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在军校时曾以绝食相逼要求退学,却又爱上了军医这个职业并在大学期间荣立了三等功;她追求浪漫完美,却始终舍不得脱下这身军装;她在临床科室干了二十多年后,却服从组织安排到辅诊科室工作,迎来又一个事业的春天。她,就是空军总医院特诊科王新宴主任。今天,记者带您走进这位女军医,看看她别样的军旅生涯,听她讲述从医之路的跌宕故事。
从厌学到出色,
军校为她打开医学之门
1980年,王新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从哈尔滨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成为空医队100名学员中8名女生的一员,懵懂进入了医学领域。
刚进军校,王新宴就发现自己对学医极不适应,对部队极不适应。军校生活讲究整齐划一、服从命令,那时候她觉得这是一种极其束缚自我的压制,跟想象的大学生活完全不一样,她不愿学解剖,对福尔马林也过敏,追求浪漫完美的王新宴懊恼地提出退学,并开始用绝食抗议5天。中队干部、大队领导甚至时任学校政治部主任陈郁文亲自找王新宴谈心,帮助她释放厌学的压抑情绪,还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王新宴开始主动改变自己,逐步融入了军营,并在军校期间光荣入党。
80年代初期,社会刚刚从十年动乱里平复下来,许多心灵受到创伤的年轻人,他们的理想信念像雪崩一样被冲毁了,而新的信仰还在社会生活中艰难孕育,《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青年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这个困惑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人生观讨论的大潮,那是一场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被称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的著名讨论,王新宴也开始思考,人生的路怎么走才有意义。
1983年“五一”期间,学员大队组织一百多名学员去华山游玩,由于游人太多,山上突然发生了踩踏险情,部分游客被上山和下山的人流挤得从半山腰掉下山崖,现场一时特别混乱,同学们迅速自发地组织参与救援。一位军工厂的工程师从华山上摔下来后,脑部受伤,情况非常危急,王新宴和同学们靠手轮流抬着那位工程师跑了22里山路,并带回到学校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开颅手术,受伤的工程师挽回了一条性命。回学校后,同学们都没主动说这件事,直到那位工程师病愈出院后给军校领导和光明日报社写了感谢信,军校学员主动救人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道。
当年,《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刊发了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勇于救人的事迹,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王新宴和同学们用行动证明了危难关头当代大学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中组部授予学员队“华山抢险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团中央授予他们“新长征突击队”称号。1984年,第四军医大学举行事迹报告会,王新宴荣立个人三等功,并作为主讲人之一,受邀到西安市做巡回报告。
那一年春天,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到学校听取华山抢险英雄集体的事迹汇报,并带着王新宴等4个学生代表一起从西安坐火车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授奖活动。在火车上,大家挤在一个车厢里热烈地畅谈着生活和理想,聊到高兴时,李克强同志在王新宴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赠言:“精神振兴是民族振兴的前提——与王新宴同学共勉,李克强于4月22日火车上。”
受到鼓励的王新宴在李克强同志的本子上也写了一句话:求事业、爱生活。这既是她的感悟,也是她立志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二十九年过去了,那本点燃王新宴人生理想的笔记本仍然完好地保留着,激励着她在医学道路上阔步前行。
在北京,王新宴在中南海的怀仁堂为当时国家机关的干部做报告,在清华大学百年礼堂为北京的大学生做报告,那次报告反响很热烈,在大家的鼓掌声中,王新宴意识到,只要坚定朝着理想目标奋斗,人生的道路是越走越宽的,也正是从那时起,她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女军医。
从高潮到低谷,
信仰让她坚守职业航向
1985年王新宴大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第四军医大学想让她留校任团工委书记,这个别人眼中的大好机会,王新宴却坚决拒绝了,她对学校政治部领导说:“我只想当医生,让我去临床一线吧!”
最终,王新宴被分配到了空军总医院,学校还专门写了推荐信给医院。报到后,王新宴先开始在科室轮转,医院把她安排到号称“龙头科室”的心血管内科,一进科王新宴就参与了一位老红军的保健任务,在医疗组工作了7个月,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首长及家人的好评。
1988年3月,为了高效优质开展飞行员的医疗保障工作,医院开始筹备空勤科,把王新宴抽到空勤科,还是研究心血管疾病。1989年医院引进了心电HOTER,这个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心脏相关数据。当时飞行员因心律失常住院治疗后,要通过放飞鉴定才能重返蓝天。王新宴觉得,鉴定的标准都是以地面监测为主,飞行员复飞后在天上的实际状态并不知道。她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让飞行员把心电图监测带到天上去,观测复飞后的真实数据。这个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那时候也没有电子病历,为了找出所有放飞飞行员的病历,王新宴用手一本一本地翻查,给飞行员写信联系做心电测试。
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觉得不现实,因为从来没有在飞行员身上做过这种测试,风险太大,医院内部反对的声音也很多。但是王新宴觉得这个研究是对飞行员有益的事情,她坚持做了下去,带着1名医生和1名护士下部队做调研,做了40多例数据统计。课题做了1年之后,1990年,医院组建南楼高干病房,要抽调王新宴过去。王新宴放不下正在开展的飞行员心电监测课题,她找到院领导表明心迹:我的课题才刚开始有眉目,不希望因为去高干病房工作而放弃课题。院领导要求王新宴服从组织安排,并同意王新宴延缓报到时间。别人10月4日报到,她11月18日报到,这期间,她用1个月的时间把课题已经完成的内容都整理出来,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空勤科的同事,让他们接着做下去。后来这项课题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医院较早获全军奖项的科研项目。
1992年医院成立涉外病房,此后的13年时间,王新宴都在涉外病房工作。那时候涉外病房只收治病重患者,大多是多脏器衰竭,需要医生掌握综合学科知识。在王新宴看来,医生不是修理机器的管道工,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生了病的器官,而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和周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活生生的人。王新宴能够读懂病人的眼神,惊恐的、求生的、兴奋的,她也听过病人痛苦的呻吟以及各种各样的难过和诉说,唯一能够使她激动和慰藉的是病人痊愈出院时那信任的一笑。 然而工作的激情也有被现实打碎的时候。王新宴一心想成为从事心血管研究的专科医生,但在涉外病房,她逐渐变成了万金油般的全科医师,她开始担心专业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1995年,王新宴父亲的突然离世,使她悲痛万分,久久不能释怀。她的父亲是由于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猝死,正是这个巨大的打击,使王新宴开始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进行研究,她希望不要有更多的病人再出现类似的病情,不要再有儿女为父亲的猝死而愧疚。谈到这个话题,王新宴仍然泪流满面。
从临床到辅诊,
学习促她不断转型成功
2005年,王新宴服从组织安排到保健办任副主任,2008年,医院一纸调令,王新宴调到特诊科任主任。特诊科是辅助诊断科室,当时加上王新宴只有3个医生、5个技师,设备陈旧,肌电图是一台用了12年的老机器。
王新宴不想去,她找到时任副院长、现任院长王建昌抱怨:人不够、钱不够、没有职业前景,她还要向其他大科室的主任推销特诊科的检查项目。王院长鼓励她说:“医院调你到特诊科,既是信任你,也是看重你的能力,希望你能让特诊科发展起来,我相信你会在功能检查诊断方面做出成绩。你不要抱怨,现在要做的就是考虑怎么带领好科室发展,你可不能让院党委失望啊!”
这次谈话激励着王新宴,她决定让特诊科发展壮大。然而困难接踵而至,最直接的压力是来自辅诊检查的专业性。王新宴是从临床转来的医生,对特诊科的检查项目是外行。要强的王新宴暗自发誓,一定要把特诊科的特色做大做强。
为了增强科室凝聚力,王新宴在科务会上与同事们交心,她诚恳地说:“论特诊的专业性,我的确不如各位,但我会马上加强学习。我从临床来,知道临床最需要什么样的辅诊检查,现在根据科室的现状,我想当务之急是把特诊项目和临床检查科学的结合起来;第二是大力搞科研;第三是提高科室地位。我们要把特诊科的优势做出来,做成最强的第三方诊断平台。”
特诊科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在设备购买中,王新宴总是非常认真地研究设备的先进性、精准度、可重复性以及数据库的详细情况。她经常对经销商和设备厂家说:“我们的设备不但用于普通百姓,还要用于飞行人员的健康鉴定,用于航天员的选拔。我们要对空军负责,要对国家负责。因此,你们即使有国际认证、中国认证,还是必须要经过我们的试用,我们要用同类产品中最先进,最精准的设备。”她的坦率、对事业忠诚的态度、对国家的热爱,赢得了很多与她接触的外商的尊重。新加坡的一家设备公司免费为空军总医院设计软件系统。
一年前,曾有一位空军航空大学的领导对王新宴说:“我们有一名飞行学员,各项技术都非常优秀,只是体检时发现血压较高,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名学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非常可惜!”
听到这个消息,王新宴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按照现行的检查标准,血压检查主要参考外周血压值,但是,王新宴在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科研实践中发现,外周血压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中心动脉血压稳定性好,影响因素少。而对于心脑血管的影响来说,中心动脉压更有价值。也就是说对于飞行安全而言,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更有意义。她认为这是目前高血压诊断中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普通人可以观察,但是,飞行员是否能够继续飞行需要快速精确的判断。
王新宴不停地问自己,我该做些什么?现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还不够完善,我们难道等它完善?等国际上高血压诊断标准修改,等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修改?等多久?我们能否为修订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做些什么?我们能否促进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一步完善!她告诉自己,必须尽快完善标准,让我们的雏鹰不再流泪,让我们的医生不再惋惜!
目前王新宴带领她的团队正在致力于研究外周血压和中心动脉血压的变化规律,致力于中国青年人生理常数数据库的建立,她坚信,有了这个数据库作为基础,就可以为修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提供依据;为修订一系列特殊职业《体格检查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然而,王新宴的同学、朋友和亲人都不支持她的想法,认为这太难了。王新宴告诉记者:“确定课题之前我纠结了很多天,血压关系到飞行安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飞行员飞行寿命的延长,对于飞行员的选拔,对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适应性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不做谁来做?!”
查资料,找依据,预试验,写标书。下部队,走基层,测试设备,咨询专家,宣传科普理念……今年,王新宴的儿子备战高考,老师批评她“不像高三家长”,其他同学都会抱怨妈妈们如何罗嗦,比学生还紧张,王新宴的儿子为同学出主意说:“让你妈妈搞科研吧,她就无暇管你了!更年期妇女如果都纠结于科研问题,科学将大大发展!”
王新宴总是教育年轻医生和技师,与人交往要理直气壮地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对军队的热爱,对医院的热爱,因为这种热爱会让人充满激情和动力!她相信,人人都愿意支持热爱自己事业的人!
采访结束时,王新宴特意把记者带到空军总医院住院部的大楼前,“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献身使命、报效国家、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二十个大字,醒目地悬挂在大楼上方,王新宴指着字牌说:“这个核心价值观已经刻在我们的心上,只要真正按照这个标准做事,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责任编辑 张惠清
从厌学到出色,
军校为她打开医学之门
1980年,王新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从哈尔滨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成为空医队100名学员中8名女生的一员,懵懂进入了医学领域。
刚进军校,王新宴就发现自己对学医极不适应,对部队极不适应。军校生活讲究整齐划一、服从命令,那时候她觉得这是一种极其束缚自我的压制,跟想象的大学生活完全不一样,她不愿学解剖,对福尔马林也过敏,追求浪漫完美的王新宴懊恼地提出退学,并开始用绝食抗议5天。中队干部、大队领导甚至时任学校政治部主任陈郁文亲自找王新宴谈心,帮助她释放厌学的压抑情绪,还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王新宴开始主动改变自己,逐步融入了军营,并在军校期间光荣入党。
80年代初期,社会刚刚从十年动乱里平复下来,许多心灵受到创伤的年轻人,他们的理想信念像雪崩一样被冲毁了,而新的信仰还在社会生活中艰难孕育,《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青年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这个困惑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人生观讨论的大潮,那是一场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被称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的著名讨论,王新宴也开始思考,人生的路怎么走才有意义。
1983年“五一”期间,学员大队组织一百多名学员去华山游玩,由于游人太多,山上突然发生了踩踏险情,部分游客被上山和下山的人流挤得从半山腰掉下山崖,现场一时特别混乱,同学们迅速自发地组织参与救援。一位军工厂的工程师从华山上摔下来后,脑部受伤,情况非常危急,王新宴和同学们靠手轮流抬着那位工程师跑了22里山路,并带回到学校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开颅手术,受伤的工程师挽回了一条性命。回学校后,同学们都没主动说这件事,直到那位工程师病愈出院后给军校领导和光明日报社写了感谢信,军校学员主动救人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道。
当年,《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刊发了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勇于救人的事迹,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王新宴和同学们用行动证明了危难关头当代大学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中组部授予学员队“华山抢险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团中央授予他们“新长征突击队”称号。1984年,第四军医大学举行事迹报告会,王新宴荣立个人三等功,并作为主讲人之一,受邀到西安市做巡回报告。
那一年春天,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到学校听取华山抢险英雄集体的事迹汇报,并带着王新宴等4个学生代表一起从西安坐火车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授奖活动。在火车上,大家挤在一个车厢里热烈地畅谈着生活和理想,聊到高兴时,李克强同志在王新宴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赠言:“精神振兴是民族振兴的前提——与王新宴同学共勉,李克强于4月22日火车上。”
受到鼓励的王新宴在李克强同志的本子上也写了一句话:求事业、爱生活。这既是她的感悟,也是她立志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二十九年过去了,那本点燃王新宴人生理想的笔记本仍然完好地保留着,激励着她在医学道路上阔步前行。
在北京,王新宴在中南海的怀仁堂为当时国家机关的干部做报告,在清华大学百年礼堂为北京的大学生做报告,那次报告反响很热烈,在大家的鼓掌声中,王新宴意识到,只要坚定朝着理想目标奋斗,人生的道路是越走越宽的,也正是从那时起,她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女军医。
从高潮到低谷,
信仰让她坚守职业航向
1985年王新宴大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第四军医大学想让她留校任团工委书记,这个别人眼中的大好机会,王新宴却坚决拒绝了,她对学校政治部领导说:“我只想当医生,让我去临床一线吧!”
最终,王新宴被分配到了空军总医院,学校还专门写了推荐信给医院。报到后,王新宴先开始在科室轮转,医院把她安排到号称“龙头科室”的心血管内科,一进科王新宴就参与了一位老红军的保健任务,在医疗组工作了7个月,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首长及家人的好评。
1988年3月,为了高效优质开展飞行员的医疗保障工作,医院开始筹备空勤科,把王新宴抽到空勤科,还是研究心血管疾病。1989年医院引进了心电HOTER,这个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心脏相关数据。当时飞行员因心律失常住院治疗后,要通过放飞鉴定才能重返蓝天。王新宴觉得,鉴定的标准都是以地面监测为主,飞行员复飞后在天上的实际状态并不知道。她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让飞行员把心电图监测带到天上去,观测复飞后的真实数据。这个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那时候也没有电子病历,为了找出所有放飞飞行员的病历,王新宴用手一本一本地翻查,给飞行员写信联系做心电测试。
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觉得不现实,因为从来没有在飞行员身上做过这种测试,风险太大,医院内部反对的声音也很多。但是王新宴觉得这个研究是对飞行员有益的事情,她坚持做了下去,带着1名医生和1名护士下部队做调研,做了40多例数据统计。课题做了1年之后,1990年,医院组建南楼高干病房,要抽调王新宴过去。王新宴放不下正在开展的飞行员心电监测课题,她找到院领导表明心迹:我的课题才刚开始有眉目,不希望因为去高干病房工作而放弃课题。院领导要求王新宴服从组织安排,并同意王新宴延缓报到时间。别人10月4日报到,她11月18日报到,这期间,她用1个月的时间把课题已经完成的内容都整理出来,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空勤科的同事,让他们接着做下去。后来这项课题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医院较早获全军奖项的科研项目。
1992年医院成立涉外病房,此后的13年时间,王新宴都在涉外病房工作。那时候涉外病房只收治病重患者,大多是多脏器衰竭,需要医生掌握综合学科知识。在王新宴看来,医生不是修理机器的管道工,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生了病的器官,而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和周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活生生的人。王新宴能够读懂病人的眼神,惊恐的、求生的、兴奋的,她也听过病人痛苦的呻吟以及各种各样的难过和诉说,唯一能够使她激动和慰藉的是病人痊愈出院时那信任的一笑。 然而工作的激情也有被现实打碎的时候。王新宴一心想成为从事心血管研究的专科医生,但在涉外病房,她逐渐变成了万金油般的全科医师,她开始担心专业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1995年,王新宴父亲的突然离世,使她悲痛万分,久久不能释怀。她的父亲是由于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猝死,正是这个巨大的打击,使王新宴开始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进行研究,她希望不要有更多的病人再出现类似的病情,不要再有儿女为父亲的猝死而愧疚。谈到这个话题,王新宴仍然泪流满面。
从临床到辅诊,
学习促她不断转型成功
2005年,王新宴服从组织安排到保健办任副主任,2008年,医院一纸调令,王新宴调到特诊科任主任。特诊科是辅助诊断科室,当时加上王新宴只有3个医生、5个技师,设备陈旧,肌电图是一台用了12年的老机器。
王新宴不想去,她找到时任副院长、现任院长王建昌抱怨:人不够、钱不够、没有职业前景,她还要向其他大科室的主任推销特诊科的检查项目。王院长鼓励她说:“医院调你到特诊科,既是信任你,也是看重你的能力,希望你能让特诊科发展起来,我相信你会在功能检查诊断方面做出成绩。你不要抱怨,现在要做的就是考虑怎么带领好科室发展,你可不能让院党委失望啊!”
这次谈话激励着王新宴,她决定让特诊科发展壮大。然而困难接踵而至,最直接的压力是来自辅诊检查的专业性。王新宴是从临床转来的医生,对特诊科的检查项目是外行。要强的王新宴暗自发誓,一定要把特诊科的特色做大做强。
为了增强科室凝聚力,王新宴在科务会上与同事们交心,她诚恳地说:“论特诊的专业性,我的确不如各位,但我会马上加强学习。我从临床来,知道临床最需要什么样的辅诊检查,现在根据科室的现状,我想当务之急是把特诊项目和临床检查科学的结合起来;第二是大力搞科研;第三是提高科室地位。我们要把特诊科的优势做出来,做成最强的第三方诊断平台。”
特诊科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在设备购买中,王新宴总是非常认真地研究设备的先进性、精准度、可重复性以及数据库的详细情况。她经常对经销商和设备厂家说:“我们的设备不但用于普通百姓,还要用于飞行人员的健康鉴定,用于航天员的选拔。我们要对空军负责,要对国家负责。因此,你们即使有国际认证、中国认证,还是必须要经过我们的试用,我们要用同类产品中最先进,最精准的设备。”她的坦率、对事业忠诚的态度、对国家的热爱,赢得了很多与她接触的外商的尊重。新加坡的一家设备公司免费为空军总医院设计软件系统。
一年前,曾有一位空军航空大学的领导对王新宴说:“我们有一名飞行学员,各项技术都非常优秀,只是体检时发现血压较高,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名学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非常可惜!”
听到这个消息,王新宴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按照现行的检查标准,血压检查主要参考外周血压值,但是,王新宴在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科研实践中发现,外周血压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中心动脉血压稳定性好,影响因素少。而对于心脑血管的影响来说,中心动脉压更有价值。也就是说对于飞行安全而言,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更有意义。她认为这是目前高血压诊断中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普通人可以观察,但是,飞行员是否能够继续飞行需要快速精确的判断。
王新宴不停地问自己,我该做些什么?现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还不够完善,我们难道等它完善?等国际上高血压诊断标准修改,等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修改?等多久?我们能否为修订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做些什么?我们能否促进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一步完善!她告诉自己,必须尽快完善标准,让我们的雏鹰不再流泪,让我们的医生不再惋惜!
目前王新宴带领她的团队正在致力于研究外周血压和中心动脉血压的变化规律,致力于中国青年人生理常数数据库的建立,她坚信,有了这个数据库作为基础,就可以为修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提供依据;为修订一系列特殊职业《体格检查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然而,王新宴的同学、朋友和亲人都不支持她的想法,认为这太难了。王新宴告诉记者:“确定课题之前我纠结了很多天,血压关系到飞行安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飞行员飞行寿命的延长,对于飞行员的选拔,对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适应性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不做谁来做?!”
查资料,找依据,预试验,写标书。下部队,走基层,测试设备,咨询专家,宣传科普理念……今年,王新宴的儿子备战高考,老师批评她“不像高三家长”,其他同学都会抱怨妈妈们如何罗嗦,比学生还紧张,王新宴的儿子为同学出主意说:“让你妈妈搞科研吧,她就无暇管你了!更年期妇女如果都纠结于科研问题,科学将大大发展!”
王新宴总是教育年轻医生和技师,与人交往要理直气壮地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对军队的热爱,对医院的热爱,因为这种热爱会让人充满激情和动力!她相信,人人都愿意支持热爱自己事业的人!
采访结束时,王新宴特意把记者带到空军总医院住院部的大楼前,“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献身使命、报效国家、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二十个大字,醒目地悬挂在大楼上方,王新宴指着字牌说:“这个核心价值观已经刻在我们的心上,只要真正按照这个标准做事,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责任编辑 张惠清