育人”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双方确定以“双主体(学院、政府林业部门)协商策划、校政场(学院、政府林业部门、学员所在单位)协作管理”为原则,通过“六共同”把“双主体育人”落到实处。
1.共同建立实施组织
双方组建了由学院领导、局(处)领导、专业教师及有关林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人才培养工作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建立了工作与沟通机制。
2.共同组织生源
由政府林业部门下发通知,组织生源;学院教师到林业局(林场)现场宣讲,解读政策,回答问题;双方共同把关,初选符合条件考生;共同组织符合条件考生参加高职单独招生考试。
3.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特点、当地林业行业产业特点和局(场)特点,学院牵头组织知名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进行多次专题论证,最后由学院专业教师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双方商定意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4.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围绕建设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发挥校政双方在场所、设备、人员等方面的优势,开发了公共基础、森林认知、设计营造、林下经济、保护开发等知识模块,并围绕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5.共同选聘教师
双方择优选派教师,专业课全部由学校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林业局(林场)技术人员任课。如:《森林营造》由承德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刘憬志任课,隆化林管局学员班的《森林经营技术》由该局副局长、总工程师赵国华任课;丰宁林管处学员班的《森林经营技术》由该单位生产科长、高级工程师张建勇任课。 6.共同组织教学
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林业局(林场)工作特点,避开生产繁忙季节,避开森林防火期,安排集中学习时间。上半年在防火期结束之后林业生产忙季之前,下半年在林业生产忙季之后防火期没有开始之前安排集中学习。隆化林管局班部分课程安排到隆化职中上课,丰宁林管处班部分课程安排到丰宁职中或林管局上课,由学员单位领导与老师共同组织教学。
(三)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工学交替”有机结合
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的原则,积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把“工学交替”有机结合,确保课程不少、学时不减、标准不降、质量不低。
1.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
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的各环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工作促进理论学习。理论教学坚持统一要求,同时又因为在职学员都有自己具体的工作岗位,各自职责任务不同,学员履职的过程就是实践学习的过程,把实践教学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学习效果。
3.集中学习和岗位学习相结合
集中脱产学习和在林业局(林场)实习实践(工作)交替进行,按季节循环组织教学,使教学环节与林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学员脱产集中上课期间,学校与林业局(林场)经常沟通学员情况;学员在实习实践(工作)期间,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指导管理学员,学院同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巡查、指导。
4.规定内容与自选项目相结合
坚持课程标准,要求各科目规定内容必须不缩水,同时又鼓励学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新的项目或任务,开展自主研究与学习。
5.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推动学习通、微信与QQ群等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资源。
6.共性考核和个性考核相结合
严格制定课程考试与考核标准,综合运用统一考试、综合评价、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分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加大技能考核权重。
三、保障措施
校政双方不断完善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规章制度保证
除各有关单位原有的规章制度外,双方共同制定了针对全日制在职人员班的系列管理办法,将学员在校与实习实践各方面表现同步纳入单位年终考核范围和学校鉴定范围,与单位晋级、晋升、评优、评奖挂钩,同时与学院内部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奖挂钩,切实增强管理效果。同时规定,不得以全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替代必要的在校学习内容和在校学习时间,不得以任何原因、任何形式降低毕业门槛,确保毕业生质量。
(二)管理机制保证
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和所在单位为每一位学员确定两位导师,校内导师队伍由本专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组成,校外导师队伍由林业局(林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每一位导师负责多名学员。导师的职责是:检查指导学员理论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解决工学矛盾和家学矛盾;教育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沟通疏导学员不良的心理心态与思想动态。通过系统、细致的工作,达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优质师资保证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求,积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面对不同生源所需,积极推动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选派教师时,既重视学术造诣,又重视实践经验。据统计,该专业任职教师中,教授(含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占90%以上。
四、实践效果
自2015年开始至2017年,学院累计招收3个年级共5个班151人,生源为承德市、县林业局和下属林场在职职工,林果专业户及有志于林业事业产业的社会青年,基础学历为普通高中、职高(中职)毕业及同等学历。2015年起步阶段,面向全市基层林场首批招生29人;2016年,隆化县林管处主动要求学院为隆化县林业系统委托培养61人;2017年丰宁县林管处也主动要求学院为丰宁县林业系统委托培养61人。2015级承德市林业局委培班29人已于2018年6月毕业,2016级隆化县林管处委培班61人于2019年6月毕业。
通过调研毕业学员、市县林业管理部门以及基层林场负责人,认为这种“校政合作”的委托方式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使学员与单位都受益很大。学员提高学历、更新知识、提升技术技能,增强了发展后劲;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行业或单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五、对策思考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2019年,高职扩招百万,并且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经过四年多实践探索出的“校政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在高职扩招后大規模培养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新型生源,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但是,在高职扩招形势下,要完成高质量人才培养、精准服务行业企业、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需要高职院校不断研究实践与探索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政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1.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政(行企)合作,切实解决校热政(行企)冷的问题。要“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2.要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发挥双方场所、设备和人员优势,共同开发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生产案例的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及时形成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
3.要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团队,努力实现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通过“双导师”团队建设促进“双主体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